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補充兵員,水上令情報主任八江正吉中尉率五人冒雨溜出孟拱城,在瓦紮找到第二野戰醫院分院,指揮約四百名傷病員,突破重重封鎖,再衝入孟拱城與守備隊主力會合


    四百名傷病員的加入使得水上部隊的有效抵抗又持續了兩天——也是最後的兩天。


    48時後,水上指揮的戰鬥部隊已不足一千人,陣地設施幾乎遭到徹底破壞,第一線官兵已處於毫無掩護、完全暴露的狀態。戰壕積滿雨水,官兵們浸泡在齊腰深的水中,一邊承受著中**隊的轟炸和炮擊,一方麵艱難地進行著抵抗。


    緬甸方麵軍司令官河邊正三中將獲悉孟拱城水上部隊的命運危殆,決定向水上少將及孟拱城守備隊頒嘉獎狀。


    嘉獎令一般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頒給勝利的官兵,讓他們好好活著再立新功;另一種則是頒給即將崩潰的敗軍,讓他們可以好好地去死了。


    顯然頒給水上部隊的嘉獎令屬於後者。


    由於偵察機無法飛臨孟拱城上空,這封嘉獎令隻好以電報傳達。


    在收到這封電報後,水上明白這已經是河邊司令官能夠提供給自己的全部了——救兵是完全沒有指望了。


    <a href="http:///"></a>


    水上下命令竹下幾太郎大佐組織傷員突圍,這時候才現竹下大佐已經帶著他的18師團親信殘兵跑得不知去向了。


    水上歎息了一下,無奈中命令忠心耿耿的八江中尉將還能夠動的傷員組織突圍,設法乘竹筏沿伊洛瓦底江向下遊漂去。


    他給了河邊司令官最後一封電報:“因下官指揮不力,終未能確保孟拱河穀陣地,致使陷入最後階段,深感歉疚。傷員排除萬難已乘木筏隨伊洛瓦底江而下,祈求在八莫給予救助。”


    完電報後,水上覺得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無論怎樣,我都不能向田中那樣被敵人俘虜的。”他看著故國的方向心裏默念著。


    1942年8月28日傍晚18時24分,水上源藏少將於孟拱城最後一塊陣地上將一顆手槍子彈射入了自己的太陽穴。


    一個時後,新22師徹底占領了孟拱城,這也標誌著孟拱河穀戰役完全結束。


    在確認了日軍緬北防線完全崩潰,中國遠征軍攻克密支那、孟拱河穀之後,駐印英軍司令官亞曆山大立刻給倫敦去了洋洋灑灑的報捷電報。


    在電報中,亞曆山大毫不客氣地將中**隊取得的成功描繪成在自己直接的策應和支援下,鐵證自然有的是——從紅頭卡車到霞飛式坦克——簡直可以,沒有亞曆山大的支持,中**隊是無法取得這樣的勝利的。


    當然,不幸的,英**隊沒有在此次戰役中開一槍一炮。


    亞曆山大巧妙地把這種情況描繪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畢竟一大片日不落帝國的領地又重新沐浴到了英王“充滿憐憫滋養萬物”溫暖關懷中,而且還沒有損耗帝國陸軍一兵一卒——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欣喜的麽?


    當然,亞曆山大畢竟還有一頭腦的冷靜。他終於想起來,此次出征緬北的指令是由中印緬最高司令官蔣介石將軍出的,所以他也在電文的最後順便鼓吹了一下這支英勇的中**隊。


    “這支中**隊戰力之強悍,士氣之高漲,求勝意誌之迫切,確實為我多年征戰生涯所罕見。我相信,其東方民族特有之犧牲精神正是對抗日軍狂熱的武士道精神之利器。”


    他在電文最後建議,“事實證明,在獲得充分裝備支持之下的中**隊將完全有能力將日軍趕出印度支那半島。”


    大腹便便的英國相丘吉爾在讀著這封文采斐然的電報時,還是對亞曆山大的立場產生了一些懷疑。雖然這名英國將軍在整封電報中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吹噓自己指揮有功,但是勝利畢竟是中**隊獲得的——英**人至少連槍都沒有開過。


    但無論怎樣,如同亞曆山大所,一大片大英帝國的領地光複了,畢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丘吉爾的目光又落到了整份電文結尾部分對於中**隊實力的描寫。


    那一刻,丘吉爾的目光突然變得深邃起來。


    他習慣性的將那柄後世著名的石楠根煙鬥塞進嘴裏,淡藍色的芬芳煙霧緩緩升起,讓這名大英帝國的精神領袖嚴峻的麵孔變得有些模糊不清。


    半晌後,丘吉爾含混地在喉嚨裏了一句:“也許這就是轉折的開始——我們應該在遠東多做些事情了。”


    同亞曆山大的好心情截然相反,史迪威的心情相當地不好。


    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位掛著中印緬戰區參謀長頭銜的美國陸軍中將,自從大半年以前同重慶交惡之後,就毅然離開印度,抱著一種看哈哈笑的態度待在莫爾斯比港的美國陸軍司令部,等待著重慶方麵向自己低頭。


    史迪威的想法非常簡單,沒有了美**援的中**隊是絕對無法同日軍匹敵的——事實上,他更加堅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官都是飯桶、惡棍和軍閥,他們除了克扣軍餉和推諉責任之外幾乎無一是處。


    “隻有由美**官來指揮這支軍隊,才有取得勝利的希望。”史迪威三番五次向自己的老朋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鼓吹這一。


    馬歇爾也相當讚同史迪威的觀,除了給自己的老朋友打氣外。馬歇爾也認為在沒有美**事援助下的中**隊是難以有所作為的——1942年的遠征軍大潰退恰恰證明了這一。


    因此在史迪威提出來向總統建議由自己全權統帥全部的中**隊時,馬歇爾上將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持史迪威。


    雖然史迪威將軍從來沒有過指揮一個團以上建製部隊的作戰經驗。但是在馬歇爾看起來,一個人有沒有實戰指揮經驗並不影響他成為一支軍隊的統帥——因為一直從事參謀工作的陸軍準將馬歇爾在1939年9月1日——也就是德國入侵波蘭的當天——直接宣誓就職四星上將陸軍參謀長之前,也從未帶領過任何部隊進行實戰。


    馬歇爾向史迪威承諾,隻要中緬印戰場出現了重大轉折,他就會尋找適當的時機向羅斯福總統提出由史迪威統帥全中**隊的建議。


    當然,馬歇爾的“重大轉折”指的是日軍動重大攻勢而盟軍遭受重大挫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194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忻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忻航並收藏大國194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