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古教授打斷他的話:“也不能說沒有聯繫,我想看看這件事和那個瘋婆婆有沒有聯繫。”
蘇館長大吃一驚:“什麽瘋婆婆?”
季古道:“這幾天,常常有個瘋婆婆出現在文化館外麵,手拿一朵紅花,目不轉睛地盯著我一個女弟子的房門,看起來不知所謂。”
“是她!”蘇館長長嘆了一口氣,“可憐天下父母心,作孽啊!”
季古越聽越糊塗,正待開口詢問,那個女職員已經把飯菜送了過來。
蘇館長將飯盒打開,推到季古麵前:“咱們邊吃邊聊吧,幾十年前的事情,這一說起來話就長了。”
看往事如煙還荒唐1
1967年,人類歷史上持續十幾年的一幕大悲劇已經拉開了帷幕進入了白熱化──那這就是至今提起來依然讓人寒心涼齒的“文革”浩劫。那一年,武吉市還叫做武吉縣,那一年,蘇進步十二歲。
六七年的夏天無疑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頂峰的時期,完全不同政治觀點的革命造反派保存自己消滅對方,恨不得找到十足的證據,把對方證明成是反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十惡不赦的階級敵人。蘇進步雖說隻有十二歲,但在那個年頭也熱血沸騰地加入了紅衛兵,
武吉縣內的大街小巷天天有人發放傳單,說明某某派別做出了反革命行為,需要全黨共銖之。還有那些重要據點上的的廣播喇叭方陣,以超強的發射功率向周圍的革命群眾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這些革命大批判、大辯論進行到極限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就是圖窮匕首現,武力解決問題,武鬥斷斷續續地開始發生。
武吉縣的造反派最終分裂為兩派,一派是以民兵為骨幹的“武聯”,一派是以紅衛兵為骨幹的“紅色陣線”,兩派相鬥的結果是“武聯”獲勝,占據武吉縣縣委大院,“紅色陣線”被趕出城區,盤踞在位於郊外的武吉縣文化館。
武吉縣文化館館長叫趙衡,四十來歲,建國後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是武吉市文化館成立以後任命的第一任館長,也是個博古通今的學者。當初之所以把文化館設立在郊外,就是趙衡提出來的。趙衡認為,文化館設在郊外,不僅可以安安靜靜做學問,還可以以此為輻射,建設武吉縣的文化新區。
在那個時候,年輕的趙衡就有把政務區、經濟區和文化區拆分規劃的念頭,可謂極有見地。
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文化館會變成紅衛兵造反派的大本營。
“紅色聯盟”的頭頭姓範名衛國,二十來歲年紀,是地皮無賴出身。蘇進步因為人小機靈,很得伍衛國的賞識。那個年代的電影或者樣板戲中,但凡首長,身邊總有個年輕的警衛員。伍衛國附庸風雅,就讓蘇進步做了他的警衛員,引以為小親信。
進駐文化館之後,伍衛國就將所有的文化館工作人員趕出雙層樓房,讓他們在院子外麵搭棚居住。紅衛兵骨幹則霸占了原先的文化館員工宿舍。餘下的紅衛兵沒地方住,就將房間裏的古籍檔案一古腦地搬出來,扔的扔,燒的燒,把所以的房子騰空住人。
伍衛國將他的勢力在這裏紮牢後,接著又大搞運動,實行所謂的革命清洗,貼大字報,開批鬥會,並將附近村子的農民一起揪來,動員大家檢舉揭發隱藏在革命隊伍中的“大毒草”。
趙衡趙館長第一個遭到批鬥,伍衛國給他的罪名是“敵特”,遠離市區設立文化館就是為了遠離黨的視線,和海外反動政權聯繫。
雖然誰也不相信那樣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的趙館長會和特務扯上關係,可是在那個隻憑一台收音機就可以定性為“收聽敵台之敵特”的年代,任何申訴和幫襯都是無濟於事的,那隻會招來更大的羞辱和更深切的肉體痛苦。伍衛國代表人民宣判了趙衡的死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受盡折磨的趙衡被拉到不遠處的山溝裏槍決。
趙衡的死在文化館掀起軒然大波,伍衛國也覺察到了這股暗潮洶湧,他一貫就是個嗅覺靈敏的人,為了平息民憤,伍衛國派手下將趙衡的屍體運回趙衡的老家武吉市紅光鄉,算是對罪犯的一個特別“恩典”。
但是讓大家意料不到的是,伍衛國送回了趙衡的屍體,卻將趙衡的剛滿十八歲的女兒趙蘭萍抓來了文化館,羅織的罪名的侵吞人民的財物。蘇進步偷偷問過那幾個抓人的紅衛兵,這才知道罪名的由來是趙家有不少書籍字畫。一個位於鄉村僻壤的農家,怎麽可以有藏書呢,趙衡作為文化館的館長,有監守自盜的嫌疑。
那個懷疑一切的年代,夫妻可以反目,兄弟能夠成仇,兒女會去揭發父母,學生酷愛批鬥老師……這些司空見慣的事實,已經讓大家盲目。誰也不會去想,趙衡作為建國後期的第一代大學生,是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書籍的。
這些若幹年後開起來啼笑皆非的罪名,在當時的確可以成立,包括當年的蘇進步,也覺得批鬥審訊趙蘭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知情不報,就是沒有階級覺悟,就是犯了包庇縱容罪!
蘇進步唯一接收不了的,就是伍衛國他們審訊趙蘭萍的方式。
看往事如煙還荒唐2
在趙蘭萍被抓來文化館的那天晚上,城內的“武聯”第一次出城,長距離跋涉來圍剿“紅色陣線”,戰鬥在距離文化館一公裏外打響,槍聲陣陣,炮聲隆隆,很遠就能聽得見。
蘇館長大吃一驚:“什麽瘋婆婆?”
季古道:“這幾天,常常有個瘋婆婆出現在文化館外麵,手拿一朵紅花,目不轉睛地盯著我一個女弟子的房門,看起來不知所謂。”
“是她!”蘇館長長嘆了一口氣,“可憐天下父母心,作孽啊!”
季古越聽越糊塗,正待開口詢問,那個女職員已經把飯菜送了過來。
蘇館長將飯盒打開,推到季古麵前:“咱們邊吃邊聊吧,幾十年前的事情,這一說起來話就長了。”
看往事如煙還荒唐1
1967年,人類歷史上持續十幾年的一幕大悲劇已經拉開了帷幕進入了白熱化──那這就是至今提起來依然讓人寒心涼齒的“文革”浩劫。那一年,武吉市還叫做武吉縣,那一年,蘇進步十二歲。
六七年的夏天無疑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頂峰的時期,完全不同政治觀點的革命造反派保存自己消滅對方,恨不得找到十足的證據,把對方證明成是反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十惡不赦的階級敵人。蘇進步雖說隻有十二歲,但在那個年頭也熱血沸騰地加入了紅衛兵,
武吉縣內的大街小巷天天有人發放傳單,說明某某派別做出了反革命行為,需要全黨共銖之。還有那些重要據點上的的廣播喇叭方陣,以超強的發射功率向周圍的革命群眾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這些革命大批判、大辯論進行到極限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就是圖窮匕首現,武力解決問題,武鬥斷斷續續地開始發生。
武吉縣的造反派最終分裂為兩派,一派是以民兵為骨幹的“武聯”,一派是以紅衛兵為骨幹的“紅色陣線”,兩派相鬥的結果是“武聯”獲勝,占據武吉縣縣委大院,“紅色陣線”被趕出城區,盤踞在位於郊外的武吉縣文化館。
武吉縣文化館館長叫趙衡,四十來歲,建國後的第一批大學畢業生。是武吉市文化館成立以後任命的第一任館長,也是個博古通今的學者。當初之所以把文化館設立在郊外,就是趙衡提出來的。趙衡認為,文化館設在郊外,不僅可以安安靜靜做學問,還可以以此為輻射,建設武吉縣的文化新區。
在那個時候,年輕的趙衡就有把政務區、經濟區和文化區拆分規劃的念頭,可謂極有見地。
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文化館會變成紅衛兵造反派的大本營。
“紅色聯盟”的頭頭姓範名衛國,二十來歲年紀,是地皮無賴出身。蘇進步因為人小機靈,很得伍衛國的賞識。那個年代的電影或者樣板戲中,但凡首長,身邊總有個年輕的警衛員。伍衛國附庸風雅,就讓蘇進步做了他的警衛員,引以為小親信。
進駐文化館之後,伍衛國就將所有的文化館工作人員趕出雙層樓房,讓他們在院子外麵搭棚居住。紅衛兵骨幹則霸占了原先的文化館員工宿舍。餘下的紅衛兵沒地方住,就將房間裏的古籍檔案一古腦地搬出來,扔的扔,燒的燒,把所以的房子騰空住人。
伍衛國將他的勢力在這裏紮牢後,接著又大搞運動,實行所謂的革命清洗,貼大字報,開批鬥會,並將附近村子的農民一起揪來,動員大家檢舉揭發隱藏在革命隊伍中的“大毒草”。
趙衡趙館長第一個遭到批鬥,伍衛國給他的罪名是“敵特”,遠離市區設立文化館就是為了遠離黨的視線,和海外反動政權聯繫。
雖然誰也不相信那樣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的趙館長會和特務扯上關係,可是在那個隻憑一台收音機就可以定性為“收聽敵台之敵特”的年代,任何申訴和幫襯都是無濟於事的,那隻會招來更大的羞辱和更深切的肉體痛苦。伍衛國代表人民宣判了趙衡的死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受盡折磨的趙衡被拉到不遠處的山溝裏槍決。
趙衡的死在文化館掀起軒然大波,伍衛國也覺察到了這股暗潮洶湧,他一貫就是個嗅覺靈敏的人,為了平息民憤,伍衛國派手下將趙衡的屍體運回趙衡的老家武吉市紅光鄉,算是對罪犯的一個特別“恩典”。
但是讓大家意料不到的是,伍衛國送回了趙衡的屍體,卻將趙衡的剛滿十八歲的女兒趙蘭萍抓來了文化館,羅織的罪名的侵吞人民的財物。蘇進步偷偷問過那幾個抓人的紅衛兵,這才知道罪名的由來是趙家有不少書籍字畫。一個位於鄉村僻壤的農家,怎麽可以有藏書呢,趙衡作為文化館的館長,有監守自盜的嫌疑。
那個懷疑一切的年代,夫妻可以反目,兄弟能夠成仇,兒女會去揭發父母,學生酷愛批鬥老師……這些司空見慣的事實,已經讓大家盲目。誰也不會去想,趙衡作為建國後期的第一代大學生,是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書籍的。
這些若幹年後開起來啼笑皆非的罪名,在當時的確可以成立,包括當年的蘇進步,也覺得批鬥審訊趙蘭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知情不報,就是沒有階級覺悟,就是犯了包庇縱容罪!
蘇進步唯一接收不了的,就是伍衛國他們審訊趙蘭萍的方式。
看往事如煙還荒唐2
在趙蘭萍被抓來文化館的那天晚上,城內的“武聯”第一次出城,長距離跋涉來圍剿“紅色陣線”,戰鬥在距離文化館一公裏外打響,槍聲陣陣,炮聲隆隆,很遠就能聽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