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米還沒有和我穩定交往、訂婚、結婚的時候,瑪戈會時不時略略提到她對艾米的看法,她說過“這事真有趣,我居然不能完全看透她,摸不清她的底細”,然後說“你跟她在一起的時候有點兒不太像你自己”,最後變成了“重要的是她讓你真正地開心”。
那時艾米確實讓我十分開心。
艾米也告訴我她對瑪戈的看法,“她……很有密蘇裏氣質,對吧?”再加上一句“非要打點心情才伺候得了她”,還有一句“她有點兒黏你,不過我想她也沒有其他人可黏”。
我原本希望這兩人在大家一起回到密蘇裏後能夠盡釋前嫌,好歹能夠求同存異,相安無事地過日子,隻可惜事與願違。她們倆誰也沒變樣,隻不過瑪戈比艾米逗趣幾分,因此她們還算不上勢均力敵的對手。艾米是個話裏帶刺的機靈鬼,很會挖苦人,她能把我氣得火冒三丈,能夠一針見血地道破玄機,而瑪戈卻總能讓我放聲大笑——話說回來,嘲笑自己的枕邊人說不定會招來什麽禍事呢。
“瑪戈呀,我們不是說好你再也不提我的‘小兄弟’了嗎。”我說,“在我的妹妹麵前,我可沒有‘小兄弟’。”
這時響起了一陣電話鈴聲,瑪戈又抿了一口啤酒,隨後接起了電話,轉轉眼珠露出了微笑,“他當然在這兒啦,拜託等一下!”她對我做了個口型:“是卡爾。”
卡爾·佩利在三年前退了休,兩年前離了婚,隨後便搬進了我們所在的小區,住在我和艾米對麵的那條街上。他是個週遊四方的推銷員,賣些兒童派對用品,我感覺在過了四十年的汽車旅館生涯後,待在家裏讓他感覺不太舒服,他幾乎每天都會帶著一個氣味刺鼻的“哈迪斯”快餐袋在“酒吧”裏現身,嘮嘮叨叨地抱怨手裏的錢不夠花,直到“酒吧”把他喝的第一杯酒免單(從卡爾在“酒吧”的所作所為看來,喝酒對他來說倒不礙事,但他離了酒隻怕過不下去)。對“酒吧”想要處理的各種垃圾酒品,卡爾通通奉行“來者不拒”的宗旨,而且他確實動了真格:我們曾經在地下室裏發現一批積了灰的“zima”飲料,大約出品於1992年,結果卡爾一整個月裏就隻喝那批飲料。當他因為宿醉來不了“酒吧”時,他就找個理由打電話來:“尼克,今天你的郵箱看上去快炸了,說不定是收到了一個包裹。”要不然就是:“據說今天要下雨,你最好把窗戶關上。”那些理由都假得要命,卡爾隻不過是一心想聽聽酒杯的“叮噹”聲和別人喝酒的“咕嚕”聲罷了。
我拿起電話,把一大杯冰舉到話筒旁邊搖了搖,好讓卡爾聯想起杜鬆子酒。
“嗨,尼克。”話筒裏傳來卡爾有氣無力的聲音,“很抱歉打擾你,我隻是覺得該告訴你一聲……你家的前門正大開著,你的那隻貓也溜到了屋外,它本來應該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裏,對吧?”
我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
“我會過去瞧一瞧,但我身體有點兒不舒服。”卡爾悶聲說道。
“別擔心,”我說,“反正我也該回家了。”
順著“河間大道”向北直駛,隻需要十五分鍾車程便可開到我家。開車駛進這片小區時,偶爾我會打個冷顫,一戶戶黑洞洞的房屋讓我覺得有點兒膽戰心驚:這裏有些房屋從未有人問津過,一些屋子倒是曾經有過業主,可業主卻又活生生地被驅逐了出去,那些屋子得意揚揚地空著,裏麵一個人影也沒有。
當我和艾米搬進小區時,附近寥寥可數的幾戶鄰居突然造訪了我家:一位養了三個孩子的中年單親媽媽帶著一鍋燉菜,一個家有三胞胎的年輕父親帶著半打啤酒(他的妻子留在家裏照顧寶寶了),此外有一對上了年紀的基督徒夫婦,他們住在離我家隔著幾棟房子的地方,當然還少不了住在街對麵的卡爾。我們一起坐在我家屋後平台上望著河水,他們一個個可憐巴巴地談起了抵押貸款,談到了零利率和免頭期款,又紛紛聲稱艾米和我是唯一一戶臨河的人家,也是唯一一戶沒有孩子的人家。“家裏隻有你們兩個人?住這麽大一所房子?”單親媽媽一邊問一邊遞過來一份炒雞蛋。
“隻有我們兩個人。”我麵帶微笑地說道,然後吃了一口雞蛋,點了點頭表示頗為美味。
“似乎有點兒寂寞呢。”
她倒是沒有說錯。
四個月後,這位艷羨“大房子”的女人再也交不上按揭款,於是和她的三個孩子一起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她家的房子一直空著,客廳窗戶上仍貼著孩子畫的蝴蝶,魔術變色筆鮮艷的色彩在陽光暴曬之下褪成了棕色。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開車經過這棟房子,望見一個鬍子拉碴、蓬頭垢麵的男人躲在蝴蝶圖畫後麵往外看,他的身影浮在夜色中,像是一尾傷感的觀賞魚。這時他發現了我的目光,隨即一閃身躲進了屋子深處。第二天,我把一個裝滿三明治的牛皮紙袋放在了前門台階上,那一袋三明治在陽光下曬了整整一個星期無人問津,漸漸地腐爛變質,我又把它撿起來扔掉。
眼下的小區一片寧靜——這片樓盤總是靜得令人有些不安。我駕車駛近自己的家,耳邊迴蕩著汽車發動機的聲響,一眼看見那隻貓待在台階上。卡爾的電話掛斷已經過了二十分鍾,貓卻還在台階上,這一點有幾分奇怪。艾米非常寵愛那隻貓,貓咪以前做過去爪手術,艾米從不放它出門,因為布利克這隻貓雖然十分討人喜歡,卻實在蠢得要命,即使它那毛茸茸肉滾滾的身上帶著跟蹤設備,艾米卻心知布利克一出門就會從此不見蹤影。那隻貓會搖搖擺擺地一頭栽進密西西比河,再一路漂到墨西哥灣,被一頭飢腸轆轆的白真鯊一口吞下肚去。
那時艾米確實讓我十分開心。
艾米也告訴我她對瑪戈的看法,“她……很有密蘇裏氣質,對吧?”再加上一句“非要打點心情才伺候得了她”,還有一句“她有點兒黏你,不過我想她也沒有其他人可黏”。
我原本希望這兩人在大家一起回到密蘇裏後能夠盡釋前嫌,好歹能夠求同存異,相安無事地過日子,隻可惜事與願違。她們倆誰也沒變樣,隻不過瑪戈比艾米逗趣幾分,因此她們還算不上勢均力敵的對手。艾米是個話裏帶刺的機靈鬼,很會挖苦人,她能把我氣得火冒三丈,能夠一針見血地道破玄機,而瑪戈卻總能讓我放聲大笑——話說回來,嘲笑自己的枕邊人說不定會招來什麽禍事呢。
“瑪戈呀,我們不是說好你再也不提我的‘小兄弟’了嗎。”我說,“在我的妹妹麵前,我可沒有‘小兄弟’。”
這時響起了一陣電話鈴聲,瑪戈又抿了一口啤酒,隨後接起了電話,轉轉眼珠露出了微笑,“他當然在這兒啦,拜託等一下!”她對我做了個口型:“是卡爾。”
卡爾·佩利在三年前退了休,兩年前離了婚,隨後便搬進了我們所在的小區,住在我和艾米對麵的那條街上。他是個週遊四方的推銷員,賣些兒童派對用品,我感覺在過了四十年的汽車旅館生涯後,待在家裏讓他感覺不太舒服,他幾乎每天都會帶著一個氣味刺鼻的“哈迪斯”快餐袋在“酒吧”裏現身,嘮嘮叨叨地抱怨手裏的錢不夠花,直到“酒吧”把他喝的第一杯酒免單(從卡爾在“酒吧”的所作所為看來,喝酒對他來說倒不礙事,但他離了酒隻怕過不下去)。對“酒吧”想要處理的各種垃圾酒品,卡爾通通奉行“來者不拒”的宗旨,而且他確實動了真格:我們曾經在地下室裏發現一批積了灰的“zima”飲料,大約出品於1992年,結果卡爾一整個月裏就隻喝那批飲料。當他因為宿醉來不了“酒吧”時,他就找個理由打電話來:“尼克,今天你的郵箱看上去快炸了,說不定是收到了一個包裹。”要不然就是:“據說今天要下雨,你最好把窗戶關上。”那些理由都假得要命,卡爾隻不過是一心想聽聽酒杯的“叮噹”聲和別人喝酒的“咕嚕”聲罷了。
我拿起電話,把一大杯冰舉到話筒旁邊搖了搖,好讓卡爾聯想起杜鬆子酒。
“嗨,尼克。”話筒裏傳來卡爾有氣無力的聲音,“很抱歉打擾你,我隻是覺得該告訴你一聲……你家的前門正大開著,你的那隻貓也溜到了屋外,它本來應該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裏,對吧?”
我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
“我會過去瞧一瞧,但我身體有點兒不舒服。”卡爾悶聲說道。
“別擔心,”我說,“反正我也該回家了。”
順著“河間大道”向北直駛,隻需要十五分鍾車程便可開到我家。開車駛進這片小區時,偶爾我會打個冷顫,一戶戶黑洞洞的房屋讓我覺得有點兒膽戰心驚:這裏有些房屋從未有人問津過,一些屋子倒是曾經有過業主,可業主卻又活生生地被驅逐了出去,那些屋子得意揚揚地空著,裏麵一個人影也沒有。
當我和艾米搬進小區時,附近寥寥可數的幾戶鄰居突然造訪了我家:一位養了三個孩子的中年單親媽媽帶著一鍋燉菜,一個家有三胞胎的年輕父親帶著半打啤酒(他的妻子留在家裏照顧寶寶了),此外有一對上了年紀的基督徒夫婦,他們住在離我家隔著幾棟房子的地方,當然還少不了住在街對麵的卡爾。我們一起坐在我家屋後平台上望著河水,他們一個個可憐巴巴地談起了抵押貸款,談到了零利率和免頭期款,又紛紛聲稱艾米和我是唯一一戶臨河的人家,也是唯一一戶沒有孩子的人家。“家裏隻有你們兩個人?住這麽大一所房子?”單親媽媽一邊問一邊遞過來一份炒雞蛋。
“隻有我們兩個人。”我麵帶微笑地說道,然後吃了一口雞蛋,點了點頭表示頗為美味。
“似乎有點兒寂寞呢。”
她倒是沒有說錯。
四個月後,這位艷羨“大房子”的女人再也交不上按揭款,於是和她的三個孩子一起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她家的房子一直空著,客廳窗戶上仍貼著孩子畫的蝴蝶,魔術變色筆鮮艷的色彩在陽光暴曬之下褪成了棕色。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開車經過這棟房子,望見一個鬍子拉碴、蓬頭垢麵的男人躲在蝴蝶圖畫後麵往外看,他的身影浮在夜色中,像是一尾傷感的觀賞魚。這時他發現了我的目光,隨即一閃身躲進了屋子深處。第二天,我把一個裝滿三明治的牛皮紙袋放在了前門台階上,那一袋三明治在陽光下曬了整整一個星期無人問津,漸漸地腐爛變質,我又把它撿起來扔掉。
眼下的小區一片寧靜——這片樓盤總是靜得令人有些不安。我駕車駛近自己的家,耳邊迴蕩著汽車發動機的聲響,一眼看見那隻貓待在台階上。卡爾的電話掛斷已經過了二十分鍾,貓卻還在台階上,這一點有幾分奇怪。艾米非常寵愛那隻貓,貓咪以前做過去爪手術,艾米從不放它出門,因為布利克這隻貓雖然十分討人喜歡,卻實在蠢得要命,即使它那毛茸茸肉滾滾的身上帶著跟蹤設備,艾米卻心知布利克一出門就會從此不見蹤影。那隻貓會搖搖擺擺地一頭栽進密西西比河,再一路漂到墨西哥灣,被一頭飢腸轆轆的白真鯊一口吞下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