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大唐懸疑錄4:大明宮密碼 作者:唐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道理,有道理。”郭鏦連連感慨,“真是多虧了鍊師,還有李彌……終使他們功虧一簣。”
裴玄靜卻在想,李景度和吐蕃奸細算是罪有應得了。可是李素呢,他又有什麽罪?
李素慘烈地自絕於清思殿前,竟無人再提及。為什麽?難道佛骨案告破,司天台監的生死就引不起任何興趣了?裴玄靜的心中涼意叢生。還有,李素臨死前所說的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純勾,他為什麽會知道長吉和純勾的關係?
千頭萬緒一時無法釐清,裴玄靜抬起頭來,驚訝地發現京兆尹還沒有離開。
案子不是已經破了嗎?
郭鏦遲疑著問:“裴鍊師,你想不想去看一看三清殿?”
“三清殿?”
“不是大明宮的三清殿,是太極宮裏的三清殿。”郭鏦知道裴玄靜誤會了,忙解釋道,“太極宮裏也有一座三清殿,三清殿中亦有一座祭天台,關押論莽替的地牢就建在那座祭天台的下麵。”
原來如此!
裴玄靜的心中微微一動。長安城中三大內,東內大明宮和南內興慶宮,她都已經在其中探尋過秘密了。現在,連西內太極宮的秘密也在等待自己了嗎?
裴玄靜抬起頭,對郭鏦淡淡一笑:“郭大人,我可以去嗎?”
“當然可以!”
馬車向西穿過右銀台門,便一路向南而行了。
走了一段,郭鏦開口道:“因大唐尊道,當年高祖皇帝遷入太極宮時,三清殿就建好了,專為供奉太清、上清和玉清三神。後來太宗皇帝在修建大明宮時,同樣也建了一座三清殿。自高宗皇帝起,三清供奉轉到大明宮中,太極宮中的三清殿便棄之不用了。隻是,在這座三清殿的祭天台下麵,建有一個頗具規模的地窟。”
裴玄靜問:“和金仙觀下麵的一樣嗎?”
“比金仙觀下的地窟更大更堅固。”郭鏦道,“正因為有這兩座地窟的存在,使得在兩座道觀之間修築地道會比較容易。”
“地道究竟是何人所建?為何而建?”
“金仙觀下地窟直通太極宮三清殿中祭天台的地道,是在大曆年間挖掘而成的。”
“大曆年間?那就是代宗皇帝的時候了?”
“正是。”郭鏦幹巴巴地講述起來,“裴鍊師肯定知道,金仙觀是當年睿宗皇帝為金仙公主修道所建的。此後,皇家歷代公主有出家修道者,均以金仙觀為首選。大曆年間,代宗皇帝的女兒華陽公主也曾在金仙觀出家。華陽公主生得聰明美貌,從小就備受代宗皇帝的喜愛,隻是體弱多病,代宗皇帝特意讓她發願修道,就是祈盼能消災祛病。可惜華陽公主福薄,終究還是在二十歲剛出頭時便病薨了。華陽公主離世,讓鍾愛她的代宗皇帝深受打擊,沒過幾年也晏駕西去了。華陽公主是在大曆五年入道的,年十八歲,二十二歲薨逝,共計修道四年有餘,一直都在金仙觀中。但是直到代宗皇帝駕崩之後,他為華陽公主在金仙觀下修築地道之事,才為人所知。”
裴玄靜驚訝地問:“竟是代宗皇帝下令修築的地道?”
郭鏦頷首:“是啊。代宗皇帝愛女心切,盡管華陽公主修道的金仙觀就在皇城之側,但他仍然不放心,恨不能日日見到女兒。可是不論皇帝出宮去見公主,還是公主回宮拜見父皇,都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所以,代宗皇帝便想出了修築地道這個主意。”
“原來如此。”裴玄靜問,“那後來又怎麽會把論莽替關進去的呢?”
“請鍊師聽我說。貞元十六年唐吐大戰,劍南節度使韋皋抓到了吐蕃內大相論莽熱,將其送至長安關押。因為論莽熱的身份特殊,為了找一個秘密又妥當的關押地點,令德宗皇帝頗傷腦筋。最後還是先皇提出建議,將論莽熱關押到太極宮三清殿下的地窟中。先皇認為,這樣就等於把論莽熱關在皇宮大內,吐蕃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衝破宮禁來救人。而且太極宮中的三清殿廢棄已久,南、北麵各為掖庭宮和皇家大倉,都是戒備森嚴的所在,周圍從無閑人來往,可以保持絕對機密。”
裴玄靜贊同:“這個主意很周全。”
“當時朝中僅有德宗皇帝和先皇,以及幾位宰相知道論莽熱的關押地點。可是正當大家都認為萬無一失的時候,論莽熱卻逃走了!”
裴玄靜沒有追問論莽熱是如何逃跑的。謎底昭然若揭,就在眼前。
“裴鍊師已經猜到了吧?論莽熱正是通過地道從金仙觀逃出去的。更可恨的是,他還將金仙觀中修道的女冠幾乎屠殺殆盡。”
“當時金仙觀中有女冠?”裴玄靜十分意外。
“有。”郭鏦重重地嘆了口氣,“當時在金仙觀修道的皇家女眷正是——郭貴妃。”
裴玄靜不覺睜大了眼睛。
沒想到郭念雲也曾入道,而且就在金仙觀中?
“隻是很短的一段時間。”郭鏦略顯尷尬地說,“那時郭貴妃剛嫁給聖上不久,新為廣陵王妃。二人都年輕氣盛的,難免有些嫌隙。具體發生了什麽我也不太清楚,隻聽說廣陵王妃突然提出要入道觀靜修,德宗皇帝竟準了她。由於廣陵王妃的身份,最適合她修道的地方便是金仙觀了。”
“難道說,就是在郭貴妃於金仙觀修道的期間,論莽熱逃跑了?”
“沒錯。”郭鏦用心有餘悸的口氣說,“不幸之中的萬幸,雖然金仙觀遭到滅頂之災,但廣陵王妃卻毫髮無損,隻……受了點驚嚇。”
“真的嗎?”
“……其實還是有傷害的。廣陵王妃受此驚嚇,小產了,是個男嬰。那本該是當今聖上的第一個皇子啊。唉!”
沒想到金仙觀中竟還藏著如此驚人的往事。裴玄靜再次體會到了帝王家的可怕負荷。一切家事都是國事,一切個人的恩怨情仇都可能影響到天下興亡。
她仿佛又看到了皇帝要將所有人活埋時的目光。裴玄靜一直認為,他的目光充滿了兇殘。現在卻突然想到,其中會不會還包含了隱痛?誰知道呢?沒人能夠真正地了解他,因為天下隻有他一人,是完全徹底地屬於這個帝國的。
郭鏦說:“金仙觀一案至今疑雲重重。首先,論莽熱關押在太極宮三清殿下地牢是絕對的機密,吐蕃人如何能夠得知?其次,宮中的三清殿和宮外的金仙觀之間有地道相連通,更是絕密中的絕密,又是怎麽泄露出去的?”
這兩個疑點的確太重大了。裴玄靜追問:“後來都查清楚了嗎?”
“論莽熱一逃,德宗皇帝震驚,還是先皇搶著把案子攬下,力辯當務之急是追回論莽熱。其他問題,可以待解決了論莽熱之後再做處理。先皇派出了一名東宮死士,此人不辱使命,一路追殺到唐吐邊境,終於在那裏趕上了論莽熱,將其射殺後,懸頭顱於邊城的旗杆之上,總算沒有讓論莽熱逃回吐蕃。論莽替是論莽熱的兄弟,從吐蕃趕到邊境上接應兄長,反而被大唐守軍逮住,送回長安,接替他的哥哥成為大唐的人質。”說到這裏,郭鏦方才露出晦澀的笑容,“有了論莽替在大唐為人質,吐蕃這十幾年來始終不敢輕舉妄動,終究維持住了唐吐邊境上的安寧啊。”
裴玄靜卻在想,李景度和吐蕃奸細算是罪有應得了。可是李素呢,他又有什麽罪?
李素慘烈地自絕於清思殿前,竟無人再提及。為什麽?難道佛骨案告破,司天台監的生死就引不起任何興趣了?裴玄靜的心中涼意叢生。還有,李素臨死前所說的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純勾,他為什麽會知道長吉和純勾的關係?
千頭萬緒一時無法釐清,裴玄靜抬起頭來,驚訝地發現京兆尹還沒有離開。
案子不是已經破了嗎?
郭鏦遲疑著問:“裴鍊師,你想不想去看一看三清殿?”
“三清殿?”
“不是大明宮的三清殿,是太極宮裏的三清殿。”郭鏦知道裴玄靜誤會了,忙解釋道,“太極宮裏也有一座三清殿,三清殿中亦有一座祭天台,關押論莽替的地牢就建在那座祭天台的下麵。”
原來如此!
裴玄靜的心中微微一動。長安城中三大內,東內大明宮和南內興慶宮,她都已經在其中探尋過秘密了。現在,連西內太極宮的秘密也在等待自己了嗎?
裴玄靜抬起頭,對郭鏦淡淡一笑:“郭大人,我可以去嗎?”
“當然可以!”
馬車向西穿過右銀台門,便一路向南而行了。
走了一段,郭鏦開口道:“因大唐尊道,當年高祖皇帝遷入太極宮時,三清殿就建好了,專為供奉太清、上清和玉清三神。後來太宗皇帝在修建大明宮時,同樣也建了一座三清殿。自高宗皇帝起,三清供奉轉到大明宮中,太極宮中的三清殿便棄之不用了。隻是,在這座三清殿的祭天台下麵,建有一個頗具規模的地窟。”
裴玄靜問:“和金仙觀下麵的一樣嗎?”
“比金仙觀下的地窟更大更堅固。”郭鏦道,“正因為有這兩座地窟的存在,使得在兩座道觀之間修築地道會比較容易。”
“地道究竟是何人所建?為何而建?”
“金仙觀下地窟直通太極宮三清殿中祭天台的地道,是在大曆年間挖掘而成的。”
“大曆年間?那就是代宗皇帝的時候了?”
“正是。”郭鏦幹巴巴地講述起來,“裴鍊師肯定知道,金仙觀是當年睿宗皇帝為金仙公主修道所建的。此後,皇家歷代公主有出家修道者,均以金仙觀為首選。大曆年間,代宗皇帝的女兒華陽公主也曾在金仙觀出家。華陽公主生得聰明美貌,從小就備受代宗皇帝的喜愛,隻是體弱多病,代宗皇帝特意讓她發願修道,就是祈盼能消災祛病。可惜華陽公主福薄,終究還是在二十歲剛出頭時便病薨了。華陽公主離世,讓鍾愛她的代宗皇帝深受打擊,沒過幾年也晏駕西去了。華陽公主是在大曆五年入道的,年十八歲,二十二歲薨逝,共計修道四年有餘,一直都在金仙觀中。但是直到代宗皇帝駕崩之後,他為華陽公主在金仙觀下修築地道之事,才為人所知。”
裴玄靜驚訝地問:“竟是代宗皇帝下令修築的地道?”
郭鏦頷首:“是啊。代宗皇帝愛女心切,盡管華陽公主修道的金仙觀就在皇城之側,但他仍然不放心,恨不能日日見到女兒。可是不論皇帝出宮去見公主,還是公主回宮拜見父皇,都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所以,代宗皇帝便想出了修築地道這個主意。”
“原來如此。”裴玄靜問,“那後來又怎麽會把論莽替關進去的呢?”
“請鍊師聽我說。貞元十六年唐吐大戰,劍南節度使韋皋抓到了吐蕃內大相論莽熱,將其送至長安關押。因為論莽熱的身份特殊,為了找一個秘密又妥當的關押地點,令德宗皇帝頗傷腦筋。最後還是先皇提出建議,將論莽熱關押到太極宮三清殿下的地窟中。先皇認為,這樣就等於把論莽熱關在皇宮大內,吐蕃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衝破宮禁來救人。而且太極宮中的三清殿廢棄已久,南、北麵各為掖庭宮和皇家大倉,都是戒備森嚴的所在,周圍從無閑人來往,可以保持絕對機密。”
裴玄靜贊同:“這個主意很周全。”
“當時朝中僅有德宗皇帝和先皇,以及幾位宰相知道論莽熱的關押地點。可是正當大家都認為萬無一失的時候,論莽熱卻逃走了!”
裴玄靜沒有追問論莽熱是如何逃跑的。謎底昭然若揭,就在眼前。
“裴鍊師已經猜到了吧?論莽熱正是通過地道從金仙觀逃出去的。更可恨的是,他還將金仙觀中修道的女冠幾乎屠殺殆盡。”
“當時金仙觀中有女冠?”裴玄靜十分意外。
“有。”郭鏦重重地嘆了口氣,“當時在金仙觀修道的皇家女眷正是——郭貴妃。”
裴玄靜不覺睜大了眼睛。
沒想到郭念雲也曾入道,而且就在金仙觀中?
“隻是很短的一段時間。”郭鏦略顯尷尬地說,“那時郭貴妃剛嫁給聖上不久,新為廣陵王妃。二人都年輕氣盛的,難免有些嫌隙。具體發生了什麽我也不太清楚,隻聽說廣陵王妃突然提出要入道觀靜修,德宗皇帝竟準了她。由於廣陵王妃的身份,最適合她修道的地方便是金仙觀了。”
“難道說,就是在郭貴妃於金仙觀修道的期間,論莽熱逃跑了?”
“沒錯。”郭鏦用心有餘悸的口氣說,“不幸之中的萬幸,雖然金仙觀遭到滅頂之災,但廣陵王妃卻毫髮無損,隻……受了點驚嚇。”
“真的嗎?”
“……其實還是有傷害的。廣陵王妃受此驚嚇,小產了,是個男嬰。那本該是當今聖上的第一個皇子啊。唉!”
沒想到金仙觀中竟還藏著如此驚人的往事。裴玄靜再次體會到了帝王家的可怕負荷。一切家事都是國事,一切個人的恩怨情仇都可能影響到天下興亡。
她仿佛又看到了皇帝要將所有人活埋時的目光。裴玄靜一直認為,他的目光充滿了兇殘。現在卻突然想到,其中會不會還包含了隱痛?誰知道呢?沒人能夠真正地了解他,因為天下隻有他一人,是完全徹底地屬於這個帝國的。
郭鏦說:“金仙觀一案至今疑雲重重。首先,論莽熱關押在太極宮三清殿下地牢是絕對的機密,吐蕃人如何能夠得知?其次,宮中的三清殿和宮外的金仙觀之間有地道相連通,更是絕密中的絕密,又是怎麽泄露出去的?”
這兩個疑點的確太重大了。裴玄靜追問:“後來都查清楚了嗎?”
“論莽熱一逃,德宗皇帝震驚,還是先皇搶著把案子攬下,力辯當務之急是追回論莽熱。其他問題,可以待解決了論莽熱之後再做處理。先皇派出了一名東宮死士,此人不辱使命,一路追殺到唐吐邊境,終於在那裏趕上了論莽熱,將其射殺後,懸頭顱於邊城的旗杆之上,總算沒有讓論莽熱逃回吐蕃。論莽替是論莽熱的兄弟,從吐蕃趕到邊境上接應兄長,反而被大唐守軍逮住,送回長安,接替他的哥哥成為大唐的人質。”說到這裏,郭鏦方才露出晦澀的笑容,“有了論莽替在大唐為人質,吐蕃這十幾年來始終不敢輕舉妄動,終究維持住了唐吐邊境上的安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