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死亡的狂歡(短篇集) 作者:[日]森村誠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景不長、淒風襲人的“祭”啊!
富子忽然想起模仿芭蕉的“鵜舟”(芭蕉:即鬆尾芭蕉,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詩人。鵜舟:即飼養鸕鷹捕魚的船。芭蕉“鵜舟”的俳句,意為:“好景不長,淒楚鵜舟”。諷喻鸕鷹捕魚,不過是“一場歡喜忽悲辛”而已)這個俳句來了。
搖手帕的美女
一
回憶起來,我與和多田新一有過不少交往。他在先日公司工作35年,最後僅僅獲得了公司的全勤獎。
35年前,他在二流私立大學畢業就進了公司,沒有轉業改行,一直勤於職守,因而受到了人們的讚佩。不僅如此,這期間他也沒有搬過一次家,一直從家裏上班,這也是不同尋常的。
他在神奈川縣i市的住宅,是從父母手裏繼承下來的古色蒼然的故居。家中要張傘遮雨,賊風不斷從牆縫吹進來,那是個破陋不堪的房屋。可他沒有另購新居,還是照舊住在那裏。
院裏有個狹小的院落,房屋朝南倒是個優點。和多田就在這個家裏生長,就學、結婚和養育兒女。可以說,他在這個家裏,鏤刻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史。
就業以後,因為去公司上下班很遠,曾經幾次打算賣掉舊居,在公司附近另買一所私宅。可那是雙親唯一的遺產啊,又戀戀不捨地住下來了。
這期間,他已習慣於如此上下班了。但伴隨著市內建設的迅速發展,擴大了交通線路,平均上班時間,單程就延長到一個半小時。現在看來,和多田的住宅還不是遠距離的呢。
盡管如此,從郊外的家到公司,和多田還是毫不厭倦地連續出勤了35年。這裏,有和多田性格保守的一麵,也有不見異思遷、始終執著於同一事物的堅毅氣質的原因。這就是人們不叫他新一、而叫他“古一”的理由所在。
出於這個性格,他雖在公司沒被提拔,可還是有信用的。他沒有嶄新思想的閃光和追求進取的精神,但有紮紮實實地從事業務的安定性,這就博得了公司的幹部、部下和後輩們的信賴。
話說回來,這個信賴,反倒成了將他緊緊捆在一個公司的鐵鎖了。
除了假日,他每日6:30起床,7:30離家,騎自行車7:48到達i站,換乘上班快車,到公司是8:55分。在時間表上,他總是沒有任何差錯,一分鍾也不耽誤。
回家才稍稍有點餘閑,大抵午後5:30到6:00是下班時間,回到家最遲也不過7:30,途中像去喝點什麽之類的事情,從來沒有過。
簡直像機器一樣的長達35年的呆板生活啊。
和多田往往發生“就這樣幹下去嗎?”的自問。在隻有一瞬的一生,天天重複著如此單調的生活嗎?在自己的一生中,有過一次可以稱得上是挑戰和冒險的行為嗎?
說起異性,隻曉得妻子一人。旅遊,也不過是職員們普通的旅遊。世界上有那麽多無限的未知,美麗的女性和多樣的價值,可自己卻像井蛙一樣,自我封鎖在小天地中,很快進入老境,迫近公司的退休年齡了。老話說“日暮途窮”。這條路走錯了的想法,最近不斷在他的心裏翻騰著。
可是,此外還有什麽別樣的生活方式嗎?對於走到這一步的和多田來說,自己已經不能再選別的道路了,結果,還是現今的公司最適合自己的性格。與多年一起生活的老妻以外的女人結婚,也是無法想像的。
我已經做了最佳的選擇,如果再給予改變人生的機會,也將會和現在的生活一樣,大同小異地送走自己的一生——和多田自我領悟了。
和多田的生活圈,除公司和家以外還有一個,那就是在上下班的電車上。35年間,每日往返2個小時以上,這構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這期間,沿線的風景大部分改變了。荒地變成了耕田,田野蓋起了住宅,山被推土機削平了,森林被伐掉修建了高層住宅。木構造的站房,也在新幹線上,變成了現代化的車站大樓。
舊式電車已經成為廢車,被有冷暖氣裝置的新型電車取代了。35年間,在這沿線上沒有改變的,可以說隻有和多田一人,其他一切都改變了舊顏。
他還是學生的時候,這裏曾是一片廣漠的原野,現在原野的姿影,已被開發的巨手搞得難以辨認了。如果照著這個速度開發下去,恐怕日本全國就將沒有一片空地了,真是驚人的開發性進軍啊。
然而,仔細觀察的話,沿線遺留著昔日風采的東西還是不少見的。沒有被推掉的丘陵啊,殘剩的森林啊,在開發的雄濤麵前,依然以它的原姿勇敢地屹立著。雖然也像風中殘燭一樣地朝不保夕,可它總還是和多田所熟悉的原貌啊。
自然界以外,古老的房屋呀,橋呀,其他的建築物呀,也還存在著,雖然也已為數寥寥了。它們在和多田近40年(就讀時間在內)往返的沿線上,保持著原來的麵目,這對他來說,好像是戰友重逢的一般,那是在對抗時代潮流的絕望的戰鬥中倖存下來的戰友。
可是他在世間的戰友都不在了。在同一線路上堅持出勤近40年的人也不見蹤影了。偶爾看見幾個熟悉的麵孔,也都是轉業或搬遷後暫時回來的人。
乘客麵貌雖然常常變換,可每日同乘,還是能記得常客的容顏。下班時間是前後不一的,上班時間卻是固定不變的。應該說是工資收入者可悲的習慣吧,連乘車的座位大概也總是沒有變化的。
不知道姓名、住所和工作單位,隻記得熟見的麵貌。現在看起來,相互關係也不會有新的進展了。
那是在私營線路上上班人們的特徵。乘坐私營電車者自然形成的群體,近40年來一次也沒有交往過。這是這個線路的優越處還是冷漠處?總之是反映了大城市的人際關係。
一年前,和多田注意到一個新派女職員。那是一個二十四五歲年紀、五官俏麗的瓜子臉女人,她是從m站進到和多田乘坐的車上來的。
在終點新崗站,她換乘國營電車,離開和多田,向出口走去,大概工作崗位是在新宿吧。這個女人,在m站發車後,總是站在行進方向左側門口的位置上,當車經過前麵不遠的地方時,就搖起手帕來;搖完手帕,才離開門口走向電車中間。和多田對這個女人搖動手帕很感興趣,不知她在通過的瞬間,向對方的什麽人頻頻搖動手帕。
和多田在注意著。一天早晨,忽然從車窗外麵向他眼睛射來一道光線。倏忽間,沒有看清是從哪裏射來的,感覺到好像是小孩向太陽轉動著鏡子開玩笑似的。
第二天早晨,這個女人又從從站乘上車來。和多田比她更注意地專心盯著窗外,當車經過一家旁側的時候,女人搖起了手帕,同時光線再次向和多田射來。
雖是一瞬間,和多田這次卻看清了它的來處,那是像他幼時玩弄過的鏡子的反射。那家是他過去的“戰友”,房子是位於線路前的、已經頹壞的、臥在寂寞淒涼中的普通家屋。
和多田知道,那是這條線路開築前,就已顯出氣息奄奄狀態的古老的房屋。鏡子在他家裏安放著。和多田知道他家裏的人,那裏隻住著一個老太婆。以前曾和一個像主人樣的老頭一起生活,不知什麽時候,見不到老頭的形影了,可能是死去了吧。
富子忽然想起模仿芭蕉的“鵜舟”(芭蕉:即鬆尾芭蕉,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詩人。鵜舟:即飼養鸕鷹捕魚的船。芭蕉“鵜舟”的俳句,意為:“好景不長,淒楚鵜舟”。諷喻鸕鷹捕魚,不過是“一場歡喜忽悲辛”而已)這個俳句來了。
搖手帕的美女
一
回憶起來,我與和多田新一有過不少交往。他在先日公司工作35年,最後僅僅獲得了公司的全勤獎。
35年前,他在二流私立大學畢業就進了公司,沒有轉業改行,一直勤於職守,因而受到了人們的讚佩。不僅如此,這期間他也沒有搬過一次家,一直從家裏上班,這也是不同尋常的。
他在神奈川縣i市的住宅,是從父母手裏繼承下來的古色蒼然的故居。家中要張傘遮雨,賊風不斷從牆縫吹進來,那是個破陋不堪的房屋。可他沒有另購新居,還是照舊住在那裏。
院裏有個狹小的院落,房屋朝南倒是個優點。和多田就在這個家裏生長,就學、結婚和養育兒女。可以說,他在這個家裏,鏤刻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史。
就業以後,因為去公司上下班很遠,曾經幾次打算賣掉舊居,在公司附近另買一所私宅。可那是雙親唯一的遺產啊,又戀戀不捨地住下來了。
這期間,他已習慣於如此上下班了。但伴隨著市內建設的迅速發展,擴大了交通線路,平均上班時間,單程就延長到一個半小時。現在看來,和多田的住宅還不是遠距離的呢。
盡管如此,從郊外的家到公司,和多田還是毫不厭倦地連續出勤了35年。這裏,有和多田性格保守的一麵,也有不見異思遷、始終執著於同一事物的堅毅氣質的原因。這就是人們不叫他新一、而叫他“古一”的理由所在。
出於這個性格,他雖在公司沒被提拔,可還是有信用的。他沒有嶄新思想的閃光和追求進取的精神,但有紮紮實實地從事業務的安定性,這就博得了公司的幹部、部下和後輩們的信賴。
話說回來,這個信賴,反倒成了將他緊緊捆在一個公司的鐵鎖了。
除了假日,他每日6:30起床,7:30離家,騎自行車7:48到達i站,換乘上班快車,到公司是8:55分。在時間表上,他總是沒有任何差錯,一分鍾也不耽誤。
回家才稍稍有點餘閑,大抵午後5:30到6:00是下班時間,回到家最遲也不過7:30,途中像去喝點什麽之類的事情,從來沒有過。
簡直像機器一樣的長達35年的呆板生活啊。
和多田往往發生“就這樣幹下去嗎?”的自問。在隻有一瞬的一生,天天重複著如此單調的生活嗎?在自己的一生中,有過一次可以稱得上是挑戰和冒險的行為嗎?
說起異性,隻曉得妻子一人。旅遊,也不過是職員們普通的旅遊。世界上有那麽多無限的未知,美麗的女性和多樣的價值,可自己卻像井蛙一樣,自我封鎖在小天地中,很快進入老境,迫近公司的退休年齡了。老話說“日暮途窮”。這條路走錯了的想法,最近不斷在他的心裏翻騰著。
可是,此外還有什麽別樣的生活方式嗎?對於走到這一步的和多田來說,自己已經不能再選別的道路了,結果,還是現今的公司最適合自己的性格。與多年一起生活的老妻以外的女人結婚,也是無法想像的。
我已經做了最佳的選擇,如果再給予改變人生的機會,也將會和現在的生活一樣,大同小異地送走自己的一生——和多田自我領悟了。
和多田的生活圈,除公司和家以外還有一個,那就是在上下班的電車上。35年間,每日往返2個小時以上,這構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這期間,沿線的風景大部分改變了。荒地變成了耕田,田野蓋起了住宅,山被推土機削平了,森林被伐掉修建了高層住宅。木構造的站房,也在新幹線上,變成了現代化的車站大樓。
舊式電車已經成為廢車,被有冷暖氣裝置的新型電車取代了。35年間,在這沿線上沒有改變的,可以說隻有和多田一人,其他一切都改變了舊顏。
他還是學生的時候,這裏曾是一片廣漠的原野,現在原野的姿影,已被開發的巨手搞得難以辨認了。如果照著這個速度開發下去,恐怕日本全國就將沒有一片空地了,真是驚人的開發性進軍啊。
然而,仔細觀察的話,沿線遺留著昔日風采的東西還是不少見的。沒有被推掉的丘陵啊,殘剩的森林啊,在開發的雄濤麵前,依然以它的原姿勇敢地屹立著。雖然也像風中殘燭一樣地朝不保夕,可它總還是和多田所熟悉的原貌啊。
自然界以外,古老的房屋呀,橋呀,其他的建築物呀,也還存在著,雖然也已為數寥寥了。它們在和多田近40年(就讀時間在內)往返的沿線上,保持著原來的麵目,這對他來說,好像是戰友重逢的一般,那是在對抗時代潮流的絕望的戰鬥中倖存下來的戰友。
可是他在世間的戰友都不在了。在同一線路上堅持出勤近40年的人也不見蹤影了。偶爾看見幾個熟悉的麵孔,也都是轉業或搬遷後暫時回來的人。
乘客麵貌雖然常常變換,可每日同乘,還是能記得常客的容顏。下班時間是前後不一的,上班時間卻是固定不變的。應該說是工資收入者可悲的習慣吧,連乘車的座位大概也總是沒有變化的。
不知道姓名、住所和工作單位,隻記得熟見的麵貌。現在看起來,相互關係也不會有新的進展了。
那是在私營線路上上班人們的特徵。乘坐私營電車者自然形成的群體,近40年來一次也沒有交往過。這是這個線路的優越處還是冷漠處?總之是反映了大城市的人際關係。
一年前,和多田注意到一個新派女職員。那是一個二十四五歲年紀、五官俏麗的瓜子臉女人,她是從m站進到和多田乘坐的車上來的。
在終點新崗站,她換乘國營電車,離開和多田,向出口走去,大概工作崗位是在新宿吧。這個女人,在m站發車後,總是站在行進方向左側門口的位置上,當車經過前麵不遠的地方時,就搖起手帕來;搖完手帕,才離開門口走向電車中間。和多田對這個女人搖動手帕很感興趣,不知她在通過的瞬間,向對方的什麽人頻頻搖動手帕。
和多田在注意著。一天早晨,忽然從車窗外麵向他眼睛射來一道光線。倏忽間,沒有看清是從哪裏射來的,感覺到好像是小孩向太陽轉動著鏡子開玩笑似的。
第二天早晨,這個女人又從從站乘上車來。和多田比她更注意地專心盯著窗外,當車經過一家旁側的時候,女人搖起了手帕,同時光線再次向和多田射來。
雖是一瞬間,和多田這次卻看清了它的來處,那是像他幼時玩弄過的鏡子的反射。那家是他過去的“戰友”,房子是位於線路前的、已經頹壞的、臥在寂寞淒涼中的普通家屋。
和多田知道,那是這條線路開築前,就已顯出氣息奄奄狀態的古老的房屋。鏡子在他家裏安放著。和多田知道他家裏的人,那裏隻住著一個老太婆。以前曾和一個像主人樣的老頭一起生活,不知什麽時候,見不到老頭的形影了,可能是死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