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唐朝詭事錄2長安鬼跡 作者:魏風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晉的隱士在後期有包括陶淵明、周續之、劉遺民在內的“潯陽三隱”。作為隱士詩人之宗,陶淵明曾多次出仕、多次歸隱,四十歲之後徹底過起田園生活:“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糙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這是一個時代即將結束時的士人的選擇。在《飲酒》中,詩人則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ju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前代比起來,魏晉隱士在鍾情老莊上表現得更明顯,無論是陶淵明,還是劉遺民,抑或周續之,都傾心於《老子》《莊子》。尤其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帶有老子風格的“小國寡民”的世外理想之境,千年以後,引得後人探尋和追慕。他們與廬山高僧慧遠關係密切,並加入了蓮社。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表明佛教對中國隱士有了影響。與陶淵明同一時代的宗炳,在具有隱士身份的同時,還是那個時代第一流的山水畫家。朝廷屢次徵召其出山,皆被拒絕。他是繼許詢、王羲之之後,又一個狂熱的山水愛好者。按史上記載,他“每遊山水,往輒忘歸”,“愛遠遊,西陟荊、巫,南登衡、嶽,因而結宇衡山”。他潛幽穀,行遠山,達三十年之久。晚年時,不能再遠行,於是把自己曾去過的山水都畫於家中牆壁上,“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
隨後南北朝時的陶弘景,是古代隱士中的一個典型。他36歲辭官,“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後隱居於茅山。陶弘景深知廣謀,梁武帝蕭衍建梁前,與陶弘景過從甚密。後蕭稱帝,朝廷每有大決策,必派使者入茅山徵求陶弘景的意見,“書問不絕,冠蓋相望”。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陶本可以隱居到更遠的名山,但卻沒這樣做,而是隱居在了離京城建康(今南京)很近的茅山。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他是有想法的人:因為離京城近,皇帝才可以跟他形成互動。在追逐自然適意的人生體驗的同時,又參與著國家大事的製定,取得隱士與權力的兩全。對他來說,權力角色未必是其終極追逐的,他也許隻是把決斷國事當作構成隱士價值的另一個部分。這需要與京城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地理上的距離和精神上的距離),這個度是不好拿捏的,但陶弘景很好地完成了這個角色。
隱逸內涵發生微妙的變化,是在寄居江南的東晉王朝時期。東晉名士除了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外,向外又發現了山川之美。東晉前,即使嚴光隱居於美麗的富春江,在他那裏,第一重因素也是出於對人格和精神獨立的堅守。而東晉之後,士之隱,雖也存在嚴光這樣的心理,但純粹的山水審美和由此帶來的生活方式已日益顯得重要起來。再後來,山水情結由停留於欣賞自然景觀上升為一種陶冶心性的生活,最後至唐朝時化為一種人文情懷,正如李白所說:“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臥,鬆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詩中既描繪了自然的美景,又追慕了隱士生活的清幽,還表達了一種生命的理想狀態。隱逸生活的具體內容,往往又為旅行、讀書、彈琴、品茶、修道、參禪、詩歌、書畫、名士互訪等所環繞,如此的人文生活孕育了山水詩歌(或稱之為隱逸詩歌)和山水畫。反過來,這種文藝映照又使隱士文化本身顯得更為深幽可人。
李白一生就至少隱居五次,甚至一度還模仿竹林七賢,與孔巢父等人搞了個“竹溪六逸”。他被徵召到長安出任翰林學士,隱逸的背景給了很大的推力。如果說李白的隱逸,多是出於個人的性情,那麽另一批唐朝隱士情況有所不同:他們把隱作為出仕的跳板,代表人物是盧藏用。盧實際上考中了進士,但由於暫時沒被授予官職,所以直接去了長安旁的終南山隱居,以退為進地等待朝廷徵召,後來果然以高士的身份被授官左拾遺。另一名隱士司馬承禎則堅持不仕,返回天台山前,盧藏用為之送行,指著終南山說:“此中大有嘉處。”意思是,在這裏隱居就可以了,何必遠赴天台?承禎答:“以仆視之,仕宦之捷徑耳。”宋士對唐人的這種做法是看不慣的,《新唐書》:“然放利之徒,假隱自名,以詭祿仕,肩相摩於道,至好終南、嵩山為仕途捷徑。”這就是“終南捷徑”的由來(為什麽偏偏是終南山和嵩山?因為終南山和嵩山,一個離長安近,一個離洛陽近,而且一個是道教名山,一個是佛教名山,崇道信佛的唐朝皇帝們基本上就在這兩都之間轉悠,所以隱居在這裏會很容易地被朝廷發現)。
唐有盧藏用,也有李泌。李泌,同樣有道士背景,最後卻做到了宰相。他的傳奇當然不在於此,而在於他進退有據。時逢“安史之亂”,李泌為唐肅宗近臣,為平叛出謀劃策,深得皇帝欣賞,雖還沒做宰相,但卻“權逾宰相”。李泌雖得寵,但有保身之道,“泌有謀略而好談神仙詭誕”,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往往假借神仙之名擺脫困境,同時也給競爭對手無意於世俗功名的印象,他與肅宗有約:“俟平京師,則去還山。”後長安收復,李泌就真的告別皇帝,去衡山隱居了。後來,世間風雲變幻,他幾齣幾隱,唐德宗時代,又被召回長安出任宰相。李泌深具儒道兩家的氣質,既能從儒家的角度為國家建功立業,又能很好地踐行修身養性的道家理想,無論是出山還是退隱,都心懷平和,榮辱不驚,這在古代是少見的。
李泌的經歷,實際上也道出中國古代士人的三種互為關聯的理想:隱、仕、仙。
雖然盧藏用這樣的行為也成為一種現象,但相較之下依舊是少數。在唐朝,更多的隱士是像我們故事主人公契虛的朋友司馬郊那樣的,在紅塵與權力麵前保持著人格的高貴和獨立,堅守自己最初的誌向而不移。這是隱士文化中最光輝的部分所在。往大裏說,在權力和主流的對麵,它樹立了一種別樣的人生樣式和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所包含的是人格的高貴、精神的自由、誌向的堅守和選擇的決絕,在優美的山水中,開闢出一條讓我們欣喜的文化和生活的道路。
談隱士文化時,有一點是無法迴避的:與其相輔而生的山水文化和田園生活。“隱士”二字從字麵上講,一為隱,一為士。在哪裏可以隱呢?自然是峰巒疊翠、林木清幽的山水間。華夏大地,本來就多奇秀山水,在進入工業社會前,沒有環境的汙染與破壞,那時的一山一水,更有古樸的魅力。在唐時,終南山冠蓋整個帝國,其他隱逸名山則有華山、嵩山、廬山、衡山、天台山、四明山、青城山、武夷山、太白山、羅浮山……
繼續說契虛的故事。
隱居華山的他,多年以後,已達到不用進食的辟穀境界了,每天喝風飲露。
辟穀分“服氣辟穀”“服藥辟穀”。在這裏,契虛採取的是“服氣辟穀”。反正,他越來越有仙人範兒了。
後來,司馬郊去世,百鳥聚庭院而鳴,契虛也很難過。
唐朝遠山,空穀幽蘭,如此生活,夫復何求?但對契虛來說,還有一樁心願沒完成,那就是——成為稚川永久的居民。司馬郊死後,契虛繼續在華山隱居修行。當時,有叫鄭紳與沈聿的,自長安來,至華山,逢大雨,二人投宿於契虛的茅屋。
由於契虛不再吃五穀雜食,所以當鄭、沈到來後,契虛沒食物給他們吃。
二人奇怪於契虛不吃飯卻能神采豐奕。契虛把自己的經歷說給他們聽。二人辦完事,返回長安時,鄭紳單獨去華山腳下契虛所住的糙廬拜訪,但糙廬已空。鄭紳頗為感慨,在他看來,作為隱士的契虛已成仙得道,去稚川定居了……
販茶求仙記
講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它發生在一批茶葉販子身上。
玄宗天寶年間,安徽壽州大茶商劉清真帶著十九個員工,運送大批茶葉去洛陽、長安販賣。他們這趟生意帶了多少茶葉呢?每人“一馱”(相當於現在的一百多斤)。劉清真作為老闆,自己當乘馬押送,這樣算來,共帶了一千九百多斤茶葉,可以說是個巨大的數字了。而且,唐朝時,壽州茶很有名,這趟買賣當值不少銀子。
一路上,劉清真帶人曉行夜宿,十分謹慎。
此日一行人進入河南陳留地界,遇見了強盜。還好,盜賊不是很多,加上劉清真等人拚死保護,茶葉沒被搶走。後聽路人說,陳留一帶不是很太平,總有過往客商被劫。為安全起見,劉清真聽從了一位當地人的勸說,改變了方向,不再西行洛陽、長安,而是一路北折,往魏郡方向而去。
隨後南北朝時的陶弘景,是古代隱士中的一個典型。他36歲辭官,“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後隱居於茅山。陶弘景深知廣謀,梁武帝蕭衍建梁前,與陶弘景過從甚密。後蕭稱帝,朝廷每有大決策,必派使者入茅山徵求陶弘景的意見,“書問不絕,冠蓋相望”。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陶本可以隱居到更遠的名山,但卻沒這樣做,而是隱居在了離京城建康(今南京)很近的茅山。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他是有想法的人:因為離京城近,皇帝才可以跟他形成互動。在追逐自然適意的人生體驗的同時,又參與著國家大事的製定,取得隱士與權力的兩全。對他來說,權力角色未必是其終極追逐的,他也許隻是把決斷國事當作構成隱士價值的另一個部分。這需要與京城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地理上的距離和精神上的距離),這個度是不好拿捏的,但陶弘景很好地完成了這個角色。
隱逸內涵發生微妙的變化,是在寄居江南的東晉王朝時期。東晉名士除了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外,向外又發現了山川之美。東晉前,即使嚴光隱居於美麗的富春江,在他那裏,第一重因素也是出於對人格和精神獨立的堅守。而東晉之後,士之隱,雖也存在嚴光這樣的心理,但純粹的山水審美和由此帶來的生活方式已日益顯得重要起來。再後來,山水情結由停留於欣賞自然景觀上升為一種陶冶心性的生活,最後至唐朝時化為一種人文情懷,正如李白所說:“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臥,鬆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詩中既描繪了自然的美景,又追慕了隱士生活的清幽,還表達了一種生命的理想狀態。隱逸生活的具體內容,往往又為旅行、讀書、彈琴、品茶、修道、參禪、詩歌、書畫、名士互訪等所環繞,如此的人文生活孕育了山水詩歌(或稱之為隱逸詩歌)和山水畫。反過來,這種文藝映照又使隱士文化本身顯得更為深幽可人。
李白一生就至少隱居五次,甚至一度還模仿竹林七賢,與孔巢父等人搞了個“竹溪六逸”。他被徵召到長安出任翰林學士,隱逸的背景給了很大的推力。如果說李白的隱逸,多是出於個人的性情,那麽另一批唐朝隱士情況有所不同:他們把隱作為出仕的跳板,代表人物是盧藏用。盧實際上考中了進士,但由於暫時沒被授予官職,所以直接去了長安旁的終南山隱居,以退為進地等待朝廷徵召,後來果然以高士的身份被授官左拾遺。另一名隱士司馬承禎則堅持不仕,返回天台山前,盧藏用為之送行,指著終南山說:“此中大有嘉處。”意思是,在這裏隱居就可以了,何必遠赴天台?承禎答:“以仆視之,仕宦之捷徑耳。”宋士對唐人的這種做法是看不慣的,《新唐書》:“然放利之徒,假隱自名,以詭祿仕,肩相摩於道,至好終南、嵩山為仕途捷徑。”這就是“終南捷徑”的由來(為什麽偏偏是終南山和嵩山?因為終南山和嵩山,一個離長安近,一個離洛陽近,而且一個是道教名山,一個是佛教名山,崇道信佛的唐朝皇帝們基本上就在這兩都之間轉悠,所以隱居在這裏會很容易地被朝廷發現)。
唐有盧藏用,也有李泌。李泌,同樣有道士背景,最後卻做到了宰相。他的傳奇當然不在於此,而在於他進退有據。時逢“安史之亂”,李泌為唐肅宗近臣,為平叛出謀劃策,深得皇帝欣賞,雖還沒做宰相,但卻“權逾宰相”。李泌雖得寵,但有保身之道,“泌有謀略而好談神仙詭誕”,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往往假借神仙之名擺脫困境,同時也給競爭對手無意於世俗功名的印象,他與肅宗有約:“俟平京師,則去還山。”後長安收復,李泌就真的告別皇帝,去衡山隱居了。後來,世間風雲變幻,他幾齣幾隱,唐德宗時代,又被召回長安出任宰相。李泌深具儒道兩家的氣質,既能從儒家的角度為國家建功立業,又能很好地踐行修身養性的道家理想,無論是出山還是退隱,都心懷平和,榮辱不驚,這在古代是少見的。
李泌的經歷,實際上也道出中國古代士人的三種互為關聯的理想:隱、仕、仙。
雖然盧藏用這樣的行為也成為一種現象,但相較之下依舊是少數。在唐朝,更多的隱士是像我們故事主人公契虛的朋友司馬郊那樣的,在紅塵與權力麵前保持著人格的高貴和獨立,堅守自己最初的誌向而不移。這是隱士文化中最光輝的部分所在。往大裏說,在權力和主流的對麵,它樹立了一種別樣的人生樣式和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所包含的是人格的高貴、精神的自由、誌向的堅守和選擇的決絕,在優美的山水中,開闢出一條讓我們欣喜的文化和生活的道路。
談隱士文化時,有一點是無法迴避的:與其相輔而生的山水文化和田園生活。“隱士”二字從字麵上講,一為隱,一為士。在哪裏可以隱呢?自然是峰巒疊翠、林木清幽的山水間。華夏大地,本來就多奇秀山水,在進入工業社會前,沒有環境的汙染與破壞,那時的一山一水,更有古樸的魅力。在唐時,終南山冠蓋整個帝國,其他隱逸名山則有華山、嵩山、廬山、衡山、天台山、四明山、青城山、武夷山、太白山、羅浮山……
繼續說契虛的故事。
隱居華山的他,多年以後,已達到不用進食的辟穀境界了,每天喝風飲露。
辟穀分“服氣辟穀”“服藥辟穀”。在這裏,契虛採取的是“服氣辟穀”。反正,他越來越有仙人範兒了。
後來,司馬郊去世,百鳥聚庭院而鳴,契虛也很難過。
唐朝遠山,空穀幽蘭,如此生活,夫復何求?但對契虛來說,還有一樁心願沒完成,那就是——成為稚川永久的居民。司馬郊死後,契虛繼續在華山隱居修行。當時,有叫鄭紳與沈聿的,自長安來,至華山,逢大雨,二人投宿於契虛的茅屋。
由於契虛不再吃五穀雜食,所以當鄭、沈到來後,契虛沒食物給他們吃。
二人奇怪於契虛不吃飯卻能神采豐奕。契虛把自己的經歷說給他們聽。二人辦完事,返回長安時,鄭紳單獨去華山腳下契虛所住的糙廬拜訪,但糙廬已空。鄭紳頗為感慨,在他看來,作為隱士的契虛已成仙得道,去稚川定居了……
販茶求仙記
講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它發生在一批茶葉販子身上。
玄宗天寶年間,安徽壽州大茶商劉清真帶著十九個員工,運送大批茶葉去洛陽、長安販賣。他們這趟生意帶了多少茶葉呢?每人“一馱”(相當於現在的一百多斤)。劉清真作為老闆,自己當乘馬押送,這樣算來,共帶了一千九百多斤茶葉,可以說是個巨大的數字了。而且,唐朝時,壽州茶很有名,這趟買賣當值不少銀子。
一路上,劉清真帶人曉行夜宿,十分謹慎。
此日一行人進入河南陳留地界,遇見了強盜。還好,盜賊不是很多,加上劉清真等人拚死保護,茶葉沒被搶走。後聽路人說,陳留一帶不是很太平,總有過往客商被劫。為安全起見,劉清真聽從了一位當地人的勸說,改變了方向,不再西行洛陽、長安,而是一路北折,往魏郡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