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給我作了檢查後,雙眉緊蹙。第二天早晨,突然跨上戰馬,不知上那兒去了。我失去雷震的照料,出現了脫水症狀,生命垂危。三天後,雷震突然回來了,一到駐地,立即對我進行大劑量注射。注射的效果十分顯著,眼看燒退了,病情輕多了。
為了救我,雷震離開部隊好幾天,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奔走,找來了有效的抗菌藥。
雷震離隊期間,有幾個傷員死了。我這條命是幾個八路軍傷兵的犧牲換來的。
在我痊癒時,國府軍發動了猛烈進攻,八路軍不得不撤退。隨著戰局的惡化,第八後勤部也撤到了國境線上的安東。隔著一條鴨綠江,安東對麵就是新義州,即朝鮮。如果去新義州,就可以想辦法到釜山。隊友們的臉龐又出現在我眼前。我的心,飛向日本。
國府軍很快追蹤而來,安東城內展開了巷戰,傷員驟增,醫務班忙得招架不住。安東僑住著許多日本人,其中有日本醫生和護士。第八後勤部很快“徵用”了這些醫務人員。
八路軍英勇奮戰,擊退了國府軍。後來,八路軍貼出布告:將遣返日本人中的病員回國,要日本病員報名。這時候,我也要求回國。
第二十一章 未遂的饅頭
第一節
最終踏上回日本的輪船甲板,是在昭和二十三年三月底。
森永終於把離開“731”至回國的那段經歷說完了。
“您知道雷震有妹妹嗎?”棟居想起最初在藪下的醫院裏查明楊君裏身分的時候,曾聽說她有個哥哥是八路軍軍醫。雷震不也姓楊嗎?
“雷震從來不提他的身世,也沒聽他說有妹妹,妹妹怎麽啦?”森永反問道。
棟居把楊君裏的有關情況粗略地介紹了一遍。
“女馬魯他我隻見過一次,還帶著嬰兒哪!”
“什麽時候看到的?”
“我記得是昭和十九年六月末。我想曬一下太陽,剛爬上口字樓屋頂,就聽到院子裏傳來鐵鏈拖曳在地上的響聲,循聲朝院子一望——馬魯他正戴著鎖鏈進行活動。他們每跨一步就發出嚓啦、嚓啦的響聲。其中有一個女馬魯他,帶著一個剛滿周歲、趔趄學步的小孩。其他馬魯他都戴著手銬,隻有這個女馬魯他手腳自由,她攙著孩子的手正在散步。見此情景,一種衝動感驅使我想把口袋裏的太妃糖扔下去。那個女馬魯他長得嬌小玲瓏,皮膚潔白。直到今天,他們母子倆的身姿還常常在我眼前出現。”
昭和十九年六月,楊君裏沒有分娩,這無疑是其他女馬魯他。楊君裏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被調換了,而這個女馬魯他的孩子可能是帶進“731”的吧。魔鬼般的“731”隊員對帶孩子女馬魯他倒別有一番特別感情。
“您的照相機在雷震那兒嗎?”棟居轉變了話題。
“我的所有東西都在八路軍的軍營裏,以後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哪兒去了。我能有今天,全靠雷震啊!他救了我命。我真想再見他一麵,好好謝謝他。”
“那以後雷震怎麽樣了?”
“不知道,當時四十歲上下,今天要是健在的話也該七十出頭了。”
“那麽,森永先生,您怎麽會到藪下院長這兒來的呢?”
棟居聽完森永的身世,覺得還有問題要了解。
“其實,在‘731’的時候,藪下先生救過我的命,加上雷震救我,我這人真是命大呀!”
“怎麽回事呢?”
“當時,隊裏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被稱為‘饅頭事件‘。‘731’裏裝有中心供熱係統,利用它的高壓蒸氣蒸煮各研究班夜餐的饅頭。有一次,我不假思索地吃了某個研究班給我的饅頭,二天後發起了高燒,神誌不清。檢查後發現白血球銳減。在這當口,給我治療的正是藪下先生。他給我注射了731發明的抗傷寒疫苗,把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原來是這樣,看來不僅是馬魯他,連你們少年隊員也成了人體試驗材料,‘731’真是可怕的地方啊!”
“在零下三十度的極寒地區,配備了中心供熱係統,用它的蒸氣做毒饅頭,這實在是日本人的發明。我們把侵略的戰火燒到中國,在被我們強占的大片領土上圍出一隅幹著罪惡的勾當。”
森永的一番解說,使棟居進一步認識了“731”的罪惡本質。
第二節
“森永先生,您在‘731’裏幹什麽工作?”
“我分配在柄澤班製造細菌。”森永講述了製造細菌的情形。——
在“731”裏,集中了全部經驗和技術的精華,建起了一座龐大的細菌製造工廠。在口字樓總務部大樓的最裏麵有更衣室和浴室,抦澤班班員上班進車間前必須在那裏更衣和“沐浴”。先在更衣室脫光衣服,然後穿上白衣、戴上白帽和幾層厚的紗布麵罩,再把橡膠氅從頭套到腳脖,穿上橡膠長靴。還要戴上橡膠手套和潛水鏡似的護目鏡,一副“全副防護”的裝束。
接著,穿著這一身裝束走進浴室。一個鋪著瓷磚的淺水池裏灌著石炭酸液。嘩啦嘩啦走過這個水池,膝蓋以下部分就完全無菌了。然後進入浴室的無菌室,在一個七平方米大小的房間裏,從天花板上噴下消毒液,將隊員從頭到腳進行消毒。徹底滅菌是為了不讓非培養菌沾上瓊脂培養基。
“工廠”裏安裝著巨大的蒸氣鍋和四個培養基容器。先用蒸氣鍋將瓊膠融化,然後放入培養基把它置於高壓鍋內。在高壓鍋裏,一百八十度至二百五十度的高溫將瓊膠徹底滅菌。接下來的工藝是把培養基和瓊膠放進冷卻室,使之凝固。再粑固體瓊膠連同培養基一起放入無菌室,在瓊膠上塗培養菌。
無菌室是個裝著玻璃的房間,約三十鋪席大小。隻有通過前二道“關卡”的隊員才允許進無菌室。在瓊膠上植菌時要用一種“棉棒”迅速不停把活菌疫苗塗在瓊膠的一個端麵。所謂“棉棒”是一根硬鋁棒,長五十厘米,鉛筆般粗細,棒頭上裹著棉花,棉花裏滲有足夠的活菌疫苗。塗菌作業必須均勻,一次成功。操作者的技術要相當嫻熟才行。
操作時,班員全身都採取了防護措施,辨別不出穿在護衛服的人是誰。為了防止菌從口入,作業時一言不發,彼此用手勢表達意思。
植菌後的培養基運回培養室。培養室屋頂是塊整銅板,若大的房間,隻吊著兩盞電燈,顯得陰森暗晦。培養室內的溫度可以按照不同菌種的需要在二十度至八十度之間調節。培養室裏有一天之中就可繁殖的菌種,也有要花上一周才能形成的群落(繁殖時不能用肉眼分辨的聚塊)。
菌種得到瓊膠的培養,在培養基的表麵不斷繁殖,形成粘稠的乳白色群落。將其中成熟的取出,這次用刮棒——白金製,長五十厘米,頭上有刮勺。——將培養基上浮起的群落刮落到器皿裏,積在器皿底的群落呈甜酒狀。這種粘糊糊的粘塊散發出獨特的氣味。
為了救我,雷震離開部隊好幾天,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奔走,找來了有效的抗菌藥。
雷震離隊期間,有幾個傷員死了。我這條命是幾個八路軍傷兵的犧牲換來的。
在我痊癒時,國府軍發動了猛烈進攻,八路軍不得不撤退。隨著戰局的惡化,第八後勤部也撤到了國境線上的安東。隔著一條鴨綠江,安東對麵就是新義州,即朝鮮。如果去新義州,就可以想辦法到釜山。隊友們的臉龐又出現在我眼前。我的心,飛向日本。
國府軍很快追蹤而來,安東城內展開了巷戰,傷員驟增,醫務班忙得招架不住。安東僑住著許多日本人,其中有日本醫生和護士。第八後勤部很快“徵用”了這些醫務人員。
八路軍英勇奮戰,擊退了國府軍。後來,八路軍貼出布告:將遣返日本人中的病員回國,要日本病員報名。這時候,我也要求回國。
第二十一章 未遂的饅頭
第一節
最終踏上回日本的輪船甲板,是在昭和二十三年三月底。
森永終於把離開“731”至回國的那段經歷說完了。
“您知道雷震有妹妹嗎?”棟居想起最初在藪下的醫院裏查明楊君裏身分的時候,曾聽說她有個哥哥是八路軍軍醫。雷震不也姓楊嗎?
“雷震從來不提他的身世,也沒聽他說有妹妹,妹妹怎麽啦?”森永反問道。
棟居把楊君裏的有關情況粗略地介紹了一遍。
“女馬魯他我隻見過一次,還帶著嬰兒哪!”
“什麽時候看到的?”
“我記得是昭和十九年六月末。我想曬一下太陽,剛爬上口字樓屋頂,就聽到院子裏傳來鐵鏈拖曳在地上的響聲,循聲朝院子一望——馬魯他正戴著鎖鏈進行活動。他們每跨一步就發出嚓啦、嚓啦的響聲。其中有一個女馬魯他,帶著一個剛滿周歲、趔趄學步的小孩。其他馬魯他都戴著手銬,隻有這個女馬魯他手腳自由,她攙著孩子的手正在散步。見此情景,一種衝動感驅使我想把口袋裏的太妃糖扔下去。那個女馬魯他長得嬌小玲瓏,皮膚潔白。直到今天,他們母子倆的身姿還常常在我眼前出現。”
昭和十九年六月,楊君裏沒有分娩,這無疑是其他女馬魯他。楊君裏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被調換了,而這個女馬魯他的孩子可能是帶進“731”的吧。魔鬼般的“731”隊員對帶孩子女馬魯他倒別有一番特別感情。
“您的照相機在雷震那兒嗎?”棟居轉變了話題。
“我的所有東西都在八路軍的軍營裏,以後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哪兒去了。我能有今天,全靠雷震啊!他救了我命。我真想再見他一麵,好好謝謝他。”
“那以後雷震怎麽樣了?”
“不知道,當時四十歲上下,今天要是健在的話也該七十出頭了。”
“那麽,森永先生,您怎麽會到藪下院長這兒來的呢?”
棟居聽完森永的身世,覺得還有問題要了解。
“其實,在‘731’的時候,藪下先生救過我的命,加上雷震救我,我這人真是命大呀!”
“怎麽回事呢?”
“當時,隊裏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被稱為‘饅頭事件‘。‘731’裏裝有中心供熱係統,利用它的高壓蒸氣蒸煮各研究班夜餐的饅頭。有一次,我不假思索地吃了某個研究班給我的饅頭,二天後發起了高燒,神誌不清。檢查後發現白血球銳減。在這當口,給我治療的正是藪下先生。他給我注射了731發明的抗傷寒疫苗,把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原來是這樣,看來不僅是馬魯他,連你們少年隊員也成了人體試驗材料,‘731’真是可怕的地方啊!”
“在零下三十度的極寒地區,配備了中心供熱係統,用它的蒸氣做毒饅頭,這實在是日本人的發明。我們把侵略的戰火燒到中國,在被我們強占的大片領土上圍出一隅幹著罪惡的勾當。”
森永的一番解說,使棟居進一步認識了“731”的罪惡本質。
第二節
“森永先生,您在‘731’裏幹什麽工作?”
“我分配在柄澤班製造細菌。”森永講述了製造細菌的情形。——
在“731”裏,集中了全部經驗和技術的精華,建起了一座龐大的細菌製造工廠。在口字樓總務部大樓的最裏麵有更衣室和浴室,抦澤班班員上班進車間前必須在那裏更衣和“沐浴”。先在更衣室脫光衣服,然後穿上白衣、戴上白帽和幾層厚的紗布麵罩,再把橡膠氅從頭套到腳脖,穿上橡膠長靴。還要戴上橡膠手套和潛水鏡似的護目鏡,一副“全副防護”的裝束。
接著,穿著這一身裝束走進浴室。一個鋪著瓷磚的淺水池裏灌著石炭酸液。嘩啦嘩啦走過這個水池,膝蓋以下部分就完全無菌了。然後進入浴室的無菌室,在一個七平方米大小的房間裏,從天花板上噴下消毒液,將隊員從頭到腳進行消毒。徹底滅菌是為了不讓非培養菌沾上瓊脂培養基。
“工廠”裏安裝著巨大的蒸氣鍋和四個培養基容器。先用蒸氣鍋將瓊膠融化,然後放入培養基把它置於高壓鍋內。在高壓鍋裏,一百八十度至二百五十度的高溫將瓊膠徹底滅菌。接下來的工藝是把培養基和瓊膠放進冷卻室,使之凝固。再粑固體瓊膠連同培養基一起放入無菌室,在瓊膠上塗培養菌。
無菌室是個裝著玻璃的房間,約三十鋪席大小。隻有通過前二道“關卡”的隊員才允許進無菌室。在瓊膠上植菌時要用一種“棉棒”迅速不停把活菌疫苗塗在瓊膠的一個端麵。所謂“棉棒”是一根硬鋁棒,長五十厘米,鉛筆般粗細,棒頭上裹著棉花,棉花裏滲有足夠的活菌疫苗。塗菌作業必須均勻,一次成功。操作者的技術要相當嫻熟才行。
操作時,班員全身都採取了防護措施,辨別不出穿在護衛服的人是誰。為了防止菌從口入,作業時一言不發,彼此用手勢表達意思。
植菌後的培養基運回培養室。培養室屋頂是塊整銅板,若大的房間,隻吊著兩盞電燈,顯得陰森暗晦。培養室內的溫度可以按照不同菌種的需要在二十度至八十度之間調節。培養室裏有一天之中就可繁殖的菌種,也有要花上一周才能形成的群落(繁殖時不能用肉眼分辨的聚塊)。
菌種得到瓊膠的培養,在培養基的表麵不斷繁殖,形成粘稠的乳白色群落。將其中成熟的取出,這次用刮棒——白金製,長五十厘米,頭上有刮勺。——將培養基上浮起的群落刮落到器皿裏,積在器皿底的群落呈甜酒狀。這種粘糊糊的粘塊散發出獨特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