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冷暖氣流開始交鋒,一天雨,一天晴。不過最新的氣象預報,今後的一周裏可能都有雨。
雲多而厚重,但此刻非但無雨,半邊月還格外明亮。
一條小船輕輕盪過湖麵。
那蘭和解炯、畢小洲正在做正式下潛探寶前的最後一次準備——下潛定在明晚。畢小洲用車拉來了一條向朋友租借的小船,出發在即,此刻逗留岸邊,所以當那蘭看見湖中心的那隻船,有些詫異。
“你們見那條船了麽?”那蘭問。
“有什麽大驚小怪的,以前晚上也不是沒見過船。”解炯將一個防水包從車上扛到小船上,包裏是溫度計、深度儀、酸鹼度計、尼龍繩等和明晚潛水相關的用具,用得上的用不上的,都準備好。
那蘭說:“船本身沒什麽奇怪的,奇怪的是那船晃晃蕩盪,不像是在行駛,倒像在隨波逐流,任憑湖水帶著,搖來擺去。”
解炯說:“這你不知道?有些人為了享受那種懶散勁兒、休閑勁兒,特意不劃船、不開船,沒準就躺在船上,看月亮、數星星,追求浪漫嘛。” 他從包裏取出一副望遠鏡遞給那蘭,“既然你那麽好奇,用它看個清楚。這個是軍用的,超強大,放大倍數沒說的,但不是夜視,現在月色亮,看個大概應該沒問題。不過,你要是看到一男一女,一定要閉眼。”
那蘭笑笑,接過望遠鏡。
她撚著調焦旋鈕,逐漸對準了那隻小船。
心陡然揪起。
小船上隻坐了一個人,一個蓑衣人!
“怎麽了?”畢小洲和解炯都覺出那蘭陡然加快的呼吸和舉望遠鏡手臂的顫抖,同聲詢問。
“一蓑煙雨咒。”
“什麽?”
那蘭將望遠鏡遞給解炯,說:“你看,那人,穿著雨衣……小洲,把船開過去,開到那條船邊上,我要看看是誰在上麵。”
解炯看了一下望遠鏡,說:“的確有些奇怪,好好的天氣,穿什麽雨衣。當然也沒什麽大不了,江京這林子,怪鳥多著呢……這人一看就有病,怎麽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倒像是在釣魚。”
釣魚,還是釣命?
那蘭叫:“你別廢話了,上船再接著看,再耽誤,那船就要跑了。”
“那船犯什麽法了?跑了就跑了唄。”解炯上了船,不解地問。畢小洲已經開了引擎,對著蓑衣人的小船迎頭而去。
那蘭又將“一蓑煙雨咒”的迷信提醒了一遍,解炯說:“聽說過了,你這個人表麵看上去挺智慧的,不會真相信這個吧?”
“我當然不信,但還是想看個明白,究竟是誰在裝神弄鬼。”
畢小洲說:“至少,那人好像沒有畏罪潛逃的跡象。”
解炯繼續通過望遠鏡觀察,說:“非但沒有逃跑的跡象,這位蓑衣垂釣哥甚至假裝沒聽見我們這麽熱情地跑過來,穩坐泰山……穩坐泰船。”
那蘭皺眉:“他真的在釣魚?”
解炯說:“現在咱們離得近些了,好像是有根兒魚竿斜在那兒,但還不是很清楚。”過了片刻,他又說:“好了,看清楚了,釣魚竿,錯不了。”
“魚竿上有沒有魚線?”
“我老眼神還沒好到那個地步,你到跟前自己看吧。”
不久後,三個人的小艇離那小船已近在咫尺,也看清了小船的整體。那與其說是小船,不如說是塊爛木——那是一條極為破舊的小木船,那種在江邊經常可見被廢棄的木船,照理不具備任何出航的條件。船上人背對著他們,身上的雨衣也和那木船一樣破舊,頭頂草帽也破爛不堪,仿佛他從明朝嘉靖年間就開始保持著這一姿勢不動窩。解炯剛才沒看錯,一根魚竿斜在水麵上,那蘭幾乎可以斷定竿上無線。
解炯叫道:“哥們兒,您是姓薑吧?啊?薑太公後人?”
畢小洲笑道:“好了,達達沙沙,別人以為你是來耍流氓的。”
雨衣人仍是背對著三人,恍若不聞,一動不動。
三個人互相看看,畢小洲會意,將船繞到那垂釣者的麵前,兩船緊靠著,解炯和那蘭探身看去,那人的頭臉似乎整個都埋在草帽下,見到陌生人探尋的目光,仍不動聲色。垂釣者的手縮在雨衣裏,而那魚竿,從雨衣裏伸出,竿上真的沒有線!
那蘭忽然伸手,抓住了魚竿,向自己身側一拉,魚竿已被她整個拖了過來。魚竿是常見的硬塑料製品,可伸縮,顯然也經過一些風霜。她將魚竿纖細的末梢插回去兩節,回伸到釣魚者的頭邊,魚竿末梢插入草帽的下沿,用力一挑。
草帽被掀起,露出一張臉,一張草臉。更可笑的,是草臉上還架著一副墨鏡。
一蓑煙雨的主角原來是個草人,諸葛亮借箭後沒來得及處理掉的道具。
是誰在開這樣的玩笑?
解炯哈哈笑了兩聲:“我今晚就到罈子裏發帖子,說‘錦衣味’被一個草人嚇得渾身打抖。”
但那蘭沒笑,她手裏的魚竿繼續撥弄著那草人。
破雨衣被魚竿無情脫下,墨鏡被魚竿粗魯地摘下,草人身上、臉上的茅草被一根根挑下來。
解炯覺得那蘭的舉動好奇怪,打趣說:“這你就可不對了,欺負別人打不過你……”
雲多而厚重,但此刻非但無雨,半邊月還格外明亮。
一條小船輕輕盪過湖麵。
那蘭和解炯、畢小洲正在做正式下潛探寶前的最後一次準備——下潛定在明晚。畢小洲用車拉來了一條向朋友租借的小船,出發在即,此刻逗留岸邊,所以當那蘭看見湖中心的那隻船,有些詫異。
“你們見那條船了麽?”那蘭問。
“有什麽大驚小怪的,以前晚上也不是沒見過船。”解炯將一個防水包從車上扛到小船上,包裏是溫度計、深度儀、酸鹼度計、尼龍繩等和明晚潛水相關的用具,用得上的用不上的,都準備好。
那蘭說:“船本身沒什麽奇怪的,奇怪的是那船晃晃蕩盪,不像是在行駛,倒像在隨波逐流,任憑湖水帶著,搖來擺去。”
解炯說:“這你不知道?有些人為了享受那種懶散勁兒、休閑勁兒,特意不劃船、不開船,沒準就躺在船上,看月亮、數星星,追求浪漫嘛。” 他從包裏取出一副望遠鏡遞給那蘭,“既然你那麽好奇,用它看個清楚。這個是軍用的,超強大,放大倍數沒說的,但不是夜視,現在月色亮,看個大概應該沒問題。不過,你要是看到一男一女,一定要閉眼。”
那蘭笑笑,接過望遠鏡。
她撚著調焦旋鈕,逐漸對準了那隻小船。
心陡然揪起。
小船上隻坐了一個人,一個蓑衣人!
“怎麽了?”畢小洲和解炯都覺出那蘭陡然加快的呼吸和舉望遠鏡手臂的顫抖,同聲詢問。
“一蓑煙雨咒。”
“什麽?”
那蘭將望遠鏡遞給解炯,說:“你看,那人,穿著雨衣……小洲,把船開過去,開到那條船邊上,我要看看是誰在上麵。”
解炯看了一下望遠鏡,說:“的確有些奇怪,好好的天氣,穿什麽雨衣。當然也沒什麽大不了,江京這林子,怪鳥多著呢……這人一看就有病,怎麽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倒像是在釣魚。”
釣魚,還是釣命?
那蘭叫:“你別廢話了,上船再接著看,再耽誤,那船就要跑了。”
“那船犯什麽法了?跑了就跑了唄。”解炯上了船,不解地問。畢小洲已經開了引擎,對著蓑衣人的小船迎頭而去。
那蘭又將“一蓑煙雨咒”的迷信提醒了一遍,解炯說:“聽說過了,你這個人表麵看上去挺智慧的,不會真相信這個吧?”
“我當然不信,但還是想看個明白,究竟是誰在裝神弄鬼。”
畢小洲說:“至少,那人好像沒有畏罪潛逃的跡象。”
解炯繼續通過望遠鏡觀察,說:“非但沒有逃跑的跡象,這位蓑衣垂釣哥甚至假裝沒聽見我們這麽熱情地跑過來,穩坐泰山……穩坐泰船。”
那蘭皺眉:“他真的在釣魚?”
解炯說:“現在咱們離得近些了,好像是有根兒魚竿斜在那兒,但還不是很清楚。”過了片刻,他又說:“好了,看清楚了,釣魚竿,錯不了。”
“魚竿上有沒有魚線?”
“我老眼神還沒好到那個地步,你到跟前自己看吧。”
不久後,三個人的小艇離那小船已近在咫尺,也看清了小船的整體。那與其說是小船,不如說是塊爛木——那是一條極為破舊的小木船,那種在江邊經常可見被廢棄的木船,照理不具備任何出航的條件。船上人背對著他們,身上的雨衣也和那木船一樣破舊,頭頂草帽也破爛不堪,仿佛他從明朝嘉靖年間就開始保持著這一姿勢不動窩。解炯剛才沒看錯,一根魚竿斜在水麵上,那蘭幾乎可以斷定竿上無線。
解炯叫道:“哥們兒,您是姓薑吧?啊?薑太公後人?”
畢小洲笑道:“好了,達達沙沙,別人以為你是來耍流氓的。”
雨衣人仍是背對著三人,恍若不聞,一動不動。
三個人互相看看,畢小洲會意,將船繞到那垂釣者的麵前,兩船緊靠著,解炯和那蘭探身看去,那人的頭臉似乎整個都埋在草帽下,見到陌生人探尋的目光,仍不動聲色。垂釣者的手縮在雨衣裏,而那魚竿,從雨衣裏伸出,竿上真的沒有線!
那蘭忽然伸手,抓住了魚竿,向自己身側一拉,魚竿已被她整個拖了過來。魚竿是常見的硬塑料製品,可伸縮,顯然也經過一些風霜。她將魚竿纖細的末梢插回去兩節,回伸到釣魚者的頭邊,魚竿末梢插入草帽的下沿,用力一挑。
草帽被掀起,露出一張臉,一張草臉。更可笑的,是草臉上還架著一副墨鏡。
一蓑煙雨的主角原來是個草人,諸葛亮借箭後沒來得及處理掉的道具。
是誰在開這樣的玩笑?
解炯哈哈笑了兩聲:“我今晚就到罈子裏發帖子,說‘錦衣味’被一個草人嚇得渾身打抖。”
但那蘭沒笑,她手裏的魚竿繼續撥弄著那草人。
破雨衣被魚竿無情脫下,墨鏡被魚竿粗魯地摘下,草人身上、臉上的茅草被一根根挑下來。
解炯覺得那蘭的舉動好奇怪,打趣說:“這你就可不對了,欺負別人打不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