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些日子,三哥阿杭回鄉祭祖咱們就輕省了。」習慣人口簡單的生活, 突然多出幾人,總覺得有些不自在, 平常他在署衙上值,明錦一人在府中行動還需諸多顧忌。
察覺譚璿話中透著疲意,依自己對其了解,決不是因譚璃等人藉助府裏之事, 便問:「是不是新職務做得不順手?萬事開頭難別心急,捋順就好了。」
「娘子, 我若過兩年向朝廷申請下地方任職,你可有意見?」
皇帝點了鎮平侯府三公子為狀元,將鎮平侯名望再次抬高一層,明則維護太子的臉麵,實則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知老人家行什麽套路, 難道是欲要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倘若真屬意東宮, 駕崩後讓其繼位,則沒必要留個勢力強大的擁立之臣, 造成尾大不掉局麵, 以致後患無窮。
但也有可能皇帝在退位之前為太子掃清障礙,藉機除去功高震主的鎮平侯。
鍾意或不鍾意兩種情況皆有可能, 憑直覺過不幾年朝廷要有大動作,黎明前往往最黑暗,期間各方勢力定會不甘言拜,一波朝堂上的腥風血雨在所難免。
他們這些小卒一著不慎就會犧牲在皇子們鬥智鬥勇中,等不到朝局清晰那一日。
退一萬步,假如仕途順利,三年後自己也不過是一部門主事,仍然得夾著尾巴兢兢業業替上司做政績,為自己熬資歷。
與其這樣不如下地方攢政績,有翰林院出身加持,隻要平王順利繼位,相信早晚會有重回京都的一日。
方才在園中經再三思索,譚璿才突然有此想法,不過夫妻一體,需先徵詢下明錦的建議。
聽他突然轉換話題,微微有點驚訝:「下地方?!」方想問是否生出不好的事,稍作思索隨即明白過來,定是因今科狀元引起了朝中局勢變動。
隨之笑了笑,放下羞澀矜持依伏在他懷中,輕聲道:「民間常言嫁雞隨雞,阿璿去哪,我自然甘願隨著一起。」
「到時少不得你和十六跟著受些苦。」
吃穿用度地方府縣比不上京都好,可即使如此,譚璿也不願讓兒子做留守兒童,媳婦過喪偶式婚姻生活。
「說什麽苦不苦的,遠離漩渦之地才是自在。」三年後方出京,那時兒子身子也壯實了,路途小心照料問題不大,年歲小學問啟蒙可由自己擔任。
此刻四周靜悄悄的,明錦窩在丈夫懷中,感到異常安穩踏實,難得動情的說:「有阿璿在,對我和十六而言,往哪處都一樣。」
聽她言,譚璿隻覺心中沉甸甸,幸福的擔子啊,將懷中嬌妻圈緊,低首摩挲著明錦滑膩的麵頰,輕輕應了聲:「嗯~」
……
轉眼已是三年春,一處京郊的田莊裏,正和明曄閑談的譚璿聽到十來米遠的小道上明曄的兒子哇哇大哭,腦仁一痛,唬著臉沖兒子嚷道: 「十六!讓著弟弟……」
「阿爹,弟弟吃草!喏,您看呀!」白白胖胖的十六理直氣壯丟下仰頭委屈大哭的小表弟,奔到譚璿跟前將小手中攥著的幾片麥苗攤開給他看,小模樣要多委屈有多委屈,阿爹總是冤枉自己,定要告訴外祖母。
瞥見一旁的舅舅正注視表弟笑眯眯的,似一點都沒生氣,轉而奶聲奶氣說:「舅舅,小孩子不能吃草,十六小時候沒吃過!」
與此同時,站在不遠處的下人聽到孩子哭聲慌忙跑了過來,正哄著小傢夥。
「舅舅知道咱們的小十六是個乖孩子,為弟弟好,待會紙鳶做好,讓十六先挑可好?」
明曄見丫鬟抱著自家兒子往房舍洗手漱口去了,彎腰笑捏兩下與譚璿七分相似嫩臉蛋,拍拍其身上滾爬沾上的茅草。
指著遠去的兒子,又笑道:「快去尋你外祖母阿娘她們,瞧,弟弟都去了。」
「去吧,一會阿爹陪你放紙鳶,滾的像泥猴似的。」譚璿蹲下來,幫兒子整了整小衣衫,捋捋包包頭,不然媳婦又要說不會看孩子了。隨後招手讓僕婢將孩子送回明錦身邊。
「劉大人近日沒尋姐夫麻煩給你穿小鞋吧?」
三年中,朝中官員變動不少,如今戶部尚書為劉良擔任,田昀和調離吏部而今擔任工部尚書,沒能繼續留任吏部,人事權利自然比不得以往。
明曄之所以問出這樣的問題,皆因兩人不隻政治立場不同,且譚璿與劉繼堯結的有私怨。
官場中人最擅見風使舵,戶部最高長官不待見譚璿,在署衙中的日子定然不好過。
「再刁難不過倆月,我出京後,你千萬要小心。舅父人雖調離吏部,可人脈還是有的,十有八九這次你仍留任在翰林院避風頭。」
這幾年皇帝有意捧東宮,原先不屬於太子一派勢利的官員暗下裏或多或少受到排擠,一些人選擇了妥協歸附,還有些人選擇下地方避風頭。
田昀和認為既然譚璿下去了,明曄則沒必要從之。
「嗯,這樣最好。」
……
「阿爹!舅舅!阿娘做的紙鳶,兒子的!」
兩人又聊了些時局,抬頭瞧了瞧太陽,已至晌午,便往一排排屋舍走去。
這處田莊是托大理寺卿關係置辦的,離城不是太遠,田地肥沃布局合理,譚璿夫妻很是滿意。兩家人趁著清明休沐日,帶孩子踏春賞景。
剛剛步至房前,隻見一小廝拿著個雄鷹形狀的風箏出來,十六麻溜的跑到僕從前麵,興奮地嗷嗷叫。
察覺譚璿話中透著疲意,依自己對其了解,決不是因譚璃等人藉助府裏之事, 便問:「是不是新職務做得不順手?萬事開頭難別心急,捋順就好了。」
「娘子, 我若過兩年向朝廷申請下地方任職,你可有意見?」
皇帝點了鎮平侯府三公子為狀元,將鎮平侯名望再次抬高一層,明則維護太子的臉麵,實則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知老人家行什麽套路, 難道是欲要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倘若真屬意東宮, 駕崩後讓其繼位,則沒必要留個勢力強大的擁立之臣, 造成尾大不掉局麵, 以致後患無窮。
但也有可能皇帝在退位之前為太子掃清障礙,藉機除去功高震主的鎮平侯。
鍾意或不鍾意兩種情況皆有可能, 憑直覺過不幾年朝廷要有大動作,黎明前往往最黑暗,期間各方勢力定會不甘言拜,一波朝堂上的腥風血雨在所難免。
他們這些小卒一著不慎就會犧牲在皇子們鬥智鬥勇中,等不到朝局清晰那一日。
退一萬步,假如仕途順利,三年後自己也不過是一部門主事,仍然得夾著尾巴兢兢業業替上司做政績,為自己熬資歷。
與其這樣不如下地方攢政績,有翰林院出身加持,隻要平王順利繼位,相信早晚會有重回京都的一日。
方才在園中經再三思索,譚璿才突然有此想法,不過夫妻一體,需先徵詢下明錦的建議。
聽他突然轉換話題,微微有點驚訝:「下地方?!」方想問是否生出不好的事,稍作思索隨即明白過來,定是因今科狀元引起了朝中局勢變動。
隨之笑了笑,放下羞澀矜持依伏在他懷中,輕聲道:「民間常言嫁雞隨雞,阿璿去哪,我自然甘願隨著一起。」
「到時少不得你和十六跟著受些苦。」
吃穿用度地方府縣比不上京都好,可即使如此,譚璿也不願讓兒子做留守兒童,媳婦過喪偶式婚姻生活。
「說什麽苦不苦的,遠離漩渦之地才是自在。」三年後方出京,那時兒子身子也壯實了,路途小心照料問題不大,年歲小學問啟蒙可由自己擔任。
此刻四周靜悄悄的,明錦窩在丈夫懷中,感到異常安穩踏實,難得動情的說:「有阿璿在,對我和十六而言,往哪處都一樣。」
聽她言,譚璿隻覺心中沉甸甸,幸福的擔子啊,將懷中嬌妻圈緊,低首摩挲著明錦滑膩的麵頰,輕輕應了聲:「嗯~」
……
轉眼已是三年春,一處京郊的田莊裏,正和明曄閑談的譚璿聽到十來米遠的小道上明曄的兒子哇哇大哭,腦仁一痛,唬著臉沖兒子嚷道: 「十六!讓著弟弟……」
「阿爹,弟弟吃草!喏,您看呀!」白白胖胖的十六理直氣壯丟下仰頭委屈大哭的小表弟,奔到譚璿跟前將小手中攥著的幾片麥苗攤開給他看,小模樣要多委屈有多委屈,阿爹總是冤枉自己,定要告訴外祖母。
瞥見一旁的舅舅正注視表弟笑眯眯的,似一點都沒生氣,轉而奶聲奶氣說:「舅舅,小孩子不能吃草,十六小時候沒吃過!」
與此同時,站在不遠處的下人聽到孩子哭聲慌忙跑了過來,正哄著小傢夥。
「舅舅知道咱們的小十六是個乖孩子,為弟弟好,待會紙鳶做好,讓十六先挑可好?」
明曄見丫鬟抱著自家兒子往房舍洗手漱口去了,彎腰笑捏兩下與譚璿七分相似嫩臉蛋,拍拍其身上滾爬沾上的茅草。
指著遠去的兒子,又笑道:「快去尋你外祖母阿娘她們,瞧,弟弟都去了。」
「去吧,一會阿爹陪你放紙鳶,滾的像泥猴似的。」譚璿蹲下來,幫兒子整了整小衣衫,捋捋包包頭,不然媳婦又要說不會看孩子了。隨後招手讓僕婢將孩子送回明錦身邊。
「劉大人近日沒尋姐夫麻煩給你穿小鞋吧?」
三年中,朝中官員變動不少,如今戶部尚書為劉良擔任,田昀和調離吏部而今擔任工部尚書,沒能繼續留任吏部,人事權利自然比不得以往。
明曄之所以問出這樣的問題,皆因兩人不隻政治立場不同,且譚璿與劉繼堯結的有私怨。
官場中人最擅見風使舵,戶部最高長官不待見譚璿,在署衙中的日子定然不好過。
「再刁難不過倆月,我出京後,你千萬要小心。舅父人雖調離吏部,可人脈還是有的,十有八九這次你仍留任在翰林院避風頭。」
這幾年皇帝有意捧東宮,原先不屬於太子一派勢利的官員暗下裏或多或少受到排擠,一些人選擇了妥協歸附,還有些人選擇下地方避風頭。
田昀和認為既然譚璿下去了,明曄則沒必要從之。
「嗯,這樣最好。」
……
「阿爹!舅舅!阿娘做的紙鳶,兒子的!」
兩人又聊了些時局,抬頭瞧了瞧太陽,已至晌午,便往一排排屋舍走去。
這處田莊是托大理寺卿關係置辦的,離城不是太遠,田地肥沃布局合理,譚璿夫妻很是滿意。兩家人趁著清明休沐日,帶孩子踏春賞景。
剛剛步至房前,隻見一小廝拿著個雄鷹形狀的風箏出來,十六麻溜的跑到僕從前麵,興奮地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