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璿,我明白,你誌不在此。放心吧,待回府我自會向爹明說的。再者前前後後,我做的江寧密卷不說有一馬車,兩籮筐還是有的。實在無法,那就由我來出。」
聽聞譚璿講這些,傅裕頷首表示理解,自己這麽些年認認真真交過的朋友便是他了。
眼看著與昔日的好友差距越來越遠,即便知道遲早有一日兩人會莫然相忘,可卻不想是因黃白之物使他們之間的關係疏遠的。
「這個主意好,倘若到時我還在平江,就為你出的題集把把關,那時若讓你丟了麵子,可別怪我不講情麵啊。」
不知怎得,譚璿突然覺得傅裕好像成熟穩重了不少,是啊,韶光易逝,他們再也不是十一二歲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小少年了。
悵然之感稍縱即逝,聽好友自信的主動攬下出試題的事,不由為其高興,以後在其中必然所獲不小。
「譚兄請多指教!」
「傅賢弟客氣了。」
…………
冬月初一,大雪節氣。
「哎呀,真冷!轉眼間就到冬月了。阿璿,這次旬考你竟然排在顧襄的前頭,全院第一!你說明日他會不會明日不高興。」
四人一溜的排排坐,用熱薑水泡起了腳,閑暇時刻,難得放鬆的咵起天,談論著今日書院公布的旬考名冊。
「嗬,第一又不是他家的,憑什麽表哥就不能得第一了。若明日顧襄不高興,我就問他是不是女扮男裝,不然一個大男人怎會動不動生氣!」
一提起那個眼睛長在頭頂上目中無人的顧襄,田文瑄就來氣,想著上個月他白自己的眼神,氣的把木桶裏的水都濺在了地麵上。
「哈哈……顧襄若聽見你這樣說他,不得鼻子氣歪了。你們想多了,雖然他這個人吧,是有點小心眼,可不至於為區區一旬考的院首置氣。」
雖說與顧襄接觸的不多,可也知對方的格局沒那麽小,隻不過脾性有點像他七堂哥譚璃。
此時在江寧城自家府中的顧襄連打了幾個噴嚏。
第44章
冬至乃一大節,華朝書院都是要休沐放假的, 譚璿本不想天寒地凍的趕在冬月回平江, 可每年的冬節譚氏都會在祠堂裏舉行隆重的祭祀。
今年的情況更為特殊,祖父致士要回來了, 倘若待在書院不回去,落在旁人眼中實屬不孝。
於是在冬至的前三日譚璿便捂著手爐, 穿著厚厚的冬服上了提前雇好的馬車,在密如銀絲的寒雨中向平江城馳奔而去。
「……列祖列宗庇佑,後輩們不負寄望,揚譚氏門楣, 舉業愈發順遂……」
譚璿像往年一樣隨著宗族的眾人虔誠的跪在祠堂中的蒲團上,隨著族長叩拜著先祖。
隻不過蒲團的位置在同輩中越來越靠前, 距離牌位越來越近,這也說明其在譚氏宗族中備受重視,被寄予厚望。
此時族長麵色肅穆,向祖先們匯報族中最近發生的大事項,其中便有子弟的舉業情況, 當說到今年有幾位宗族子弟中秀才時, 嗓音洪亮, 有種不負所托之感。
…………
「二弟有心了,在你的親自教導下, 那些猴崽子們絕不敢再貪耍玩鬧, 自會乖乖的用心於功課。」
族長聽到剛從任上致士的堂弟譚遊打算在族學中教授小輩們學問,喜不自禁。
這兩年宗族的子弟在舉業上越發出色, 照此下去,譚氏的崛起之日已不遠矣。
「嗯~知道害怕就還有救。」紅光滿麵氣色極好的譚遊捋著鬍鬚,嗬嗬笑著點點頭,心想當年璿兒見了我還不是怕的跟什麽似的。
在任上他已接到幾個孫子院試中榜的好消息,早幾年心目中最看重的是早慧的譚玠與譚璃。沒想每次竟數最淘的孫子考的最好,聽說在香山書院功課也是拔尖的,慈祥的瞅了眼佳孫,麵上笑意更盛。
其它年輕子弟聽長輩們言裏言外都在誇讚著譚璿,神色各異的瞄了眼麵掛淺笑正與譚瓔小聲說著什麽的譚璿,心中五味雜陳。
「娘,大伯母。」從譚家祠堂回府,譚璿與哥哥先去向田氏請安,到了田氏居所,見廳室裏白氏竟也在,躬身做了個揖禮貌的打招呼。
「璿兒似又長高了些,眼瞅著快與玠兒一般高了,自打去江寧讀書後,也沒見你到府上來過。」
麵上染滿笑意的白氏,語氣過分的和善,話音過後,再次打量了譚璿一眼,眼中一抹嫉色閃過。
被其打量的譚璿微微皺了皺眉頭,餘光掃了眼與往日不同,過分殷勤的白氏,若有所思。
「娘,這麽晚了怎還沒歇下,天落著雨,您仔細著點腳下。」從去年開始,田氏已很少來竹院,畢竟兒子大了,多少有些不方便。
吃罷晚飯,田氏想著白日裏,妯娌白氏與她提起的事情,又加上天冷擔心兒子房裏短缺了什麽,腳隨心動,不由自主的來到了竹院。
麽兒還像往常一樣,在自己連著臥室的小書房裏溫書,雖然房中暖意融融,沒點冷意,可還是不放心的叮囑道:
「新置的被褥都被嬤嬤放在箱籠裏,夜間若是冷,千萬記得多加一床,炭火燒的旺,讓山竹在外間溫壺茶水,燥了潤潤嗓,這個天切不可由些性子喝冷茶。」
「娘,兒子曉得,您不用掛念,嬤嬤和山竹把我照顧的好好的。是不是有事要同兒子講?」
昨晚從平江回來,田氏已叮囑過一番,察其神態,譚璿覺得他娘應該還有其它的事情要說。
聽聞譚璿講這些,傅裕頷首表示理解,自己這麽些年認認真真交過的朋友便是他了。
眼看著與昔日的好友差距越來越遠,即便知道遲早有一日兩人會莫然相忘,可卻不想是因黃白之物使他們之間的關係疏遠的。
「這個主意好,倘若到時我還在平江,就為你出的題集把把關,那時若讓你丟了麵子,可別怪我不講情麵啊。」
不知怎得,譚璿突然覺得傅裕好像成熟穩重了不少,是啊,韶光易逝,他們再也不是十一二歲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小少年了。
悵然之感稍縱即逝,聽好友自信的主動攬下出試題的事,不由為其高興,以後在其中必然所獲不小。
「譚兄請多指教!」
「傅賢弟客氣了。」
…………
冬月初一,大雪節氣。
「哎呀,真冷!轉眼間就到冬月了。阿璿,這次旬考你竟然排在顧襄的前頭,全院第一!你說明日他會不會明日不高興。」
四人一溜的排排坐,用熱薑水泡起了腳,閑暇時刻,難得放鬆的咵起天,談論著今日書院公布的旬考名冊。
「嗬,第一又不是他家的,憑什麽表哥就不能得第一了。若明日顧襄不高興,我就問他是不是女扮男裝,不然一個大男人怎會動不動生氣!」
一提起那個眼睛長在頭頂上目中無人的顧襄,田文瑄就來氣,想著上個月他白自己的眼神,氣的把木桶裏的水都濺在了地麵上。
「哈哈……顧襄若聽見你這樣說他,不得鼻子氣歪了。你們想多了,雖然他這個人吧,是有點小心眼,可不至於為區區一旬考的院首置氣。」
雖說與顧襄接觸的不多,可也知對方的格局沒那麽小,隻不過脾性有點像他七堂哥譚璃。
此時在江寧城自家府中的顧襄連打了幾個噴嚏。
第44章
冬至乃一大節,華朝書院都是要休沐放假的, 譚璿本不想天寒地凍的趕在冬月回平江, 可每年的冬節譚氏都會在祠堂裏舉行隆重的祭祀。
今年的情況更為特殊,祖父致士要回來了, 倘若待在書院不回去,落在旁人眼中實屬不孝。
於是在冬至的前三日譚璿便捂著手爐, 穿著厚厚的冬服上了提前雇好的馬車,在密如銀絲的寒雨中向平江城馳奔而去。
「……列祖列宗庇佑,後輩們不負寄望,揚譚氏門楣, 舉業愈發順遂……」
譚璿像往年一樣隨著宗族的眾人虔誠的跪在祠堂中的蒲團上,隨著族長叩拜著先祖。
隻不過蒲團的位置在同輩中越來越靠前, 距離牌位越來越近,這也說明其在譚氏宗族中備受重視,被寄予厚望。
此時族長麵色肅穆,向祖先們匯報族中最近發生的大事項,其中便有子弟的舉業情況, 當說到今年有幾位宗族子弟中秀才時, 嗓音洪亮, 有種不負所托之感。
…………
「二弟有心了,在你的親自教導下, 那些猴崽子們絕不敢再貪耍玩鬧, 自會乖乖的用心於功課。」
族長聽到剛從任上致士的堂弟譚遊打算在族學中教授小輩們學問,喜不自禁。
這兩年宗族的子弟在舉業上越發出色, 照此下去,譚氏的崛起之日已不遠矣。
「嗯~知道害怕就還有救。」紅光滿麵氣色極好的譚遊捋著鬍鬚,嗬嗬笑著點點頭,心想當年璿兒見了我還不是怕的跟什麽似的。
在任上他已接到幾個孫子院試中榜的好消息,早幾年心目中最看重的是早慧的譚玠與譚璃。沒想每次竟數最淘的孫子考的最好,聽說在香山書院功課也是拔尖的,慈祥的瞅了眼佳孫,麵上笑意更盛。
其它年輕子弟聽長輩們言裏言外都在誇讚著譚璿,神色各異的瞄了眼麵掛淺笑正與譚瓔小聲說著什麽的譚璿,心中五味雜陳。
「娘,大伯母。」從譚家祠堂回府,譚璿與哥哥先去向田氏請安,到了田氏居所,見廳室裏白氏竟也在,躬身做了個揖禮貌的打招呼。
「璿兒似又長高了些,眼瞅著快與玠兒一般高了,自打去江寧讀書後,也沒見你到府上來過。」
麵上染滿笑意的白氏,語氣過分的和善,話音過後,再次打量了譚璿一眼,眼中一抹嫉色閃過。
被其打量的譚璿微微皺了皺眉頭,餘光掃了眼與往日不同,過分殷勤的白氏,若有所思。
「娘,這麽晚了怎還沒歇下,天落著雨,您仔細著點腳下。」從去年開始,田氏已很少來竹院,畢竟兒子大了,多少有些不方便。
吃罷晚飯,田氏想著白日裏,妯娌白氏與她提起的事情,又加上天冷擔心兒子房裏短缺了什麽,腳隨心動,不由自主的來到了竹院。
麽兒還像往常一樣,在自己連著臥室的小書房裏溫書,雖然房中暖意融融,沒點冷意,可還是不放心的叮囑道:
「新置的被褥都被嬤嬤放在箱籠裏,夜間若是冷,千萬記得多加一床,炭火燒的旺,讓山竹在外間溫壺茶水,燥了潤潤嗓,這個天切不可由些性子喝冷茶。」
「娘,兒子曉得,您不用掛念,嬤嬤和山竹把我照顧的好好的。是不是有事要同兒子講?」
昨晚從平江回來,田氏已叮囑過一番,察其神態,譚璿覺得他娘應該還有其它的事情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