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作者:李傑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63年,時任總統的約翰?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被暗殺。按照官方的調查,沒有什麽陰謀;隻有一個24歲、無法適應社會的人用一把步槍結束了這位總統的生命。
1964年,約翰?甘迺迪九弟愛德華飛機失事重傷。 1968年,老甘迺迪的兒子羅伯特在競選總統時,在洛山磯被暗殺。 1969年,老甘迺迪的兒子泰德在馬塞諸州參加加一個聚會後,駕車回家時沖
下大橋發生車禍,車禍導致其27歲的女助手當場身亡並引發了長達34年的官司。 1984年,第三代中,老甘迺迪的孫子戴維在佛羅裏達因藥物過量死亡。 1997年,第三代中,老甘迺迪的孫子邁科爾在科羅拉多滑雪事故中身亡。 1999年,約翰?甘迺迪的幼子小約翰?甘迺迪因飛機失事身亡,妻子與大姨
一同身亡,導致墜機的直接原因,是小約翰?甘迺迪和卡羅琳打架。 2001年,埃塞爾?甘迺迪的侄子麥可?斯加克爾因涉嫌謀殺接受審判。2002年,羅伯特?甘迺迪的外甥邁克?斯卡凱爾因謀殺罪成立被判入獄。 2004年,威廉?甘迺迪?史密斯在公寓*女助手奧德拉?朱利亞斯被告上
了法庭。2009年,特殊奧運創辦人兼心智失能者最主要代言人席萊佛(eunice kennedyshriver)過世。
2009年6月26日,美國政治世家甘迺迪家族成員、*黨籍聯邦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26日因病去逝。
老甘迺迪的四男五女,如今隻剩下81歲的珍?甘迺迪?史密斯在世。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有人推測甘迺迪家族成員的不幸遭遇皆因受到猶太人“甘迺迪的詛咒”。所謂“甘迺迪的詛咒”是由該家族的開創人約瑟夫?甘迺迪在二戰前夕拒絕幫助歐洲的猶太人逃離納粹分子的追殺而引起。在1938年到1940年間,喬?甘迺迪擔任美國駐英國大使時,親眼目睹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的場景,但是甘迺迪始終保持和猶太人的距離。後來,約有500名猶太人上門求救,請求他簽發去美國的簽證,以逃脫納粹的屠殺。但是老甘迺迪斷然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於1940年任期未滿時,離開英國回到美國。 1940年他回到美國,從此,“甘迺迪家族的詛咒”開始了。
當然這種說法隻是一家之言,圍繞甘迺迪家族命運之謎的猜測還很多。但不管如何,在人們的記憶深處,甘迺迪家族將長久地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傳奇。
大戲劇家身上的巧合
莎士比亞是為人們所熟知的英國著名的戲劇家和詩人,同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與西班牙的塞萬提斯並列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作家。至今人們依然記得他筆下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等,這些文學形象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他的文學作品大多都被改變為電視和電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現代人,那麽他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巧合和經歷呢?
1564年4月23日,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特福鎮,一個嬰兒誕生了,他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亞。孩子的父親是一位賣肉的屠夫兼牧場主。童年時代的莎士比亞曾經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為其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好景不長,他的父親做生意不慎破產,小莎士比亞失去了家庭的嗬護,不得不輟學謀生。他先後幹過肉店學徒、鄉村教師、劇場雜役、演員和編輯等職業。這些不同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更多地接觸和了解了社會現實,為其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基石。後來,他正式走上了戲劇創作道路,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他的一生可謂著作等身,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他寫出了三十七部戲劇、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詩。就其創作的內容而言,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現實;就其創作的藝術風格而言,其作品充分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可以說莎士比亞的思想是走在時代的前列的。
他的代表作,也即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作品,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和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等。他的這些作品也早已超出英國,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為世界人民共同分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亞於1616年4月23日病逝。52年前的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在度過了50多個春秋後,悄然離世。他的去世震驚了當時的英國,許多人趕去弔唁他。生與死都在同一個日子,這在普通人中也是不多見,對莎士比亞這樣一位大文豪來說,就更加巧合了。或許,這也正顯示了莎士比亞與眾不同的一麵。
雪崩埋葬兩個師
戰爭永遠都是屬於勇敢者的遊戲,在戰場上隻有勇敢者才能活著走到最後。但是,有時也會有幸運的士兵,他們是憑藉運氣才活了下來。史蒂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戰時期義大利的一名普通士兵。他跟另外一名士兵是一場戰役的僅有倖存者,但是他倖存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英勇善戰,也不是因為他臨陣脫逃,而是靠運氣。是巧合讓他們倆存活下來。
一戰時同盟國德、奧挑戰協約國英、法的戰爭,隨後有幾十個國家參加進來。義大利本來是同盟國,但是它在戰爭爆發後,見風使舵反而投向了協約國,向德、奧宣戰。義大利的這一背叛行徑遭到德、奧兩國的憎恨,他們派遣軍隊進攻義大利,企圖使義大利“回心轉意”。
1964年,約翰?甘迺迪九弟愛德華飛機失事重傷。 1968年,老甘迺迪的兒子羅伯特在競選總統時,在洛山磯被暗殺。 1969年,老甘迺迪的兒子泰德在馬塞諸州參加加一個聚會後,駕車回家時沖
下大橋發生車禍,車禍導致其27歲的女助手當場身亡並引發了長達34年的官司。 1984年,第三代中,老甘迺迪的孫子戴維在佛羅裏達因藥物過量死亡。 1997年,第三代中,老甘迺迪的孫子邁科爾在科羅拉多滑雪事故中身亡。 1999年,約翰?甘迺迪的幼子小約翰?甘迺迪因飛機失事身亡,妻子與大姨
一同身亡,導致墜機的直接原因,是小約翰?甘迺迪和卡羅琳打架。 2001年,埃塞爾?甘迺迪的侄子麥可?斯加克爾因涉嫌謀殺接受審判。2002年,羅伯特?甘迺迪的外甥邁克?斯卡凱爾因謀殺罪成立被判入獄。 2004年,威廉?甘迺迪?史密斯在公寓*女助手奧德拉?朱利亞斯被告上
了法庭。2009年,特殊奧運創辦人兼心智失能者最主要代言人席萊佛(eunice kennedyshriver)過世。
2009年6月26日,美國政治世家甘迺迪家族成員、*黨籍聯邦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26日因病去逝。
老甘迺迪的四男五女,如今隻剩下81歲的珍?甘迺迪?史密斯在世。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有人推測甘迺迪家族成員的不幸遭遇皆因受到猶太人“甘迺迪的詛咒”。所謂“甘迺迪的詛咒”是由該家族的開創人約瑟夫?甘迺迪在二戰前夕拒絕幫助歐洲的猶太人逃離納粹分子的追殺而引起。在1938年到1940年間,喬?甘迺迪擔任美國駐英國大使時,親眼目睹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的場景,但是甘迺迪始終保持和猶太人的距離。後來,約有500名猶太人上門求救,請求他簽發去美國的簽證,以逃脫納粹的屠殺。但是老甘迺迪斷然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於1940年任期未滿時,離開英國回到美國。 1940年他回到美國,從此,“甘迺迪家族的詛咒”開始了。
當然這種說法隻是一家之言,圍繞甘迺迪家族命運之謎的猜測還很多。但不管如何,在人們的記憶深處,甘迺迪家族將長久地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傳奇。
大戲劇家身上的巧合
莎士比亞是為人們所熟知的英國著名的戲劇家和詩人,同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與西班牙的塞萬提斯並列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作家。至今人們依然記得他筆下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等,這些文學形象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他的文學作品大多都被改變為電視和電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現代人,那麽他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巧合和經歷呢?
1564年4月23日,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特福鎮,一個嬰兒誕生了,他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亞。孩子的父親是一位賣肉的屠夫兼牧場主。童年時代的莎士比亞曾經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為其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好景不長,他的父親做生意不慎破產,小莎士比亞失去了家庭的嗬護,不得不輟學謀生。他先後幹過肉店學徒、鄉村教師、劇場雜役、演員和編輯等職業。這些不同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更多地接觸和了解了社會現實,為其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基石。後來,他正式走上了戲劇創作道路,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他的一生可謂著作等身,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他寫出了三十七部戲劇、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詩。就其創作的內容而言,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現實;就其創作的藝術風格而言,其作品充分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可以說莎士比亞的思想是走在時代的前列的。
他的代表作,也即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作品,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和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等。他的這些作品也早已超出英國,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為世界人民共同分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亞於1616年4月23日病逝。52年前的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在度過了50多個春秋後,悄然離世。他的去世震驚了當時的英國,許多人趕去弔唁他。生與死都在同一個日子,這在普通人中也是不多見,對莎士比亞這樣一位大文豪來說,就更加巧合了。或許,這也正顯示了莎士比亞與眾不同的一麵。
雪崩埋葬兩個師
戰爭永遠都是屬於勇敢者的遊戲,在戰場上隻有勇敢者才能活著走到最後。但是,有時也會有幸運的士兵,他們是憑藉運氣才活了下來。史蒂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戰時期義大利的一名普通士兵。他跟另外一名士兵是一場戰役的僅有倖存者,但是他倖存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英勇善戰,也不是因為他臨陣脫逃,而是靠運氣。是巧合讓他們倆存活下來。
一戰時同盟國德、奧挑戰協約國英、法的戰爭,隨後有幾十個國家參加進來。義大利本來是同盟國,但是它在戰爭爆發後,見風使舵反而投向了協約國,向德、奧宣戰。義大利的這一背叛行徑遭到德、奧兩國的憎恨,他們派遣軍隊進攻義大利,企圖使義大利“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