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皎問:“如何才能大富貴?”
僧人望著臂上架著鷂鷹的薑皎說:“見到貴人即可。”
薑皎又問:“貴人何在?”
僧人說:“跟我走即可。”
薑皎遲疑,最終還是策馬跟行,路上便遇到了當時也在潞州的臨淄王李隆基。
當時隆基也在打獵,看到薑皎臂上架著鷂鷹,就拉他一起打。此時,僧人已不知去了哪裏。幾天過後,李隆基專門拜訪作為打獵高手的薑皎。後者記住那僧人的話,對李隆基崇禮有加。
李隆基離開潞州那一日,當地官員都去送行,但卻不見薑皎。等李隆基出城至渭水之北,卻見薑皎在路邊搭著帷帳為其餞行。後來,薑皎果為李隆基提拔,及至李隆基成為皇帝,薑皎助其殲滅太平公主,得了大富貴。
對後世來說,薑皎名氣不算大。不過,他有個彪悍的外甥:李林甫。
人筋換馬繩
李公佐大曆中在廬州,有書吏王庚請假歸。夜行郭外,忽值引騎嗬辟,書吏遽映大樹窺之,且怪此無尊官也。導騎後一人,紫衣,儀衛如節使。後有車一乘,方渡水,禦者前白:“車軥索斷。”紫衣者言:“檢簿。”遂見數吏檢簿,曰:“合取廬州某裏張某妻脊筋。”乃書吏之姨也。頃刻吏回,持兩條白物,各長數尺,乃渡水而去。至家,姨尚無恙,經宿忽患背疼,半日而卒。
晚唐時,有士人從雍州趕往邠州,乘月色前行,至荒野,忽聞身後有車騎聲,便潛藏在路旁糙莽間窺視。三人騎馬路過,其中一人道:“我們今夜奉命去邠州,取三千人性命!但用什麽方式呢?”
旁邊一人說:“可叫那裏發生兵亂,以此取之。”
遭第三人反對:“不如使之發生瘟疫……”
士人在糙叢中驚慄不已。至邠州,那裏果然發生瘟疫,死者甚眾,超過三千。顯然,他在半路上遇見的是來自幽冥的使者。這樣的荒野遭遇在唐朝還有一例。但在這一例中,無端死去的是主人公的親戚。
故事主人公的上級很著名:中唐時傳奇作家李公佐。
說起李公佐,很多人都知道他寫有《南柯太守傳》。這個傳奇寫於唐德宗貞元末年(公元785年~805年),說的是有叫淳於棼的,在一日午後,與朋友在宅旁古槐下喝得大醉,恍惚間被一使者迎至槐安國,官至南柯太守,又招為駙馬,騰達數十年。後檀蘿國進攻槐安國,淳於棼作戰失利,加之公主新亡,榮華散盡,最終被遣返回鄉。夢醒後,淳於棼發現剛才喝酒的朋友還在槐樹下醉臥,此時太陽尚未落山,所謂南柯一夢。
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年~779年),李公佐在廬州做官,手下有小吏名叫王庚。
這一天,王庚因事請假回家,剛走到廬州郭外,就突遇一隊人馬。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指內城城牆,郭指外城城牆。那隊伍大聲嗬斥行人迴避,儀仗威嚴猶如節度使。王庚遂躲在一棵大樹後。窺視中,他不免心起疑惑,按他的了解,此處並無節度使一級的顯官。
正想著,見前麵的人馬分開,後麵出現一個麵目模糊的紫衣人。他後麵是一輛車,簾布低垂,正在渡過一處淺流。這時,有侍衛跑到紫衣人身前說:“車軥(夾馬頭的器具)上的繩索斷了,車輛難以過河,奈何?!”
紫衣人聽後,徐徐道:“取生死簿。”
侍從取出一個冊子,呈至紫衣人麵前,後者翻看了一下,說:“廬州有張某,取其妻背上之筋,以此為繩即可。”
躲在樹後的王庚大驚失色。因為他們說的那張某之妻正是他的大姨。
驚恐間,卻見紫衣人的侍從已經回來了,手裏拿著兩條長達數尺的條狀白物,一如人筋。
紫衣人說:“快去把車軥上斷的繩索換下來吧。”
就這樣,在王庚的注視下,換完了繩子,車輛渡過了淺流,人馬繼續前行。
王庚閉上眼睛,靠在大樹上倒吸了口涼氣,想像著車子裏的人是誰。當他睜開眼睛,再向那幽暗的道路望去,已經空空如也。他不能明白,自己看到的一幕,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出現了幻覺?
恍惚的王庚繼續趕路。
終於到了家裏,看到了他大姨,並無異常,才鬆了一口氣。雖然如此,吃飯時,王庚仍沒敢把遭遇講出來。因為他還是有一種隱隱的不祥之感。果然,就在當天晚上,大姨忽喊背疼,轉天便死去了。
李公佐本人以喜歡和收集各種奇聞怪談著稱,他的這名手下也遭遇了詭異的一幕。在那兩條晃動的白筋之下,有一種真正的驚悚。如果不出意外,這名小吏在回家的路上不慎進入人鬼並行的陰陽路。
在那隊人馬中,看不清麵目的紫衣人未必是真正的首領。正如王庚關心的:車中到底是誰?但那低垂而陰沉的車簾布,阻擋了一切好奇心的進入。沒有人知道,當挑起簾布時,會看到什麽。
王庚夜遇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則誌怪中,透露出一條歷史信息。作為唐朝最重要的幻想小說家之一,李公佐被認為去世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但其出生時代一直是個謎。過去,認為他生於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年~779年),甚至有人肯定地稱其生於大曆五年(公元770年),但《酉陽雜俎》中的這個記載,大曆年間李公佐早已在廬州為官。
當然,李公佐在廬州為官,還沒到市長級別的,隻是一個幕僚。
李公佐的一生,始終在兩個點之間徘徊:一是漫遊,長安、長沙、南昌、蘇州、常州、杭州、南京……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二是做他人的幕僚。李本是進士出身,如善經營,應有所發展,但作為一個幻想小說家,他顯然不精通為官之道,一生仕途不順。在他生命的更多的時間裏,是在他人幕府中工作,業餘時間寫誌怪傳奇。在廬州之外,他還做過江南西道(今南昌)觀察使的判官,以及江淮(今揚州)從事一職。唐武宗時代,雖做到揚州錄事參軍,但很快唐宣宗即位,因受牽於黨爭,最後被罷官,不知所終。
關於李公佐的故事就是這些。
他的朋友不多,交好的,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算一個。
兩個人都是傳奇作家。李公佐一生中三次滯留長安,一是在早年考進士時,二是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從江南西道觀察使判官任上去長安公幹;三是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閑遊長安。跟白行簡會麵,當是在第三次去長安時。在詩歌的時代裏,兩個傳奇作家在長安的庭院裏談論傳奇的寫作。白行簡對李公佐講述了歌ji李娃的動人故事,後者撫掌稱讚,鼓勵白行簡把它寫成一篇傳奇,這才有了後世享有大名的《李娃傳》。
荒野驛站
相傳江淮間臨近高郵有一驛站,俗稱“露筋驛”,有一種凶恐的白鳥出沒。曾有旅人醉棲該驛,一夜之間,“血滴筋露而死”。又,“有鹿過此,一夕為蚊所食,至曉見筋”,或者說,是形大如鳥的蚊子嗎?
這樣的驛站太令人戰慄了。
行旅,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員或赴任,或被貶;士子或趕考,或落第;商人或販貨,或歸家;盜俠或漫遊,或作案,都離不開“在路上”。孤旅冷寂如此,但幸好,還有歇腳的驛館,可以安放一下疲憊的身心。
唐朝驛路發達,每隔三十裏的官道上即設一驛(驛之外,還有館。驛為朝廷直接管轄,館為地方政府管轄,主要設置在相對偏僻的非官道上)。驛站有兩個功能,一是通信傳遞,二是官方招待。詩人岑參有詩:“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唐時不但驛站多,建築也宏大,有驛樓、庭院、迴廊、廳堂,且周圍遍栽花樹,引有清泉溪流,本身就是風景之地。當然,不是所有驛站都有這樣的規模。那時候,驛站分七等,這說的是等級比較高的。
從遠處看,一座驛館的出現,給趕路的人帶來溫馨之感;可一旦進入驛館,從近處看,又會令人倒吸寒氣。因為,這種地方往往位於孤立無援的荒野。當黑夜降臨後,很難說一些詭異乃至恐怖的事不會發生。
元和年間(公元806年~820年),一軍人去汴州公幹。一日入夜,隻身投宿於驛站。夜半快睡熟時,感到被一物壓著,喘不上氣來。該軍人平素裏甚為矯健,猛地振身而起,借著月色觀看,四周並無有人。才躺下,又感到被壓,令自己呼吸短促。軍人知道凶驛遇鬼了。幸好他膽子大,與之角力,奪下鬼手中的一個袋子。沒想到這個袋子對那鬼來說很重要,搞得它在暗中苦苦哀求,請軍人將袋子還它,再不敢作祟。軍人見此狀,也笑了:“你告訴我這東西是什麽,我當還你。”
良久,那鬼說:“這就是搐氣袋啊!”
僧人望著臂上架著鷂鷹的薑皎說:“見到貴人即可。”
薑皎又問:“貴人何在?”
僧人說:“跟我走即可。”
薑皎遲疑,最終還是策馬跟行,路上便遇到了當時也在潞州的臨淄王李隆基。
當時隆基也在打獵,看到薑皎臂上架著鷂鷹,就拉他一起打。此時,僧人已不知去了哪裏。幾天過後,李隆基專門拜訪作為打獵高手的薑皎。後者記住那僧人的話,對李隆基崇禮有加。
李隆基離開潞州那一日,當地官員都去送行,但卻不見薑皎。等李隆基出城至渭水之北,卻見薑皎在路邊搭著帷帳為其餞行。後來,薑皎果為李隆基提拔,及至李隆基成為皇帝,薑皎助其殲滅太平公主,得了大富貴。
對後世來說,薑皎名氣不算大。不過,他有個彪悍的外甥:李林甫。
人筋換馬繩
李公佐大曆中在廬州,有書吏王庚請假歸。夜行郭外,忽值引騎嗬辟,書吏遽映大樹窺之,且怪此無尊官也。導騎後一人,紫衣,儀衛如節使。後有車一乘,方渡水,禦者前白:“車軥索斷。”紫衣者言:“檢簿。”遂見數吏檢簿,曰:“合取廬州某裏張某妻脊筋。”乃書吏之姨也。頃刻吏回,持兩條白物,各長數尺,乃渡水而去。至家,姨尚無恙,經宿忽患背疼,半日而卒。
晚唐時,有士人從雍州趕往邠州,乘月色前行,至荒野,忽聞身後有車騎聲,便潛藏在路旁糙莽間窺視。三人騎馬路過,其中一人道:“我們今夜奉命去邠州,取三千人性命!但用什麽方式呢?”
旁邊一人說:“可叫那裏發生兵亂,以此取之。”
遭第三人反對:“不如使之發生瘟疫……”
士人在糙叢中驚慄不已。至邠州,那裏果然發生瘟疫,死者甚眾,超過三千。顯然,他在半路上遇見的是來自幽冥的使者。這樣的荒野遭遇在唐朝還有一例。但在這一例中,無端死去的是主人公的親戚。
故事主人公的上級很著名:中唐時傳奇作家李公佐。
說起李公佐,很多人都知道他寫有《南柯太守傳》。這個傳奇寫於唐德宗貞元末年(公元785年~805年),說的是有叫淳於棼的,在一日午後,與朋友在宅旁古槐下喝得大醉,恍惚間被一使者迎至槐安國,官至南柯太守,又招為駙馬,騰達數十年。後檀蘿國進攻槐安國,淳於棼作戰失利,加之公主新亡,榮華散盡,最終被遣返回鄉。夢醒後,淳於棼發現剛才喝酒的朋友還在槐樹下醉臥,此時太陽尚未落山,所謂南柯一夢。
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年~779年),李公佐在廬州做官,手下有小吏名叫王庚。
這一天,王庚因事請假回家,剛走到廬州郭外,就突遇一隊人馬。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指內城城牆,郭指外城城牆。那隊伍大聲嗬斥行人迴避,儀仗威嚴猶如節度使。王庚遂躲在一棵大樹後。窺視中,他不免心起疑惑,按他的了解,此處並無節度使一級的顯官。
正想著,見前麵的人馬分開,後麵出現一個麵目模糊的紫衣人。他後麵是一輛車,簾布低垂,正在渡過一處淺流。這時,有侍衛跑到紫衣人身前說:“車軥(夾馬頭的器具)上的繩索斷了,車輛難以過河,奈何?!”
紫衣人聽後,徐徐道:“取生死簿。”
侍從取出一個冊子,呈至紫衣人麵前,後者翻看了一下,說:“廬州有張某,取其妻背上之筋,以此為繩即可。”
躲在樹後的王庚大驚失色。因為他們說的那張某之妻正是他的大姨。
驚恐間,卻見紫衣人的侍從已經回來了,手裏拿著兩條長達數尺的條狀白物,一如人筋。
紫衣人說:“快去把車軥上斷的繩索換下來吧。”
就這樣,在王庚的注視下,換完了繩子,車輛渡過了淺流,人馬繼續前行。
王庚閉上眼睛,靠在大樹上倒吸了口涼氣,想像著車子裏的人是誰。當他睜開眼睛,再向那幽暗的道路望去,已經空空如也。他不能明白,自己看到的一幕,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出現了幻覺?
恍惚的王庚繼續趕路。
終於到了家裏,看到了他大姨,並無異常,才鬆了一口氣。雖然如此,吃飯時,王庚仍沒敢把遭遇講出來。因為他還是有一種隱隱的不祥之感。果然,就在當天晚上,大姨忽喊背疼,轉天便死去了。
李公佐本人以喜歡和收集各種奇聞怪談著稱,他的這名手下也遭遇了詭異的一幕。在那兩條晃動的白筋之下,有一種真正的驚悚。如果不出意外,這名小吏在回家的路上不慎進入人鬼並行的陰陽路。
在那隊人馬中,看不清麵目的紫衣人未必是真正的首領。正如王庚關心的:車中到底是誰?但那低垂而陰沉的車簾布,阻擋了一切好奇心的進入。沒有人知道,當挑起簾布時,會看到什麽。
王庚夜遇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則誌怪中,透露出一條歷史信息。作為唐朝最重要的幻想小說家之一,李公佐被認為去世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但其出生時代一直是個謎。過去,認為他生於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年~779年),甚至有人肯定地稱其生於大曆五年(公元770年),但《酉陽雜俎》中的這個記載,大曆年間李公佐早已在廬州為官。
當然,李公佐在廬州為官,還沒到市長級別的,隻是一個幕僚。
李公佐的一生,始終在兩個點之間徘徊:一是漫遊,長安、長沙、南昌、蘇州、常州、杭州、南京……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二是做他人的幕僚。李本是進士出身,如善經營,應有所發展,但作為一個幻想小說家,他顯然不精通為官之道,一生仕途不順。在他生命的更多的時間裏,是在他人幕府中工作,業餘時間寫誌怪傳奇。在廬州之外,他還做過江南西道(今南昌)觀察使的判官,以及江淮(今揚州)從事一職。唐武宗時代,雖做到揚州錄事參軍,但很快唐宣宗即位,因受牽於黨爭,最後被罷官,不知所終。
關於李公佐的故事就是這些。
他的朋友不多,交好的,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算一個。
兩個人都是傳奇作家。李公佐一生中三次滯留長安,一是在早年考進士時,二是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從江南西道觀察使判官任上去長安公幹;三是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閑遊長安。跟白行簡會麵,當是在第三次去長安時。在詩歌的時代裏,兩個傳奇作家在長安的庭院裏談論傳奇的寫作。白行簡對李公佐講述了歌ji李娃的動人故事,後者撫掌稱讚,鼓勵白行簡把它寫成一篇傳奇,這才有了後世享有大名的《李娃傳》。
荒野驛站
相傳江淮間臨近高郵有一驛站,俗稱“露筋驛”,有一種凶恐的白鳥出沒。曾有旅人醉棲該驛,一夜之間,“血滴筋露而死”。又,“有鹿過此,一夕為蚊所食,至曉見筋”,或者說,是形大如鳥的蚊子嗎?
這樣的驛站太令人戰慄了。
行旅,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員或赴任,或被貶;士子或趕考,或落第;商人或販貨,或歸家;盜俠或漫遊,或作案,都離不開“在路上”。孤旅冷寂如此,但幸好,還有歇腳的驛館,可以安放一下疲憊的身心。
唐朝驛路發達,每隔三十裏的官道上即設一驛(驛之外,還有館。驛為朝廷直接管轄,館為地方政府管轄,主要設置在相對偏僻的非官道上)。驛站有兩個功能,一是通信傳遞,二是官方招待。詩人岑參有詩:“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唐時不但驛站多,建築也宏大,有驛樓、庭院、迴廊、廳堂,且周圍遍栽花樹,引有清泉溪流,本身就是風景之地。當然,不是所有驛站都有這樣的規模。那時候,驛站分七等,這說的是等級比較高的。
從遠處看,一座驛館的出現,給趕路的人帶來溫馨之感;可一旦進入驛館,從近處看,又會令人倒吸寒氣。因為,這種地方往往位於孤立無援的荒野。當黑夜降臨後,很難說一些詭異乃至恐怖的事不會發生。
元和年間(公元806年~820年),一軍人去汴州公幹。一日入夜,隻身投宿於驛站。夜半快睡熟時,感到被一物壓著,喘不上氣來。該軍人平素裏甚為矯健,猛地振身而起,借著月色觀看,四周並無有人。才躺下,又感到被壓,令自己呼吸短促。軍人知道凶驛遇鬼了。幸好他膽子大,與之角力,奪下鬼手中的一個袋子。沒想到這個袋子對那鬼來說很重要,搞得它在暗中苦苦哀求,請軍人將袋子還它,再不敢作祟。軍人見此狀,也笑了:“你告訴我這東西是什麽,我當還你。”
良久,那鬼說:“這就是搐氣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