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年秋天的一個傍晚,白居易於江邊送客,蕭瑟秋風撫過,詩人感到一絲人生的寒冷。然後他就看到那傳來悽美琵琶聲的小船,《長恨歌》之外的另一首傑作《琵琶行》由此誕生。在這裏,不想去說詩歌本身的藝術價值,而隻想靠近詩人那一夜的心境。對他來說,那一夜即一生。而那一夜的心境,又可以用《琵琶行》中的兩句說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在這個夜晚,他這樣的士人,與一個流浪的琵琶女,有什麽不同?詩人另一種人生的大幕,似乎已經在江州悄悄拉開一角。
貶官前,白居易剛直激切,勇於言事,深得東漢士風;貶官後,趨向於獨善其身,“世事從今口不言”。後來的白居易,在長安與外地的仕途間輾轉,最終在東都洛陽做了閑官,跟裴度、劉禹錫詩酒相酬,野遊夜宴,一心一意地實踐著自己的“中隱”哲學。大隱隱於長安的朝廷,小隱於這個國家的山野,中隱則指的是做京城之外的閑官。
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的三月初三,在洛陽,白居易、裴度、劉禹錫等十五位名士,模仿東晉的蘭亭雅會,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春宴。“河南尹李待價將禊於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裴度)。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賓客蕭籍、李仍叔、劉禹錫,中書舍人鄭居等十五人合宴於舟中。自晨及暮,前水嬉而後ji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
盛唐造就了李白,“安史之亂”成全了杜甫。但從士人心靈史的角度看,給後世影響最大的唐朝士人是白居易。他既是“中隱”概念的最初闡釋者和實踐者,又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先驅。他按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度過了後半生。
但白居易仍有自己的底線,堅持著自己的人生意誌。在中晚唐綿延四十年的“牛李黨爭”中,白居易沒有投入哪一方陣營,哪怕他是“牛黨”主力楊虞卿的妹夫,哪怕他常與牛僧孺唱和,哪怕他最親密的朋友元稹站在了“李黨”一邊,哪怕始終厭惡他的李德裕把他的詩篇扔掉。當兩黨成員為扳倒對方而紛紛親近專權的宦官時,白居易依舊不為所動地堅持著自己獨立的人格。《新唐書》對他的最終評價是“完節自高”,這非常準確。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白居易七十歲,以刑部尚書致仕,正式退休。白居易退休那一年,摯友劉禹錫離開了這個世界,密友元稹多年前就不在了。前幾年,同居洛陽的老上級裴度也去世了。看不上自己的李德裕還在,唐武宗即位後深得信賴,回長安做了宰相。在他的鐵腕治理下,不敢說回到盛唐時代,但跟憲宗時的“元和中興”有些相似了。白居易在失落中有些欣慰,那些都是他曾經的夢啊。
朋友們一個個地離開這紛繁險惡的人間,是什麽支撐白居易繼續走下去?“棲心釋梵,浪跡老莊”。
始於儒,中於道,終於釋。
晚年的白居易,經常流連在洛陽的群山中。
看一下唐人康駢筆下晚年的白居易:“白尚書為少傅,分務洛師,情興高逸,每有雲泉勝境,靡不追遊。常以詩酒為娛。因著《醉吟先生傳》以敘。盧尚書簡辭有別墅,近枕伊水,亭榭清峻。方冬,與群從子侄同遊,倚欄眺玩嵩洛。俄而霰雪微下,情興益高,因話廉察金陵,常記江南煙水,每見居人以葉舟浮泛,就食菰米鱸魚。近來思之,如在心目。良久,忽見二人衣蓑笠,循岸而來,牽引水鄉篷艇,船頭覆青幕,中有白衣人,與衲僧偶坐。船後有小灶,安桐甑而炊,卯角仆烹魚煮茗。溯流過於檻前,聞舟中吟嘯方甚。盧撫掌驚嘆,莫知誰氏。使人從而問之,乃曰:‘白傅與僧佛光,同自建春門往香山精舍。’其後每遇親友,無不話之,以為高逸之情,莫能及矣。”
說的是,工部尚書盧簡辭,在洛陽伊水邊有別墅,此年冬天落雪之際,與家人登亭遠眺,忽見清寒的水上,有小舟一艘,上有一人著白衣,與高僧閑坐,神姿高逸,或烹魚煮茗,或吟詩長嘯,舟過盧家別墅時,簡辭叫人打問是誰,回稟道:是白居易先生,正往香山寺去。
盧簡辭追羨良久,以後逢人就說所見的這一幕。這是現場目擊者眼裏晚年白居易的最真實寫照。
作為一個佛教的接受者,白居易喜佛而不妄佛,隻是把佛禪(包括老莊之道)作為自己心靈的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去獲得莊、禪悠然自得之樂,從而開闢了兩宋士大夫的心靈之路。中國士人的心靈步伐止於白居易。因為白之後的士人在心靈上沒拿出更新的東西。至於被我們認為的士之完人蘇軾,在內心軌跡上所追尋的也正是白居易之路。
白居易雖閑居洛陽,但在詩壇上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全麵超過了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無論帝國哪個階層的人,出口都能背誦白居易的詩。作為一個詩人,還有什麽比這更叫人高興的呢?會昌六年(公元846年,此時武宗死,宣宗即位,還沒改年號),七十五歲的白居易病逝於洛陽。朝廷贈尚書右僕射。詩人一去,唐朝詩壇空了半邊。白居易作何想法?還好,為他寫墓誌銘的人叫李商隱。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一首小令。可是,也許就在這短短的行間,包含了他一生的夢想、痛苦、歡愉和嘆息。唐宣宗即位之初,有意起用閑居洛陽的白居易為宰相。但詔書還沒發出去,白居易去世的消息就傳來了。宣宗傷感不已,提筆寫下《吊白居易》:“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係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雙魚座李白,水瓶座杜甫
古代文人成名何其難!在沒現代傳媒的情況下,靠著毛筆在紙上寫詩文的他們,通過口口相傳,仍能“名播海內”,可見優秀到什麽地步。李白就是這樣的人物。當然,杜甫也是。但在生前,跟李白比,他的名氣差多了。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相遇於東都洛陽。
後來人們對此有至高的評價,認為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令人心跳的相遇。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馬上稱為詩聖,一仙一聖的碰撞,太激動人心了。於是就說,李白和杜甫惺惺相惜,從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真的是這樣嗎?
年歲小的杜甫對李白的無限景仰是真的,他一生中寫了很多詩獻給李白,比如《飲中八仙歌》《贈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等。
李白呢?
似心不在焉,寫給杜甫的詩寥寥可數:《戲贈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戲贈杜甫》中還把杜甫輕嘲一番:“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不過,《酉陽雜俎》獨家披露了李白寫給杜甫的第四首詩:李白名播海內,玄宗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上不覺亡萬乘之尊,因命納屨,白遂展足與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勢,遽為脫之。及出,上指白謂力士曰:“此人固窮相。”白前後三擬詞選,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賦》《別賦》。及祿山反,製《胡無人》,言:“太白入月敵可摧。”及祿山死,太白蝕月。眾言李白唯戲杜考功“飯顆山頭”之句,成式偶見李白祠亭上《宴別杜考功》詩,今錄首尾曰:“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煙歸碧海夕,雁度青天時。相失各萬裏,茫然空爾思。”
故事有兩個看點:一是放曠不羈的李白叫高力士為他脫靴子;二是李白與杜甫的關係問題。關於高力士為李白脫靴子這件軼聞,隻見於《酉陽雜俎》,後被人廣泛引用。但最令人關心的還是李杜的關係。
按段成式自述,他偶然在李白祠亭上見到一首《宴別杜考功》,首尾句如下:“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煙歸碧海夕,雁度青天時。相失各萬裏,茫然空爾思。”但即使加上這一首詩,也不過四首而已。何況,南宋學者洪邁認為《戲贈杜甫》一詩並非李白所寫,而是好事者為之。他甚至認為《宴別杜考功》中的“杜考功”也不是杜甫。那麽,按洪邁的判斷,李白隻給杜甫寫過兩首詩。
但無論是四首,還是兩首,區別是不大的,都可以說明,李白對杜甫也就那麽回事兒,而並非像後世研究者意yin的那樣兩個人到了摯友的地步。李白很少給杜甫寫詩,而且詩中看不出太多的真情,或者說不怎麽願意搭理杜甫,大約有幾個原因:一跟杜甫還沒有成名有直接關係。但這跟見人下菜碟沒什麽關係;二跟李白的性格有關。孤傲灑脫如李白,總是不會嘰嘰歪歪地給一個人寫詩玩;三是二人關係真的很一般。在李白心中杜甫也就是個一般人兒,他們的友情遠比不上李白和王昌齡。當王昌齡被貶西南時,李白飽含真情地寫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當然,也有人說,李白還是給杜甫寫了不少詩的,但“安史之亂”中遺失了。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貶官前,白居易剛直激切,勇於言事,深得東漢士風;貶官後,趨向於獨善其身,“世事從今口不言”。後來的白居易,在長安與外地的仕途間輾轉,最終在東都洛陽做了閑官,跟裴度、劉禹錫詩酒相酬,野遊夜宴,一心一意地實踐著自己的“中隱”哲學。大隱隱於長安的朝廷,小隱於這個國家的山野,中隱則指的是做京城之外的閑官。
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的三月初三,在洛陽,白居易、裴度、劉禹錫等十五位名士,模仿東晉的蘭亭雅會,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春宴。“河南尹李待價將禊於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裴度)。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賓客蕭籍、李仍叔、劉禹錫,中書舍人鄭居等十五人合宴於舟中。自晨及暮,前水嬉而後ji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
盛唐造就了李白,“安史之亂”成全了杜甫。但從士人心靈史的角度看,給後世影響最大的唐朝士人是白居易。他既是“中隱”概念的最初闡釋者和實踐者,又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先驅。他按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度過了後半生。
但白居易仍有自己的底線,堅持著自己的人生意誌。在中晚唐綿延四十年的“牛李黨爭”中,白居易沒有投入哪一方陣營,哪怕他是“牛黨”主力楊虞卿的妹夫,哪怕他常與牛僧孺唱和,哪怕他最親密的朋友元稹站在了“李黨”一邊,哪怕始終厭惡他的李德裕把他的詩篇扔掉。當兩黨成員為扳倒對方而紛紛親近專權的宦官時,白居易依舊不為所動地堅持著自己獨立的人格。《新唐書》對他的最終評價是“完節自高”,這非常準確。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白居易七十歲,以刑部尚書致仕,正式退休。白居易退休那一年,摯友劉禹錫離開了這個世界,密友元稹多年前就不在了。前幾年,同居洛陽的老上級裴度也去世了。看不上自己的李德裕還在,唐武宗即位後深得信賴,回長安做了宰相。在他的鐵腕治理下,不敢說回到盛唐時代,但跟憲宗時的“元和中興”有些相似了。白居易在失落中有些欣慰,那些都是他曾經的夢啊。
朋友們一個個地離開這紛繁險惡的人間,是什麽支撐白居易繼續走下去?“棲心釋梵,浪跡老莊”。
始於儒,中於道,終於釋。
晚年的白居易,經常流連在洛陽的群山中。
看一下唐人康駢筆下晚年的白居易:“白尚書為少傅,分務洛師,情興高逸,每有雲泉勝境,靡不追遊。常以詩酒為娛。因著《醉吟先生傳》以敘。盧尚書簡辭有別墅,近枕伊水,亭榭清峻。方冬,與群從子侄同遊,倚欄眺玩嵩洛。俄而霰雪微下,情興益高,因話廉察金陵,常記江南煙水,每見居人以葉舟浮泛,就食菰米鱸魚。近來思之,如在心目。良久,忽見二人衣蓑笠,循岸而來,牽引水鄉篷艇,船頭覆青幕,中有白衣人,與衲僧偶坐。船後有小灶,安桐甑而炊,卯角仆烹魚煮茗。溯流過於檻前,聞舟中吟嘯方甚。盧撫掌驚嘆,莫知誰氏。使人從而問之,乃曰:‘白傅與僧佛光,同自建春門往香山精舍。’其後每遇親友,無不話之,以為高逸之情,莫能及矣。”
說的是,工部尚書盧簡辭,在洛陽伊水邊有別墅,此年冬天落雪之際,與家人登亭遠眺,忽見清寒的水上,有小舟一艘,上有一人著白衣,與高僧閑坐,神姿高逸,或烹魚煮茗,或吟詩長嘯,舟過盧家別墅時,簡辭叫人打問是誰,回稟道:是白居易先生,正往香山寺去。
盧簡辭追羨良久,以後逢人就說所見的這一幕。這是現場目擊者眼裏晚年白居易的最真實寫照。
作為一個佛教的接受者,白居易喜佛而不妄佛,隻是把佛禪(包括老莊之道)作為自己心靈的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去獲得莊、禪悠然自得之樂,從而開闢了兩宋士大夫的心靈之路。中國士人的心靈步伐止於白居易。因為白之後的士人在心靈上沒拿出更新的東西。至於被我們認為的士之完人蘇軾,在內心軌跡上所追尋的也正是白居易之路。
白居易雖閑居洛陽,但在詩壇上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全麵超過了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無論帝國哪個階層的人,出口都能背誦白居易的詩。作為一個詩人,還有什麽比這更叫人高興的呢?會昌六年(公元846年,此時武宗死,宣宗即位,還沒改年號),七十五歲的白居易病逝於洛陽。朝廷贈尚書右僕射。詩人一去,唐朝詩壇空了半邊。白居易作何想法?還好,為他寫墓誌銘的人叫李商隱。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一首小令。可是,也許就在這短短的行間,包含了他一生的夢想、痛苦、歡愉和嘆息。唐宣宗即位之初,有意起用閑居洛陽的白居易為宰相。但詔書還沒發出去,白居易去世的消息就傳來了。宣宗傷感不已,提筆寫下《吊白居易》:“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係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雙魚座李白,水瓶座杜甫
古代文人成名何其難!在沒現代傳媒的情況下,靠著毛筆在紙上寫詩文的他們,通過口口相傳,仍能“名播海內”,可見優秀到什麽地步。李白就是這樣的人物。當然,杜甫也是。但在生前,跟李白比,他的名氣差多了。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相遇於東都洛陽。
後來人們對此有至高的評價,認為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令人心跳的相遇。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馬上稱為詩聖,一仙一聖的碰撞,太激動人心了。於是就說,李白和杜甫惺惺相惜,從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真的是這樣嗎?
年歲小的杜甫對李白的無限景仰是真的,他一生中寫了很多詩獻給李白,比如《飲中八仙歌》《贈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等。
李白呢?
似心不在焉,寫給杜甫的詩寥寥可數:《戲贈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戲贈杜甫》中還把杜甫輕嘲一番:“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不過,《酉陽雜俎》獨家披露了李白寫給杜甫的第四首詩:李白名播海內,玄宗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上不覺亡萬乘之尊,因命納屨,白遂展足與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勢,遽為脫之。及出,上指白謂力士曰:“此人固窮相。”白前後三擬詞選,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賦》《別賦》。及祿山反,製《胡無人》,言:“太白入月敵可摧。”及祿山死,太白蝕月。眾言李白唯戲杜考功“飯顆山頭”之句,成式偶見李白祠亭上《宴別杜考功》詩,今錄首尾曰:“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煙歸碧海夕,雁度青天時。相失各萬裏,茫然空爾思。”
故事有兩個看點:一是放曠不羈的李白叫高力士為他脫靴子;二是李白與杜甫的關係問題。關於高力士為李白脫靴子這件軼聞,隻見於《酉陽雜俎》,後被人廣泛引用。但最令人關心的還是李杜的關係。
按段成式自述,他偶然在李白祠亭上見到一首《宴別杜考功》,首尾句如下:“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煙歸碧海夕,雁度青天時。相失各萬裏,茫然空爾思。”但即使加上這一首詩,也不過四首而已。何況,南宋學者洪邁認為《戲贈杜甫》一詩並非李白所寫,而是好事者為之。他甚至認為《宴別杜考功》中的“杜考功”也不是杜甫。那麽,按洪邁的判斷,李白隻給杜甫寫過兩首詩。
但無論是四首,還是兩首,區別是不大的,都可以說明,李白對杜甫也就那麽回事兒,而並非像後世研究者意yin的那樣兩個人到了摯友的地步。李白很少給杜甫寫詩,而且詩中看不出太多的真情,或者說不怎麽願意搭理杜甫,大約有幾個原因:一跟杜甫還沒有成名有直接關係。但這跟見人下菜碟沒什麽關係;二跟李白的性格有關。孤傲灑脫如李白,總是不會嘰嘰歪歪地給一個人寫詩玩;三是二人關係真的很一般。在李白心中杜甫也就是個一般人兒,他們的友情遠比不上李白和王昌齡。當王昌齡被貶西南時,李白飽含真情地寫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當然,也有人說,李白還是給杜甫寫了不少詩的,但“安史之亂”中遺失了。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