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石鋪地,兩側的立柱,也都是以玉石所製成,就連柱頭上的那一盞清油燈,所用都是青銅之物。
要知道,大夏盛產鐵器,青銅之物,已然絕跡,所見皆為上古之物,十分貴重,市麵上若是能出現一根細小的青銅小墜,都可以賣出千金的價格來。
韓飛看著四周立柱之上的青銅燈盞,心中不由感慨著,這裏的東西,隨便一個拿出去,就算自己什麽也不做,也足夠後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好在,他雖然有些貪財,但卻也分得清輕重緩急,至少眼下,他沒有太多時間去算計這些。
況且,自己剛剛從崔東升那裏拿了十萬兩銀子,再加上先前的積累,零零散散,也有個二十來萬兩,倒也不怎麽缺錢。
順著通道向前走去,足足走了百餘步,才走到那第二座大門跟前,相較於先前的那道門,眼前的這扇門,就要正常的多了,隻有正常大戶人家的戶門大小,但卻用的並非是木頭,而是玄鐵打造。
而最為奇怪的是,此門並沒有所謂的門縫,雖然是兩扇門,卻更像是融為一體的整扇門一樣。
韓飛隨手試了試,果然如他所料,這兩扇鐵門,也與先前的文廟大門一樣,根本無法推動,顯然它有著自己獨特的開啟方法。
不出意外,他在大門旁邊,又一次找到了與先前相似的凹槽痕跡,他總算知道,為何宋淮安一直強調,要是想要來文廟聖殿,必須要帶著聖賢令才行。
因為這聖賢令除了是儒家執掌者的代表,也同樣是進入文廟的那柄鑰匙。
他將聖賢令放佛凹槽,玄鐵門扇應聲而開,向著兩側同時收了回去,而韓飛也終於看到了文廟聖殿的內殿真正樣子。
在玄鐵門打開的一瞬間,裏麵的所有燈火,便開始依次亮起,最後環繞內殿一圈,將整個殿內,照耀的是燈火通明。
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整齊排列在兩側,樣貌各異的那些雕塑金身,皆為石像雕刻而成。
而在最前方的位置,正對著大門的方向,也有兩座雕塑金身,不過相較於其他的石像雕塑,這兩道金身的打造的材料則是白玉。
兩道金身,身形都十分高大,一左一右,皆是身姿挺拔,傲然而立,左右兩側的石像雕塑,雖然形象各異,但腦袋的朝向,都是向著二人所在的方向看去。
從殿外看去,內殿更像是一座學堂中,兩位先生在給自己的弟子傳道授業的場景。
韓飛隨手將一旁的聖賢令拿出,然後快步走入內殿,開始仔細打量起兩側的雕塑起來,其他不說,韓飛自己曾經和薛若海學過很多年的木雕,對於雕刻一道,略有心得。
所以,他隻是看了一眼,就能看出,將這些石像雕刻出來的師傅,都是技術高超的頂尖存在,那些石像不但將容貌刻畫的入木三分,更是連臉上的各不一樣的生動表情,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韓飛自認,就算是自己做木雕多年,也沒有這個水準。
他走在中間的道路上,默默的數了數雕塑的數量,剛剛好二十七個。與他先前所打探的消息相符。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二十七聖賢了。
韓飛還注意到,兩側雕像的後方,也有很多類似於雕塑底座的存在,隻不過,那些底座都是空置的,上麵落滿了灰塵,想來,那上麵應該曾經也是聖賢雕塑,要知道,書院的聖賢,在最開始的時候,可是足足有七十二人。
隻不過隨著數百年的起起伏伏,即便是遠離江湖和廟堂的文廟聖殿,也依舊逃不過歲月變遷,而那七十二位聖賢,也隨之淹沒在了曆史長河中。
最後,韓飛走到了最前方傲然而立的那兩座白玉雕塑跟前,雕塑金身,比他還略顯高大,讓他隻能仰頭望去。
這才發現,雖然兩位白玉雕塑都是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但卻給人截然相反的兩種感覺。
左邊那位,麵容和藹可親,臉上帶著溫和笑容,一幅教書先生的形象,雖然身形偉岸,背部卻略顯彎陀,且雙臂比之尋常人要長出一截來,左手向上攤開,手中有一本書卷,而右手則是豎起在胸前,手掌虛握,麵向大門,似乎在給眾人展示什麽東西。
而右手邊的那位,卻麵容莊重嚴肅,魁梧的身形挺拔有力,雙手皆在身前,交錯虛抬,手掌下壓,看起來多少有些怪異。
不用多想,這二人應該就是傳說中在上古時期開創了儒家一脈的兩位儒家聖人了。
韓飛手中的紫薇劍,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又稱仁義劍,其名便是來自於這兩位聖人曾經所言的兩句儒家聖訓。
雖然韓飛自身並非是儒家一脈的弟子,但他多年來,也曾讀了不少書籍,算是半個讀書人,更何況,如今修行儒家浩然氣,又手持儒家的傳承之物,紫薇劍。與儒家可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所以,當他見到這兩位曾經救萬民於水火的兩位儒家聖人,也一改平日裏的嬉笑之色,略顯莊重的以儒家禮儀,參拜了一番。
不僅是對兩位聖人,便是兩側的那些儒家先賢,他都選擇了一一參拜。
一來是為他貿然進入表達歉意,二來也是以示恭敬。
等到做完這一切後,韓飛這才開始認真打量起了四周的情況,宋淮安隻是讓他將聖賢令帶到文廟聖殿,卻並沒有提及,進入之後,該如何去做。隻是在韓飛問及時,說了一句,你到了之後,自會明白的話語。
最後韓飛的目光落在了左手那位和藹可親的漢子的虛握的右手上,他像是明白了什麽,將聖賢令拿了出來,然後將其比對這,放在了對方的手中,恰好對上他虛握的右手,嚴絲合縫。
而就在他將聖賢令與白玉雕塑結合的那一刻,整個白玉雕塑都似乎散發出了一道瑩瑩白光來。
緊接著,在韓飛的腳下,也同時出現了一道奇異的光芒,如流水一般向著四周蔓延,最後形成了一道法陣刻紋。
而這道法陣,韓飛曾經在一處地方見到過,那就是天音宗的後山洞穴。
要知道,大夏盛產鐵器,青銅之物,已然絕跡,所見皆為上古之物,十分貴重,市麵上若是能出現一根細小的青銅小墜,都可以賣出千金的價格來。
韓飛看著四周立柱之上的青銅燈盞,心中不由感慨著,這裏的東西,隨便一個拿出去,就算自己什麽也不做,也足夠後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好在,他雖然有些貪財,但卻也分得清輕重緩急,至少眼下,他沒有太多時間去算計這些。
況且,自己剛剛從崔東升那裏拿了十萬兩銀子,再加上先前的積累,零零散散,也有個二十來萬兩,倒也不怎麽缺錢。
順著通道向前走去,足足走了百餘步,才走到那第二座大門跟前,相較於先前的那道門,眼前的這扇門,就要正常的多了,隻有正常大戶人家的戶門大小,但卻用的並非是木頭,而是玄鐵打造。
而最為奇怪的是,此門並沒有所謂的門縫,雖然是兩扇門,卻更像是融為一體的整扇門一樣。
韓飛隨手試了試,果然如他所料,這兩扇鐵門,也與先前的文廟大門一樣,根本無法推動,顯然它有著自己獨特的開啟方法。
不出意外,他在大門旁邊,又一次找到了與先前相似的凹槽痕跡,他總算知道,為何宋淮安一直強調,要是想要來文廟聖殿,必須要帶著聖賢令才行。
因為這聖賢令除了是儒家執掌者的代表,也同樣是進入文廟的那柄鑰匙。
他將聖賢令放佛凹槽,玄鐵門扇應聲而開,向著兩側同時收了回去,而韓飛也終於看到了文廟聖殿的內殿真正樣子。
在玄鐵門打開的一瞬間,裏麵的所有燈火,便開始依次亮起,最後環繞內殿一圈,將整個殿內,照耀的是燈火通明。
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整齊排列在兩側,樣貌各異的那些雕塑金身,皆為石像雕刻而成。
而在最前方的位置,正對著大門的方向,也有兩座雕塑金身,不過相較於其他的石像雕塑,這兩道金身的打造的材料則是白玉。
兩道金身,身形都十分高大,一左一右,皆是身姿挺拔,傲然而立,左右兩側的石像雕塑,雖然形象各異,但腦袋的朝向,都是向著二人所在的方向看去。
從殿外看去,內殿更像是一座學堂中,兩位先生在給自己的弟子傳道授業的場景。
韓飛隨手將一旁的聖賢令拿出,然後快步走入內殿,開始仔細打量起兩側的雕塑起來,其他不說,韓飛自己曾經和薛若海學過很多年的木雕,對於雕刻一道,略有心得。
所以,他隻是看了一眼,就能看出,將這些石像雕刻出來的師傅,都是技術高超的頂尖存在,那些石像不但將容貌刻畫的入木三分,更是連臉上的各不一樣的生動表情,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韓飛自認,就算是自己做木雕多年,也沒有這個水準。
他走在中間的道路上,默默的數了數雕塑的數量,剛剛好二十七個。與他先前所打探的消息相符。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二十七聖賢了。
韓飛還注意到,兩側雕像的後方,也有很多類似於雕塑底座的存在,隻不過,那些底座都是空置的,上麵落滿了灰塵,想來,那上麵應該曾經也是聖賢雕塑,要知道,書院的聖賢,在最開始的時候,可是足足有七十二人。
隻不過隨著數百年的起起伏伏,即便是遠離江湖和廟堂的文廟聖殿,也依舊逃不過歲月變遷,而那七十二位聖賢,也隨之淹沒在了曆史長河中。
最後,韓飛走到了最前方傲然而立的那兩座白玉雕塑跟前,雕塑金身,比他還略顯高大,讓他隻能仰頭望去。
這才發現,雖然兩位白玉雕塑都是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但卻給人截然相反的兩種感覺。
左邊那位,麵容和藹可親,臉上帶著溫和笑容,一幅教書先生的形象,雖然身形偉岸,背部卻略顯彎陀,且雙臂比之尋常人要長出一截來,左手向上攤開,手中有一本書卷,而右手則是豎起在胸前,手掌虛握,麵向大門,似乎在給眾人展示什麽東西。
而右手邊的那位,卻麵容莊重嚴肅,魁梧的身形挺拔有力,雙手皆在身前,交錯虛抬,手掌下壓,看起來多少有些怪異。
不用多想,這二人應該就是傳說中在上古時期開創了儒家一脈的兩位儒家聖人了。
韓飛手中的紫薇劍,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又稱仁義劍,其名便是來自於這兩位聖人曾經所言的兩句儒家聖訓。
雖然韓飛自身並非是儒家一脈的弟子,但他多年來,也曾讀了不少書籍,算是半個讀書人,更何況,如今修行儒家浩然氣,又手持儒家的傳承之物,紫薇劍。與儒家可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所以,當他見到這兩位曾經救萬民於水火的兩位儒家聖人,也一改平日裏的嬉笑之色,略顯莊重的以儒家禮儀,參拜了一番。
不僅是對兩位聖人,便是兩側的那些儒家先賢,他都選擇了一一參拜。
一來是為他貿然進入表達歉意,二來也是以示恭敬。
等到做完這一切後,韓飛這才開始認真打量起了四周的情況,宋淮安隻是讓他將聖賢令帶到文廟聖殿,卻並沒有提及,進入之後,該如何去做。隻是在韓飛問及時,說了一句,你到了之後,自會明白的話語。
最後韓飛的目光落在了左手那位和藹可親的漢子的虛握的右手上,他像是明白了什麽,將聖賢令拿了出來,然後將其比對這,放在了對方的手中,恰好對上他虛握的右手,嚴絲合縫。
而就在他將聖賢令與白玉雕塑結合的那一刻,整個白玉雕塑都似乎散發出了一道瑩瑩白光來。
緊接著,在韓飛的腳下,也同時出現了一道奇異的光芒,如流水一般向著四周蔓延,最後形成了一道法陣刻紋。
而這道法陣,韓飛曾經在一處地方見到過,那就是天音宗的後山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