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不是來看童貫臉色的。他才不管,童貫因何鬱悶?


    他的目的是,考察此次燕雲大捷的真實性。


    童貫讓馬植帶周邦彥去燕州府。


    一路上,馬植的幽默風趣,讓周邦彥印象深刻。


    來到燕州府,周邦彥見可以隨意出入城門,便知道此次大捷是真的。


    馬植沒有帶周邦彥進內城。他把周邦彥帶去一個胡同。


    胡同裏有座大院。


    周邦彥不明所以。馬植趴在他耳朵邊說了幾句。周邦彥點點頭。


    大院之內,鶯鶯燕燕甚多。


    周邦彥看多了汴梁城的繁花,卻沒有見過北方的花朵。


    他看著小院上的門牌:契丹羞花,奚人沉魚,女真閉月,渤海落雁…


    周邦彥激動的胡子顫抖。“雅,真雅”


    “欽差大人,你想去哪裏遊玩?”


    “女真閉月吧”


    閉月館裏有兩名女真女子。說不上花容月貌,但個子高,身段好。


    周邦彥連連點頭。“閉月尚不如,夠月或可著。”


    周邦彥待在大院五天。遊遍了各個小院,看盡了各個美景。


    等他回到良鄉,已經累彎腰。


    “周大人,考察的怎樣?”


    “甚好”


    周邦彥帶著十萬銀子回京。他向欽宗皇帝誇耀童貫的功績。


    欽宗皇帝這才深信不疑。他立馬下旨,命童貫回汴梁受封。


    童貫接到聖旨,就開始計劃返城的事情。


    先是誇耀戰績,必然要築京觀。


    好在童貫早有準備。他把宋人士兵的屍體,剃了頭發,把頭顱用石灰醃製。


    這足足二十大車頭顱,足有五萬人之多。


    然後就是財寶。沒有金銀細軟,就去掘墳。


    這招數好用的很。不但能收集大量財物,還都是有年代感的物件。


    這又弄了十大車。


    接下來就是俘虜。這可就不好辦了。去哪裏找契丹貴族呢?


    童貫隻能矮子裏麵拔個高。他在契丹百姓裏,找了幾個麵相周正的,加以培訓。


    可不管怎麽教,他們也學不出貴族的氣派來。


    還是馬植聰明。他去金國花銀子買了一批契丹貴族回來。


    馬植可不單純去買貴族。他還把童貫的所作所為,全都告訴了金國接頭人。


    最後,馬植是這樣說的。“大宋國有童貫這種人,沒有個好。回去告訴宗望將軍,命他馬上出兵。”


    就這樣,童貫終於湊齊了,可以回國誇耀的禮物。


    他整理出一萬大軍,給他們換上最好的衣服,拿上最好的武器,騎上最好的駿馬,浩浩蕩蕩回汴梁。


    探馬一日三報,時刻報告著童貫回汴梁的消息。


    欽宗皇帝在勤政殿,與群臣商議,接待的事情。


    幾經商量後,定出了最高規格的接待。


    先是武將,在汴梁外城的十裏亭接待一次。


    然後就是文官,在內城的折柳亭接待一次。


    再就是皇子,在汴梁河畔接待一次。


    最後一次,則由欽宗皇帝親自到皇宮門口接待。


    這一日,童貫來到十裏亭。


    他遠遠看見接待的武將,不由得意。“嘿嘿,還是我童貫最厲害。”


    童貫騎馬走過十裏亭。汴梁武將向他敬酒。


    “童太師遠征辛苦,童太師勝利回師。”


    童貫卻不接酒杯。“軍中有令,不能飲酒。各位見諒。”


    “不敢,不敢。童太師軍令如山,言出必行。真讓人敬佩。”


    童貫哼笑一聲,繼續前行。這些武將還入不了他的眼。


    童貫來到折柳亭。他依舊騎在高頭大馬上。


    隻是文官敬酒時,童貫接過酒杯。“各位大人有心了。軍中有令,不得飲酒。見諒。”


    “太師。這酒不是酒。這酒是千秋功績,你就滿飲此杯吧。”


    “啥功績也不如我的軍令嚴格。我為皇帝出征,為大宋出征,沒有規矩能行嗎?”


    “是,太師言之有理。”


    童貫把文臣訓了一頓,便打馬行走。


    文臣可不是武將。他們被童貫駁了麵子,立馬就要開罵。


    可當他們看到後麵馬車時,又暫時忍耐住。


    童貫來到汴河。


    汴河橋已經被警戒起來。車馬船隻,全都不能行走。


    眾皇子等的著急,都略顯不耐。


    可他們不敢表現出來。他們害怕河邊的釣魚人,發現他們急躁。


    童貫見到皇子們,依舊高坐馬上。


    “太師出征辛苦,下馬喝杯水酒,休息一下吧?”


    童貫拱拱手。“為陛下,為大宋。童貫萬死不辭,何來辛苦?


    皇子們恕罪。軍中有規矩,身披重甲,不能下馬。軍令嚴格,不能飲酒。”


    皇子們也無奈。


    童貫看向河岸。“那二人是誰?怎麽如此無禮?”


    “太師。那立著的,是張擇端畫院。他奉太上皇之命,描繪汴梁盛景,可以隨意出入汴梁,別人無權管轄。”


    童太師冷哼。“一個畫畫的,有啥可驕傲?那坐著的是誰?”


    眾皇子不敢回答。


    童太師也不傻。他突然想起來是誰。


    按說,此時的童貫應該下馬,給徽宗皇帝行禮。沒有徽宗皇帝提拔,童貫哪有今天?


    可童貫就想抖抖威風。他今日誰也不想理會。


    童貫一牽馬韁,繼續向皇宮走去。


    張擇端搖搖頭。


    “畫院何故歎息?難道你不想見大宋蒸蒸日上?”


    張擇端沉默。


    徽宗皇帝看著汴河水:“滄桑難改,人心易變。”


    徽宗皇帝對童貫的表現,很不滿意。隻是,他隱忍著不說而已。


    武將會齊文臣,就是一頓罵。文武會齊皇子,又是一頓罵。


    他們對童貫都不滿意。


    這麽多人在後勤,辛辛苦苦供給童貫。到最後,功勞全成他一人的。這不是很可笑嗎?


    童貫不覺得自己可笑。他覺得那些人可笑。


    一個個給我敬酒,讓我喝。我偏不喝,看你們能拿我怎麽樣?我有如此功績傍身,誰能奈我何?


    欽宗皇帝來到宮門口。他見到童貫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不由感歎。


    “太師,真乃神人也。大宋有如此柱石,何愁不興旺發達。”


    童貫微仰著頭,用下巴尖看人。


    他的親衛提醒道:“太師,皇帝出來迎接,理當下馬。”


    “下馬?下什麽馬?”童貫充耳不聞,閉上眼睛。


    “太師遠征辛苦,遠征辛苦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沭河小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沭河小花生並收藏大宋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