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我們是領軍之將,在大營中隨處都可以商議軍事,誰規定隻能在帥帳商議的?”
“我們在哪商議關你屁事,你還沒資格管我們!”
“你一個文官不懂軍事就閉嘴!”
眾將一見劉周那傲然的模樣就越發憤怒了,個個怒氣值上升,說出的話也越發不客氣,已然要引起文武相鬥的架勢了,讓得這帳中充滿了火藥味。
看到這架勢,太史鏡急忙伸手攔住眾將領,然後朝慶王嚴肅開口:
“大帥,眾將在這隻是討論涿州攻城戰,別無他意,之所以在這,也隻是因為右武衛有一塊沙盤,方便大家更直觀地推演戰鬥,僅此而已!”
“此時正值大戰,可不能引起內部不和,不然很不利於戰事!”
聲音嚴肅又帶著誠懇,太史鏡極力解釋和勸解。
聞言,慶王沉著臉又掃視了眼前麵個個麵色帶著怒氣的眾將,然後又看了看劉周。
見劉周神色帶怒的還要說話,慶王抬手打斷了他:
“好了!如果是正常的商討軍事,無可非厚!”
阻止了劉周,慶王隨即目光前移,越過太史鏡等人,看向了他們身後的沙盤。
慶王不懂軍事,那沙盤他也看不懂,隻是掃了一眼後,便朝前麵的眾將冷然開口:
“剛才見你們商討得激烈,想必對拿下涿州城已經胸有成竹了吧?既然如此,那明日便繼續攻城,這次由你們來攻!另外......”
說到這,慶王又冷冷地看向了眾人身後一聲沒吭的林蕭。
他剛才雖然阻止了劉周,但不代表他就認可了眾將領在這商討軍事的事情!
他要開軍議,眾將領不去,反而都跑到林蕭這裏來商討,這是在說他堂堂的帥帳不如林蕭這個衛軍大帳麽?
狹隘如慶王,自然是無法容忍這樣的事情,也自然把林蕭這個當事人給記恨上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他作對,這次更是剛來到這裏就給他跳臉,慶王豈能放過林蕭?
所以,看著林蕭,慶王的眸光泛著陰鷙,嘴上卻公事公辦地義正嚴詞:
“另外,右武衛既然能弄出這樣的沙盤,想必對攻下涿州城更有把握吧?那明日就由林中郎將親率右武衛充當先鋒部隊,率先發起攻擊吧!”
靜!
慶王的話音一落,大帳內瞬間安靜,之前在這推演沙盤的一眾將領頓時神色一肅,看向了林蕭。
而慶王身後的劉周等人,此刻則是冷笑了起來。
攻城戰是最難打的戰鬥之一,也可以說是傷亡率最大的戰鬥之一,尤其是先鋒部隊,那可以說是跟炮灰差不多的存在。
而慶王如今讓右武衛去充當先鋒,那就是在讓右武衛去充當炮灰,還讓林蕭率領軍隊親自上,那也顯然是想讓林蕭去死。
這是報複,此間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可是,慶王是一軍主帥,他的命令誰也無法反抗,安排到了誰就隻能上,硬著頭皮也要上。
所以,哪怕此間的眾將領知道這點,也沒人說什麽,畢竟若是點到了他們,他們也隻能上。
就連太史鏡,此時都沉默了。
隻是......
林蕭是跟他們一樣的人麽?他是任人拿捏的人麽?
哪怕是慶王也不行!
所以,聽到慶王的話後,林蕭直接迎視慶王冷然的目光,斷然拒絕:
“右武衛沒有一點把握能攻下涿州城,也無法勝任先鋒的任務,還請大帥另選賢能!”
唰!!
林蕭的話一出,此時頓時一片目光瞪大,一眾看著林蕭的獎勵皆是錯愕和不可置信。
就連慶王和劉周等人,此時都是愣了愣。
慶王是誰?那可是一軍主帥!
而林蕭是誰?隻是一個中郎將!
在軍中、在戰場上,將領不服從主帥的命令,那是什麽罪?
死罪!
“放肆!林蕭,你這是要抗命麽?”
頓時,反應過來後,劉周率先踏前一步,朝林蕭暴喝。
也緊隨劉周的聲音,跟隨慶王而來的親兵此時立馬把手握在了刀柄上,目光淩厲地盯著林蕭。
看到這一幕,回過神的一眾將領頓時神色嚴肅。
而太史鏡則是急了,當即一把抓住林蕭的手臂:
“林將軍,你在胡說什麽呢?還不快領命!”
“這哪是什麽命令?!”
林蕭怡然不懼,一把拿開了太史鏡拉著他的手。
“好膽!竟然真敢抗命!來人,把林蕭給本帥拿下,待上報朝廷後,再行處置!”
看到林蕭真敢抗命,慶王此時反而不怒了,而是冷笑連連,朝身後的親兵大喝。
“是!”
一眾親兵沒有任何猶豫,‘鏘’的一片拔刀聲,當即就衝向了林蕭。
咚!!!
可就在一眾親兵剛動,帳內突然響起一道木頭的沉悶聲,卻是林蕭握著一把劍蹬在了身邊的沙盤上。
此劍一出,睥睨天下!
四周的將領看到這把劍,眼睛瞬間瞪大,而後立馬退開半步,朝那把劍微微傾身,以示尊重。
而那些衝來的親兵,此刻更是立馬頓住了腳步,臉色驟變間,急忙垂下了手中刀鋒,不敢用刀指著那把劍,更不敢再去捉拿林蕭了。
這些親兵既然能成為慶王的親衛,自然不是普通的軍卒,都是宮中禁衛。
而作為宮中禁軍,他們對這把劍再熟悉不過!
“天子佩劍?!”
看到林蕭手中的劍,劉周等人咬牙切齒,而慶王此時更是怒了。
“林蕭!陛下賜給你天子佩劍,是給你這麽用的麽?是給你當作違抗軍令的資本麽?你這是在辱沒陛下,簡直放肆!”
“告訴你,你今日若是敢抗命,天子佩劍也保不了你!”
怒喝聲起,慶王當即就要讓親兵繼續動手。
不過這時,林蕭卻出聲了,傲然而立:
“天子佩劍不保犯罪,但可拒邪魅!”
“慶王你亂命,不顧右武衛實際情況而隨意下作戰安排,實乃罔顧北伐之大局,末將作為軍中將領,自然有提醒之責,何錯之有?為何末將說出實際情況就成了抗命?慶王你這是要公報私仇麽?”
“如果是這樣,那末將說不得為了北伐大局,要帶著天子佩劍前往中都告禦狀了!”
聲音滿是詰問,義正詞嚴。
“我們在哪商議關你屁事,你還沒資格管我們!”
“你一個文官不懂軍事就閉嘴!”
眾將一見劉周那傲然的模樣就越發憤怒了,個個怒氣值上升,說出的話也越發不客氣,已然要引起文武相鬥的架勢了,讓得這帳中充滿了火藥味。
看到這架勢,太史鏡急忙伸手攔住眾將領,然後朝慶王嚴肅開口:
“大帥,眾將在這隻是討論涿州攻城戰,別無他意,之所以在這,也隻是因為右武衛有一塊沙盤,方便大家更直觀地推演戰鬥,僅此而已!”
“此時正值大戰,可不能引起內部不和,不然很不利於戰事!”
聲音嚴肅又帶著誠懇,太史鏡極力解釋和勸解。
聞言,慶王沉著臉又掃視了眼前麵個個麵色帶著怒氣的眾將,然後又看了看劉周。
見劉周神色帶怒的還要說話,慶王抬手打斷了他:
“好了!如果是正常的商討軍事,無可非厚!”
阻止了劉周,慶王隨即目光前移,越過太史鏡等人,看向了他們身後的沙盤。
慶王不懂軍事,那沙盤他也看不懂,隻是掃了一眼後,便朝前麵的眾將冷然開口:
“剛才見你們商討得激烈,想必對拿下涿州城已經胸有成竹了吧?既然如此,那明日便繼續攻城,這次由你們來攻!另外......”
說到這,慶王又冷冷地看向了眾人身後一聲沒吭的林蕭。
他剛才雖然阻止了劉周,但不代表他就認可了眾將領在這商討軍事的事情!
他要開軍議,眾將領不去,反而都跑到林蕭這裏來商討,這是在說他堂堂的帥帳不如林蕭這個衛軍大帳麽?
狹隘如慶王,自然是無法容忍這樣的事情,也自然把林蕭這個當事人給記恨上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他作對,這次更是剛來到這裏就給他跳臉,慶王豈能放過林蕭?
所以,看著林蕭,慶王的眸光泛著陰鷙,嘴上卻公事公辦地義正嚴詞:
“另外,右武衛既然能弄出這樣的沙盤,想必對攻下涿州城更有把握吧?那明日就由林中郎將親率右武衛充當先鋒部隊,率先發起攻擊吧!”
靜!
慶王的話音一落,大帳內瞬間安靜,之前在這推演沙盤的一眾將領頓時神色一肅,看向了林蕭。
而慶王身後的劉周等人,此刻則是冷笑了起來。
攻城戰是最難打的戰鬥之一,也可以說是傷亡率最大的戰鬥之一,尤其是先鋒部隊,那可以說是跟炮灰差不多的存在。
而慶王如今讓右武衛去充當先鋒,那就是在讓右武衛去充當炮灰,還讓林蕭率領軍隊親自上,那也顯然是想讓林蕭去死。
這是報複,此間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可是,慶王是一軍主帥,他的命令誰也無法反抗,安排到了誰就隻能上,硬著頭皮也要上。
所以,哪怕此間的眾將領知道這點,也沒人說什麽,畢竟若是點到了他們,他們也隻能上。
就連太史鏡,此時都沉默了。
隻是......
林蕭是跟他們一樣的人麽?他是任人拿捏的人麽?
哪怕是慶王也不行!
所以,聽到慶王的話後,林蕭直接迎視慶王冷然的目光,斷然拒絕:
“右武衛沒有一點把握能攻下涿州城,也無法勝任先鋒的任務,還請大帥另選賢能!”
唰!!
林蕭的話一出,此時頓時一片目光瞪大,一眾看著林蕭的獎勵皆是錯愕和不可置信。
就連慶王和劉周等人,此時都是愣了愣。
慶王是誰?那可是一軍主帥!
而林蕭是誰?隻是一個中郎將!
在軍中、在戰場上,將領不服從主帥的命令,那是什麽罪?
死罪!
“放肆!林蕭,你這是要抗命麽?”
頓時,反應過來後,劉周率先踏前一步,朝林蕭暴喝。
也緊隨劉周的聲音,跟隨慶王而來的親兵此時立馬把手握在了刀柄上,目光淩厲地盯著林蕭。
看到這一幕,回過神的一眾將領頓時神色嚴肅。
而太史鏡則是急了,當即一把抓住林蕭的手臂:
“林將軍,你在胡說什麽呢?還不快領命!”
“這哪是什麽命令?!”
林蕭怡然不懼,一把拿開了太史鏡拉著他的手。
“好膽!竟然真敢抗命!來人,把林蕭給本帥拿下,待上報朝廷後,再行處置!”
看到林蕭真敢抗命,慶王此時反而不怒了,而是冷笑連連,朝身後的親兵大喝。
“是!”
一眾親兵沒有任何猶豫,‘鏘’的一片拔刀聲,當即就衝向了林蕭。
咚!!!
可就在一眾親兵剛動,帳內突然響起一道木頭的沉悶聲,卻是林蕭握著一把劍蹬在了身邊的沙盤上。
此劍一出,睥睨天下!
四周的將領看到這把劍,眼睛瞬間瞪大,而後立馬退開半步,朝那把劍微微傾身,以示尊重。
而那些衝來的親兵,此刻更是立馬頓住了腳步,臉色驟變間,急忙垂下了手中刀鋒,不敢用刀指著那把劍,更不敢再去捉拿林蕭了。
這些親兵既然能成為慶王的親衛,自然不是普通的軍卒,都是宮中禁衛。
而作為宮中禁軍,他們對這把劍再熟悉不過!
“天子佩劍?!”
看到林蕭手中的劍,劉周等人咬牙切齒,而慶王此時更是怒了。
“林蕭!陛下賜給你天子佩劍,是給你這麽用的麽?是給你當作違抗軍令的資本麽?你這是在辱沒陛下,簡直放肆!”
“告訴你,你今日若是敢抗命,天子佩劍也保不了你!”
怒喝聲起,慶王當即就要讓親兵繼續動手。
不過這時,林蕭卻出聲了,傲然而立:
“天子佩劍不保犯罪,但可拒邪魅!”
“慶王你亂命,不顧右武衛實際情況而隨意下作戰安排,實乃罔顧北伐之大局,末將作為軍中將領,自然有提醒之責,何錯之有?為何末將說出實際情況就成了抗命?慶王你這是要公報私仇麽?”
“如果是這樣,那末將說不得為了北伐大局,要帶著天子佩劍前往中都告禦狀了!”
聲音滿是詰問,義正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