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跟我說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希爾在2002年回憶道,“就像是在說‘跟那些名畫吻別吧’。”
埃爾·葛雷柯(el greco)《一位僧侶的肖像》(portrait of a monk)
11、安特衛普遭遇戰
隨著時光的流逝,其他渠道的信息來源也提到了比利時。所有的線索都很瑣碎,但是放在一起就拚湊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卡希爾的黑幫團夥一直在向安特衛普的買家提供工業鑽石,這樁生意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十年,如今他們把從羅素堡偷來的部分繪畫也提供給了這位買家——沒有人能確認到底是哪幾幅。用這些畫作抵押,卡希爾從那位神秘買家的手裏借了一百萬美元,他計劃用這筆錢購買海洛因,賺取更多的金錢。
一百萬美元與這些繪畫的實際價值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然而,竊賊們得到這些繪畫的時候,畢竟一個子兒也沒掏過。外行們在對藝術品失竊案保持關注時往往會犯這樣的邏輯錯誤:他們過分執著於失竊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所以當他們發現卡希爾之流的黑幫竟然滿足於一百萬美元的小錢,而不是開出更貼近這些藝術品價值的價碼——比如兩千萬美金時,就認定竊賊都是傻瓜。竊賊們會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正確的比較方式,不是兩千萬比一百萬,應該是一百萬比零,因為他們做的是無本生意。
那位鑽石商把所得到的名畫都鎖在盧森堡某家銀行的保險櫃裏了,因為他確信這些藝術品都是可以保值的。(與盜竊來的汽車、計算機等每周都在貶值的物品不同,那些出自大師之手的失竊畫作可以當做一項安穩的投資,就像好的年份出產的葡萄酒。〉據希爾推測,這位神秘買家看來是打算有朝一日把畫再賣出去,或者是把它們當做交易的籌碼,去換取毒品、軍火、偽鈔或者其他可以在黑市上流通的物品。
擺在警察麵前的難題是如何找到一個合理的辦法,把名畫弄出保險櫃。依據手頭得到的秘密情報,査理·希爾與挪威律師取得了聯繫,對方實際上是一個披著律師外衣的黑社會分子。這一次,希爾扮演的角色與他平常喜歡扮演的有些不同。他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名來自美國、受僱於某位中東大亨的藝術品掮客,宣稱自己的使命就是幫著這位大亨搭建一個很有規模的、由世界級瑰寶組成的藝術收藏。
希爾在這次行動中的化名是克裏斯多福·查爾斯·羅伯茨,也是日後他追尋《吶喊》時所使用的名字。在日常工作乃至居家生活當中,希爾經常會偏執得讓人發瘋。身為秘密探員,他應該關注所有細節,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希爾有時候卻非常隨意。英國作家瑞貝卡·韋斯特形容某人非常粗俗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渾身上下都是雅骨”,照此說來,希爾就是渾身上下沒有一根精細的骨頭。一方麵,希爾可以花上大把時間去編造假的身份證明文件,力求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但另一方麵,他隨時都有可能對著匪徒們誇誇其談,細緻地描述某個城市甚至城市裏的某個建築物’但他先前根本沒去過那地方。
盡管希爾的口無遮攔往往會讓自己陷人任何一個新手都能夠輕易避免的困境當中,但他彌補過失的能力同樣也是其他任何人都望塵莫及的。這類問題常有,隻是難以預測這次又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個人生活當中,希爾同樣喜歡走極端。曾經有一段時間,希爾頻繁接到恐嚇電話,揚言會對他和他的家人不利,希爾非常謹慎地摘掉了他家前門的門牌號;然而,怕天氣熱的他會讓前門敞著,隨便什麽人都能進來,他竟然對此不以為然。
表麵看來,希爾的這項裝扮成中東地區神秘人物的計劃挺搞笑的,但他已經發現了,竊賊們的貪慾是他最可依賴的防身武器,足以將計劃中那些漏洞掩蓋得天衣無縫。希爾常用的策略是,不用捏造詳盡的故事,隻需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線索就可以了。因為他發現,對藝術市場的無知、對西亞石油富豪的偏見,以及好萊塢電影的陳詞濫調(陰影裏的大人物把腳蹺在像戰艦一般龐大的辦公桌上,點上一根雪前,充滿憐愛地凝視著他的個人收藏當中最新加入的部分)讓新一代的犯罪分子們會去自動補足故事的其他部分,但是這些都不過是利慾薰心、頭腦混亂的產物。
“你必須找到他們思維方式中的弱點,並好好加以利用,”希爾說,“犯罪分子們總是在尋找某位願意為換取失竊藝術品而一擲萬金的大闊佬。他們總以為在某個地方會有這樣的神秘大佬,隨身帶著自己全部的錢財。當然,這種想法簡直是狗屎一堆,但是要知道,犯罪分子們往往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當中。其實他們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事情究竟是怎麽樣運轉的,然而,除了他們自己的聲音,他們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那個流氓律師告訴克裏斯·羅伯茨,也就是假酋長代理人,他可以幫忙買到從羅素堡偷出來的畫。通過這位律師,希爾很快就見到了一位叫做尼爾·馬爾維希爾的神秘人物。看起來,馬爾維希爾與那位安特衛普的鑽石買家在某些方麵是搭檔。
愛爾蘭的報紙通常把馬爾維希爾形容為“南都柏林商人”,至於他到底是幹什麽的,則一直秘而不宣,但是很顯然,馬爾維希爾幹得不錯。他住在都柏林附近的一所大房子裏,喜歡收集古董車,他在西班牙旅遊勝地馬爾韋利亞也安了個家;他個子高高的,衣著浮華,經常穿顏色鮮亮的夾克衫,髙爾夫休閑褲,腳上,帶有流蘇裝飾的路夫皮鞋1。
埃爾·葛雷柯(el greco)《一位僧侶的肖像》(portrait of a monk)
11、安特衛普遭遇戰
隨著時光的流逝,其他渠道的信息來源也提到了比利時。所有的線索都很瑣碎,但是放在一起就拚湊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卡希爾的黑幫團夥一直在向安特衛普的買家提供工業鑽石,這樁生意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十年,如今他們把從羅素堡偷來的部分繪畫也提供給了這位買家——沒有人能確認到底是哪幾幅。用這些畫作抵押,卡希爾從那位神秘買家的手裏借了一百萬美元,他計劃用這筆錢購買海洛因,賺取更多的金錢。
一百萬美元與這些繪畫的實際價值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然而,竊賊們得到這些繪畫的時候,畢竟一個子兒也沒掏過。外行們在對藝術品失竊案保持關注時往往會犯這樣的邏輯錯誤:他們過分執著於失竊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所以當他們發現卡希爾之流的黑幫竟然滿足於一百萬美元的小錢,而不是開出更貼近這些藝術品價值的價碼——比如兩千萬美金時,就認定竊賊都是傻瓜。竊賊們會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正確的比較方式,不是兩千萬比一百萬,應該是一百萬比零,因為他們做的是無本生意。
那位鑽石商把所得到的名畫都鎖在盧森堡某家銀行的保險櫃裏了,因為他確信這些藝術品都是可以保值的。(與盜竊來的汽車、計算機等每周都在貶值的物品不同,那些出自大師之手的失竊畫作可以當做一項安穩的投資,就像好的年份出產的葡萄酒。〉據希爾推測,這位神秘買家看來是打算有朝一日把畫再賣出去,或者是把它們當做交易的籌碼,去換取毒品、軍火、偽鈔或者其他可以在黑市上流通的物品。
擺在警察麵前的難題是如何找到一個合理的辦法,把名畫弄出保險櫃。依據手頭得到的秘密情報,査理·希爾與挪威律師取得了聯繫,對方實際上是一個披著律師外衣的黑社會分子。這一次,希爾扮演的角色與他平常喜歡扮演的有些不同。他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名來自美國、受僱於某位中東大亨的藝術品掮客,宣稱自己的使命就是幫著這位大亨搭建一個很有規模的、由世界級瑰寶組成的藝術收藏。
希爾在這次行動中的化名是克裏斯多福·查爾斯·羅伯茨,也是日後他追尋《吶喊》時所使用的名字。在日常工作乃至居家生活當中,希爾經常會偏執得讓人發瘋。身為秘密探員,他應該關注所有細節,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希爾有時候卻非常隨意。英國作家瑞貝卡·韋斯特形容某人非常粗俗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渾身上下都是雅骨”,照此說來,希爾就是渾身上下沒有一根精細的骨頭。一方麵,希爾可以花上大把時間去編造假的身份證明文件,力求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但另一方麵,他隨時都有可能對著匪徒們誇誇其談,細緻地描述某個城市甚至城市裏的某個建築物’但他先前根本沒去過那地方。
盡管希爾的口無遮攔往往會讓自己陷人任何一個新手都能夠輕易避免的困境當中,但他彌補過失的能力同樣也是其他任何人都望塵莫及的。這類問題常有,隻是難以預測這次又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個人生活當中,希爾同樣喜歡走極端。曾經有一段時間,希爾頻繁接到恐嚇電話,揚言會對他和他的家人不利,希爾非常謹慎地摘掉了他家前門的門牌號;然而,怕天氣熱的他會讓前門敞著,隨便什麽人都能進來,他竟然對此不以為然。
表麵看來,希爾的這項裝扮成中東地區神秘人物的計劃挺搞笑的,但他已經發現了,竊賊們的貪慾是他最可依賴的防身武器,足以將計劃中那些漏洞掩蓋得天衣無縫。希爾常用的策略是,不用捏造詳盡的故事,隻需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線索就可以了。因為他發現,對藝術市場的無知、對西亞石油富豪的偏見,以及好萊塢電影的陳詞濫調(陰影裏的大人物把腳蹺在像戰艦一般龐大的辦公桌上,點上一根雪前,充滿憐愛地凝視著他的個人收藏當中最新加入的部分)讓新一代的犯罪分子們會去自動補足故事的其他部分,但是這些都不過是利慾薰心、頭腦混亂的產物。
“你必須找到他們思維方式中的弱點,並好好加以利用,”希爾說,“犯罪分子們總是在尋找某位願意為換取失竊藝術品而一擲萬金的大闊佬。他們總以為在某個地方會有這樣的神秘大佬,隨身帶著自己全部的錢財。當然,這種想法簡直是狗屎一堆,但是要知道,犯罪分子們往往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當中。其實他們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事情究竟是怎麽樣運轉的,然而,除了他們自己的聲音,他們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那個流氓律師告訴克裏斯·羅伯茨,也就是假酋長代理人,他可以幫忙買到從羅素堡偷出來的畫。通過這位律師,希爾很快就見到了一位叫做尼爾·馬爾維希爾的神秘人物。看起來,馬爾維希爾與那位安特衛普的鑽石買家在某些方麵是搭檔。
愛爾蘭的報紙通常把馬爾維希爾形容為“南都柏林商人”,至於他到底是幹什麽的,則一直秘而不宣,但是很顯然,馬爾維希爾幹得不錯。他住在都柏林附近的一所大房子裏,喜歡收集古董車,他在西班牙旅遊勝地馬爾韋利亞也安了個家;他個子高高的,衣著浮華,經常穿顏色鮮亮的夾克衫,髙爾夫休閑褲,腳上,帶有流蘇裝飾的路夫皮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