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苑內院之中,李扶搖看著眼前的棋盤,以及對麵那空空如也的位置,他最終將已經涼透了的茶水,一飲而盡,緩緩站起身來,仰頭看向星空,屬於道門一脈的北鬥七星中的一顆已然消失不見,而與道門相隔不遠處,還有一顆文星,也逐漸黯淡,光芒不顯,同樣快要消失不見。
他微微一笑道:
“好了,該做的都做了,也是時候該結束了。”
宋淮安和韓飛二人走入院內,看著李扶搖的背影,二人都沒有開口,李扶搖並未轉身,隻是輕聲吩咐道:
“儒家一脈的未來,就在你們二人手上了。”
宋淮安和韓飛默默行禮,不曾開口,李扶搖望著天上的星空,最後悠悠說道:
“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李扶搖一生,無愧天地,無愧世人。”
最後還有一句話,他不曾說出,隻在心中默默想著。
唯獨虧欠了小師妹!
下一刻,李扶搖的身影開始逐漸虛幻,如同無量道人一般,漸漸消散。
這一刻,宋淮安再一次拜下身子,以儒家弟子禮,彎腰行禮道:
“弟子宋淮安,恭送先生。”
韓飛也同樣以儒家之禮,躬身低聲道:
“讀書人韓飛,恭送聖人。”
而在夫子殿前,嚴本溪和虛懷若二人也都神色認真,雙雙躬身行禮,嚴本溪更是朗聲開口:
“嚴本溪,恭送聖人。”
他的聲音不大,卻傳遍了整座書院,書院中所有弟子,似乎都察覺到了什麽,一種默然悲傷的情緒開始在人群中蔓延,但所有書院弟子,以及那些書院的護院強者,不管在幹什麽,都在此時此刻,齊齊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躬身行禮,朗聲道:
“恭送聖人!”
功德林中的呂衡,也在這一刻察覺到了師兄離去,他站起身子,雙眼通紅,泣不成聲道:
“呂衡...恭送聖人。”
書院大門外,風塵仆仆的幾人,經過幾個時辰的趕路,終於來到了書院,在金三胖的帶領下,倒是沒有被人阻攔,便成功的進入了書院,幾番詢問下,才知道,韓飛此刻在後山東苑,正欲趕過去的幾人,還沒走多遠,就聽到了嚴本溪的聲音在書院上空回蕩。
緊接著,書院內的所有弟子,都帶著一絲沉重的聲音,開始齊齊向著東苑的方向拜別,那一聲聲恭送聖人,讓幾人不由的有些呆滯。
司徒雲雀最先回過神來,她驚愕道:
“那位李院長真的死了。”
似乎察覺到自己說錯了話,她趕忙捂住自己的嘴巴,下意識的四周瞧了瞧,發現沒有人注意,這才安心,眾人都是有些麵麵相覷,玉羅刹眼神灼灼,她輕聲道:
“去東苑那裏。”
......
就在玉羅刹一行人剛剛抵達書院的同時,在書院與碼頭相連的沂河之上,有一條小舟,身穿白衣布鞋的老人坐在船頭上,神色有些複雜,他默然站起身來,望著書院的方向,輕聲道:
“李兄,當年我曾與你言,世道混亂,人心鬼蜮,你曾言,天下之道,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如今時隔五十載,你以自己性命為代價,終是破開了這場百年僵局,為天下蒼生鋪路,單憑這一點,你便當得起儒家聖人之位。”
老人同樣微微躬身行禮道:
“葉星士就此送別好友,來日我們下麵重逢,必當麵向你賠罪。”
距離書院百裏之外的一處山路上,正閑庭信步喝著酒的莫無憂,突然放下了酒葫蘆,目光灼灼的看向書院的方向,最後輕歎一聲,緩緩行禮,不曾言語,片刻後,他重新拿起酒壺,猛地大喝了一口,擦去了嘴角酒漬,大踏步的向著遠處走去。口中卻念念有詞道:
“銀鞍配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這首詩,乃是李扶搖尚在年輕之時,孤身入江湖後,寫下的詩句,當時廣為流傳,讓很多江湖中人都津津樂道,莫無憂有感而發,念完之後,更是哈哈大笑起來。
世間總有人要離去,舊人離去,新人到來,如此輪回,方為天地根本。
與他相隔不遠的另一處林間小道上,與他詩句中幾乎如出一轍的銀袍白馬的韓子忠,持著手中那杆驚龍槍,槍尖有血珠留下,他突然勒馬而停,默默看向書院方向,沉默片刻後,微微抱拳頷首,便繼續向著遠處縱馬離去。
更遠一些的冀州之北的蒼穹山上,白雪飄飄,似乎在預示著什麽,山巔之上,薛若海與張若淩二人,站在風雪之中,神色同樣帶著一抹少見的嚴肅,在那顆文星消失之後,張若淩便微微抱拳行禮,輕聲念叨:
“張若淩恭送儒家聖人。”
就連一向眼高於頂的薛若海,也微微抱拳,以示敬意,他輕聲自語道:
“一別數十載,再無相見時,李兄,就此別過。”
武極殿中,司徒振南這位天下第一,從書院那裏交手開始,便始終立於這座塔樓頂上,不曾離去,他的眼神最為凝重,在星空黯淡後,他緩緩抱拳,低聲自語道:
“司徒振南,恭送李聖人。”
皇宮欽天監中,先前一日夜未眠的皇帝李執,依舊坐在屬於他的那張椅子上,神情平靜,似乎在等著什麽結果,片刻後,先後兩道腳步聲出現在房間中,李執抬頭看去,進來赫然是他最信任的那位中年道士和欽天監的新任監正,蘇秦子。
李執眼神灼灼,沉聲道:
“如何?”
蘇秦子的臉色肅穆,緩緩說道:
“北鬥七星中的璿璣星與文星消失了。”
中年道人的神色相對更為平靜一些,他沉聲道:
“陛下,無量師侄和李聖人已然先後仙逝了。”
李執的眼神微微閃爍,他最後緩步走到了正門前,親自看了看天象,最後他緩緩行禮道:
“送別李聖人。”
這一日,整座天下,整座九州,十大宗門的山巔強者都對於無量道人和李扶搖的離去而有所感應,他們雖然身處不同地方那個,但卻齊齊向著書院的方向行禮。
這是對儒家聖人的敬意,也是對這座天下曾經才華蓋世的那位讀書人的敬意!
他微微一笑道:
“好了,該做的都做了,也是時候該結束了。”
宋淮安和韓飛二人走入院內,看著李扶搖的背影,二人都沒有開口,李扶搖並未轉身,隻是輕聲吩咐道:
“儒家一脈的未來,就在你們二人手上了。”
宋淮安和韓飛默默行禮,不曾開口,李扶搖望著天上的星空,最後悠悠說道:
“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李扶搖一生,無愧天地,無愧世人。”
最後還有一句話,他不曾說出,隻在心中默默想著。
唯獨虧欠了小師妹!
下一刻,李扶搖的身影開始逐漸虛幻,如同無量道人一般,漸漸消散。
這一刻,宋淮安再一次拜下身子,以儒家弟子禮,彎腰行禮道:
“弟子宋淮安,恭送先生。”
韓飛也同樣以儒家之禮,躬身低聲道:
“讀書人韓飛,恭送聖人。”
而在夫子殿前,嚴本溪和虛懷若二人也都神色認真,雙雙躬身行禮,嚴本溪更是朗聲開口:
“嚴本溪,恭送聖人。”
他的聲音不大,卻傳遍了整座書院,書院中所有弟子,似乎都察覺到了什麽,一種默然悲傷的情緒開始在人群中蔓延,但所有書院弟子,以及那些書院的護院強者,不管在幹什麽,都在此時此刻,齊齊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躬身行禮,朗聲道:
“恭送聖人!”
功德林中的呂衡,也在這一刻察覺到了師兄離去,他站起身子,雙眼通紅,泣不成聲道:
“呂衡...恭送聖人。”
書院大門外,風塵仆仆的幾人,經過幾個時辰的趕路,終於來到了書院,在金三胖的帶領下,倒是沒有被人阻攔,便成功的進入了書院,幾番詢問下,才知道,韓飛此刻在後山東苑,正欲趕過去的幾人,還沒走多遠,就聽到了嚴本溪的聲音在書院上空回蕩。
緊接著,書院內的所有弟子,都帶著一絲沉重的聲音,開始齊齊向著東苑的方向拜別,那一聲聲恭送聖人,讓幾人不由的有些呆滯。
司徒雲雀最先回過神來,她驚愕道:
“那位李院長真的死了。”
似乎察覺到自己說錯了話,她趕忙捂住自己的嘴巴,下意識的四周瞧了瞧,發現沒有人注意,這才安心,眾人都是有些麵麵相覷,玉羅刹眼神灼灼,她輕聲道:
“去東苑那裏。”
......
就在玉羅刹一行人剛剛抵達書院的同時,在書院與碼頭相連的沂河之上,有一條小舟,身穿白衣布鞋的老人坐在船頭上,神色有些複雜,他默然站起身來,望著書院的方向,輕聲道:
“李兄,當年我曾與你言,世道混亂,人心鬼蜮,你曾言,天下之道,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如今時隔五十載,你以自己性命為代價,終是破開了這場百年僵局,為天下蒼生鋪路,單憑這一點,你便當得起儒家聖人之位。”
老人同樣微微躬身行禮道:
“葉星士就此送別好友,來日我們下麵重逢,必當麵向你賠罪。”
距離書院百裏之外的一處山路上,正閑庭信步喝著酒的莫無憂,突然放下了酒葫蘆,目光灼灼的看向書院的方向,最後輕歎一聲,緩緩行禮,不曾言語,片刻後,他重新拿起酒壺,猛地大喝了一口,擦去了嘴角酒漬,大踏步的向著遠處走去。口中卻念念有詞道:
“銀鞍配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這首詩,乃是李扶搖尚在年輕之時,孤身入江湖後,寫下的詩句,當時廣為流傳,讓很多江湖中人都津津樂道,莫無憂有感而發,念完之後,更是哈哈大笑起來。
世間總有人要離去,舊人離去,新人到來,如此輪回,方為天地根本。
與他相隔不遠的另一處林間小道上,與他詩句中幾乎如出一轍的銀袍白馬的韓子忠,持著手中那杆驚龍槍,槍尖有血珠留下,他突然勒馬而停,默默看向書院方向,沉默片刻後,微微抱拳頷首,便繼續向著遠處縱馬離去。
更遠一些的冀州之北的蒼穹山上,白雪飄飄,似乎在預示著什麽,山巔之上,薛若海與張若淩二人,站在風雪之中,神色同樣帶著一抹少見的嚴肅,在那顆文星消失之後,張若淩便微微抱拳行禮,輕聲念叨:
“張若淩恭送儒家聖人。”
就連一向眼高於頂的薛若海,也微微抱拳,以示敬意,他輕聲自語道:
“一別數十載,再無相見時,李兄,就此別過。”
武極殿中,司徒振南這位天下第一,從書院那裏交手開始,便始終立於這座塔樓頂上,不曾離去,他的眼神最為凝重,在星空黯淡後,他緩緩抱拳,低聲自語道:
“司徒振南,恭送李聖人。”
皇宮欽天監中,先前一日夜未眠的皇帝李執,依舊坐在屬於他的那張椅子上,神情平靜,似乎在等著什麽結果,片刻後,先後兩道腳步聲出現在房間中,李執抬頭看去,進來赫然是他最信任的那位中年道士和欽天監的新任監正,蘇秦子。
李執眼神灼灼,沉聲道:
“如何?”
蘇秦子的臉色肅穆,緩緩說道:
“北鬥七星中的璿璣星與文星消失了。”
中年道人的神色相對更為平靜一些,他沉聲道:
“陛下,無量師侄和李聖人已然先後仙逝了。”
李執的眼神微微閃爍,他最後緩步走到了正門前,親自看了看天象,最後他緩緩行禮道:
“送別李聖人。”
這一日,整座天下,整座九州,十大宗門的山巔強者都對於無量道人和李扶搖的離去而有所感應,他們雖然身處不同地方那個,但卻齊齊向著書院的方向行禮。
這是對儒家聖人的敬意,也是對這座天下曾經才華蓋世的那位讀書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