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洛目光收縮:“光憑這些?此子,端的如此可怕?”
張儀微微頷首:“相信老夫一句,此子與世人皆不同,仿似……”
他抬頭看向外麵的天空:“於天際俯視人間……”
薑洛悚然。
“晉國滅不了……但也好不了……”
江公子坐在江邊拎著吊杆歎氣。
武曲也頂著蓑衣鬥笠在垂釣:“鞭長莫及,秦眼下根本不可能跨過魏、夏馳援晉國。”
江凡揉揉鼻子:“是啊,我們能做到的極限也就是在這裏釘住他們,讓他們不能公開動大軍罷了,晉國……”
他搖搖頭:“就看老天嘍。”
武曲道:“主上以為,此亂最終有何結果?”
江凡想了想:“最好的狀態,晉國退守龍江以北,或許……更差些,司馬荊那個混蛋不會錯失良機,若他做的夠好,晉國,能守住黃沙江以北就差不多了。”
說起司馬荊,江凡也很無奈。
說到底,司馬荊的目的還是在於奪嫡,而這種如同天賜一般的好機會,怎麽可能放過,無論誰說,都不好使,包括薑姑娘。
無法長期在那裏,對司馬荊的控製不可避免的薄弱起來。他也得到消息,如今的司馬荊越來越信任兩個人,其中之一,就是那位陰公子,雲秋。
慢慢的,江凡也發覺,上次一番攀談,對雲秋的影響很大,但更大的作用卻讓他始料未及,雲秋的心態產生了莫名的變化,開始爭權奪勢,心思也越發陰沉難測,從斷斷續續的消息上看,他已經隱隱偏離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江凡也沒有過多幹涉,除了分身乏術,更重要的是,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讓司馬荊和司馬棘對立,相互製衡,進而削弱晉國的凝聚力。
這次,晉王要宣布退位,司馬荊最後的時刻即將來臨,此刻,不管誰說什麽也不可能阻止司馬荊反撲了。
雖說背水一戰,司馬荊卻很準確的把握住機會,操作了三件事。
第一,提前收攏舊部,暗中準備起事。不要小看他的背後力量,畢竟不光有心腹,還有無數人是沒有退路隻能和他綁定的。
第二,向魏國和夏國借兵。薑洛在不知不覺中出了一手好牌,居然將黃龍幫殘部收攏起來借給了他。而魏國方麵,魏晉雖然有停戰協議,但根本上是敵對,巴不得晉國內亂,當然沒理由不答應,從舉動來看,應該是曹垣在主持此事,隻是不知曹垣在未曾調用明麵上軍隊的情況下,到底是如何支持了司馬荊。
第三,江凡能夠猜測到,在靜安事件有聯係的虞美人定然重新拉攏了司馬荊。道理也很簡單,晉國既然沒太大可能亡國,總要找個更合適的人上台。而此刻扶持司馬荊,無異於雪中送炭。顯然,司馬荊也不可能推辭。
江凡不是沒想過去一趟靜安,可除了作用不大,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了。他明白,起事就在近期。果然不出所料,今天早上就接到極樂線報,楚夏達成一致,重新分割了烏江沿岸邊境,夏國陸輕侯撤軍。而楚國卻沿著烏江向東部行軍。
不用說,這是趕往東部楚晉交界,行軍很迅速,最多三天就能發動讓晉國措手不及的戰火。
與此同時,又有消息傳來,司馬荊集結了十五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製了整個靜安城。晉國頓時大亂,所有目光聚焦於此。
然則,消息來源並非陰公子雲秋,反而出自靜安郡守顏大誌。江凡心中不由喟然一歎。
自己看明白全盤到底還是太遲了些,完全失去周轉時間。司馬荊的動作太快了,快到顏大誌都沒來得及向晉王傳遞消息,就已經被軟禁起來。
幸好他當時在宴請當地織造大戶蘇家,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顏大誌抱著冒險一試的想法,希望蘇沉香和蘇雪絨姐妹向薑姑娘傳遞一封秘信。
香雪姐妹居然當真沒讓他失望,這封書信通過南宮信的勢力輾轉來到了江凡手中。
這個消息的到來起碼說明兩件事,其一,陰公子雲秋不再可信。其二,晉國基本上沒什麽防備。
“晉國,完全被動,的確真的好不了。”武曲緩緩道。
江凡知道,司馬荊先動,分明是要吸引目光,給楚國製造機會,晉國恐怕沒想到,更凜冽的風暴其實隱藏在後麵。
沉默片刻道:“大戰不可避免,接下來要看晉國反應。還是那句話,應對的好,能保住龍江以北,運氣不好,最多龜縮於黃沙以北了。”
武曲道:“晉王雖然有些羸弱,但白石公,司馬棘都不是易與之輩。”
江凡道:“隻可惜,晉國雖富庶,卻重文輕武,亂世之中何其可笑。其現任大元帥亦文臣出身,雖然是個有名的書陣大師,但當真帶兵打仗?嗬嗬……”
武曲道:“除非……啟用楊萬壽。”
江凡神色一動:“沉寂了五十年的老帥,鐵槍楊無敵……”
“不錯,五十年前天下大亂,楊萬壽執掌晉國六十萬兵馬,硬生生挽晉國於天傾,名列當時天下八大帥之一。其人沉穩老辣,號稱守城無敵,武道修為更是晉國軍方第一位,人送綽號,楊無敵。”
江凡點點頭:“隻是,這位楊無敵現年已經八十多歲了吧。”
“八十有五。但老驥伏櫪,壯誌不已。此老若起複,晉國尚且有望。”
江凡在樞密殿秘錄中看到過關於這位老帥的資料。的確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隻是晉王愚蠢,被人挑唆,覺得此人功高震主,怕這位老帥執掌軍權威脅王權,便找個理由將他貶了。如今已經在家賦閑近五十年。
“虛度半生啊……不知道晉王會不會下定決心。”
武曲道:“兵凶戰危,國破在即,晉王縱然愚蠢,白石公和司馬棘卻不是蠢材,白石公和此人一貫交好,而司馬棘也對此人仰慕有加,起複或許不難。”
江凡點點頭:“晉王如此虧待楊家,但楊家依舊滿門忠烈,聽聞五國大戰的時候,晉國將才匱乏,連楊家老太君、兒媳都曾披掛上陣過。”
張儀微微頷首:“相信老夫一句,此子與世人皆不同,仿似……”
他抬頭看向外麵的天空:“於天際俯視人間……”
薑洛悚然。
“晉國滅不了……但也好不了……”
江公子坐在江邊拎著吊杆歎氣。
武曲也頂著蓑衣鬥笠在垂釣:“鞭長莫及,秦眼下根本不可能跨過魏、夏馳援晉國。”
江凡揉揉鼻子:“是啊,我們能做到的極限也就是在這裏釘住他們,讓他們不能公開動大軍罷了,晉國……”
他搖搖頭:“就看老天嘍。”
武曲道:“主上以為,此亂最終有何結果?”
江凡想了想:“最好的狀態,晉國退守龍江以北,或許……更差些,司馬荊那個混蛋不會錯失良機,若他做的夠好,晉國,能守住黃沙江以北就差不多了。”
說起司馬荊,江凡也很無奈。
說到底,司馬荊的目的還是在於奪嫡,而這種如同天賜一般的好機會,怎麽可能放過,無論誰說,都不好使,包括薑姑娘。
無法長期在那裏,對司馬荊的控製不可避免的薄弱起來。他也得到消息,如今的司馬荊越來越信任兩個人,其中之一,就是那位陰公子,雲秋。
慢慢的,江凡也發覺,上次一番攀談,對雲秋的影響很大,但更大的作用卻讓他始料未及,雲秋的心態產生了莫名的變化,開始爭權奪勢,心思也越發陰沉難測,從斷斷續續的消息上看,他已經隱隱偏離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江凡也沒有過多幹涉,除了分身乏術,更重要的是,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讓司馬荊和司馬棘對立,相互製衡,進而削弱晉國的凝聚力。
這次,晉王要宣布退位,司馬荊最後的時刻即將來臨,此刻,不管誰說什麽也不可能阻止司馬荊反撲了。
雖說背水一戰,司馬荊卻很準確的把握住機會,操作了三件事。
第一,提前收攏舊部,暗中準備起事。不要小看他的背後力量,畢竟不光有心腹,還有無數人是沒有退路隻能和他綁定的。
第二,向魏國和夏國借兵。薑洛在不知不覺中出了一手好牌,居然將黃龍幫殘部收攏起來借給了他。而魏國方麵,魏晉雖然有停戰協議,但根本上是敵對,巴不得晉國內亂,當然沒理由不答應,從舉動來看,應該是曹垣在主持此事,隻是不知曹垣在未曾調用明麵上軍隊的情況下,到底是如何支持了司馬荊。
第三,江凡能夠猜測到,在靜安事件有聯係的虞美人定然重新拉攏了司馬荊。道理也很簡單,晉國既然沒太大可能亡國,總要找個更合適的人上台。而此刻扶持司馬荊,無異於雪中送炭。顯然,司馬荊也不可能推辭。
江凡不是沒想過去一趟靜安,可除了作用不大,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了。他明白,起事就在近期。果然不出所料,今天早上就接到極樂線報,楚夏達成一致,重新分割了烏江沿岸邊境,夏國陸輕侯撤軍。而楚國卻沿著烏江向東部行軍。
不用說,這是趕往東部楚晉交界,行軍很迅速,最多三天就能發動讓晉國措手不及的戰火。
與此同時,又有消息傳來,司馬荊集結了十五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製了整個靜安城。晉國頓時大亂,所有目光聚焦於此。
然則,消息來源並非陰公子雲秋,反而出自靜安郡守顏大誌。江凡心中不由喟然一歎。
自己看明白全盤到底還是太遲了些,完全失去周轉時間。司馬荊的動作太快了,快到顏大誌都沒來得及向晉王傳遞消息,就已經被軟禁起來。
幸好他當時在宴請當地織造大戶蘇家,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顏大誌抱著冒險一試的想法,希望蘇沉香和蘇雪絨姐妹向薑姑娘傳遞一封秘信。
香雪姐妹居然當真沒讓他失望,這封書信通過南宮信的勢力輾轉來到了江凡手中。
這個消息的到來起碼說明兩件事,其一,陰公子雲秋不再可信。其二,晉國基本上沒什麽防備。
“晉國,完全被動,的確真的好不了。”武曲緩緩道。
江凡知道,司馬荊先動,分明是要吸引目光,給楚國製造機會,晉國恐怕沒想到,更凜冽的風暴其實隱藏在後麵。
沉默片刻道:“大戰不可避免,接下來要看晉國反應。還是那句話,應對的好,能保住龍江以北,運氣不好,最多龜縮於黃沙以北了。”
武曲道:“晉王雖然有些羸弱,但白石公,司馬棘都不是易與之輩。”
江凡道:“隻可惜,晉國雖富庶,卻重文輕武,亂世之中何其可笑。其現任大元帥亦文臣出身,雖然是個有名的書陣大師,但當真帶兵打仗?嗬嗬……”
武曲道:“除非……啟用楊萬壽。”
江凡神色一動:“沉寂了五十年的老帥,鐵槍楊無敵……”
“不錯,五十年前天下大亂,楊萬壽執掌晉國六十萬兵馬,硬生生挽晉國於天傾,名列當時天下八大帥之一。其人沉穩老辣,號稱守城無敵,武道修為更是晉國軍方第一位,人送綽號,楊無敵。”
江凡點點頭:“隻是,這位楊無敵現年已經八十多歲了吧。”
“八十有五。但老驥伏櫪,壯誌不已。此老若起複,晉國尚且有望。”
江凡在樞密殿秘錄中看到過關於這位老帥的資料。的確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隻是晉王愚蠢,被人挑唆,覺得此人功高震主,怕這位老帥執掌軍權威脅王權,便找個理由將他貶了。如今已經在家賦閑近五十年。
“虛度半生啊……不知道晉王會不會下定決心。”
武曲道:“兵凶戰危,國破在即,晉王縱然愚蠢,白石公和司馬棘卻不是蠢材,白石公和此人一貫交好,而司馬棘也對此人仰慕有加,起複或許不難。”
江凡點點頭:“晉王如此虧待楊家,但楊家依舊滿門忠烈,聽聞五國大戰的時候,晉國將才匱乏,連楊家老太君、兒媳都曾披掛上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