「你阿娘生病了?!」譚璿最擔心的就是路上顛簸明錦身子吃不消發生狀況,現在從兒子嘴裏獲知明錦沉睡不起,還有郎中的話語,不免擔憂起來。
「恩,想阿爹想的!」
譚璿被一本正經的兒子逗笑了,捏捏他的鼻頭,「小精靈鬼,走,咱們看阿娘去。」
臨近臥室時,輕聲告訴兒子不要大聲說話,將人給吵醒了。
腳步輕輕的跨進臥室,譚璿抱著兒子立在幾步遠的地方,五官相似的父子凝視著床上安眠之人。
隻見大半個月未見的明錦的抱著薄被睡的酣然,神態安詳,但臉龐相較於之前清減了些。
在房中站了半盞茶的時間,明錦依然沒有醒來,譚璿觀其麵色尚好,並無病容,放下心來,猜測大概累得很了,才一下子睡這麽長時間。
從臥房中出來陪兒子用過飯,親自哄睡著覺,才回自己臥室裏。
發現明錦已經醒來,隻不過尚處在迷糊的狀態中,寵溺一笑:「睡醒了,餓不餓,我去叫人給你端飯。」
「阿璿,你回來了?」明錦伸手拽住譚璿的衣襟,霧蒙蒙的星眸注視著他,用沙啞的輕輕問道。
「娘子可真能睡,我和十六立在床前足足一盞茶的時間,也沒能將你瞅醒。」譚璿朝簾外喊了聲傳飯,便重新坐在床前鼓凳上將明錦的柔膩的隨手握在手中磨磋。
突然見到丈夫,鼻頭莫名酸澀的明錦聽到他打趣的話,有些不好意思,故作生氣的嗔其一眼,縴手卻任其握著。
夫妻倆打趣幾句,飯菜便送了過來,大半日沒進食,身旁又有丈夫陪著,胃口大開,比往日多吃半碗,怕她積了食,譚璿攙著在院中散步消食,將兩人分開期間發生的大事將給她聽。
第122章
這幾日清河縣城中分外喧囂熱鬧,街肆上車水馬龍, 進城逛街的百姓比肩接踵, 肉攤上、糕點鋪、布莊圍著的人尤其多。
無論賣東西的商販還是買東西的主顧,臉上均綻放著燦爛笑意。
……
本該肅穆安靜的縣衙門前竟然也圍著烏泱泱的群眾, 背上的竹簍裏裝有各色各樣的物品。
有捆成一把把果粒飽滿色澤新鮮的龍眼;有張嘴哈著熱氣散暑的雞鴨;有被白色夏布蓋著蔬菜……
「鄉親們,縣令大人明令不可收受你們的東西, 快拿回去吧!」
幾名衙役不再像幾日前笨拙不得法,署衙前被百姓堆放的到處皆是「謝禮」,挨縣令大人的訓斥。今兒直接在大路前設了個屏障,婉拒熱忱的群眾送禮行為。
「東西不值什麽, 都是自家產的……」
「縣衙各位老爺為俺們費心修河,今歲田裏收成好官家又免了田賦, 送些吃食報答有啥哩……」
「是哩,若上麵大老爺怪罪,俺們出麵來作證……」
緊趕慢趕,經過兩年極為艱苦的奮鬥,兩條人工河和新水壩終於在夏汛前一個月竣工。
不僅九龍江兩岸百姓受益, 連整個閩地的年成也較兩年前大為好轉。
今歲是個大豐收年, 早稻基本收割完畢, 滿懷感激之情的農戶們背著果子、雞蛋、家禽等來到縣衙大門口特意表達他們謝意。
縣衙外頭的衙役們苦於應對熱誠的百姓,而內衙中的一眾官吏也沒閑著, 譚璿正在部署秋種後圍田建塘的各項任務。
兩年前知府上奏朝廷請求暫緩建塘圍田先挖人工河與修建水壩, 獲得了皇帝的允許,如今水利工程圓滿完成接下來便開始進行暫停的工事。
「蕪山光禿禿的幾乎沒什麽林木, 不如取山石作為建塘的石料。」馬誌才出聲建議道。
「蕪山在東北角,大船載運石料易擱淺,倘若不走水路,那般高的海塘猴年馬月才能修完……」
劉華微微搖搖頭不太贊同,相較於挖人工河,築海塘難度要大些,不但要考慮鹽水的侵蝕還需要大量的物料。
「使小船也一樣,雖說載的少,可也比夾板車強啊。」
……
一直認真傾聽下屬們積極踴躍地發言的譚璿,飲口涼茶道:「用大船並非不可,蕪山和九龍江兩地之間距離不遠,咱們走河運。」
由於九龍江清理出來的淤泥用到修築兩岸江堤了,從兩條人工河挖出來的泥土除鞏築河堤外,還要準備作圍田之用。
因此建塘所需的材料必須另想辦法,工程浩大假如在遠處採集費時費力,不是明智之舉。
清河縣轄區多山,從各方麵考慮,大家選擇了蕪山,以黑火.藥輔之,獲取所需石料。
九龍江經過治理,江寬水深,因處在下遊流速也不湍急,很適合行船,唯一不方便的是從蕪山到九龍江岸還需橫穿一段土路。
眾人聞聽要走九龍江,紛紛估摸其可行性,從腦海中搜索兩地間可有近道可走。
「本官方才琢磨了一會,走小路曲曲繞繞浪費時間,趁現今晚稻尚未種進田裏,避過村落直接在兩地取最近的路走。臨時被占用土地的農戶給些銀子作為補償。」
其實譚璿剛才起的念頭是直接把將被強製踩成道路修成永久性的石路,以方便百姓,但隨後一想便放棄了,覺得地理位置選的不適宜。
眼下找不出其它絕妙法子,為了大局考慮,隻有「得罪」百姓了。
散了衙,譚璿為躲避純樸熱情的送禮百姓,直接從後衙小門處回家。
「恩,想阿爹想的!」
譚璿被一本正經的兒子逗笑了,捏捏他的鼻頭,「小精靈鬼,走,咱們看阿娘去。」
臨近臥室時,輕聲告訴兒子不要大聲說話,將人給吵醒了。
腳步輕輕的跨進臥室,譚璿抱著兒子立在幾步遠的地方,五官相似的父子凝視著床上安眠之人。
隻見大半個月未見的明錦的抱著薄被睡的酣然,神態安詳,但臉龐相較於之前清減了些。
在房中站了半盞茶的時間,明錦依然沒有醒來,譚璿觀其麵色尚好,並無病容,放下心來,猜測大概累得很了,才一下子睡這麽長時間。
從臥房中出來陪兒子用過飯,親自哄睡著覺,才回自己臥室裏。
發現明錦已經醒來,隻不過尚處在迷糊的狀態中,寵溺一笑:「睡醒了,餓不餓,我去叫人給你端飯。」
「阿璿,你回來了?」明錦伸手拽住譚璿的衣襟,霧蒙蒙的星眸注視著他,用沙啞的輕輕問道。
「娘子可真能睡,我和十六立在床前足足一盞茶的時間,也沒能將你瞅醒。」譚璿朝簾外喊了聲傳飯,便重新坐在床前鼓凳上將明錦的柔膩的隨手握在手中磨磋。
突然見到丈夫,鼻頭莫名酸澀的明錦聽到他打趣的話,有些不好意思,故作生氣的嗔其一眼,縴手卻任其握著。
夫妻倆打趣幾句,飯菜便送了過來,大半日沒進食,身旁又有丈夫陪著,胃口大開,比往日多吃半碗,怕她積了食,譚璿攙著在院中散步消食,將兩人分開期間發生的大事將給她聽。
第122章
這幾日清河縣城中分外喧囂熱鬧,街肆上車水馬龍, 進城逛街的百姓比肩接踵, 肉攤上、糕點鋪、布莊圍著的人尤其多。
無論賣東西的商販還是買東西的主顧,臉上均綻放著燦爛笑意。
……
本該肅穆安靜的縣衙門前竟然也圍著烏泱泱的群眾, 背上的竹簍裏裝有各色各樣的物品。
有捆成一把把果粒飽滿色澤新鮮的龍眼;有張嘴哈著熱氣散暑的雞鴨;有被白色夏布蓋著蔬菜……
「鄉親們,縣令大人明令不可收受你們的東西, 快拿回去吧!」
幾名衙役不再像幾日前笨拙不得法,署衙前被百姓堆放的到處皆是「謝禮」,挨縣令大人的訓斥。今兒直接在大路前設了個屏障,婉拒熱忱的群眾送禮行為。
「東西不值什麽, 都是自家產的……」
「縣衙各位老爺為俺們費心修河,今歲田裏收成好官家又免了田賦, 送些吃食報答有啥哩……」
「是哩,若上麵大老爺怪罪,俺們出麵來作證……」
緊趕慢趕,經過兩年極為艱苦的奮鬥,兩條人工河和新水壩終於在夏汛前一個月竣工。
不僅九龍江兩岸百姓受益, 連整個閩地的年成也較兩年前大為好轉。
今歲是個大豐收年, 早稻基本收割完畢, 滿懷感激之情的農戶們背著果子、雞蛋、家禽等來到縣衙大門口特意表達他們謝意。
縣衙外頭的衙役們苦於應對熱誠的百姓,而內衙中的一眾官吏也沒閑著, 譚璿正在部署秋種後圍田建塘的各項任務。
兩年前知府上奏朝廷請求暫緩建塘圍田先挖人工河與修建水壩, 獲得了皇帝的允許,如今水利工程圓滿完成接下來便開始進行暫停的工事。
「蕪山光禿禿的幾乎沒什麽林木, 不如取山石作為建塘的石料。」馬誌才出聲建議道。
「蕪山在東北角,大船載運石料易擱淺,倘若不走水路,那般高的海塘猴年馬月才能修完……」
劉華微微搖搖頭不太贊同,相較於挖人工河,築海塘難度要大些,不但要考慮鹽水的侵蝕還需要大量的物料。
「使小船也一樣,雖說載的少,可也比夾板車強啊。」
……
一直認真傾聽下屬們積極踴躍地發言的譚璿,飲口涼茶道:「用大船並非不可,蕪山和九龍江兩地之間距離不遠,咱們走河運。」
由於九龍江清理出來的淤泥用到修築兩岸江堤了,從兩條人工河挖出來的泥土除鞏築河堤外,還要準備作圍田之用。
因此建塘所需的材料必須另想辦法,工程浩大假如在遠處採集費時費力,不是明智之舉。
清河縣轄區多山,從各方麵考慮,大家選擇了蕪山,以黑火.藥輔之,獲取所需石料。
九龍江經過治理,江寬水深,因處在下遊流速也不湍急,很適合行船,唯一不方便的是從蕪山到九龍江岸還需橫穿一段土路。
眾人聞聽要走九龍江,紛紛估摸其可行性,從腦海中搜索兩地間可有近道可走。
「本官方才琢磨了一會,走小路曲曲繞繞浪費時間,趁現今晚稻尚未種進田裏,避過村落直接在兩地取最近的路走。臨時被占用土地的農戶給些銀子作為補償。」
其實譚璿剛才起的念頭是直接把將被強製踩成道路修成永久性的石路,以方便百姓,但隨後一想便放棄了,覺得地理位置選的不適宜。
眼下找不出其它絕妙法子,為了大局考慮,隻有「得罪」百姓了。
散了衙,譚璿為躲避純樸熱情的送禮百姓,直接從後衙小門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