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明天同區環保局聯繫一下,了解在6月24日前後,大梅沙和小梅沙海域有沒有出現過赤潮?”武局指示。“這件事鄭勇和小賈去落實。”崔隊安排。


    “另外,把法醫從胡國豪體內提取的檢樣鏡片,立刻送南海環境監測中心檢測。”伍局交代。“姚莉和小川辛苦點,明天一早就去廣州。”崔隊吩咐。


    “是。”兩人臉色凝重。


    4.5


    更新時間2008-12-13 18:28:40 字數:2197


    警車開到林蔭道盡頭,南海環境監測中心的大門豁然出現。進大門,沿左邊緩坡上去,在一座苗圃後,有一幢暖灰色五層水泥建築,樓前立著十株高大的椰樹。這幢建築從外麵看並不起眼的,但卻是廟小神通大。這裏就是國家海洋局權威的南海環境監測中心,樓裏不僅擁有各類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還有國內一流的海洋監測分析專家。小川駕著藍白色警車在樓前停下,和姚莉跳下車門。兩人大步朝樓裏走去。


    “我們是深圳y區公安分局的,”小川遞過介紹信,說明來意,“因為有個案子涉及海洋藻類,我們特地來這裏請求專家幫助。”


    “哦,請等等。”一個女士讓兩人在會議室裏等候,然後到另一個房間通報。


    一會兒,中心楊主任隨女士走進來,看上去四十出頭,相當年輕。他很爽快地說:“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助的,請講吧。”小川警官把案情和屍檢發現的藻類疑難,作了簡要說明。


    “法醫推測,這些藻類可能與赤潮有關。我們在這方麵缺乏專業知識,所以專程來請教。”小川警官實話實說。


    聽到赤潮,對方臉上露出饒有興味的笑容。楊主任長期研究南海海洋生物和環境檢測,是國內著名的赤潮專家。他以一種內行慣有的隨意介紹說:


    “所謂赤潮,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因為海洋浮遊微藻過度繁殖造成的汙染,被汙染的海水往往變成紅色或橙紅色,所以稱為赤潮,又叫紅潮。其實,早在《聖經》裏就有關於赤潮的記載,所謂‘河裏的水,都變作血,河又腥臭了’。我國古代的文獻裏,也有關於赤潮的記載。隻不過赤潮的危害性,近十年來才引起全世界的重視。”


    接下來,楊主任介紹了南海海域出現過的幾次嚴重的赤潮汙染。


    “主任,最近這段時間深圳海域出現過赤潮沒有?”小川問到關鍵問題。


    “有過。”楊主任答道,“大約一周前,大鵬灣海麵上曾發現有赤潮出現,最早是從南麵幾裏外的黑岩角飄來的,我們接到報告後,馬上派出專人趕到南澳,取水樣化驗赤潮的種類。根據鑑定,這次赤潮的微藻成分有好幾種,同屬於甲藻門。”


    小川和姚莉交換眼神。


    據楊主任說,這股赤潮開始出現的時間,是6月19日,地點在南澳鎮以南的黑岩角海域。兩天後赤潮逐漸北移到南澳鎮水頭沙村附近海麵,22日至24日三天最嚴重。到25日下午,赤潮逐漸消退,到大前天也就是27日完全消失,海水錶觀恢復正常。


    “這股赤潮再向北飄到小梅沙海麵了嗎?”姚莉期待地問。“應該沒有。根據觀測記錄,從19日到27日,小梅沙一帶海水沒有受到汙染,水質很好,泳場一直正常開放。大梅沙海麵也是這樣。”“可以肯定嗎?”姚莉又問了一次。“可以。”楊主任說。


    “謝謝主任提供的重要情況。”小川和姚莉道謝。


    “很希望對你們破案有幫助。你們的檢樣帶來了嗎?”楊主任問。“帶來了。”小川很興奮。“請老蕭給他們檢測一下。”主任叮囑女士。


    女士帶著兩人下到三樓,這一層裏分布著實驗室和樣檢室。老蕭是位五十多歲、頭髮斑白的老專家,秦女士叫他蕭工,人很厚道。


    小川打開隨身帶來的一個金屬小盒,從裏麵取出一塊鏡檢製片,小心地遞給老專家。蕭工用拇指和食指掐住玻片,拿到眼前看了看,然後坐下,放入一台淺灰色顯微鏡的物鏡下麵。他選擇了三個物鏡中的一個,旋轉對準了玻片中央的一個小圓區。


    兩位警官乖乖地立在他身後。隻見蕭工俯下頭,眼睛貼近觀察筒的目鏡,左手輕輕地旋動調焦旋鈕。小川和姚莉屏氣息聲。大約十分鍾左右,老專家轉過頭,招呼小川:“你來看看。”小川俯過頭看,出現在眼底的是一幅漂亮的微藻圖!在淡褐色的圓形底景上,密布著許許多多半透明的單細胞。大小同在一個數量級,形狀各異,但有三種形狀的數量最多。每個細胞的結構紋路看得非常清楚。


    “那種有左旋橫溝的,看見了吧,就是環溝藻。”“哦,看見了。”“下麵那些紡錘形、藻體發紅的,就是多紋膝溝藻。”“對,對,數量也不少。”“你再注意稍小點的那些錐形,後端有分叉的,那就是多甲藻。”小川興奮不已。


    蕭工明確作出結論:正是環溝藻、多紋膝溝藻和多甲藻!


    “這與我們在南澳海水檢測到的完全一樣,是環溝藻、多紋膝溝藻,還有多甲藻。”老專家說著,從裏屋取出一片南澳海水取樣的檢片。同樣的操作過程。


    小川再次俯過頭看,背景上呈現的細胞形狀,和剛才看到的品種一模一樣。也有個把其他形狀的藻細胞,但是零星的,數量很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杏燒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鷹並收藏杏燒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