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李恪三十五歲。
得知李恪的死訊時,蕭君默愕然良久,隨後躲開了楚離桑和兒女們,把自己關在書房中枯坐了一天。直到深夜,孩子們都已入睡,他才走出來,對楚離桑道:“我當年對吳王說過一句話,可惜他聽不進去。”楚離桑問他是什麽話,蕭君默說:“世間所有的權力,都是一把傷人傷己的雙刃劍。唯有放下,才是最終的救贖。”楚離桑聽完,悽然而笑:“這世上的人,誰不熱衷權力?又有幾人能像你這樣真正放下?”
僅僅六年之後,即顯慶四年,李恪死前發出的那句詛咒便一語成讖了。由於李治早就對一手遮天、獨霸朝綱的長孫無忌心存不滿,加之雙方又曾在武則天立後的事情上發生過激烈衝突,所以李治便聯手武則天誅殺了長孫無忌——先將他流放黔州,繼而賜死,同時也將他的黨羽褚遂良等人剷除殆盡。
在李唐的元勛老臣中,似乎隻有李世勣(後來為避太宗諱改名李勣)最為幸運,他不僅一直隱藏著天刑盟素波舵舵主的真實身份,而且安然躲過了一次次殘酷而血腥的權力鬥爭,直到總章二年才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七歲。
這一年,蕭君默和楚離桑都已年近半百,膝下兒女也都已長大成人,其長子甚至已經成家立業。據說,他娶的是一位溫婉賢淑的長安女子,女子的母親便是桓蝶?衣。
即使成年之後,蕭君默的兒女們都還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教他們學習王羲之的書法,也時常跟他們講一個關於《蘭亭序》的故事。不過,他們所聽到的版本,是從長安的朝廷流傳出來的。這個版本說的是:貞觀年間,太宗皇帝酷愛王羲之的書法,便命天下州縣廣為搜羅其法帖,後來聽說《蘭亭序》真跡藏在一個叫辯才的老和尚手中,便命一位姓蕭的禦史,假扮書生接近辯才,用計騙取了《蘭亭序》。
據說,皇帝得到《蘭亭序》後,愛不釋手,日夜揣摩,卻始終未能勘破王羲之書法的真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
兒女們問父親:“《蘭亭序》真有那麽深的奧秘嗎,連皇帝都無法勘破?”蕭君默淡然一笑,答言:“這世上有許多事情,縱然貴為皇帝也不一定能勘破。也許有些奧秘,終究隻能留給後世之人去破解了。”
後記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寫小說是我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而當今日夢想成真,我已年逾不惑。
其間的跨度,是三十年。
人的一生沒幾個三十年,可見我這個夢,做得真的是有點長。
在這段漫長的時光中,我其實寫了不少小說,但都讓它們躺在了抽屜裏或電腦文檔裏,至今未見天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嚴苛,總覺得它們拿不出手。而今,我終於讓這部小說付梓麵世,那至少說明,它在我自己的心目中屬於及格產品。
人到中年才完成第一部 小說,從壞處來看,或許會少一些年輕人特有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信馬由韁的激情,但是從好處來說,卻可以調動半輩子的思想沉澱、知識積累和寫作技巧。換個角度講,我可以說為了這部小說,已經準備了整整三十年。如此“厚積薄發”,如此三十年磨一劍,想必挺符合當下流行的所謂“工匠精神”吧?
當然,我這麽說,意思並不是我從三十年前就開始為這部小說打腹稿或搜集資料了,而是說,我為自己儲備了駕馭這部小說所需的能力和各方麵“幹貨”,使我得以勝任這項工作,從而對得起萬千讀者。
《蘭亭序殺局》是一部歷史文化懸疑小說。細心的讀者應該能看出,它的對標作品就是當年曾風靡一時、大名鼎鼎的《達·芬奇密碼》。至今我猶然記得,當時讀到這本小說時的那種驚艷之感——一幅畫作背後竟然隱藏著那麽深遠、複雜和驚人的秘密,作者腦洞真大!
盡管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秘密和陰謀都是丹·布朗扯的,可人家就是扯得讓你服氣,扯得讓你懷疑那些東西都是真實的歷史。平心而論,《達·芬奇密碼》的故事並不算特別好看,情節有些套路,人物也有些臉譜化,但瑕不掩瑜——丹·布朗在西方歷史、文化、宗教,尤其是藝術史、符號學方麵的學識和造詣,以及把虛構的陰謀論嵌入歷史縫隙的本領,足以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作為歷史文化懸疑小說的裏程碑之作,《達·芬奇密碼》對於所有後來的同類型小說,肯定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啟發和影響,拙作自然也不會例外。雖然在構思和創作《蘭亭序殺局》時,我並未有意識地去模仿《達·芬奇密碼》,但由於二者在類型上的一致,以及它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拙作必不可免會有它的影子,帶上它的氣味。套用豆瓣上一位牛×讀者寶木笑先生的評論,他說拙作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達·芬奇密碼》的一種“中式映射”。我認為,這個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
了解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之前的創作集中在通俗歷史和傳統文化方麵,相應的主要工作成果便是七卷本《血腥的盛唐》和《王陽明心學》。有了這些必不可少的沉澱和積累,才有了目前呈現在大家麵前的這部小說。再次借用寶木笑先生的話說,就是:“作者王覺仁先生在作家和編劇的職業之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傳統文化研究者,他的《王陽明心學》有著很深的學術功底,七卷本的《血腥的盛唐》算是為《蘭亭序殺局》夯實了寫作的基礎。”“王覺仁對於唐朝的官製、服飾、禮儀、風俗、建築、音樂等各方麵的描述都極具功底。”這些評價雖然有些過譽,我愧不敢當,但至少勾畫出了我這些年為學和寫作的大致脈絡,也從旁觀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事實——我創作《蘭亭序殺局》的確是“有備而來”的。
得知李恪的死訊時,蕭君默愕然良久,隨後躲開了楚離桑和兒女們,把自己關在書房中枯坐了一天。直到深夜,孩子們都已入睡,他才走出來,對楚離桑道:“我當年對吳王說過一句話,可惜他聽不進去。”楚離桑問他是什麽話,蕭君默說:“世間所有的權力,都是一把傷人傷己的雙刃劍。唯有放下,才是最終的救贖。”楚離桑聽完,悽然而笑:“這世上的人,誰不熱衷權力?又有幾人能像你這樣真正放下?”
僅僅六年之後,即顯慶四年,李恪死前發出的那句詛咒便一語成讖了。由於李治早就對一手遮天、獨霸朝綱的長孫無忌心存不滿,加之雙方又曾在武則天立後的事情上發生過激烈衝突,所以李治便聯手武則天誅殺了長孫無忌——先將他流放黔州,繼而賜死,同時也將他的黨羽褚遂良等人剷除殆盡。
在李唐的元勛老臣中,似乎隻有李世勣(後來為避太宗諱改名李勣)最為幸運,他不僅一直隱藏著天刑盟素波舵舵主的真實身份,而且安然躲過了一次次殘酷而血腥的權力鬥爭,直到總章二年才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七歲。
這一年,蕭君默和楚離桑都已年近半百,膝下兒女也都已長大成人,其長子甚至已經成家立業。據說,他娶的是一位溫婉賢淑的長安女子,女子的母親便是桓蝶?衣。
即使成年之後,蕭君默的兒女們都還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教他們學習王羲之的書法,也時常跟他們講一個關於《蘭亭序》的故事。不過,他們所聽到的版本,是從長安的朝廷流傳出來的。這個版本說的是:貞觀年間,太宗皇帝酷愛王羲之的書法,便命天下州縣廣為搜羅其法帖,後來聽說《蘭亭序》真跡藏在一個叫辯才的老和尚手中,便命一位姓蕭的禦史,假扮書生接近辯才,用計騙取了《蘭亭序》。
據說,皇帝得到《蘭亭序》後,愛不釋手,日夜揣摩,卻始終未能勘破王羲之書法的真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
兒女們問父親:“《蘭亭序》真有那麽深的奧秘嗎,連皇帝都無法勘破?”蕭君默淡然一笑,答言:“這世上有許多事情,縱然貴為皇帝也不一定能勘破。也許有些奧秘,終究隻能留給後世之人去破解了。”
後記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寫小說是我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而當今日夢想成真,我已年逾不惑。
其間的跨度,是三十年。
人的一生沒幾個三十年,可見我這個夢,做得真的是有點長。
在這段漫長的時光中,我其實寫了不少小說,但都讓它們躺在了抽屜裏或電腦文檔裏,至今未見天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嚴苛,總覺得它們拿不出手。而今,我終於讓這部小說付梓麵世,那至少說明,它在我自己的心目中屬於及格產品。
人到中年才完成第一部 小說,從壞處來看,或許會少一些年輕人特有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信馬由韁的激情,但是從好處來說,卻可以調動半輩子的思想沉澱、知識積累和寫作技巧。換個角度講,我可以說為了這部小說,已經準備了整整三十年。如此“厚積薄發”,如此三十年磨一劍,想必挺符合當下流行的所謂“工匠精神”吧?
當然,我這麽說,意思並不是我從三十年前就開始為這部小說打腹稿或搜集資料了,而是說,我為自己儲備了駕馭這部小說所需的能力和各方麵“幹貨”,使我得以勝任這項工作,從而對得起萬千讀者。
《蘭亭序殺局》是一部歷史文化懸疑小說。細心的讀者應該能看出,它的對標作品就是當年曾風靡一時、大名鼎鼎的《達·芬奇密碼》。至今我猶然記得,當時讀到這本小說時的那種驚艷之感——一幅畫作背後竟然隱藏著那麽深遠、複雜和驚人的秘密,作者腦洞真大!
盡管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秘密和陰謀都是丹·布朗扯的,可人家就是扯得讓你服氣,扯得讓你懷疑那些東西都是真實的歷史。平心而論,《達·芬奇密碼》的故事並不算特別好看,情節有些套路,人物也有些臉譜化,但瑕不掩瑜——丹·布朗在西方歷史、文化、宗教,尤其是藝術史、符號學方麵的學識和造詣,以及把虛構的陰謀論嵌入歷史縫隙的本領,足以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作為歷史文化懸疑小說的裏程碑之作,《達·芬奇密碼》對於所有後來的同類型小說,肯定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啟發和影響,拙作自然也不會例外。雖然在構思和創作《蘭亭序殺局》時,我並未有意識地去模仿《達·芬奇密碼》,但由於二者在類型上的一致,以及它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拙作必不可免會有它的影子,帶上它的氣味。套用豆瓣上一位牛×讀者寶木笑先生的評論,他說拙作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達·芬奇密碼》的一種“中式映射”。我認為,這個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
了解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之前的創作集中在通俗歷史和傳統文化方麵,相應的主要工作成果便是七卷本《血腥的盛唐》和《王陽明心學》。有了這些必不可少的沉澱和積累,才有了目前呈現在大家麵前的這部小說。再次借用寶木笑先生的話說,就是:“作者王覺仁先生在作家和編劇的職業之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傳統文化研究者,他的《王陽明心學》有著很深的學術功底,七卷本的《血腥的盛唐》算是為《蘭亭序殺局》夯實了寫作的基礎。”“王覺仁對於唐朝的官製、服飾、禮儀、風俗、建築、音樂等各方麵的描述都極具功底。”這些評價雖然有些過譽,我愧不敢當,但至少勾畫出了我這些年為學和寫作的大致脈絡,也從旁觀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事實——我創作《蘭亭序殺局》的確是“有備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