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瀟放手,笑道:“對呀!昀之哥哥,我是你的小桃花呀!你不記得了麽?”
蘇昀之吃驚,她不會是,長在樹上的那朵小桃花吧?每次,他路過忘川閣,便在桃樹下吹簫,尤其在春季,桃花初開,他便興致極好,總是端起一朵小桃花,胡語道:“笑顏如花,你若成了精,肯定是個美人,我便天天攬你入懷,美酒佳人,小桃花,你說,何不樂哉呀!”完了完了,他不會說中了,成精了吧!
那簡單的茅屋下,身著白衣的玥兒正幫著張德生火煮米,張德母親的病已經好了許多,隻要多加調養,便可恢復如常。張德很是感激玥兒來幫他。細想來,他是在打掃古屋時遇見的,玥兒說那古屋院中的桃花相較於其他處開的甚好,問他能否日日來。張德未多想,便答應了。日後每次打掃時,他便看見玥兒坐在桃樹枝上,兩眼彎彎的望著他。每次,一到文章晦澀難懂之處,玥兒都會幫他釋意。如今,玥兒來告知他明天便要走了,心下還有些不舍,不知是不舍寂寞,還是......
時光是短暫的,特別是與心上之人在一起時,總想把有盡的時間無限延長,離別是痛苦的,因為無知的等待會讓人在離別前心生恐懼。漫漫的歲月長河中,不知何時再會相遇。
許楚提著一盞小燈,在街道上走著,後方跟著有些沉默的玥兒。不知走了多久,身旁不再是繁華的街道,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隻是腳下漫無邊際的黃沙,前方望不到盡頭的路。風吹過,地上的沙土便飄起一層,模糊了人的視線。翻過一個小沙丘,上了“火照之路”,另一邊,卻是別樣的場景。火紅的彼岸花怒放著,盛開在一條蜿蜒的小路兩旁,無邊無盡,路上鋪著黛青石板,破碎,殘缺,沒有一塊石板是完整的。路的盡頭,一條河貫穿整個視野,清澈的水靜靜流淌著。河上有座橋,幾千幾萬年被這些過往的鬼魂踩踏,有些陳舊了。橋頭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房子,院子裏,一為婦人正在給那些小樹修整枝丫。
“阿婆。”許楚叫了一聲。
婦人似是不悅,嗔怪了一聲:“許楚!我可是正值風華,你這樣叫會叫老我的。”
的確,傳聞中的孟婆可是滿臉皺紋,一雙手滿是因熬湯形成的老繭,眼睛裏帶著幽幽的怨憤,誰曾想是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眼睛裏寫滿寧和平靜,皮膚也是......吹彈可破?
許楚微微鞠了一躬,道:“這是輩分!”
孟阿婆反駁道:“輩分?那你是要叫冥王叫相公還是叫阿爹啊!”
許楚也不應和,直接道:“阿婆的茶烹好了麽?”
孟阿婆仔細瞧了瞧玥兒,又瞥了一眼她腳踝處的錦鯉紅線,便道:“讓她進來罷。”
玥兒似乎有些害怕,便一個勁的想出這院子往回走,可是黃泉路,終究不是回頭路,千萬朵彼岸花形成的結界,促使她往跌進孟阿婆的小院。
孟阿婆嘆息道:“小姑娘,黃泉路是回不了頭的。”
玥兒支支吾吾道:“我...我害怕。”
許楚知她害怕什麽,無奈道:“每個來到這裏的鬼魂,總有捨不得忘掉的東西,可是,你既已到了這,便反悔不得。”
孟阿婆坐在石椅上,隨意道:“忘了多好,重新開始,不用為上輩子的事糾結。亦或是,跳入這忘川河中,承受過磨難,便可化為這河水裏的一條小魚,每次輪迴,便看著所愛之人喝下湯水,走過奈橋,反覆無常,千年之後,便可帶著記憶轉世輪迴。”
許楚無奈道:“為何怎的老是揪著記憶不放。”
玥兒小聲道:“我怕來世忘了他,便尋不到他。”
孟婆站起來,往裏屋走去,出來時手裏端著一碗烏黑色的茶湯,世人都稱——孟婆湯。
孟婆將碗放在桌子上,道:“有緣,即使你將他忘個幹淨,也會在不經意間彼此相遇。無緣,即使你將他牢牢記死,尋過萬水千山,卻終隻是一輩子徒勞。”
玥兒最後還是喝下那碗孟婆湯,過了奈何橋。
第7章 尾聲
許楚慢慢的踱回了忘川閣,見蕭準坐在裏麵喝茶,與蘇昀之他們聊得正盡興。蕭準見許楚來了,便拿起身邊的物品,上前道:“此次多謝許姑娘出手相助,蕭準無以為報,見閣中古色古香,便記起家中有一幅古畫,以此來答謝姑娘的救命之恩。”
許楚也未推脫,伸手便接過了畫卷,蕭準也交流了幾句,便走了。
白若離端起茶杯,細細看著,卻是上等的瓷器,其實忘川閣裏的每一物,乍看平凡,可細細看來,卻是一等一的好東西,都承載著多年的歷史,白若離隨口問道:“姑娘不缺這類東西,怎的不推脫?”
許楚展開,細細看來,畫卷雖已過了上千年,但還是會有淡淡的墨香,許楚似是無意回答,卻又像是反問:“不缺麽?”
白若離也就沒有多問,知她不語的性子,隻是靜靜地品著人間的茶水味兒,享受著不可多得的人間光景。
卷二 畫卷
第8章 第 8 章
春季已然悄悄地過去一大半,可忘川閣裏盛開的桃花還是那麽的嬌艷,沾上清晨的雨露,純潔又柔弱。蘇昀之與白若離似乎也沒有想走的意思,除妖便除妖,不管多久,事成之後,回的便還是忘川閣。近日來,忘川閣也無事,許楚便悠閑地在閣中品茶下棋,聽風賞景,一襲白衣,素手執筆。
蘇昀之吃驚,她不會是,長在樹上的那朵小桃花吧?每次,他路過忘川閣,便在桃樹下吹簫,尤其在春季,桃花初開,他便興致極好,總是端起一朵小桃花,胡語道:“笑顏如花,你若成了精,肯定是個美人,我便天天攬你入懷,美酒佳人,小桃花,你說,何不樂哉呀!”完了完了,他不會說中了,成精了吧!
那簡單的茅屋下,身著白衣的玥兒正幫著張德生火煮米,張德母親的病已經好了許多,隻要多加調養,便可恢復如常。張德很是感激玥兒來幫他。細想來,他是在打掃古屋時遇見的,玥兒說那古屋院中的桃花相較於其他處開的甚好,問他能否日日來。張德未多想,便答應了。日後每次打掃時,他便看見玥兒坐在桃樹枝上,兩眼彎彎的望著他。每次,一到文章晦澀難懂之處,玥兒都會幫他釋意。如今,玥兒來告知他明天便要走了,心下還有些不舍,不知是不舍寂寞,還是......
時光是短暫的,特別是與心上之人在一起時,總想把有盡的時間無限延長,離別是痛苦的,因為無知的等待會讓人在離別前心生恐懼。漫漫的歲月長河中,不知何時再會相遇。
許楚提著一盞小燈,在街道上走著,後方跟著有些沉默的玥兒。不知走了多久,身旁不再是繁華的街道,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隻是腳下漫無邊際的黃沙,前方望不到盡頭的路。風吹過,地上的沙土便飄起一層,模糊了人的視線。翻過一個小沙丘,上了“火照之路”,另一邊,卻是別樣的場景。火紅的彼岸花怒放著,盛開在一條蜿蜒的小路兩旁,無邊無盡,路上鋪著黛青石板,破碎,殘缺,沒有一塊石板是完整的。路的盡頭,一條河貫穿整個視野,清澈的水靜靜流淌著。河上有座橋,幾千幾萬年被這些過往的鬼魂踩踏,有些陳舊了。橋頭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房子,院子裏,一為婦人正在給那些小樹修整枝丫。
“阿婆。”許楚叫了一聲。
婦人似是不悅,嗔怪了一聲:“許楚!我可是正值風華,你這樣叫會叫老我的。”
的確,傳聞中的孟婆可是滿臉皺紋,一雙手滿是因熬湯形成的老繭,眼睛裏帶著幽幽的怨憤,誰曾想是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眼睛裏寫滿寧和平靜,皮膚也是......吹彈可破?
許楚微微鞠了一躬,道:“這是輩分!”
孟阿婆反駁道:“輩分?那你是要叫冥王叫相公還是叫阿爹啊!”
許楚也不應和,直接道:“阿婆的茶烹好了麽?”
孟阿婆仔細瞧了瞧玥兒,又瞥了一眼她腳踝處的錦鯉紅線,便道:“讓她進來罷。”
玥兒似乎有些害怕,便一個勁的想出這院子往回走,可是黃泉路,終究不是回頭路,千萬朵彼岸花形成的結界,促使她往跌進孟阿婆的小院。
孟阿婆嘆息道:“小姑娘,黃泉路是回不了頭的。”
玥兒支支吾吾道:“我...我害怕。”
許楚知她害怕什麽,無奈道:“每個來到這裏的鬼魂,總有捨不得忘掉的東西,可是,你既已到了這,便反悔不得。”
孟阿婆坐在石椅上,隨意道:“忘了多好,重新開始,不用為上輩子的事糾結。亦或是,跳入這忘川河中,承受過磨難,便可化為這河水裏的一條小魚,每次輪迴,便看著所愛之人喝下湯水,走過奈橋,反覆無常,千年之後,便可帶著記憶轉世輪迴。”
許楚無奈道:“為何怎的老是揪著記憶不放。”
玥兒小聲道:“我怕來世忘了他,便尋不到他。”
孟婆站起來,往裏屋走去,出來時手裏端著一碗烏黑色的茶湯,世人都稱——孟婆湯。
孟婆將碗放在桌子上,道:“有緣,即使你將他忘個幹淨,也會在不經意間彼此相遇。無緣,即使你將他牢牢記死,尋過萬水千山,卻終隻是一輩子徒勞。”
玥兒最後還是喝下那碗孟婆湯,過了奈何橋。
第7章 尾聲
許楚慢慢的踱回了忘川閣,見蕭準坐在裏麵喝茶,與蘇昀之他們聊得正盡興。蕭準見許楚來了,便拿起身邊的物品,上前道:“此次多謝許姑娘出手相助,蕭準無以為報,見閣中古色古香,便記起家中有一幅古畫,以此來答謝姑娘的救命之恩。”
許楚也未推脫,伸手便接過了畫卷,蕭準也交流了幾句,便走了。
白若離端起茶杯,細細看著,卻是上等的瓷器,其實忘川閣裏的每一物,乍看平凡,可細細看來,卻是一等一的好東西,都承載著多年的歷史,白若離隨口問道:“姑娘不缺這類東西,怎的不推脫?”
許楚展開,細細看來,畫卷雖已過了上千年,但還是會有淡淡的墨香,許楚似是無意回答,卻又像是反問:“不缺麽?”
白若離也就沒有多問,知她不語的性子,隻是靜靜地品著人間的茶水味兒,享受著不可多得的人間光景。
卷二 畫卷
第8章 第 8 章
春季已然悄悄地過去一大半,可忘川閣裏盛開的桃花還是那麽的嬌艷,沾上清晨的雨露,純潔又柔弱。蘇昀之與白若離似乎也沒有想走的意思,除妖便除妖,不管多久,事成之後,回的便還是忘川閣。近日來,忘川閣也無事,許楚便悠閑地在閣中品茶下棋,聽風賞景,一襲白衣,素手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