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於二月舉行,其實次日我就要前往杜林看冬奧。於是我采強行軍作戰,和大家喝到清晨六點,十點便已坐在成田機場起飛的班機上。這段詳情寫在散文集《追夢杜林》中。


    多半是直木獎效應,上電視的邀約增加不少。但我很怕上電視,全都回絕了。一到夏天,新科直木獎得主誕生後,這些邀約也就消失無蹤。熱門的時期真短。


    這邊冷清,《信》改編成電影倒是熱鬧得很。看過的人幾乎都說「非常感動」或「忍不住掉淚」,令我十分欣慰。不過,大概也不會有人當麵對原著作者明言「無聊」吧。


    關於電影《信》的種種回憶散見各處,在此就不多談。隻不過,要向讀者報告一下,我在首映會時第一次見到澤尻英龍華小姐,因她太美麗而樂得差點沒飛上天。


    二○○七年會是怎樣的一年?因為二○○六年實在太美好,我有預感,下一年會有反彈。雖然有此覺悟,但希望千萬別是生大病、遇到車禍、親朋好友發生不幸之類的。噩運能不能頂多是阪神虎隊降到b級無法參加季後賽呢?


    2作品自我解說


    《放學後》一九八五年九月講談社/二○○九年三月臉譜亂步獎得獎作品。前一年作品曾入圍,這次很想得獎。當時的妻子為女子高中約聘老師,故取材很輕鬆。作品裏出現兩種密室詭計,但構思起來並不怎麽吃力。青春畢竟無敵。


    《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一九八六年五月講談社/二○○九年十月獨步文化若《放學後》沒得亂步獎,原本打算以這部作品繼續投稿。不過,有人認為詭計太複雜,可能沒希望。的確,現下重讀,連自己都頭昏了。加賀恭一郎在這部作品登場,但沒想過讓他成為係列人物。


    《白馬山莊殺人事件》一九八六年八月光文社/二○一一年一月皇冠這時新本格派作家們還沒出現,我想寫的是古典的推理小說。在河童novels係列出版是我的夢想。書名本來是《鵝媽媽旅捨命案》,卻被主編打了回票。原本和白馬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大學城命案》一九八七年六月講談社


    這部作品裏提到撞球,但寫作之際完全不流行這種娛樂活動。然而,作品發表後,受到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金錢本色》(thecolorofmoney)影響,撞球一時蔚為風潮。在某文學獎的評審會議中,被誤以為是趕流行之作,有點不甘心。


    《十一字殺人》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光文社/二○○八年六月皇冠和《白馬山莊殺人事件》一樣被改了書名,原本叫作《來自於無人島的滿滿殺意》。這書名雖不怎麽出色,但也不必用字數取名為《十一字殺人》吧。在電話裏聽到時,我傻眼得說不出話。


    《魔球》一九八八年七月講談社/二○一二年三月皇冠《放學後》得到亂步獎前一年的入圍的作品。二十五歲能寫出這部作品,讓我萌生些許自信。


    《香子之夢──派對接待員殺人事件》一九八八年十月祥傳社/二○一二年二月時報這是我的第一部連載作品,原名《以眨眼幹杯》。是以電影《第凡內早餐》(breakfastattiffany’s)為藍本寫成。改編成電視劇時,許多場景刻意模仿該片,非常有趣。當時,出版界普遍認為,隻要以女性上班族為主角,書就會大賣。推出文庫版時,書名改回《以眨眼幹杯》(台版沿用此名)。


    《浪花少年偵探團》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講談社


    因短篇小說《阿忍老師的推理》獲得好評而成為係列作品。由於二姊是小學老師,取材不費功夫。這是我首度以大阪為背景寫小說,沒想到把大阪腔文字化如此困難。此外,一使用大阪腔,明明沒那個意思,卻自然而然走向搞笑路線。


    《十字屋數的小醜》一九八九年一月講談社


    繼《白馬山莊殺人事件》後,這部作品同樣隻是想寫古典推理小說而已,與新本格毫無關聯。才剛交稿,綾辻行人先生就推出《殺人十角館》,因此刻意晚一年出版,最後還是被誤會為跟新本格的風。


    《沉睡的森林》一九八九年五月講談社/二○一○年八月獨步文化下定決心挑戰不擅長的領域,於是選擇完全不了解的芭蕾題材。一年內看了不下二十次的芭蕾舞表演,看出更寬廣的休閑生活。不過執筆時,很難安排照顧過我的芭蕾舞團團員去做壞事,因而寫得相當吃力。搬出《畢業》裏的加賀,是小小的惡作劇。


    《鳥人計劃》一九八九年五月新潮社/二○一二年一月皇冠剛開始隻有「由犯人來推理」的發想,原想與我熱愛的跳台滑雪結合,但多次取材後,主題反而轉向運動科學。當時也採訪了現今在世界盃表現亮眼的葛西紀明選手,那時他才高一。最後完成一部有圖有表的奇特作品。


    《殺人現場在雲端》一九八九年八月實業之日本社這部作品也是出自「以女性上班族為主角」的單純想法,由於大姊當過空姐,主題就此定下。不過,我還是訪問了現任空姐。我認為劇情滿有趣的,但如今深自反省,當時把主角的暱稱取為a子、b子,實在是太隨便了。


    《布魯特斯的心髒》一九八九年十月光文社/二○一○年一月皇冠當時,正為是否該區別十九x十三公分精裝書與novels係列書籍的寫法而大傷腦筋,最後決定即使是novels係列寫法也不變,於是寫了這部小說。執筆之際回想起擔任技術人員的年代,構思出許多橋段,但最難的是得顧慮到會不會造成前公司的困擾。


    《偵探俱樂部》一九九○年五月祥傳社/二○一一年九月皇冠甫出版時書名為《委託人的女兒》,文庫本才改回原名《偵探俱樂部》。寫這本小說時,我試著完全不設解謎的偵探角色,而是讓握有案件關鍵線索的人物當主角。書中有很多複雜的詭計,如今再次讀來,連自己要理解都費了不少功夫。最初便想以《偵探俱樂部》為書名,不知為何遭出版社反對。


    《宿命》一九九○年六月講談社/二○○五年十一月獨步文化這時為了敲定之後推出的《變身》故事內容,對腦做了一番研究。在大量閱讀腦部相關文獻時,發現一份十分有趣的資料,便成為本書的核心。隻不過,支撐作品人氣的,卻是「永遠的勁敵」這經典的關鍵詞。


    《沒有兇手的殺人夜》一九九○年七月光文社


    書裏收錄的主題和主角都沒有共通點,是集結散落各處的短篇而成,風評卻較之前推出的任何一本作品集好。同名短篇曾刊載於《eq》雜誌,這部作品是先想到標題,才構思故事的。


    《麵具山莊殺人事件》一九九○年十二月德間書店在隔離的空間發生殺人案是本格推理小說的經典模式,關鍵在於如何封閉空間。我思索著能否不用大雪或暴風雨強行隔絕別墅,於是想到這個方法。雖自認為是好點子,卻沒任何人稱讚,書的銷量也奇差。


    《變身》一九九一年一月講談社/二○一二年三月獨步文化搭公交車時,靈感突然湧現,竟在下車前的十幾分鍾內就想好劇情。大概是這樣,即使必須查證的地方不少,也沒留下甚麽大費周章的印象。用弗隆【註:弗隆(jeanmichelfolon,1934─2005),知名的比利時藝術家,以海報及雜誌插圖著稱,亦擅於利用各類材質及媒介創作。】的畫當封麵是我的夢想,很高興能美夢成真(此指日文版)。


    《迴廊亭殺人事件》一九九一年七月光文社/二○○九年二月皇冠因《麵具山莊殺人事件》賣座不佳,想以另一種方式再次挑戰本格推理。隻不過,這次的主角是女性,非常難寫。我甚至考慮往後幹脆別以女性為主角。


    《交通警察之夜》一九九二年一月實業之日本社/二○一○年五月皇冠由於曾在汽車相關企業工作,我對交通事故格外關心,畢竟員工若發生車禍,在公司可是大事一件。這本書中的〈天使之耳〉與〈鏡中〉都入圍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短篇部門,集結成一冊出版後,又以作品集入圍,獲得連續三年落選的勳章。文庫本時出版才將書名改為《天使之耳》(台版沿用此名)。


    《雪地殺機》一九九二年三月講談社


    《麵具山莊殺人事件》和《迴廊亭殺人事件》都賣不好,基於事無三不成的道理,便寫了這部作品。靈感在我迷上舞台劇和音樂劇之初閃現,以為這詭計一定會讓眾人大吃一驚,但成效不彰。此外,《交通警察之夜》入圍協會獎時,這部也入圍長篇作品。最後毫無意外地落選,累積下來是三年內落選四次。


    《美麗的兇器》一九九二年十月光文社/二○○九年十二月皇冠這部作品連載於雜誌《小說cotton》,出版社「天山」目前已不復存在,標題原為《狼蛛》。小說中的運動選手通常等於好人,我想顛覆這一點。主角是女子七項全能的選手,以美國運動員賈姬?喬伊娜克希(jackiejoyner─kersee)為範本。


    《同學》一九九三年二月祥傳社


    自《放學後》就沒寫過本格校園推理小說,便想再寫一部。然而,要一個三十四歲的大叔描寫高中生實在為難。為避免落於俗套,我動用所有想像力,但倒是沒打算在詭計上作文章,而以寫實為目標。坦白講,我視這部作品為自己最大的轉折點。


    《分身》一九九三年九月集英社/二○○九年五月獨步文化自信滿滿的《變身》完全沒獲得好評,為一雪前恥,先定下本書書名,再延伸出內容。作品推出時,那些對生命科學一無所知的人批評「反正還不是癡人說夢」,實在令人生氣。但出版不久,某國便實驗成功,如今全世界都認為那是可能實現的技術。不明白我所言為何的讀者,請買書來看。


    《浪花少年偵探團2》一九九三年十二月講談社說實話,我不怎麽想再碰這個係列,後記中也坦承當初寫得很辛苦。即使如此,出版社仍表示「如果是這本的續集可以讓你寫」,隻好繼續。沒想到,七年後改編為電視劇,由山田瑪莉亞小姐主演,現下我十分慶幸當初寫了這部作品。推出文庫版時,改名為《小忍老師再見》。


    《怪人們》一九九四年二月光文社


    這本書集結一連串奇異的故事,當中好幾則是真有其事。〈哥斯大黎加的雨好冷〉則是參考友人的經驗,他真的差點招致殺身之禍。


    《以前我死去的家》一九九四年五月雙葉社


    這是我的自信之作,卻依舊沒獲得好評,此後,我不禁以懷疑的目光看待書評家。假如是銷量較佳的作家推出的,一定會有不同待遇。對作家而言,書就像孩子,記得我還曾抱著「父母不爭氣,拖累孩子得不到肯定」的心情向這本書道歉。


    《操控彩虹的少年》一九九四年八月實業之日本社這是在《周刊小說》連載的作品,花了兩年才集結成書。感想是,在推理小說中融入科幻元素好難。老實說,愈寫愈不曉得作品到底有不有趣,但推出後意外獲得好評,因而高興萬分。我自己挺喜歡光樂家【註:本書的主角是一名天才高中生,能藉由演奏「光」發送訊息。】這個點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概是最後的招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野圭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野圭吾並收藏大概是最後的招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