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十六如今一日比一日懂事,無需我操勞太多。明兒再雇些人手,你忙你的公務,別操心家裏。圍田建塘事關百姓生計大事,如今不但知府知州前來清河縣實地查看,連朝廷的轉運使竟也親自來了,不可馬虎。」


    明錦生怕譚璿因自己有了身孕,過多分心,影響政務,不由交代道。


    「恩,放心,我有分寸。」


    隨後譚璿又將送轉運使蘭草之事說與明錦,明錦雖有些心疼,可並未說什麽,依丈夫的脾性,若不是萬不得已,怎會做違背心性之事。


    次日,經大夫診脈,明錦果然已有了一月的身孕。一家人如何歡喜,自是不提。


    ……


    「大人,您吩咐下官查找的傅裕找到了,正是十年前從平江流放到閩府的。」


    縣衙戶房書吏向譚璿稟告道,自徵調的流犯苦役人員前往清河縣時,譚璿便私下召見負責登記役工的書吏,吩咐注意外來的苦役中有沒有一個叫傅裕的人。


    經過仔細認真的查找,竟然真讓其尋到了。趕緊跑過來通稟。


    「真的?!他目前可在九龍鎮海塘工地上?」乍然得知故友的消息,譚璿驚喜交加,迫不及待想知道對方的情況。


    「據下官所知,傅裕識文斷字略通文墨,在那些苦役中小有名氣,平時幹的活計較為輕鬆。」戶房書吏點頭回復傅裕如今在九龍鎮做事。


    縣令大人特意吩咐查找的人,書吏自然萬分盡心,遂將自己了解的有關傅裕的情況一一稟告。


    譚璿激動的心緒慢慢平靜下來,聽了下屬詳細的呈報,知道昔日舊友日子比起其它流放之人,過得還算不賴,一時諸多思緒湧了出來。


    迫切想馬上見到對方,又恐彼此都不自在,時隔這麽久兩人見了麵聊些什麽呢,會不會傅裕局促不安,而自己沉默不知從何談起。


    胡思亂想一會,釋然一笑,揣測再多沒用,見了再說,至於結果,順其自然吧,萬一雙方真的回不到兒時的那種感覺,也沒甚可接受不了的。


    前來督導的上級官員在清河縣停留了兩日,現場觀看了役工們熱火朝天甩膀子幹起工事,之後開始布置好相關任務,帶著譚璿送的幾盆蘭草浩浩蕩蕩離開了。


    讓譚璿高興的是,知府答應從府城糧庫種下撥一萬石米糧,作為役工們的日常口糧。


    至於白送還是借給清河縣的,全靠譚璿自己會意。


    「大人,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休沐時,縣衙中的所有官員皆要到九龍鎮巡防查驗的。


    主簿劉華見驕陽下綿延不絕的役工們各司其職,生氣盎然,皺了皺眉頭,抿嘴思量少頃,躬身向譚璿說道。


    「劉大人不必客氣,咱們都是為百姓辦事,有何說不得,但說無妨。」同下屬們共事幾個月,重要人員的品性譚璿多少清楚了,主簿劉華話語雖不多,但心裏有貨,內秀型的。


    「下官拙見,不如趁夏汛未至之前,集中役工先將九龍江清淤築堤,海塘待汛期結束後再建。」方今工事步驟是遵循知府大人的吩咐來進行的。


    但知府也同譚璿一樣,調來閩地不過看看一年時間,對清河縣根本不了解,所下命令中參雜有小心思。


    「這……劉大人可是有憂慮之事?」譚璿本想說眼下這樣的安排井井有條,沒必要再大費周折的更改。


    可轉念一想,按照劉華做事風格,如果沒經過深思熟慮不會貿然開口,因而轉了口音。


    「大人應該清楚,咱們清河縣地勢三麵環山一麵臨海,其中九龍江大大小小支流十幾條,每年夏汛各處注水,雖九龍江隔三四載清理,但耐不住水猛流量大,一到夏季必是洪災泛濫,沿岸百姓不堪其苦……」


    聽到此處,譚璿明白了劉華的用意。離夏汛期到來還有差不多三個月,反正早晚要清理河中淤泥的,不如集中勞力先將該方麵的事情做了,這樣可提前減少洪澇災害影響,對沿岸百姓乃大好的事。


    「此法可取,不過朝廷公函中建造海塘乃是重中之重,不好隨意更改,行事前需先向知府呈報,不過劉大人放心,程序正常走,但好事咱們也照做不誤。」


    第111章


    本以為縣令大人即便有心採納自己的提議,也不會當即拍板應允, 上頭下發的公函他不是沒閱覽過, 假如先集中對九龍江進行清淤,必需要經過一番籌劃才行, 經上峰官員同意方可實施。


    劉華心中感動非常,仕途中遇到一位賞識自己才華的上司是件很難得的事, 可謂千裏馬常有伯樂難覓,頓時心頭湧起不負其所望的豪情壯誌。


    情之所至,不禁側身後退一步,拱手深深作揖道:「大人善體民情心繫百姓, 有您這般的父母官,實乃清河縣數十萬子民之大幸!」


    見狀, 譚璿忙將其托起,謙虛幾句,笑著說:「本官初來清河縣不久,不少事情尚未通曉,往後還需仰仗劉大人多多參謀。」


    自開了年大事小事一樁接一樁, 譚璿分身乏術, 別說到村鎮微服走訪, 連翻看往年縣誌的時間都沒有。


    記得劉華不下一次提起清河縣夏汛情況糟糕,心裏留了意, 打定主意抽時間仔細翻查資料了解詳情。


    很多官員為了政績考核, 往往報喜不報憂,百姓真實生活狀況並未如實反應出來。譚璿恐被蒙了眼, 所了解的情況都是表象,這樣以來,頒布的政令則不利於百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香人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樹要長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樹要長高並收藏書香人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