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地點。幾個婦女正圍著警察,有點激動。
三個七八歲的小孩,爬到屋頂掰屋簷下的冰條時,從窗戶看見劉一邦的屍體。母親們覺得讓那麽小的孩子看到躺在滿地血泊中的男人,全是警察的錯。
那些孩子且得做一陣惡夢了。
同事在耐心地勸說,李從安聽見他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們去看看心理醫師。
李從安走進現場。楊靜靜穿著白大褂站在角落裏往她的寫字板上畫著什麽,她的身後是死者,被蓋上了白布。法醫助理正在將屍體搬出去。
李從安看了看四周。
實在沒有想到一個人可以流那麽多的血,他胃裏一陣翻騰。幹了近十年刑警,李從安每天遇到的都是腐屍、碎肢,骯髒變態的強姦、殺人案,他可以把罪犯的犯罪心理分析得頭頭是道,卻始終無法正視一具屍體,他最不願做的工作就是出現場,但又不得不每次到場。
李從安抬眼又看了看楊靜靜,她髮髻朝後紮著,臉上沒化妝,一看就是下班後被拉出來的,沒準剛洗完澡,正在吃飯,就被電話叫過來了。
自從市局下達了有關重大刑事案快查快判的指示之後,有關的工作人員都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命,隨叫隨到。
“初步情況看清了,右側頸部有兩條裂隙狀的切口,呈30度夾角,部分重疊,這就是致命傷,頸動脈破裂導致的大出血休剋死亡。死亡時間在晚上六點到八點。”楊靜靜抬起頭看著李從安,說道。
李從安看看表,9:15,離作案時間過去不久。
“是不是可以排除自殺,或者偽裝成他殺的可能?”
楊靜靜笑笑說:“基本可以排除,手掌上有明顯的切痕,受害者曾經掙紮過,脖子上除了那兩條傷口,沒有試刀痕,而且刀口是橫向從前往後切開的,兇手從身後出其不意下手的,如果是自殺,完全可以換一個更加順手的位置。”
“哦,你怎麽看?”
楊靜靜推了推眼鏡,答道:“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被害人被麻醉過,血液裏也不含酒精,兇手應該與被害人是認識的,起碼被害人沒有防備兇手。”
“如果是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呢,有沒有可能在對峙中一刀斃命?”他知道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業餘,但還是想從專業人員的口裏,得到肯定。
楊靜靜還是笑笑。“這就要靠你們查了,”她轉過身去看看屍體的位置,重新在紙上邊寫邊說著,“如果是個職業殺手,就不會出現兩道切痕。”
這語氣其實是在否定李從安的假設。
李從安沒有回應楊靜靜的話,這不是主要的,從被害人劉一邦的身份調查來看,他是一個無業人士,靠著救濟金過活,職業殺手犯不著來對付這樣的一個人。
李從安又看了看四周,現場痕跡的勘查結果表明,沒有劇烈打鬥的痕跡,死者的屍體頭朝門平躺著,門鎖完好無損,兇手用了什麽伎倆,導致劉一邦轉身走進屋裏,然後從身後一刀斃命?
對於被害者這個階層,理應不會是什麽複雜的作案動機吧?最常見的經濟糾紛或者情殺?
如果借錢不還導致因恨殺人,是完全有可能的;單身的中年男人,如何解決自己的生理欲望呢?由此發生些感情糾紛,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李從安想。
這看上去是一起普通的謀殺案,現場唯一的疑點是窗台上留下的半個鞋印,這得感謝下午的那場雪。從鞋印的走向看,兇手是從窗戶爬出去的。
其他就沒有什麽太有價值的線索了,兇手似乎很小心,很有組織性,整個過程中,房間裏沒有留下一枚指紋。
但為什麽會在鞋印上留下那麽大的破綻?
這是讓李從安想不通的地方。
李從安走到窗戶看出去,是一條小巷,這裏是老式居民區,錯綜複雜擠著上百戶人家,晚上六點到八點,正值居民進出的高峰時期,爬窗戶遠沒有從正門走到大街來得安全。這個門洞隻有兩戶,而且還是上下樓,走正門被人遇上的風險,明顯要小於爬窗戶。
也許兇手認為這不會帶來多大的麻煩?
正想著,轄區派出所的所長老張走了進來。
“怎麽樣,有沒有什麽線索?”
李從安搖搖頭,反問老張:“你怎麽看?”他不想過早就給這個案子下什麽定論,以免誤導了其他人。
“這一帶的居民雖說家庭條件都不怎麽好,但總體來說民風還是不錯的,就算偶爾發生些盜竊,也都是外來流竄犯做的,多少年沒發生過大案了,沒想到突然一下——”老張說著。
李從安繼續保持微笑,心裏在想,這又不是領導在開治安整治的大會,也沒有人會追究誰的責任,如果告訴他審訊心理學當中,一塊重要的領域就是識謊,估計老張就不會對自己說那麽蹩腳的謊言了。
一般情況下,李從安盡量不會用識謊心理學的知識來分析身邊的人。社交型的假話,會像潤滑劑一樣讓我們的生活其樂融融。他職業性地打量著老張:臉盤圓潤,身高不到一米七,頭髮捋向一邊,額頭上方還有一顆黑痣,臉龐有點黑,五個手指粗壯有力,給人一種憨厚的印象。
李從安最近正在閱讀有關中醫學的理論,將心理學和這門古老的科學嫁接起來研究。“相由心生”並非隻是街頭算命的術士才會用到的詞彙。
三個七八歲的小孩,爬到屋頂掰屋簷下的冰條時,從窗戶看見劉一邦的屍體。母親們覺得讓那麽小的孩子看到躺在滿地血泊中的男人,全是警察的錯。
那些孩子且得做一陣惡夢了。
同事在耐心地勸說,李從安聽見他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們去看看心理醫師。
李從安走進現場。楊靜靜穿著白大褂站在角落裏往她的寫字板上畫著什麽,她的身後是死者,被蓋上了白布。法醫助理正在將屍體搬出去。
李從安看了看四周。
實在沒有想到一個人可以流那麽多的血,他胃裏一陣翻騰。幹了近十年刑警,李從安每天遇到的都是腐屍、碎肢,骯髒變態的強姦、殺人案,他可以把罪犯的犯罪心理分析得頭頭是道,卻始終無法正視一具屍體,他最不願做的工作就是出現場,但又不得不每次到場。
李從安抬眼又看了看楊靜靜,她髮髻朝後紮著,臉上沒化妝,一看就是下班後被拉出來的,沒準剛洗完澡,正在吃飯,就被電話叫過來了。
自從市局下達了有關重大刑事案快查快判的指示之後,有關的工作人員都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命,隨叫隨到。
“初步情況看清了,右側頸部有兩條裂隙狀的切口,呈30度夾角,部分重疊,這就是致命傷,頸動脈破裂導致的大出血休剋死亡。死亡時間在晚上六點到八點。”楊靜靜抬起頭看著李從安,說道。
李從安看看表,9:15,離作案時間過去不久。
“是不是可以排除自殺,或者偽裝成他殺的可能?”
楊靜靜笑笑說:“基本可以排除,手掌上有明顯的切痕,受害者曾經掙紮過,脖子上除了那兩條傷口,沒有試刀痕,而且刀口是橫向從前往後切開的,兇手從身後出其不意下手的,如果是自殺,完全可以換一個更加順手的位置。”
“哦,你怎麽看?”
楊靜靜推了推眼鏡,答道:“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被害人被麻醉過,血液裏也不含酒精,兇手應該與被害人是認識的,起碼被害人沒有防備兇手。”
“如果是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呢,有沒有可能在對峙中一刀斃命?”他知道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業餘,但還是想從專業人員的口裏,得到肯定。
楊靜靜還是笑笑。“這就要靠你們查了,”她轉過身去看看屍體的位置,重新在紙上邊寫邊說著,“如果是個職業殺手,就不會出現兩道切痕。”
這語氣其實是在否定李從安的假設。
李從安沒有回應楊靜靜的話,這不是主要的,從被害人劉一邦的身份調查來看,他是一個無業人士,靠著救濟金過活,職業殺手犯不著來對付這樣的一個人。
李從安又看了看四周,現場痕跡的勘查結果表明,沒有劇烈打鬥的痕跡,死者的屍體頭朝門平躺著,門鎖完好無損,兇手用了什麽伎倆,導致劉一邦轉身走進屋裏,然後從身後一刀斃命?
對於被害者這個階層,理應不會是什麽複雜的作案動機吧?最常見的經濟糾紛或者情殺?
如果借錢不還導致因恨殺人,是完全有可能的;單身的中年男人,如何解決自己的生理欲望呢?由此發生些感情糾紛,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李從安想。
這看上去是一起普通的謀殺案,現場唯一的疑點是窗台上留下的半個鞋印,這得感謝下午的那場雪。從鞋印的走向看,兇手是從窗戶爬出去的。
其他就沒有什麽太有價值的線索了,兇手似乎很小心,很有組織性,整個過程中,房間裏沒有留下一枚指紋。
但為什麽會在鞋印上留下那麽大的破綻?
這是讓李從安想不通的地方。
李從安走到窗戶看出去,是一條小巷,這裏是老式居民區,錯綜複雜擠著上百戶人家,晚上六點到八點,正值居民進出的高峰時期,爬窗戶遠沒有從正門走到大街來得安全。這個門洞隻有兩戶,而且還是上下樓,走正門被人遇上的風險,明顯要小於爬窗戶。
也許兇手認為這不會帶來多大的麻煩?
正想著,轄區派出所的所長老張走了進來。
“怎麽樣,有沒有什麽線索?”
李從安搖搖頭,反問老張:“你怎麽看?”他不想過早就給這個案子下什麽定論,以免誤導了其他人。
“這一帶的居民雖說家庭條件都不怎麽好,但總體來說民風還是不錯的,就算偶爾發生些盜竊,也都是外來流竄犯做的,多少年沒發生過大案了,沒想到突然一下——”老張說著。
李從安繼續保持微笑,心裏在想,這又不是領導在開治安整治的大會,也沒有人會追究誰的責任,如果告訴他審訊心理學當中,一塊重要的領域就是識謊,估計老張就不會對自己說那麽蹩腳的謊言了。
一般情況下,李從安盡量不會用識謊心理學的知識來分析身邊的人。社交型的假話,會像潤滑劑一樣讓我們的生活其樂融融。他職業性地打量著老張:臉盤圓潤,身高不到一米七,頭髮捋向一邊,額頭上方還有一顆黑痣,臉龐有點黑,五個手指粗壯有力,給人一種憨厚的印象。
李從安最近正在閱讀有關中醫學的理論,將心理學和這門古老的科學嫁接起來研究。“相由心生”並非隻是街頭算命的術士才會用到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