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郊外,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陽光灑在大地上,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
郢都縣令恭恭敬敬地站在那裏,滿臉諂媚之色,微微彎著腰,語氣極其恭敬地說道:“殿下來此匆匆,下官未能提前得知,未能好好接待您,實在是大大的罪過。”他的額頭微微冒汗,眼神中滿是惶恐與不安。
扶蘇身著一襲白色長袍,腰間係著一條金色腰帶,長發隨意地束在腦後。他麵容英俊,氣質儒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與睿智。他淡淡一笑,如春風拂麵,輕聲道:“隻要你做好一個讓百姓稱讚,士紳擁護的好官足矣。”他的聲音不高,卻有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許負身著一襲青色長袍,身姿挺拔,麵容清秀。她邁著輕盈的步伐上前,遞給郢都縣令一個竹簡,小聲道:“寫清楚你的籍貫名諱,等您的任期已到,殿下會給你說幾句好話。”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狡黠。
郢都縣令心中一喜,眼中閃過一道亮光,他知道這是殿下在抬舉自己,不敢怠慢。他忙雙手接過竹簡,手指微微顫抖,仿佛拿著一件珍貴的寶物。他在上麵工工整整地寫上自己的名諱信息,然後雙手把竹簡遞給許負,順手把一個包裹遞給許負,小聲道:“這是郢都當地的土特產,還請笑納。”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眼神中滿是期待。
許負點點頭,優雅地上了馬車。她把包裹和竹簡放在扶蘇身邊,扶蘇頭也不抬,微微皺了皺眉頭,道:“賢弟又收賄賂了。”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
許負駕馭著馬車,吞吞吐吐道:“還不是為了殿下您,我看這縣令將來可以封侯,想必一定為殿下所用。”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不安,手中的韁繩微微抖動。
扶蘇拿著紙卷,這是每天從鹹陽來的消息。紙卷微微泛黃,仿佛承載著無數的秘密。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問題。
許負看扶蘇沒說話,又道:“殿下每天都要看竹筒的消息,這消息一定來之不易吧。”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好奇。
扶蘇點頭道:“那是,這些消息都是我讓我的兄弟花費重金獲得來的。從朝堂,到地方,從鹹陽到郡縣,沒有為兄不知道的。”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掌控一切的霸氣。
許負用崇拜的眼神看了一眼扶蘇,心中充滿了敬佩。她道:“能為殿下牽馬墜蹬,實在是我的福氣。”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手中的韁繩握得更緊了。
扶蘇揉揉頭,微微歎了口氣,道:“父皇的貴妃生了第十九子,名字改為扶桑。”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許負道:“殿下扶蘇,皇子扶桑,敢和殿下爭高低論短長?”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
扶蘇又拿起一個竹筒,那竹筒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古樸的光澤。他輕輕打開蠟封,仿佛在開啟一個神秘的寶盒。取出一隻紙卷,紙卷上纏著一顆紅豆,那紅豆鮮豔欲滴,如同一顆熾熱的心。
許負不經意間瞟了一眼,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酸澀,語氣酸酸地說道:“想必是殿下妻妾寫的。”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羨慕與失落,聲音微微顫抖,如同微風中搖曳的樹葉。
扶蘇聽了許負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戲謔,語氣同樣酸酸的,大笑道:“賢弟最近怎麽喜歡吃醋?”他的笑聲爽朗而明快,仿佛能驅散所有的陰霾。
許負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如同熟透的蘋果,急忙道:“哪有?隻是最近喜歡吃點酸的。”她的眼神遊移不定,雙手不自覺地擺弄著衣角,心中滿是慌亂。
扶蘇拍手道:“還說沒有。”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調侃,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壞笑。
“嗯?”扶蘇遲疑道,“賢弟最近喜歡吃酸的?”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疑惑。
許負連忙拿出一個瓷罐,瓷罐上繪著精美的圖案,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她道:“這是在路上買了幾罐楊梅,快被我吃完了。”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羞澀,眼神中卻滿是對楊梅的喜愛。
扶蘇上前,動作輕柔地捏住許負的手腕,仿佛在觸摸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他道:“為兄給賢弟把把脈。”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心中充滿了關切。
一炷香的功夫,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扶蘇鬆了一口氣,道:“還以為賢弟有喜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釋然,眼神中滿是笑意。
許負聞言,又羞又惱,一把甩開扶蘇的手,嗔道:“殿下莫要亂說,這要是傳了出去,讓我如何做人。”
扶蘇見許負這般模樣,心中覺得甚是有趣,笑著說道:“賢弟莫惱,為兄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許負輕哼一聲,扭過頭去,不再理會扶蘇。馬車繼續前行,車輪咕嚕嚕地轉動著,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過了一會兒,許負的心情漸漸平複下來,她轉頭看向扶蘇,問道:“殿下,我們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扶蘇微微沉吟,緩緩說道:“如今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我們此行,一是為了考察各地官員的政績,二是為了了解民間的疾苦,為日後的大業做準備。”
許負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殿下高瞻遠矚,屬下佩服。隻是這一路上,怕是不會太平。”
扶蘇神色凝重,道:“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可掉以輕心。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馬車在崎嶇的道路上顛簸著,向著未知的前方駛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馬車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草的香氣。在這看似寧靜的表象下,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扶蘇打了一個哈欠,那哈欠仿佛能把所有的疲憊都釋放出來。他懶洋洋地把那個纏著紅豆的紙卷扔給許負,道:“為兄困乏了,賢弟看了如何回複。”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慵懶,如同午後的陽光般溫暖而舒適。
許負連忙擺手,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道:“這是殿下妻妾寫的情書,我看實在不合適。”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慌亂,仿佛那紙卷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扶蘇已經躺下,他的身姿優雅而從容,如同一位沉睡的王子。他緩緩說道:“為兄對賢弟很是信任,且看無妨。”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信任,讓人無法拒絕。
扶蘇剛要入睡,忽然聽見窗戶有響動。那響動如同一隻調皮的小鳥在輕輕啄著窗戶。他睜開眼一看,幾個竹簡赫然在前。那些竹簡仿佛是一個個神秘的使者,帶來了未知的消息。
扶蘇打了哈欠,那哈欠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把所有的困倦都吸了進去。他吩咐許負,道:“給為兄沏茶,茶葉多放。”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仿佛需要一杯濃茶來提神醒腦。
扶蘇拿著竹簡,那些竹簡仿佛是一根根沉重的柱子,壓在他的手上。上麵分別寫著:“八百裏加急”“六百裏加急”“四百裏加急”。扶蘇自言自語道:“這還讓休息不?”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仿佛被這些加急的消息追得無處可逃。
扶蘇打開八百裏加急,他的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在打開一個珍貴的寶藏。他解開蠟封,取出竹筒,看了看,自言自語道:“我就賑濟災民收了幾個奴隸,就有禦史彈劾我。”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仿佛被人無端指責般委屈。
扶蘇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股怒意。他將竹筒重重地放在一旁,沉聲道:“這些禦史,不分青紅皂白,隨意彈劾。我賑濟災民,本是善舉,收幾個奴隸也不過是為了讓他們有口飯吃,有個安身之處,何錯之有?”
許負在一旁看著扶蘇發怒,心中也為他感到不平。他輕聲勸道:“殿下息怒,禦史們或許隻是不明真相。殿下的善舉,百姓們自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扶蘇長歎一聲,道:“罷了,罷了。如今局勢複雜,我行事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隻是這無端的彈劾,實在讓人憋屈。”
他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然而,扶蘇的心情卻絲毫沒有因為這美景而好轉。
“許負,你說我該如何應對這些彈劾?”扶蘇轉頭問道。
許負思索片刻,道:“殿下,不如上書陛下,說明事情的真相。陛下聖明,定能理解殿下的一片苦心。”
扶蘇微微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不過,在上書之前,我們還需仔細斟酌言辭,以免引起陛下的反感。”
說罷,扶蘇又坐回桌前,拿起筆,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在思考著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而許負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扶蘇的吩咐。
扶蘇安排護衛的侍衛把奏折送往鹹陽後,心中依舊有些忐忑不安。他在房間裏來回踱步,思緒如亂麻一般。窗外的微風輕輕吹拂著,卻無法撫平他心中的焦慮。
許負看著扶蘇如此模樣,心中也滿是擔憂。他輕聲說道:“殿下,不必太過憂心。陛下聖明,定會明察秋毫。”
扶蘇停下腳步,微微歎了口氣,道:“但願如此吧。此次禦史彈劾,不知會掀起多大的波瀾。”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與無奈。
時間在等待中緩緩流逝,每一刻都顯得格外漫長。扶蘇時而站在窗前,望著遠方,似乎在期盼著什麽;時而又坐回桌前,拿起一本書,卻怎麽也看不進去。
而那名被派去送奏折的侍衛,快馬加鞭,不敢有絲毫懈怠。一路上,他風餐露宿,隻為能盡快將奏折送到鹹陽。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飛揚,仿佛也在訴說著這份急切。
終於,經過數日的奔波,侍衛抵達了鹹陽。他小心翼翼地將奏折呈遞給相關官員,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順利。
在郢都的扶蘇,依舊在焦急地等待著消息。他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也不知道這場風波何時才能平息。但他心中明白,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必須勇敢地麵對。
鹹陽城,天空陰沉得仿佛要滴下水來。古老的菜市口,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息。人群如潮水般湧動,卻寂靜得隻能聽到人們沉重的呼吸聲。兩位禦史,身著莊重的官服,雖麵容憔悴卻眼神堅毅。他們被押解至刑場中央,那曾經為百姓仗義執言的雙唇此刻緊閉著,仿佛在訴說著心中的不屈。
隨著監斬官的一聲令下,鋒利的鬼頭刀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冰冷的寒芒。手起刀落,兩顆頭顱滾落地麵,鮮血濺灑在塵土之上。那斬下的頭顱被無情地懸掛在城門上,仿佛在向世人昭示著某種不可言說的命運。
圍觀的百姓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和震驚。他們竊竊私語,聲音雖小卻如嗡嗡的蜂鳴:“這兩位禦史究竟是抽了哪門子瘋?竟敢彈劾公子扶蘇。”“唉,可惜了,他們定是被什麽迷了心竅。”
與此同時,趙高的府邸宛如一座陰森的堡壘。昏暗的房間裏,趙高坐在太師椅上,麵前擺放著那卷神秘的百官行賄圖。他那狹長的眼睛微微眯起,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趙高手撚須髯,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自言自語道:“這百官行賄圖,真是管用。我隻稍稍拿出一點點信息,就讓這兩位愚蠢的禦史冒著必死的決心彈劾公子扶蘇。哼,人啊,特別是當了官的,還是清廉點好,否則被人抓住小辮子,那可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陰謀。那陰冷的表情,仿佛一條伺機而動的毒蛇,讓人不寒而栗。
趙高府邸中,昏暗的光線透過狹小的窗戶灑在地上,映出斑駁的光影。趙高微微眯起眼睛,看著那卷百官行賄圖,心中湧起無盡的得意。
“哼,這大秦的天下,終究會掌握在我的手中。”趙高冷笑著,聲音如同從地獄中傳來的惡魔低語。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黑色的長袍在地上拖出沙沙的聲響。“禦史大夫蒙毅,不過是我棋盤上的一顆棋子罷了。這兩位禦史的死,隻是一個開始。”
菜市口的人群漸漸散去,但那兩顆懸掛在城門上的頭顱,卻如同沉重的警鍾,在鹹陽城的上空回蕩。百姓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不知道下一個會是誰成為趙高陰謀的犧牲品。
而在官邸之中,禦史大夫蒙毅聽到了兩位禦史被斬首的消息,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悲憤。他那威嚴的麵容上籠罩著一層陰霾,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不屈。蒙毅身著莊重的官服,腰間佩著象征權力的寶劍,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剛正不阿的氣質。
“趙高,你竟敢如此妄為!”蒙毅怒拍桌案,聲音在房間中回響。“我定不會讓你得逞,這大秦的江山,不能毀在你的手中。”
然而,蒙毅深知自己此時的處境艱難。趙高在朝中勢力龐大,黨羽眾多,而自己雖有剛正之心,卻處處受到掣肘。他陷入了沉思,思考著如何應對趙高的陰謀。
與此同時,趙高卻在加緊他的計劃。他派出手下的密探,四處搜集對自己有利的情報,打壓異己。整個鹹陽城籠罩在一片黑暗的陰影之下,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
未來的路充滿了未知與艱險,但禦史大夫蒙毅和趙高之間的鬥爭,才剛剛拉開帷幕……
莊嚴的朝會前夕,巍峨的宮殿外,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左右丞相、禦史大夫蒙毅以及中車府令趙高齊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複雜的情緒。
趙高站在那裏,眼神閃爍不定,心中如同揣著一隻不安分的兔子,慌亂而心虛。他微微抬眼,看到蒙毅的那一刻,勉強點了點頭,那動作僵硬得如同生鏽的機械。而蒙毅,這位身姿挺拔如蒼鬆的禦史大夫,正目光如炬地打量著趙高。他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偽裝,讓趙高心裏七上八下,仿佛有無數隻螞蟻在啃噬著他的內心。
回憶起兩位禦史臨死之前的情景,蒙毅的眉頭緊鎖。那時,麵對蒙毅的責問,兩位禦史沒有言語,隻是默默地在蒙毅的手心裏寫下“趙高”二字。這相同的舉動,讓蒙毅滿心疑惑,他實在不明白兩位禦史的死為何會和趙高扯上關係。
蒙毅出生於軍人世家,他的兄長、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功勳卓著之人。在蒙毅的眼裏,趙高就如同一坨令人厭惡的翔,根本不值一提。他挺直脊梁,身上散發著一種浩然正氣,那是家族傳承的榮耀與擔當。
宮殿內,批閱半夜奏折的嬴政滿臉疲憊,卻依舊威嚴十足。他直接坐定,聲音沉穩而有力,道:“兩位禦史彈劾皇兒扶蘇,事出有因,都說說看。”那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能穿透每個人的靈魂。眾人聞言,皆陷入沉思,一場充滿權謀與智慧的爭論即將展開。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趙高眼珠一轉,率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那兩位禦史定是受人蠱惑,才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公子扶蘇仁厚賢德,天下皆知,又怎會有可彈劾之處?臣以為,此事當嚴查幕後黑手,以正朝綱。”趙高言辭懇切,臉上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蒙毅冷哼一聲,向前一步,朗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蹊蹺。兩位禦史在臣手心裏寫下‘趙高’二字,絕非偶然。趙高此人,素行不端,野心勃勃,此事定與他脫不了幹係。”蒙毅目光如劍,直刺趙高,那堅定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正義的執著。
左右丞相互相對視一眼,猶豫片刻後,其中一位丞相緩緩開口:“陛下,此事重大,不可妄下定論。當仔細調查,以明真相。”
嬴政微微皺眉,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一圈,沉聲道:“既如此,著人徹查此事,務必給朕一個交代。”
朝會開始,眾人各懷心思前去上朝。趙高走在最後,他回頭看了一眼巍峨的宮殿,心中暗忖:“哼,想查我?沒那麽容易。”而蒙毅則緊緊握拳,心中發誓一定要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為兩位禦史討回公道,也為大秦的江山社稷掃除奸佞。
莊嚴的朝會上,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氣氛凝重。值日侍從那洪亮的聲音如洪鍾般響起:“朝會開始,有本早奏,無本退朝。”聲音在高大的殿柱間回蕩,仿佛在催促著眾人趕緊發言。
李斯身著莊重的官服,輕輕咳嗽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朝堂上顯得格外清晰。他緩緩站出隊列,整個人如同沉穩的磐石。他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睿智與深沉,道:“兩位禦史彈劾殿下的事情,已經查明。此事除了有誇大的成分,彈劾還是有理有據。殿下指使皇子在難民中挑選年輕的男子和女子,在難民願意的情況下賣身為奴,價格竟是正常買賣奴隸的數倍。”李斯的聲音平穩而有力,如同緩緩流淌的河水,卻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陣波瀾。
嬴政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他那威嚴的麵容如同雕刻的石像。聽到李斯的話,他怒目圓睜,大聲道:“皇兒性格懦弱,這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挑唆,壞皇兒的名聲。庭衛何在?”嬴政的聲音如雷霆般在大殿內炸響,充滿了憤怒與威嚴。
庭尉急忙上前,他神色緊張,步伐匆忙,仿佛生怕慢了一步就會觸怒皇帝。庭尉行禮道:“陛下,臣在。”
嬴政道:“半個月查明原委,寫好條陳,呈給寡人。”嬴政的語氣堅定而不容置疑,仿佛一道不可違抗的聖旨。
庭尉行了禮,小心翼翼地退在一旁,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就在這時,有宮人一路小跑而來,那急促的腳步聲如同密集的鼓點。宮人小聲道:“長安君的奏折到了。”
嬴政一聽,立刻嗬斥道:“快呈上來。”嬴政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與期待。
早有值日侍從迅速接了奏折,雙手捧著,如同捧著珍貴的寶物一般,小心翼翼地遞給皇帝。
嬴政拿著奏折,那雙手微微顫抖著,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奏折中的內容。他快速翻看了一下,突然大笑起來。那笑聲在大殿內回蕩,讓人捉摸不透。嬴政將奏折扔給李斯,吩咐道:“李斯,大聲宣讀。”
李斯恭敬地接過奏折,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他看了一下奏折的內容,心中暗自揣測著長安君的意圖。然後,他清了清嗓子,開始當庭宣讀,那聲音在大殿內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西甌國,
郢都縣令恭恭敬敬地站在那裏,滿臉諂媚之色,微微彎著腰,語氣極其恭敬地說道:“殿下來此匆匆,下官未能提前得知,未能好好接待您,實在是大大的罪過。”他的額頭微微冒汗,眼神中滿是惶恐與不安。
扶蘇身著一襲白色長袍,腰間係著一條金色腰帶,長發隨意地束在腦後。他麵容英俊,氣質儒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與睿智。他淡淡一笑,如春風拂麵,輕聲道:“隻要你做好一個讓百姓稱讚,士紳擁護的好官足矣。”他的聲音不高,卻有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許負身著一襲青色長袍,身姿挺拔,麵容清秀。她邁著輕盈的步伐上前,遞給郢都縣令一個竹簡,小聲道:“寫清楚你的籍貫名諱,等您的任期已到,殿下會給你說幾句好話。”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狡黠。
郢都縣令心中一喜,眼中閃過一道亮光,他知道這是殿下在抬舉自己,不敢怠慢。他忙雙手接過竹簡,手指微微顫抖,仿佛拿著一件珍貴的寶物。他在上麵工工整整地寫上自己的名諱信息,然後雙手把竹簡遞給許負,順手把一個包裹遞給許負,小聲道:“這是郢都當地的土特產,還請笑納。”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眼神中滿是期待。
許負點點頭,優雅地上了馬車。她把包裹和竹簡放在扶蘇身邊,扶蘇頭也不抬,微微皺了皺眉頭,道:“賢弟又收賄賂了。”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
許負駕馭著馬車,吞吞吐吐道:“還不是為了殿下您,我看這縣令將來可以封侯,想必一定為殿下所用。”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不安,手中的韁繩微微抖動。
扶蘇拿著紙卷,這是每天從鹹陽來的消息。紙卷微微泛黃,仿佛承載著無數的秘密。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問題。
許負看扶蘇沒說話,又道:“殿下每天都要看竹筒的消息,這消息一定來之不易吧。”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好奇。
扶蘇點頭道:“那是,這些消息都是我讓我的兄弟花費重金獲得來的。從朝堂,到地方,從鹹陽到郡縣,沒有為兄不知道的。”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掌控一切的霸氣。
許負用崇拜的眼神看了一眼扶蘇,心中充滿了敬佩。她道:“能為殿下牽馬墜蹬,實在是我的福氣。”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手中的韁繩握得更緊了。
扶蘇揉揉頭,微微歎了口氣,道:“父皇的貴妃生了第十九子,名字改為扶桑。”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許負道:“殿下扶蘇,皇子扶桑,敢和殿下爭高低論短長?”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
扶蘇又拿起一個竹筒,那竹筒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古樸的光澤。他輕輕打開蠟封,仿佛在開啟一個神秘的寶盒。取出一隻紙卷,紙卷上纏著一顆紅豆,那紅豆鮮豔欲滴,如同一顆熾熱的心。
許負不經意間瞟了一眼,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酸澀,語氣酸酸地說道:“想必是殿下妻妾寫的。”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羨慕與失落,聲音微微顫抖,如同微風中搖曳的樹葉。
扶蘇聽了許負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戲謔,語氣同樣酸酸的,大笑道:“賢弟最近怎麽喜歡吃醋?”他的笑聲爽朗而明快,仿佛能驅散所有的陰霾。
許負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如同熟透的蘋果,急忙道:“哪有?隻是最近喜歡吃點酸的。”她的眼神遊移不定,雙手不自覺地擺弄著衣角,心中滿是慌亂。
扶蘇拍手道:“還說沒有。”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調侃,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壞笑。
“嗯?”扶蘇遲疑道,“賢弟最近喜歡吃酸的?”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疑惑。
許負連忙拿出一個瓷罐,瓷罐上繪著精美的圖案,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她道:“這是在路上買了幾罐楊梅,快被我吃完了。”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羞澀,眼神中卻滿是對楊梅的喜愛。
扶蘇上前,動作輕柔地捏住許負的手腕,仿佛在觸摸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他道:“為兄給賢弟把把脈。”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心中充滿了關切。
一炷香的功夫,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扶蘇鬆了一口氣,道:“還以為賢弟有喜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釋然,眼神中滿是笑意。
許負聞言,又羞又惱,一把甩開扶蘇的手,嗔道:“殿下莫要亂說,這要是傳了出去,讓我如何做人。”
扶蘇見許負這般模樣,心中覺得甚是有趣,笑著說道:“賢弟莫惱,為兄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許負輕哼一聲,扭過頭去,不再理會扶蘇。馬車繼續前行,車輪咕嚕嚕地轉動著,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過了一會兒,許負的心情漸漸平複下來,她轉頭看向扶蘇,問道:“殿下,我們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扶蘇微微沉吟,緩緩說道:“如今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我們此行,一是為了考察各地官員的政績,二是為了了解民間的疾苦,為日後的大業做準備。”
許負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殿下高瞻遠矚,屬下佩服。隻是這一路上,怕是不會太平。”
扶蘇神色凝重,道:“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可掉以輕心。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馬車在崎嶇的道路上顛簸著,向著未知的前方駛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馬車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草的香氣。在這看似寧靜的表象下,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扶蘇打了一個哈欠,那哈欠仿佛能把所有的疲憊都釋放出來。他懶洋洋地把那個纏著紅豆的紙卷扔給許負,道:“為兄困乏了,賢弟看了如何回複。”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慵懶,如同午後的陽光般溫暖而舒適。
許負連忙擺手,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道:“這是殿下妻妾寫的情書,我看實在不合適。”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慌亂,仿佛那紙卷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扶蘇已經躺下,他的身姿優雅而從容,如同一位沉睡的王子。他緩緩說道:“為兄對賢弟很是信任,且看無妨。”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信任,讓人無法拒絕。
扶蘇剛要入睡,忽然聽見窗戶有響動。那響動如同一隻調皮的小鳥在輕輕啄著窗戶。他睜開眼一看,幾個竹簡赫然在前。那些竹簡仿佛是一個個神秘的使者,帶來了未知的消息。
扶蘇打了哈欠,那哈欠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把所有的困倦都吸了進去。他吩咐許負,道:“給為兄沏茶,茶葉多放。”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仿佛需要一杯濃茶來提神醒腦。
扶蘇拿著竹簡,那些竹簡仿佛是一根根沉重的柱子,壓在他的手上。上麵分別寫著:“八百裏加急”“六百裏加急”“四百裏加急”。扶蘇自言自語道:“這還讓休息不?”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仿佛被這些加急的消息追得無處可逃。
扶蘇打開八百裏加急,他的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在打開一個珍貴的寶藏。他解開蠟封,取出竹筒,看了看,自言自語道:“我就賑濟災民收了幾個奴隸,就有禦史彈劾我。”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仿佛被人無端指責般委屈。
扶蘇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股怒意。他將竹筒重重地放在一旁,沉聲道:“這些禦史,不分青紅皂白,隨意彈劾。我賑濟災民,本是善舉,收幾個奴隸也不過是為了讓他們有口飯吃,有個安身之處,何錯之有?”
許負在一旁看著扶蘇發怒,心中也為他感到不平。他輕聲勸道:“殿下息怒,禦史們或許隻是不明真相。殿下的善舉,百姓們自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扶蘇長歎一聲,道:“罷了,罷了。如今局勢複雜,我行事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隻是這無端的彈劾,實在讓人憋屈。”
他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然而,扶蘇的心情卻絲毫沒有因為這美景而好轉。
“許負,你說我該如何應對這些彈劾?”扶蘇轉頭問道。
許負思索片刻,道:“殿下,不如上書陛下,說明事情的真相。陛下聖明,定能理解殿下的一片苦心。”
扶蘇微微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不過,在上書之前,我們還需仔細斟酌言辭,以免引起陛下的反感。”
說罷,扶蘇又坐回桌前,拿起筆,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在思考著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而許負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扶蘇的吩咐。
扶蘇安排護衛的侍衛把奏折送往鹹陽後,心中依舊有些忐忑不安。他在房間裏來回踱步,思緒如亂麻一般。窗外的微風輕輕吹拂著,卻無法撫平他心中的焦慮。
許負看著扶蘇如此模樣,心中也滿是擔憂。他輕聲說道:“殿下,不必太過憂心。陛下聖明,定會明察秋毫。”
扶蘇停下腳步,微微歎了口氣,道:“但願如此吧。此次禦史彈劾,不知會掀起多大的波瀾。”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與無奈。
時間在等待中緩緩流逝,每一刻都顯得格外漫長。扶蘇時而站在窗前,望著遠方,似乎在期盼著什麽;時而又坐回桌前,拿起一本書,卻怎麽也看不進去。
而那名被派去送奏折的侍衛,快馬加鞭,不敢有絲毫懈怠。一路上,他風餐露宿,隻為能盡快將奏折送到鹹陽。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飛揚,仿佛也在訴說著這份急切。
終於,經過數日的奔波,侍衛抵達了鹹陽。他小心翼翼地將奏折呈遞給相關官員,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順利。
在郢都的扶蘇,依舊在焦急地等待著消息。他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也不知道這場風波何時才能平息。但他心中明白,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必須勇敢地麵對。
鹹陽城,天空陰沉得仿佛要滴下水來。古老的菜市口,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息。人群如潮水般湧動,卻寂靜得隻能聽到人們沉重的呼吸聲。兩位禦史,身著莊重的官服,雖麵容憔悴卻眼神堅毅。他們被押解至刑場中央,那曾經為百姓仗義執言的雙唇此刻緊閉著,仿佛在訴說著心中的不屈。
隨著監斬官的一聲令下,鋒利的鬼頭刀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冰冷的寒芒。手起刀落,兩顆頭顱滾落地麵,鮮血濺灑在塵土之上。那斬下的頭顱被無情地懸掛在城門上,仿佛在向世人昭示著某種不可言說的命運。
圍觀的百姓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和震驚。他們竊竊私語,聲音雖小卻如嗡嗡的蜂鳴:“這兩位禦史究竟是抽了哪門子瘋?竟敢彈劾公子扶蘇。”“唉,可惜了,他們定是被什麽迷了心竅。”
與此同時,趙高的府邸宛如一座陰森的堡壘。昏暗的房間裏,趙高坐在太師椅上,麵前擺放著那卷神秘的百官行賄圖。他那狹長的眼睛微微眯起,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趙高手撚須髯,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自言自語道:“這百官行賄圖,真是管用。我隻稍稍拿出一點點信息,就讓這兩位愚蠢的禦史冒著必死的決心彈劾公子扶蘇。哼,人啊,特別是當了官的,還是清廉點好,否則被人抓住小辮子,那可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陰謀。那陰冷的表情,仿佛一條伺機而動的毒蛇,讓人不寒而栗。
趙高府邸中,昏暗的光線透過狹小的窗戶灑在地上,映出斑駁的光影。趙高微微眯起眼睛,看著那卷百官行賄圖,心中湧起無盡的得意。
“哼,這大秦的天下,終究會掌握在我的手中。”趙高冷笑著,聲音如同從地獄中傳來的惡魔低語。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黑色的長袍在地上拖出沙沙的聲響。“禦史大夫蒙毅,不過是我棋盤上的一顆棋子罷了。這兩位禦史的死,隻是一個開始。”
菜市口的人群漸漸散去,但那兩顆懸掛在城門上的頭顱,卻如同沉重的警鍾,在鹹陽城的上空回蕩。百姓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不知道下一個會是誰成為趙高陰謀的犧牲品。
而在官邸之中,禦史大夫蒙毅聽到了兩位禦史被斬首的消息,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悲憤。他那威嚴的麵容上籠罩著一層陰霾,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不屈。蒙毅身著莊重的官服,腰間佩著象征權力的寶劍,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剛正不阿的氣質。
“趙高,你竟敢如此妄為!”蒙毅怒拍桌案,聲音在房間中回響。“我定不會讓你得逞,這大秦的江山,不能毀在你的手中。”
然而,蒙毅深知自己此時的處境艱難。趙高在朝中勢力龐大,黨羽眾多,而自己雖有剛正之心,卻處處受到掣肘。他陷入了沉思,思考著如何應對趙高的陰謀。
與此同時,趙高卻在加緊他的計劃。他派出手下的密探,四處搜集對自己有利的情報,打壓異己。整個鹹陽城籠罩在一片黑暗的陰影之下,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
未來的路充滿了未知與艱險,但禦史大夫蒙毅和趙高之間的鬥爭,才剛剛拉開帷幕……
莊嚴的朝會前夕,巍峨的宮殿外,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左右丞相、禦史大夫蒙毅以及中車府令趙高齊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複雜的情緒。
趙高站在那裏,眼神閃爍不定,心中如同揣著一隻不安分的兔子,慌亂而心虛。他微微抬眼,看到蒙毅的那一刻,勉強點了點頭,那動作僵硬得如同生鏽的機械。而蒙毅,這位身姿挺拔如蒼鬆的禦史大夫,正目光如炬地打量著趙高。他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偽裝,讓趙高心裏七上八下,仿佛有無數隻螞蟻在啃噬著他的內心。
回憶起兩位禦史臨死之前的情景,蒙毅的眉頭緊鎖。那時,麵對蒙毅的責問,兩位禦史沒有言語,隻是默默地在蒙毅的手心裏寫下“趙高”二字。這相同的舉動,讓蒙毅滿心疑惑,他實在不明白兩位禦史的死為何會和趙高扯上關係。
蒙毅出生於軍人世家,他的兄長、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功勳卓著之人。在蒙毅的眼裏,趙高就如同一坨令人厭惡的翔,根本不值一提。他挺直脊梁,身上散發著一種浩然正氣,那是家族傳承的榮耀與擔當。
宮殿內,批閱半夜奏折的嬴政滿臉疲憊,卻依舊威嚴十足。他直接坐定,聲音沉穩而有力,道:“兩位禦史彈劾皇兒扶蘇,事出有因,都說說看。”那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能穿透每個人的靈魂。眾人聞言,皆陷入沉思,一場充滿權謀與智慧的爭論即將展開。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趙高眼珠一轉,率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那兩位禦史定是受人蠱惑,才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公子扶蘇仁厚賢德,天下皆知,又怎會有可彈劾之處?臣以為,此事當嚴查幕後黑手,以正朝綱。”趙高言辭懇切,臉上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蒙毅冷哼一聲,向前一步,朗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蹊蹺。兩位禦史在臣手心裏寫下‘趙高’二字,絕非偶然。趙高此人,素行不端,野心勃勃,此事定與他脫不了幹係。”蒙毅目光如劍,直刺趙高,那堅定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正義的執著。
左右丞相互相對視一眼,猶豫片刻後,其中一位丞相緩緩開口:“陛下,此事重大,不可妄下定論。當仔細調查,以明真相。”
嬴政微微皺眉,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一圈,沉聲道:“既如此,著人徹查此事,務必給朕一個交代。”
朝會開始,眾人各懷心思前去上朝。趙高走在最後,他回頭看了一眼巍峨的宮殿,心中暗忖:“哼,想查我?沒那麽容易。”而蒙毅則緊緊握拳,心中發誓一定要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為兩位禦史討回公道,也為大秦的江山社稷掃除奸佞。
莊嚴的朝會上,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氣氛凝重。值日侍從那洪亮的聲音如洪鍾般響起:“朝會開始,有本早奏,無本退朝。”聲音在高大的殿柱間回蕩,仿佛在催促著眾人趕緊發言。
李斯身著莊重的官服,輕輕咳嗽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朝堂上顯得格外清晰。他緩緩站出隊列,整個人如同沉穩的磐石。他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睿智與深沉,道:“兩位禦史彈劾殿下的事情,已經查明。此事除了有誇大的成分,彈劾還是有理有據。殿下指使皇子在難民中挑選年輕的男子和女子,在難民願意的情況下賣身為奴,價格竟是正常買賣奴隸的數倍。”李斯的聲音平穩而有力,如同緩緩流淌的河水,卻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陣波瀾。
嬴政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他那威嚴的麵容如同雕刻的石像。聽到李斯的話,他怒目圓睜,大聲道:“皇兒性格懦弱,這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挑唆,壞皇兒的名聲。庭衛何在?”嬴政的聲音如雷霆般在大殿內炸響,充滿了憤怒與威嚴。
庭尉急忙上前,他神色緊張,步伐匆忙,仿佛生怕慢了一步就會觸怒皇帝。庭尉行禮道:“陛下,臣在。”
嬴政道:“半個月查明原委,寫好條陳,呈給寡人。”嬴政的語氣堅定而不容置疑,仿佛一道不可違抗的聖旨。
庭尉行了禮,小心翼翼地退在一旁,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就在這時,有宮人一路小跑而來,那急促的腳步聲如同密集的鼓點。宮人小聲道:“長安君的奏折到了。”
嬴政一聽,立刻嗬斥道:“快呈上來。”嬴政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與期待。
早有值日侍從迅速接了奏折,雙手捧著,如同捧著珍貴的寶物一般,小心翼翼地遞給皇帝。
嬴政拿著奏折,那雙手微微顫抖著,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奏折中的內容。他快速翻看了一下,突然大笑起來。那笑聲在大殿內回蕩,讓人捉摸不透。嬴政將奏折扔給李斯,吩咐道:“李斯,大聲宣讀。”
李斯恭敬地接過奏折,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他看了一下奏折的內容,心中暗自揣測著長安君的意圖。然後,他清了清嗓子,開始當庭宣讀,那聲音在大殿內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西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