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董三爺的祖上多爾袞的身份,有傳國玉璽的印文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他為什麽要讓我們看呢?讓我們看什麽呢?我心中有些不解,看了看董三爺,說道:“三爺,實不相瞞,這‘傳國玉璽’咱倒是也聽說過,而紙上的那兩句話,恐怕我倆也隻能看看熱鬧,要是指望我倆能說個子醜寅卯,我看您得失望了,我們哥倆根本就沒長那有文化的腦型,這兩句話是什麽意思,恐怕這輩子也是參悟不透了。”
董三爺嗬嗬一笑,讓我不用那麽客氣,就是閑聊聊天,不打緊。說到這裏,他自顧自地笑了笑,然後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指著那張羊皮紙告訴我們,這件東西是當年努爾哈赤臨終前不久交給多爾袞的,上麵寫的字究竟是什麽意思,不隻是我們,他也一樣弄不明白。這張紙到底有什麽意義,恐怕除了努爾哈赤和多爾袞本人,誰也猜不出來了。
說到這裏,董三爺很無奈地笑了笑,指著上麵的印文說:“我不知道在這上麵下了多少工夫,這兩句話,我都看了幾十年了,也沒看出這話有什麽深意。倒是這印文,卻讓我有些意外。別的不說,就這枚玉璽幾次沉浮,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耐人尋味。”
我和大牙一聽這個,也比較感興趣,就讓董三爺詳細說說看,我倆也當學習學習。
董三爺嗬嗬一笑,說是權當故事聽了,倒也是個樂子。據說當年元軍攻破了南宋的首都臨安,在宋元最後一次海上大決戰中,宋軍失利,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盡了。一個自稱是開國功臣的曾孫的人拿著一枚玉印在街市上叫買,大元朝開國功臣伯顏命禦史中丞崔彧買下了這塊玉印,後來發現這竟然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從此,這傳國玉璽便成了元朝的國寶了。
而明太祖朱元璋滅掉了元朝以後,元順帝退居漠北,同時也帶走了傳國玉璽。朱元璋曾經派手下的大將徐達深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希望能得到傳國玉璽,但是明軍最終還是空手而返。
所以整個大明朝,二百多年,十六個皇帝,沒有一個皇帝擁有過傳國玉璽。據說退居漠北的元順帝,有一次帶著這玉璽去狩獵,結果把玉璽給弄丟了,到了最後連蒙古人也不知道玉璽的下落了。這下,傳國玉璽再次流失了。
一直到明朝末年,據說糙原上有一個牧羊人在放羊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隻羊三天三夜不吃糙,不停地用蹄子刨地。牧羊人好奇,就挖地三尺,竟然找到了失落多年的傳國玉璽。於是,他把這玉璽獻給了元朝皇室後裔博碩克圖汗。後來這玉璽世代相傳,到了林丹汗的手中。在皇太極掃平蒙古的時候,打敗了林丹汗,林丹汗走死青海打糙灘。在這場戰役中,傳國玉璽被多爾袞得到了,並獻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認為這是天命所歸,於是第二年就登基稱帝,把國號改成了大清,至此,傳國玉璽歸於滿清。
聽到這裏,我心裏突然有些疑惑,多爾袞得到後怎麽會獻給皇太極了呢?多爾袞不可能不知道這枚玉璽的意義,他怎麽能這麽輕易地就拱手讓於旁人了呢?這事兒要是細想實在是讓人有些生疑。突然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這塊羊皮紙是努爾哈赤親手所寫,印章也是他親自加蓋的,但是從明代開始直到皇太極登位之間,在這段歷史時期中,這枚傳國玉璽可是一直都流落在民間呢,努爾哈赤從哪兒弄來的傳國玉璽呢?
董三爺盯著我的臉,注意到我的神情變化後,撫掌笑了笑:“小老弟果然聰明!”
大牙一頭霧水,不明白董三爺和我在打什麽啞謎。
我趕緊簡明扼要地告訴大牙,這枚玉璽出現的時機有些蹊蹺。努爾哈赤的那個年代,這枚玉璽應該還深藏在地下,而這枚玉璽是從哪兒來的呢?如果說,努爾哈赤手上的這個是真的,那歷史上記載的那個糙原牧羊人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那枚“傳國玉璽”又是怎麽回事呢?這兩枚傳國玉璽,肯定是有一個真,一個假。
第五十九章 贗品
努爾哈赤既然早就得到了傳國玉璽,為什麽歷史上沒有記載呢?最後這枚玉璽會在誰的手上呢?假設是給了多爾袞,多爾袞為什麽又要把它獻給皇太極呢?而且還宣稱是牧民放羊時挖到的,他為的是什麽呢?一個疑問接著一個疑問,接踵而來。
董三爺起身給我們倒了一杯水,然後不急不慢地告訴我們,他也算盡了最大的努力,把能找到的資料幾乎都找遍了,但是傳國玉璽這東西,歷史上出現過二十幾次,其中真真假假,實在是難以區分。
據說秦始皇命人把“和氏璧”琢磨成玉璽後,有一次,他南巡到了洞庭湖,突然之間,風浪大作,眼瞅著這船就要被浪打翻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秦始皇拿出了玉璽,扔入了湖中,這湖水立刻就風平浪靜了。這玉璽有沒有這麽大的神通暫且不論,按理來說,這玉璽扔入湖中應該也算是泥土入海了,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八年以後,當秦始皇再次出門巡狩至華陰時,竟然有人在路邊又將玉璽獻了回來,頗有些神話色彩。
玉璽失而復得,很多專家認為,從這時起,這枚玉璽就有些不太可信了,其中情節過於玄幻,根本經不起推敲。一致認定除了秦代的那個是真的,現在還在太湖底下以外,其餘後朝代再出現的所謂的傳國玉璽全都是偽造的,也就是說二次獻上玉璽,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大牙瞪著眼睛聽了半天了,等董三爺說完後,晃了晃腦袋:“三爺,您相信這東西扔湖裏還能被人撈上來不?”
董三爺笑道:“既然人可以扔下去,那麽應該人還可以撈出來。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我倒是覺得,玄是玄了些,但是未必就不可行。”
我贊同地點了點頭。幾千年以來,老祖宗不知道幹了多少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留下了許多至今未解的謎團,先人的智慧不能小覷,時代進步,未必智慧也會跟著進步。
當然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秦始皇當初根本就沒有扔過玉璽,或許他隻是想神化一下自己的皇權統製,而故意編造出來這麽一個故事,這也是情有可原。他那人一生中信神信鬼的,這事估計也幹得出來。當然如果當初根本就沒有“扔玉璽鎮湖水”這件事,那八年以後再重新獻上就不那麽神奇了,因為玉璽本來就在他的手上。
董三爺看了看我們,眯著眼睛說,大清時,紫禁城藏禦璽共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是“傳國玉璽”。幹隆帝儒雅風流,在古玩賞鑒上也是行家裏手,頗好考據。但是經他手鑑定,那方“傳國玉璽”竟然為贗品,皇帝的眼力不好估計,但是這種事恐怕沒有一定的根據他也不可能信口開河。這枚傳國玉璽在溥儀出宮後,便再一次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自然真假也無法考究了。
我聽董三爺說了這麽半天,也想不透他有什麽目的,隻好接著話頭問道:“三爺,故宮裏的那枚‘傳國玉璽’不就是當年多爾袞獻上的嗎?這麽說,努爾哈赤的這枚玉璽本身就是個假的,是贗品了?”
董三爺嗬嗬一笑,讓我不用那麽客氣,就是閑聊聊天,不打緊。說到這裏,他自顧自地笑了笑,然後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指著那張羊皮紙告訴我們,這件東西是當年努爾哈赤臨終前不久交給多爾袞的,上麵寫的字究竟是什麽意思,不隻是我們,他也一樣弄不明白。這張紙到底有什麽意義,恐怕除了努爾哈赤和多爾袞本人,誰也猜不出來了。
說到這裏,董三爺很無奈地笑了笑,指著上麵的印文說:“我不知道在這上麵下了多少工夫,這兩句話,我都看了幾十年了,也沒看出這話有什麽深意。倒是這印文,卻讓我有些意外。別的不說,就這枚玉璽幾次沉浮,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耐人尋味。”
我和大牙一聽這個,也比較感興趣,就讓董三爺詳細說說看,我倆也當學習學習。
董三爺嗬嗬一笑,說是權當故事聽了,倒也是個樂子。據說當年元軍攻破了南宋的首都臨安,在宋元最後一次海上大決戰中,宋軍失利,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盡了。一個自稱是開國功臣的曾孫的人拿著一枚玉印在街市上叫買,大元朝開國功臣伯顏命禦史中丞崔彧買下了這塊玉印,後來發現這竟然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從此,這傳國玉璽便成了元朝的國寶了。
而明太祖朱元璋滅掉了元朝以後,元順帝退居漠北,同時也帶走了傳國玉璽。朱元璋曾經派手下的大將徐達深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希望能得到傳國玉璽,但是明軍最終還是空手而返。
所以整個大明朝,二百多年,十六個皇帝,沒有一個皇帝擁有過傳國玉璽。據說退居漠北的元順帝,有一次帶著這玉璽去狩獵,結果把玉璽給弄丟了,到了最後連蒙古人也不知道玉璽的下落了。這下,傳國玉璽再次流失了。
一直到明朝末年,據說糙原上有一個牧羊人在放羊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隻羊三天三夜不吃糙,不停地用蹄子刨地。牧羊人好奇,就挖地三尺,竟然找到了失落多年的傳國玉璽。於是,他把這玉璽獻給了元朝皇室後裔博碩克圖汗。後來這玉璽世代相傳,到了林丹汗的手中。在皇太極掃平蒙古的時候,打敗了林丹汗,林丹汗走死青海打糙灘。在這場戰役中,傳國玉璽被多爾袞得到了,並獻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認為這是天命所歸,於是第二年就登基稱帝,把國號改成了大清,至此,傳國玉璽歸於滿清。
聽到這裏,我心裏突然有些疑惑,多爾袞得到後怎麽會獻給皇太極了呢?多爾袞不可能不知道這枚玉璽的意義,他怎麽能這麽輕易地就拱手讓於旁人了呢?這事兒要是細想實在是讓人有些生疑。突然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這塊羊皮紙是努爾哈赤親手所寫,印章也是他親自加蓋的,但是從明代開始直到皇太極登位之間,在這段歷史時期中,這枚傳國玉璽可是一直都流落在民間呢,努爾哈赤從哪兒弄來的傳國玉璽呢?
董三爺盯著我的臉,注意到我的神情變化後,撫掌笑了笑:“小老弟果然聰明!”
大牙一頭霧水,不明白董三爺和我在打什麽啞謎。
我趕緊簡明扼要地告訴大牙,這枚玉璽出現的時機有些蹊蹺。努爾哈赤的那個年代,這枚玉璽應該還深藏在地下,而這枚玉璽是從哪兒來的呢?如果說,努爾哈赤手上的這個是真的,那歷史上記載的那個糙原牧羊人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那枚“傳國玉璽”又是怎麽回事呢?這兩枚傳國玉璽,肯定是有一個真,一個假。
第五十九章 贗品
努爾哈赤既然早就得到了傳國玉璽,為什麽歷史上沒有記載呢?最後這枚玉璽會在誰的手上呢?假設是給了多爾袞,多爾袞為什麽又要把它獻給皇太極呢?而且還宣稱是牧民放羊時挖到的,他為的是什麽呢?一個疑問接著一個疑問,接踵而來。
董三爺起身給我們倒了一杯水,然後不急不慢地告訴我們,他也算盡了最大的努力,把能找到的資料幾乎都找遍了,但是傳國玉璽這東西,歷史上出現過二十幾次,其中真真假假,實在是難以區分。
據說秦始皇命人把“和氏璧”琢磨成玉璽後,有一次,他南巡到了洞庭湖,突然之間,風浪大作,眼瞅著這船就要被浪打翻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秦始皇拿出了玉璽,扔入了湖中,這湖水立刻就風平浪靜了。這玉璽有沒有這麽大的神通暫且不論,按理來說,這玉璽扔入湖中應該也算是泥土入海了,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八年以後,當秦始皇再次出門巡狩至華陰時,竟然有人在路邊又將玉璽獻了回來,頗有些神話色彩。
玉璽失而復得,很多專家認為,從這時起,這枚玉璽就有些不太可信了,其中情節過於玄幻,根本經不起推敲。一致認定除了秦代的那個是真的,現在還在太湖底下以外,其餘後朝代再出現的所謂的傳國玉璽全都是偽造的,也就是說二次獻上玉璽,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大牙瞪著眼睛聽了半天了,等董三爺說完後,晃了晃腦袋:“三爺,您相信這東西扔湖裏還能被人撈上來不?”
董三爺笑道:“既然人可以扔下去,那麽應該人還可以撈出來。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我倒是覺得,玄是玄了些,但是未必就不可行。”
我贊同地點了點頭。幾千年以來,老祖宗不知道幹了多少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留下了許多至今未解的謎團,先人的智慧不能小覷,時代進步,未必智慧也會跟著進步。
當然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秦始皇當初根本就沒有扔過玉璽,或許他隻是想神化一下自己的皇權統製,而故意編造出來這麽一個故事,這也是情有可原。他那人一生中信神信鬼的,這事估計也幹得出來。當然如果當初根本就沒有“扔玉璽鎮湖水”這件事,那八年以後再重新獻上就不那麽神奇了,因為玉璽本來就在他的手上。
董三爺看了看我們,眯著眼睛說,大清時,紫禁城藏禦璽共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是“傳國玉璽”。幹隆帝儒雅風流,在古玩賞鑒上也是行家裏手,頗好考據。但是經他手鑑定,那方“傳國玉璽”竟然為贗品,皇帝的眼力不好估計,但是這種事恐怕沒有一定的根據他也不可能信口開河。這枚傳國玉璽在溥儀出宮後,便再一次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自然真假也無法考究了。
我聽董三爺說了這麽半天,也想不透他有什麽目的,隻好接著話頭問道:“三爺,故宮裏的那枚‘傳國玉璽’不就是當年多爾袞獻上的嗎?這麽說,努爾哈赤的這枚玉璽本身就是個假的,是贗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