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針灸,太極,雕版(下)
一群夫人太太們愉快的在莊子上學功夫,林菁則是抽空帶著做好的花箋雕版坐著洛氏的車架去了一趟楚府。
雕版設計的挺簡單,反刻的陽文,左上角是一叢翠竹,右下角則是那首《題鶴林寺僧舍》,便是“半日閑”這一句的出處。上將軍楚懷親自接見了她,看著這塊木板覺得有趣,也很快明白她的打算:“你是想用它沾了墨,然後印在紙上?”
林菁是個顏控,還是個叔控,被楚懷的盛世美顏驚的不行,算是明白沈安侯當日說的“氣死歐陽明月,完敗八賢王”是什麽意思。不過別說古代,就是後世一個外甥媳婦盯著舅舅看也是不禮貌的,她用上洪荒之力才讓自己鎮定,不要顯得太花癡。
聽了楚懷的問話,林菁低頭解釋道:“舅舅說的沒錯,我想用這個做一些‘半日閑’的花箋,不過黑色太過端肅,我打算用靛藍色染。”
“靛藍……是染布的吧,用來印在紙上也行。”楚懷點頭。
林菁又道:“其實這法子還可用來印刷佛經典籍,尤其是做書肆生意的,隻用做一些這樣的刻板,用調好的油墨來印刷,再分揀排列裝訂成冊,便能得到許多成品,比手抄本方便的多。”
“油墨?”楚懷很快抓到了這個從未聽說過的詞匯:“你的意思是,這‘印刷’的法子使的不是我們平時用的水墨咯?”
林菁便笑:“都是水墨,隻因製作方法不同,所以叫法不一樣罷了。咱們如今用的是鬆枝燒煙製成的鬆煙墨,雖然色澤黑,但膠輕質鬆,入水易化,要沾在木頭上卻難,印出來的字隻怕清晰不足,還極易暈化。有另一種油煙墨,則是用桐油、麻油、豬油等燒煙製成,其質地堅實細膩,膠量重,黏性強,隻是具體怎樣調配恐怕還要看匠人們的手藝了。”
“你這般又是和安侯一樣,給我說一通有的沒的就甩手不管嗎?”楚懷口裏說的嚴厲,林菁卻是不怕的,反而另起了個話題:“我這花箋隻要一塊木板便可,所以我用了雕版,但是真要刻書文,隻怕需要的木材就太多了,不如活字來的節約。”她看著楚懷故作無辜:“大老爺可和您說過活字印刷之法?”
楚懷哪裏看不出她的用意,指了指她到:“你少裝糊塗,趕緊給我說明白。”
大家都是有印章的人,活字印刷的原理自然很容易講得清楚:“同樣是質地堅硬的木材,隻裁成一個個的小塊兒木章,上頭反刻陽文,每塊隻一個字。平時將這些木章按照一定的順序,或是讀音,或是筆畫,放在圓形的盤框裏。要印書時,隻用撿了每個字的木章,按照順序排列,便可以雕版一樣使用了。好處是無論場地還是耗材都少了許多,但需要排版的人能識字。”
楚懷隻一想就明白了,不禁撫掌叫好:“有了紙,又有了印刷,這讀書習字便要容易的多了。”他又看了看林菁,搖頭歎道:“我隻當這世間有一個沈安侯,沒想到你與他不相上下。隻安侯從小在宮中讀書,連老聖人都稱讚,自是不凡的,你又是從何得來這許多東西?”
他說這話時身上氣勢極盛,不過林菁是一點兒都不怵的。她當年在首都醫院裏什麽大佬沒見過,往大佬們身上紮針的事兒都沒少幹,楚舅舅雖然厲害,但和那些上位者也沒什麽區別,林醫生早就能夠做到處變不驚了。
她依舊端著溫和的微笑,低頭回話:“您真相信大老爺如今會的這些是當年在上書房學來的?隻是他與您親近,而您也生怕得了什麽不好接受的答案,這才自欺欺人吧。”
這話就差明說他們有貓膩了,楚懷心中一動,麵無表情問道:“安侯是我外甥,我自不會為難他,但你卻沒這麽容易過關。我今日親自見你,總不會是隻為了一張木板的事兒。”
“舅舅熟讀諸子百家,可記得莊周夢蝶的典故?”林菁閉目道:“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不分孰是夢境孰是真。”她看向楚懷:“這世間並非隻有莊周,也非隻有七葉伽佛陀,無論是夢蝶也好,宿慧也罷,您覺得再醒來時,沈放還是之前的沈放,林氏又是否還是之前的林氏?”
這種哲學問題就不好回答了,楚懷摸著胡子沉凝。林菁便誠懇道:“我與大老爺本無交集,婚配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一夢之間,我們二人在異界共度數十年時光,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雖然從夢到醒不過一夜,但那些攜手過往是真是幻,又有誰能說的分明?”
“宏廣大師說我們這是宿慧,因前世功德修來,今生相遇而覺醒。我們雖不知這到底是好是壞,但也隻能坦然受之。若是舅舅因此起疑也是應有之意,畢竟無論誰在另一個世界裏過上幾十年,都不會再與從前一成不變。”
其實如林菁所說,楚懷非要一個說法,便是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已經沒了,如今的沈安侯是不知哪裏的孤魂野鬼。隻是他們穿越而來本就繼承了原身的記憶和本能,與其說是奪舍,不如說是融合。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連林菁都開始覺得,後世的生活不過是他們的一場夢,等夢醒來,沈放便是沈安侯,林氏便是林菁。
楚懷糾結的也是這個問題。大外甥無論相貌舉止都與之前並無太大不同,但那股氣勢和些許細節又表現出些許改變。而兩人交談中沈安侯偶爾透露的一些從未在任何典籍中出現的說法更讓他起疑,卻到底因為多年未見,不能因此下定論。
和楚氏一樣,他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沈放出了問題,而是林氏有什麽不妥。隻是看著大外甥一天比一天優秀,他也不知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林氏的解決方法是詢問宏廣大師,楚氏則是親自占卜——這也是世家子的基本課程——卦象離下巽上,是齊家之象,得出來的結論是“上吉”,正應了宏廣大師說的“旺夫”一句。
於是他更加不敢輕舉妄動,直到林氏越鬧越歡,一個“半日閑”引動了整個京城的注意。雖然無論對於沈家還是楚氏來說,這都不是壞事,可他還是不免多想,才有了今日的試探。
而林氏的鎮定也讓他驚歎,雖是女流,卻有大將之風。尤其是林菁從頭到尾都沒有躲閃的意思,更無惱羞成怒和虛心驚恐,反而誠懇的與他解釋,楚懷雖不能全信,但對她到底沒了敵意。
“既然宏廣大師如此說了,你們便惜福才好。”他意味深長道:“安侯出京遊曆是個不錯的選擇,你這般不怕太過張揚嗎?”
林菁搖了搖頭,自信道:“且不說這隻是後宅之事,各位夫人閑暇取樂,便是被人說道又如何?可有哪裏不合禮法,或是有礙觀瞻?他們也隻能羨慕我母親過的灑脫,我沈家底蘊豐厚罷了。”
名聲這種東西,隻要適當的加以引導,就很容易為自己所用。沈家不出現在交際圈已經太久了,這樣雖然安穩,卻也脆弱,一旦出個問題便會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和楚懷推著沈安侯走名士的路子一樣,林菁就是要讓沈府成為京中的一個風向標,刷夠了名聲才能有話語權。
楚懷也是明白林菁的想法,卻還是擔心:“你就不怕太打眼?”
“若是人人有了好點子,都因怕打眼而藏著掖著,那這世道還如何往前走?”林菁反問道:“這些點子如今就在舅舅手裏,若是拿出來隻怕要被其他世家忌憚,您可舍得一直藏在手裏?”
自然是不會的,他一定是用手裏的資源結交更多盟友,以共同的利益對抗壓力。楚懷不禁感慨道:“你雖是女子,卻不輸男兒。”
林菁抿嘴:“舅舅卻不知道,在我與大老爺夢中之國,男兒與女兒卻是一樣的,都可以讀書,可以做官,可以領兵打仗。我花了許久才能和大老爺這般男兒並肩站著,雖然夢醒,心中卻喜歡那樣自在的生活。是以如今即使被限定在後宅中,我也會過出不一樣的日子來。”
楚懷一時啞然,沒想到竟是這樣。隻是這是沈家的家事,安侯和楚氏都欣然接受,他也不會多說什麽。
今日聊的已經夠多,楚懷打發人送林菁回去,說好過幾日便將做好的花箋給她送去。林菁道了謝,坐上牛車回莊子,挺直的背脊突然軟下來,背上冒出一層的汗。都說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先洗腦自己,可是麵對楚懷這樣的大佬,她要把胡說八道講的坦然,真的是難度很大啊。
不管怎麽樣,這一關算是過去了,有了楚氏和楚懷的默許,她和沈安侯便是再做出什麽新鮮東西,或言語舉止上偶爾出格,也不會直接被人當鬼上身或者異端給滅了。
五日之後,楚府做好的半日閑花箋就送到了莊子上,夫人們果然愛不釋手。幾筆勾畫的竹節竹葉透著堅韌的風骨,一首小詩更讓人回味無窮。淺淺的靛藍色在雪白的紙上顯得清麗淡雅,用細細的狼毫筆蘸了上好的鬆煙墨,在上頭寫下一行文字,再以紅色印泥蓋上閑章,明明隻是封邀約的帖子,竟是精致的可以拿來當做珍藏。
印花箋的紙張也並非普通白玉紙,而是加厚了些,拿在手中更有質感。夫人們一邊把玩一邊嘖嘖稱奇,討論著請誰當第一個受邀客人。
皇家人不好沾,土鱉勳貴與她們不和,剩下的世家中挑挑揀揀,最後選中了陳國公府太夫人徐氏。
陳國公張叔梁官拜禦史大夫,是朝中當今親封的四位國公之一。太夫人徐氏是張叔梁親媽,也是世家出身。徐家雖然不及四家五姓,但在世家圈子裏也算靠前,以“廉”著稱。
徐氏在夫人圈子裏算是比較低調的,不怎麽愛舉辦宴會,接了帖子也多以身體為由推脫。然崔氏與她相熟,乃直言道:“她就是覺得端著架子閑聊太累,不如在家中鬆快罷了,等我回頭親自遞帖子,告訴她咱們在這兒都幹些什麽,保準她跳著腳的要來。”
第25章 為了火鍋而奮鬥
林菁給她們做完了整一個療程的保養,將會所重新交給夫人們接管,隨她們玩牌聽戲交友。而在張太夫人徐氏欣然赴約,歸家後對“半日閑”頗為推崇的事兒傳出來,也讓會所的名聲便更上一籌。
如今京中誰人不知京郊有一處神秘的所在,以吃喝玩樂著稱,若是有哪家夫人能被邀請,必然會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而每次聚會後夫人們漏出來的些許消息都會受到京中貴女們的矚目甚至追捧。
楚氏和眾位夫人也越發得意,尤其是老太太,如今隻一門心思的排戲和寫曲子,並不管林菁如何處理家事。手上權利越來越大的林夫人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盤算著過年能不能吃上一頓火鍋來。
這年頭也有“肉食者鄙”的說法,隻是這肉專指豬肉。為什麽這個時代的貴族並不食用豬肉,唯有貧寒人家才會用一些?原因很簡單,原始版的豬肉膻味特別重,在這個沒有大料沒有花椒的年代裏,無論如何烹飪都絕對是一場災難。可是林菁有法子啊,一把小手術刀切掉某個關鍵部位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對她來說簡直so easy。
被閹割的豬長的也快,可是如何說服人們改變習慣接受豬肉才是個大問題。不過她也沒想著一步登天,而是在莊子裏先試行。這事兒她在開春就準備著做了,豬是雜食性動物,長肉快好飼養,比起山羊來說劃算多了。至於牛,這可是交通工具和耕種用具,除非經過證明卻屬意外死亡的才能拿來吃肉,否則是要被官府抓來打板子的。
莊頭們被林菁壓製的服服帖帖,說要養豬那就養豬,不過看著大夫人親自拿刀手把手教他們如何切掉它們的小丁丁這種事兒還是讓莊戶們滿頭黑線。林菁其實也挺怕這事兒崩了自己人設的,好在這八卦並沒有傳出去,保住了她的一世英名,想來她為了口吃的也是拚了。
看著豬仔們肉眼可見的變肥變大,莊戶們也是驚訝的很,不知道這麽一下子就能有如此效果。林菁也不多加解釋,反正他們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就在服從中加強理解吧。
如今已經入秋,她便琢磨著是不是宰頭豬來看看成果。不過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光吃肉沒什麽意思,要想冬天吃的好,綠色蔬菜不能少。她要做的事兒還多著呢,比如養殖香菇木耳,比如蓋個屋子在裏頭燒炭,外頭利用土地的餘溫當作地暖在冬天種菜。
一切都是為了吃,如今連炕都有了,就差寒冷的冬日裏一個熱騰騰的火鍋了。雖然現在才九月,但經曆了一個見不到一點兒綠色的冬天,她也是豁出去了。什麽辣白菜,什麽挖地窖,隻要是記憶中可行的法子全都拉出來試一遍,確保冬天不會因為缺少膳食纖維而導致便秘。
範氏看她折騰的厲害,不是沒在楚氏麵前說酸話。可楚氏也看得明白,林菁做這些可不是為了自己,都是為了讓府上能過的更舒坦些。如今沈家過的日子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精致有新意,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引領時尚新潮流,多少人眼巴巴的看著半日閑的六位老太太又玩什麽新花樣呢。沒見著幾位老夫人都沒口子的稱讚沈家大夫人是個有能耐的麽,便是她再折騰,除非做失敗了什麽,否則絕不會有傻大膽出來置喙。
便是宮中聖人也聽到了些許名聲,可女人操持家務聽曲唱戲什麽的,對他來說根本擺不到台麵來。隻要不是有礙觀瞻,他才懶得管,每日裏他要處理的政事可多著呢。
林菁就在這種縱容下做著實驗,為了冬天的火鍋而奮鬥。不過和去年不同,如今她出了什麽新東西總不忘送到林府一份,偶爾還會請了林夫人來府中做客聽戲。這事兒楚氏也是默許的,反而是她親媽覺得不好,總是規勸她出嫁女不該太顧著娘家。
她口裏應著,下次還是照做,隻是也不厚此薄彼,連帶著範府盧府秦府都跟著受益。這樣一來,倒更顯得她大氣,無論內外都是一片好評,莫名其妙就成了國民好兒媳的典範。
時間就在忙碌中過去,等到到十一月時,在外頭浪了半年的沈安侯終於回家了。看著變粗糙了不少的兒子,楚氏難得放下了戲班子和話本子,好好拉著他說了好半天的話。而林菁從莊子上回到澹懷堂,就看到自己男人大咧咧的躺在矮榻上對她笑,害的她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來確定這不是自己發夢了。
沈安侯小半年沒見媳婦兒,心裏可想念的緊,一把將人拉到榻上好生交流了一番,這才各自收拾了坐著說話。沈大老爺先是報告自己的收獲:“基本上你要的調味料都找的七七八八了,不過天太冷,我沒讓移栽過來,都種在平寧郡和秀川郡了,就是不知道過個冬還能活多少,到時候慢慢移栽吧。”
“怎麽又跑到秀川郡去了?”林菁好奇的問。平寧郡那兒是沒話說,有楚家照看著,肯定出不了亂子。但秀川郡太遠,道路又不通,放在那兒豈不是和扔了一般。
沈安侯便得意的笑:“你也不看看你老公是誰,我的能耐你還不相信?”他自誇完才開始解釋,原來他行到秀川郡時正好偶遇了當地山民之間的衝突。這種民族矛盾嚴重的地方基本上是三不管的,當地刺史和郡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想管也管不著。
沈安侯本是帶著手下路過,為了避免被牽連還躲的遠遠的看熱鬧。卻不想其中一方端的霸道,要將另一方斬盡殺絕,而追殺的方向正是他們藏身的方向。他雖然也信奉成王敗寇,但出手這麽狠辣就有點過分了,尤其是在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就要連著他這二十幾人一鍋端的情況下,幹脆出手幫了被追殺的那群漢子,反而打了另一方一個措手不及。
要知道他手下這二十幾個人可是照著當年訓練兵崽子那般訓的,平時營養又好體態強壯爆發力強,別看人手不多,但武器精銳有技巧,來這麽一下子真不是山民受得了的。那個被追殺的憨厚漢子也是反應的快,帶著手下吱哇亂叫著一通砍殺,拚著重傷竟然反殺了對方首領。
山民也是極有意思,沒了頭領對方就立刻投降歸順,仿佛之前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的不是他們一般。那憨厚漢子謝過沈安侯,用蹩腳的漢語自我介紹是這附近的一個寨主,名字叫冉越,如今他滅了孟刀,就是這一帶最大的土皇帝了。
他一心想要感謝沈安侯,讓他留在十萬大山裏和自己平起平坐,可惜沈大老爺誌不在此,隻請他幫忙尋找各種作物並拿出一塊地來給他耕種。這個要求雖然奇怪了些,但冉越還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給沈安侯照看好,還讓自己的兩個兒子拜了沈安侯當師傅,學了一套完整的軍體拳。
沈大老爺也是考慮到有些作物確實隻適應這種環境,強行帶去平寧郡隻怕根本種不活,山民雖然看著不怎麽靠譜,可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這冉越真是個信人,能給他在秀川郡整出一個藥植園來呢。
聽著他這一路的經曆,林菁也是服氣的:“我現在是越來越懷疑你是大點親兒子了,多麽惡俗的虎軀一震王八之氣四射小弟納頭就拜的橋段啊,咱們真的不是穿到大點的小說裏了嗎?”
沈安侯就得意洋洋:“我就是這般的漢子,人品好有什麽辦法呢?”
第二天林菁便興致勃勃的清點沈安侯帶回來的“戰利品”,各種調料深得她的歡心。而沈安侯則是去了楚府報平安,讓楚舅舅看他四肢俱全沒被拐賣。
楚氏也聽說了沈安侯帶著大包小包回來,正好奇是些什麽東西呢,也不讓丫環們過來詢問,親自帶著聽琴青祺來了澹懷堂。林菁聽說老太太來了趕緊去迎接,沒想到她抽了抽鼻子,有些遲疑道:“老大是去販香料了不成?”
販香料什麽鬼?林菁一臉懵逼。楚氏看她表情就知道自己猜錯了,卻更是疑惑:“我仿佛聞到了紫蘇和薄荷的香味,難道不是你在合香?”
老太太鼻子真好,連這都能聞到。不過問題的重點不是這個好嗎:“您知道紫蘇和薄荷?”林菁疑惑的問:“那怎麽從未見過咱們家裏用呢?”連艾草都是她好不容易在山上翻出來的。
楚氏臉上便掛著些懷念:“這都是前朝流行的法子,便是將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香餅,放在銅爐裏燒,我們叫做合香。不過香料貴重,便是世家也很難買到齊全的,加上戰亂之中不少合香的方子都丟了如今京中可不流行這個,唯有世家女子偶爾還會用一用。”
可是紫蘇和薄荷是作料啊,林菁無力,這才發現了自己的一個誤區,就像很多礦石和化學材料在古代是以藥材的名義售賣,作料最開始大部分也是作為香料使用的。
她打點起精神,向楚氏介紹這些東西,笑著道:“若說珍貴,無非是種的人不多罷了,大老爺在青州可是種了好幾個山頭,以後別說拿來合香了,我可是準備頓頓要吃它們的。”
楚氏聽她這麽一說也是哭笑不得,之前一絲絲的傷感倒是無影無蹤。在明確了沈安侯帶回來的禮物都是要用到廚房裏去的,她就沒什麽興趣了,隻囑咐林菁做出好吃的別忘了孝敬她。
“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媳婦什麽時候不是把您排在第一位的。”林菁把胳膊搭在她肩膀上撒嬌:“您這說的,跟我多不孝順一樣。”
“是是是,我說錯話了,咱們家就你最孝順。”楚氏和林菁向來是親近的,拍了拍她的手背:“我現在能這般鬆快都是你的功勞,隻盼著你在給我添個孫子孫女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種話題的標準應對方式就是低頭裝羞,她和沈安侯在這方麵都是順其自然的,沒想著一定要懷上或者生個兒子之類。不過這個和老人家說不清楚,反正兩人的身體也沒問題,總會有懷上的日子的。
楚氏還在給她使眼色:“都說小別勝新婚,這幾天你們也別忙著晨昏定省了,盡管睡個懶覺歇一陣子。等到臘月裏,隻怕又要忙起來呢。”
林菁一臉囧的送走了婆婆,轉頭就把她的話拋到腦後,繼續研究堆了半個房間的各色調料去了。如今有了辣椒,有了豬肉,是不是可以做點兒香腸?再想著梅菜扣肉東坡肘子金華火腿水晶豬蹄,她就忍不住流下了口水,真的是,太想吃了。
不過豬肉什麽的還是再等等,今天先燒個魚吧,不,做個全魚宴,紅燒清燉油潑,肉絲肉鬆肉丸,一定吃的全家都流口水。
第26章 盛宴與感悟
一頓全魚宴讓楚氏終於明白林菁為什麽對著這些幹草果子之類如此興奮,而二房三房也吃的嘖嘖稱奇,直歎大老爺大夫人會享受。有了佐料的加持,沈府的夥食水平又有了質的飛躍,總算是向林菁兩口子的需求跨進了一大步。
因臨近年關,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半日閑在十一月的聚會後便宣布閉館,等來年開春再行活動。
楚氏在家裏的時間多了,又不急著排新戲,一時間無聊起來。某日看林菁正在整理賬冊,好奇的看了幾眼,卻發覺根本不明白上麵寫著什麽,一時間很是驚訝。
其實林菁同樣做了傳統的賬目,隻是她更習慣簡體字阿拉伯數字和四柱清冊,下頭的管事們自然按照她的法子來,隻最後歸攏時再做總賬,用小篆和流水冊的格式謄抄。
林菁也有些忐忑,這些事情她雖報備過,卻並沒有對老太太細講。將數字和文字的對照冊子拿出來,楚氏也不用她在旁邊候著,自己翻著兩種不同的冊子對照著看,很快發現了新式記賬法的優點。
“虧你想得出來這般做法。”楚氏感慨道:“便是世家塚婦也不見得能把賬目理的如此清晰,更少了下頭人做手腳的機會,難怪這大半年來家中竟是寬裕了不少。”
可不是呢,如今家內坊的手藝算得上全京城領先,大部分生活用品都不需要再花錢采購,反而反哺著家中鋪子,賺了不少銀錢。有新式賬冊和競爭上崗的規矩在,掌櫃們和莊頭們也生怕自己被刷下來,哪怕是為了年終獎也要好好幹,最後得利的不還是沈家的主子們麽。
每個莊子鋪子的賬目一清二楚,有了預算和市場調查後,砸在手裏的滯銷貨和浪費的時令產品便少了很多。筆墨紙硯等讀書做學問的物件兒基本上靠楚家供應,他們現在正做這生意,很有幾家日進鬥金的鋪子,自然少不了沈府的用度。
老太太如今能在半日閑隨便浪,就少不得這些進項作為支撐。在完全看懂賬冊和林菁的管理方式之後,楚氏也不得不感慨自己老了:“以前我隻怕你沒經驗,出漏子,如今看來反而是我太謹慎,該早些把家業都交到你手裏才對。”
林菁亦是十分感激:“若非您信任我,我又哪裏敢做這麽多出格的事兒,家中上下隨著心意的改變和折騰。”
“難道一成不變一潭死水就好了?”楚氏對此並不讚同:“有能力就該現出來,你既然是府上的當家人,就不能畏畏縮縮的,得有氣勢,得自信。”
林菁笑了,她都快膨脹了好嗎。婆媳倆聊的挺愉快,白芍捧著一團毛茸茸的東西進來,對兩人行了個禮道:“太太,您吩咐我做的東西已經好了,您看看是不是這樣子的?”
一群夫人太太們愉快的在莊子上學功夫,林菁則是抽空帶著做好的花箋雕版坐著洛氏的車架去了一趟楚府。
雕版設計的挺簡單,反刻的陽文,左上角是一叢翠竹,右下角則是那首《題鶴林寺僧舍》,便是“半日閑”這一句的出處。上將軍楚懷親自接見了她,看著這塊木板覺得有趣,也很快明白她的打算:“你是想用它沾了墨,然後印在紙上?”
林菁是個顏控,還是個叔控,被楚懷的盛世美顏驚的不行,算是明白沈安侯當日說的“氣死歐陽明月,完敗八賢王”是什麽意思。不過別說古代,就是後世一個外甥媳婦盯著舅舅看也是不禮貌的,她用上洪荒之力才讓自己鎮定,不要顯得太花癡。
聽了楚懷的問話,林菁低頭解釋道:“舅舅說的沒錯,我想用這個做一些‘半日閑’的花箋,不過黑色太過端肅,我打算用靛藍色染。”
“靛藍……是染布的吧,用來印在紙上也行。”楚懷點頭。
林菁又道:“其實這法子還可用來印刷佛經典籍,尤其是做書肆生意的,隻用做一些這樣的刻板,用調好的油墨來印刷,再分揀排列裝訂成冊,便能得到許多成品,比手抄本方便的多。”
“油墨?”楚懷很快抓到了這個從未聽說過的詞匯:“你的意思是,這‘印刷’的法子使的不是我們平時用的水墨咯?”
林菁便笑:“都是水墨,隻因製作方法不同,所以叫法不一樣罷了。咱們如今用的是鬆枝燒煙製成的鬆煙墨,雖然色澤黑,但膠輕質鬆,入水易化,要沾在木頭上卻難,印出來的字隻怕清晰不足,還極易暈化。有另一種油煙墨,則是用桐油、麻油、豬油等燒煙製成,其質地堅實細膩,膠量重,黏性強,隻是具體怎樣調配恐怕還要看匠人們的手藝了。”
“你這般又是和安侯一樣,給我說一通有的沒的就甩手不管嗎?”楚懷口裏說的嚴厲,林菁卻是不怕的,反而另起了個話題:“我這花箋隻要一塊木板便可,所以我用了雕版,但是真要刻書文,隻怕需要的木材就太多了,不如活字來的節約。”她看著楚懷故作無辜:“大老爺可和您說過活字印刷之法?”
楚懷哪裏看不出她的用意,指了指她到:“你少裝糊塗,趕緊給我說明白。”
大家都是有印章的人,活字印刷的原理自然很容易講得清楚:“同樣是質地堅硬的木材,隻裁成一個個的小塊兒木章,上頭反刻陽文,每塊隻一個字。平時將這些木章按照一定的順序,或是讀音,或是筆畫,放在圓形的盤框裏。要印書時,隻用撿了每個字的木章,按照順序排列,便可以雕版一樣使用了。好處是無論場地還是耗材都少了許多,但需要排版的人能識字。”
楚懷隻一想就明白了,不禁撫掌叫好:“有了紙,又有了印刷,這讀書習字便要容易的多了。”他又看了看林菁,搖頭歎道:“我隻當這世間有一個沈安侯,沒想到你與他不相上下。隻安侯從小在宮中讀書,連老聖人都稱讚,自是不凡的,你又是從何得來這許多東西?”
他說這話時身上氣勢極盛,不過林菁是一點兒都不怵的。她當年在首都醫院裏什麽大佬沒見過,往大佬們身上紮針的事兒都沒少幹,楚舅舅雖然厲害,但和那些上位者也沒什麽區別,林醫生早就能夠做到處變不驚了。
她依舊端著溫和的微笑,低頭回話:“您真相信大老爺如今會的這些是當年在上書房學來的?隻是他與您親近,而您也生怕得了什麽不好接受的答案,這才自欺欺人吧。”
這話就差明說他們有貓膩了,楚懷心中一動,麵無表情問道:“安侯是我外甥,我自不會為難他,但你卻沒這麽容易過關。我今日親自見你,總不會是隻為了一張木板的事兒。”
“舅舅熟讀諸子百家,可記得莊周夢蝶的典故?”林菁閉目道:“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不分孰是夢境孰是真。”她看向楚懷:“這世間並非隻有莊周,也非隻有七葉伽佛陀,無論是夢蝶也好,宿慧也罷,您覺得再醒來時,沈放還是之前的沈放,林氏又是否還是之前的林氏?”
這種哲學問題就不好回答了,楚懷摸著胡子沉凝。林菁便誠懇道:“我與大老爺本無交集,婚配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一夢之間,我們二人在異界共度數十年時光,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雖然從夢到醒不過一夜,但那些攜手過往是真是幻,又有誰能說的分明?”
“宏廣大師說我們這是宿慧,因前世功德修來,今生相遇而覺醒。我們雖不知這到底是好是壞,但也隻能坦然受之。若是舅舅因此起疑也是應有之意,畢竟無論誰在另一個世界裏過上幾十年,都不會再與從前一成不變。”
其實如林菁所說,楚懷非要一個說法,便是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已經沒了,如今的沈安侯是不知哪裏的孤魂野鬼。隻是他們穿越而來本就繼承了原身的記憶和本能,與其說是奪舍,不如說是融合。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連林菁都開始覺得,後世的生活不過是他們的一場夢,等夢醒來,沈放便是沈安侯,林氏便是林菁。
楚懷糾結的也是這個問題。大外甥無論相貌舉止都與之前並無太大不同,但那股氣勢和些許細節又表現出些許改變。而兩人交談中沈安侯偶爾透露的一些從未在任何典籍中出現的說法更讓他起疑,卻到底因為多年未見,不能因此下定論。
和楚氏一樣,他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沈放出了問題,而是林氏有什麽不妥。隻是看著大外甥一天比一天優秀,他也不知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林氏的解決方法是詢問宏廣大師,楚氏則是親自占卜——這也是世家子的基本課程——卦象離下巽上,是齊家之象,得出來的結論是“上吉”,正應了宏廣大師說的“旺夫”一句。
於是他更加不敢輕舉妄動,直到林氏越鬧越歡,一個“半日閑”引動了整個京城的注意。雖然無論對於沈家還是楚氏來說,這都不是壞事,可他還是不免多想,才有了今日的試探。
而林氏的鎮定也讓他驚歎,雖是女流,卻有大將之風。尤其是林菁從頭到尾都沒有躲閃的意思,更無惱羞成怒和虛心驚恐,反而誠懇的與他解釋,楚懷雖不能全信,但對她到底沒了敵意。
“既然宏廣大師如此說了,你們便惜福才好。”他意味深長道:“安侯出京遊曆是個不錯的選擇,你這般不怕太過張揚嗎?”
林菁搖了搖頭,自信道:“且不說這隻是後宅之事,各位夫人閑暇取樂,便是被人說道又如何?可有哪裏不合禮法,或是有礙觀瞻?他們也隻能羨慕我母親過的灑脫,我沈家底蘊豐厚罷了。”
名聲這種東西,隻要適當的加以引導,就很容易為自己所用。沈家不出現在交際圈已經太久了,這樣雖然安穩,卻也脆弱,一旦出個問題便會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和楚懷推著沈安侯走名士的路子一樣,林菁就是要讓沈府成為京中的一個風向標,刷夠了名聲才能有話語權。
楚懷也是明白林菁的想法,卻還是擔心:“你就不怕太打眼?”
“若是人人有了好點子,都因怕打眼而藏著掖著,那這世道還如何往前走?”林菁反問道:“這些點子如今就在舅舅手裏,若是拿出來隻怕要被其他世家忌憚,您可舍得一直藏在手裏?”
自然是不會的,他一定是用手裏的資源結交更多盟友,以共同的利益對抗壓力。楚懷不禁感慨道:“你雖是女子,卻不輸男兒。”
林菁抿嘴:“舅舅卻不知道,在我與大老爺夢中之國,男兒與女兒卻是一樣的,都可以讀書,可以做官,可以領兵打仗。我花了許久才能和大老爺這般男兒並肩站著,雖然夢醒,心中卻喜歡那樣自在的生活。是以如今即使被限定在後宅中,我也會過出不一樣的日子來。”
楚懷一時啞然,沒想到竟是這樣。隻是這是沈家的家事,安侯和楚氏都欣然接受,他也不會多說什麽。
今日聊的已經夠多,楚懷打發人送林菁回去,說好過幾日便將做好的花箋給她送去。林菁道了謝,坐上牛車回莊子,挺直的背脊突然軟下來,背上冒出一層的汗。都說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先洗腦自己,可是麵對楚懷這樣的大佬,她要把胡說八道講的坦然,真的是難度很大啊。
不管怎麽樣,這一關算是過去了,有了楚氏和楚懷的默許,她和沈安侯便是再做出什麽新鮮東西,或言語舉止上偶爾出格,也不會直接被人當鬼上身或者異端給滅了。
五日之後,楚府做好的半日閑花箋就送到了莊子上,夫人們果然愛不釋手。幾筆勾畫的竹節竹葉透著堅韌的風骨,一首小詩更讓人回味無窮。淺淺的靛藍色在雪白的紙上顯得清麗淡雅,用細細的狼毫筆蘸了上好的鬆煙墨,在上頭寫下一行文字,再以紅色印泥蓋上閑章,明明隻是封邀約的帖子,竟是精致的可以拿來當做珍藏。
印花箋的紙張也並非普通白玉紙,而是加厚了些,拿在手中更有質感。夫人們一邊把玩一邊嘖嘖稱奇,討論著請誰當第一個受邀客人。
皇家人不好沾,土鱉勳貴與她們不和,剩下的世家中挑挑揀揀,最後選中了陳國公府太夫人徐氏。
陳國公張叔梁官拜禦史大夫,是朝中當今親封的四位國公之一。太夫人徐氏是張叔梁親媽,也是世家出身。徐家雖然不及四家五姓,但在世家圈子裏也算靠前,以“廉”著稱。
徐氏在夫人圈子裏算是比較低調的,不怎麽愛舉辦宴會,接了帖子也多以身體為由推脫。然崔氏與她相熟,乃直言道:“她就是覺得端著架子閑聊太累,不如在家中鬆快罷了,等我回頭親自遞帖子,告訴她咱們在這兒都幹些什麽,保準她跳著腳的要來。”
第25章 為了火鍋而奮鬥
林菁給她們做完了整一個療程的保養,將會所重新交給夫人們接管,隨她們玩牌聽戲交友。而在張太夫人徐氏欣然赴約,歸家後對“半日閑”頗為推崇的事兒傳出來,也讓會所的名聲便更上一籌。
如今京中誰人不知京郊有一處神秘的所在,以吃喝玩樂著稱,若是有哪家夫人能被邀請,必然會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而每次聚會後夫人們漏出來的些許消息都會受到京中貴女們的矚目甚至追捧。
楚氏和眾位夫人也越發得意,尤其是老太太,如今隻一門心思的排戲和寫曲子,並不管林菁如何處理家事。手上權利越來越大的林夫人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盤算著過年能不能吃上一頓火鍋來。
這年頭也有“肉食者鄙”的說法,隻是這肉專指豬肉。為什麽這個時代的貴族並不食用豬肉,唯有貧寒人家才會用一些?原因很簡單,原始版的豬肉膻味特別重,在這個沒有大料沒有花椒的年代裏,無論如何烹飪都絕對是一場災難。可是林菁有法子啊,一把小手術刀切掉某個關鍵部位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對她來說簡直so easy。
被閹割的豬長的也快,可是如何說服人們改變習慣接受豬肉才是個大問題。不過她也沒想著一步登天,而是在莊子裏先試行。這事兒她在開春就準備著做了,豬是雜食性動物,長肉快好飼養,比起山羊來說劃算多了。至於牛,這可是交通工具和耕種用具,除非經過證明卻屬意外死亡的才能拿來吃肉,否則是要被官府抓來打板子的。
莊頭們被林菁壓製的服服帖帖,說要養豬那就養豬,不過看著大夫人親自拿刀手把手教他們如何切掉它們的小丁丁這種事兒還是讓莊戶們滿頭黑線。林菁其實也挺怕這事兒崩了自己人設的,好在這八卦並沒有傳出去,保住了她的一世英名,想來她為了口吃的也是拚了。
看著豬仔們肉眼可見的變肥變大,莊戶們也是驚訝的很,不知道這麽一下子就能有如此效果。林菁也不多加解釋,反正他們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就在服從中加強理解吧。
如今已經入秋,她便琢磨著是不是宰頭豬來看看成果。不過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光吃肉沒什麽意思,要想冬天吃的好,綠色蔬菜不能少。她要做的事兒還多著呢,比如養殖香菇木耳,比如蓋個屋子在裏頭燒炭,外頭利用土地的餘溫當作地暖在冬天種菜。
一切都是為了吃,如今連炕都有了,就差寒冷的冬日裏一個熱騰騰的火鍋了。雖然現在才九月,但經曆了一個見不到一點兒綠色的冬天,她也是豁出去了。什麽辣白菜,什麽挖地窖,隻要是記憶中可行的法子全都拉出來試一遍,確保冬天不會因為缺少膳食纖維而導致便秘。
範氏看她折騰的厲害,不是沒在楚氏麵前說酸話。可楚氏也看得明白,林菁做這些可不是為了自己,都是為了讓府上能過的更舒坦些。如今沈家過的日子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精致有新意,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引領時尚新潮流,多少人眼巴巴的看著半日閑的六位老太太又玩什麽新花樣呢。沒見著幾位老夫人都沒口子的稱讚沈家大夫人是個有能耐的麽,便是她再折騰,除非做失敗了什麽,否則絕不會有傻大膽出來置喙。
便是宮中聖人也聽到了些許名聲,可女人操持家務聽曲唱戲什麽的,對他來說根本擺不到台麵來。隻要不是有礙觀瞻,他才懶得管,每日裏他要處理的政事可多著呢。
林菁就在這種縱容下做著實驗,為了冬天的火鍋而奮鬥。不過和去年不同,如今她出了什麽新東西總不忘送到林府一份,偶爾還會請了林夫人來府中做客聽戲。這事兒楚氏也是默許的,反而是她親媽覺得不好,總是規勸她出嫁女不該太顧著娘家。
她口裏應著,下次還是照做,隻是也不厚此薄彼,連帶著範府盧府秦府都跟著受益。這樣一來,倒更顯得她大氣,無論內外都是一片好評,莫名其妙就成了國民好兒媳的典範。
時間就在忙碌中過去,等到到十一月時,在外頭浪了半年的沈安侯終於回家了。看著變粗糙了不少的兒子,楚氏難得放下了戲班子和話本子,好好拉著他說了好半天的話。而林菁從莊子上回到澹懷堂,就看到自己男人大咧咧的躺在矮榻上對她笑,害的她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來確定這不是自己發夢了。
沈安侯小半年沒見媳婦兒,心裏可想念的緊,一把將人拉到榻上好生交流了一番,這才各自收拾了坐著說話。沈大老爺先是報告自己的收獲:“基本上你要的調味料都找的七七八八了,不過天太冷,我沒讓移栽過來,都種在平寧郡和秀川郡了,就是不知道過個冬還能活多少,到時候慢慢移栽吧。”
“怎麽又跑到秀川郡去了?”林菁好奇的問。平寧郡那兒是沒話說,有楚家照看著,肯定出不了亂子。但秀川郡太遠,道路又不通,放在那兒豈不是和扔了一般。
沈安侯便得意的笑:“你也不看看你老公是誰,我的能耐你還不相信?”他自誇完才開始解釋,原來他行到秀川郡時正好偶遇了當地山民之間的衝突。這種民族矛盾嚴重的地方基本上是三不管的,當地刺史和郡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想管也管不著。
沈安侯本是帶著手下路過,為了避免被牽連還躲的遠遠的看熱鬧。卻不想其中一方端的霸道,要將另一方斬盡殺絕,而追殺的方向正是他們藏身的方向。他雖然也信奉成王敗寇,但出手這麽狠辣就有點過分了,尤其是在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就要連著他這二十幾人一鍋端的情況下,幹脆出手幫了被追殺的那群漢子,反而打了另一方一個措手不及。
要知道他手下這二十幾個人可是照著當年訓練兵崽子那般訓的,平時營養又好體態強壯爆發力強,別看人手不多,但武器精銳有技巧,來這麽一下子真不是山民受得了的。那個被追殺的憨厚漢子也是反應的快,帶著手下吱哇亂叫著一通砍殺,拚著重傷竟然反殺了對方首領。
山民也是極有意思,沒了頭領對方就立刻投降歸順,仿佛之前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的不是他們一般。那憨厚漢子謝過沈安侯,用蹩腳的漢語自我介紹是這附近的一個寨主,名字叫冉越,如今他滅了孟刀,就是這一帶最大的土皇帝了。
他一心想要感謝沈安侯,讓他留在十萬大山裏和自己平起平坐,可惜沈大老爺誌不在此,隻請他幫忙尋找各種作物並拿出一塊地來給他耕種。這個要求雖然奇怪了些,但冉越還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給沈安侯照看好,還讓自己的兩個兒子拜了沈安侯當師傅,學了一套完整的軍體拳。
沈大老爺也是考慮到有些作物確實隻適應這種環境,強行帶去平寧郡隻怕根本種不活,山民雖然看著不怎麽靠譜,可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這冉越真是個信人,能給他在秀川郡整出一個藥植園來呢。
聽著他這一路的經曆,林菁也是服氣的:“我現在是越來越懷疑你是大點親兒子了,多麽惡俗的虎軀一震王八之氣四射小弟納頭就拜的橋段啊,咱們真的不是穿到大點的小說裏了嗎?”
沈安侯就得意洋洋:“我就是這般的漢子,人品好有什麽辦法呢?”
第二天林菁便興致勃勃的清點沈安侯帶回來的“戰利品”,各種調料深得她的歡心。而沈安侯則是去了楚府報平安,讓楚舅舅看他四肢俱全沒被拐賣。
楚氏也聽說了沈安侯帶著大包小包回來,正好奇是些什麽東西呢,也不讓丫環們過來詢問,親自帶著聽琴青祺來了澹懷堂。林菁聽說老太太來了趕緊去迎接,沒想到她抽了抽鼻子,有些遲疑道:“老大是去販香料了不成?”
販香料什麽鬼?林菁一臉懵逼。楚氏看她表情就知道自己猜錯了,卻更是疑惑:“我仿佛聞到了紫蘇和薄荷的香味,難道不是你在合香?”
老太太鼻子真好,連這都能聞到。不過問題的重點不是這個好嗎:“您知道紫蘇和薄荷?”林菁疑惑的問:“那怎麽從未見過咱們家裏用呢?”連艾草都是她好不容易在山上翻出來的。
楚氏臉上便掛著些懷念:“這都是前朝流行的法子,便是將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香餅,放在銅爐裏燒,我們叫做合香。不過香料貴重,便是世家也很難買到齊全的,加上戰亂之中不少合香的方子都丟了如今京中可不流行這個,唯有世家女子偶爾還會用一用。”
可是紫蘇和薄荷是作料啊,林菁無力,這才發現了自己的一個誤區,就像很多礦石和化學材料在古代是以藥材的名義售賣,作料最開始大部分也是作為香料使用的。
她打點起精神,向楚氏介紹這些東西,笑著道:“若說珍貴,無非是種的人不多罷了,大老爺在青州可是種了好幾個山頭,以後別說拿來合香了,我可是準備頓頓要吃它們的。”
楚氏聽她這麽一說也是哭笑不得,之前一絲絲的傷感倒是無影無蹤。在明確了沈安侯帶回來的禮物都是要用到廚房裏去的,她就沒什麽興趣了,隻囑咐林菁做出好吃的別忘了孝敬她。
“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媳婦什麽時候不是把您排在第一位的。”林菁把胳膊搭在她肩膀上撒嬌:“您這說的,跟我多不孝順一樣。”
“是是是,我說錯話了,咱們家就你最孝順。”楚氏和林菁向來是親近的,拍了拍她的手背:“我現在能這般鬆快都是你的功勞,隻盼著你在給我添個孫子孫女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種話題的標準應對方式就是低頭裝羞,她和沈安侯在這方麵都是順其自然的,沒想著一定要懷上或者生個兒子之類。不過這個和老人家說不清楚,反正兩人的身體也沒問題,總會有懷上的日子的。
楚氏還在給她使眼色:“都說小別勝新婚,這幾天你們也別忙著晨昏定省了,盡管睡個懶覺歇一陣子。等到臘月裏,隻怕又要忙起來呢。”
林菁一臉囧的送走了婆婆,轉頭就把她的話拋到腦後,繼續研究堆了半個房間的各色調料去了。如今有了辣椒,有了豬肉,是不是可以做點兒香腸?再想著梅菜扣肉東坡肘子金華火腿水晶豬蹄,她就忍不住流下了口水,真的是,太想吃了。
不過豬肉什麽的還是再等等,今天先燒個魚吧,不,做個全魚宴,紅燒清燉油潑,肉絲肉鬆肉丸,一定吃的全家都流口水。
第26章 盛宴與感悟
一頓全魚宴讓楚氏終於明白林菁為什麽對著這些幹草果子之類如此興奮,而二房三房也吃的嘖嘖稱奇,直歎大老爺大夫人會享受。有了佐料的加持,沈府的夥食水平又有了質的飛躍,總算是向林菁兩口子的需求跨進了一大步。
因臨近年關,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半日閑在十一月的聚會後便宣布閉館,等來年開春再行活動。
楚氏在家裏的時間多了,又不急著排新戲,一時間無聊起來。某日看林菁正在整理賬冊,好奇的看了幾眼,卻發覺根本不明白上麵寫著什麽,一時間很是驚訝。
其實林菁同樣做了傳統的賬目,隻是她更習慣簡體字阿拉伯數字和四柱清冊,下頭的管事們自然按照她的法子來,隻最後歸攏時再做總賬,用小篆和流水冊的格式謄抄。
林菁也有些忐忑,這些事情她雖報備過,卻並沒有對老太太細講。將數字和文字的對照冊子拿出來,楚氏也不用她在旁邊候著,自己翻著兩種不同的冊子對照著看,很快發現了新式記賬法的優點。
“虧你想得出來這般做法。”楚氏感慨道:“便是世家塚婦也不見得能把賬目理的如此清晰,更少了下頭人做手腳的機會,難怪這大半年來家中竟是寬裕了不少。”
可不是呢,如今家內坊的手藝算得上全京城領先,大部分生活用品都不需要再花錢采購,反而反哺著家中鋪子,賺了不少銀錢。有新式賬冊和競爭上崗的規矩在,掌櫃們和莊頭們也生怕自己被刷下來,哪怕是為了年終獎也要好好幹,最後得利的不還是沈家的主子們麽。
每個莊子鋪子的賬目一清二楚,有了預算和市場調查後,砸在手裏的滯銷貨和浪費的時令產品便少了很多。筆墨紙硯等讀書做學問的物件兒基本上靠楚家供應,他們現在正做這生意,很有幾家日進鬥金的鋪子,自然少不了沈府的用度。
老太太如今能在半日閑隨便浪,就少不得這些進項作為支撐。在完全看懂賬冊和林菁的管理方式之後,楚氏也不得不感慨自己老了:“以前我隻怕你沒經驗,出漏子,如今看來反而是我太謹慎,該早些把家業都交到你手裏才對。”
林菁亦是十分感激:“若非您信任我,我又哪裏敢做這麽多出格的事兒,家中上下隨著心意的改變和折騰。”
“難道一成不變一潭死水就好了?”楚氏對此並不讚同:“有能力就該現出來,你既然是府上的當家人,就不能畏畏縮縮的,得有氣勢,得自信。”
林菁笑了,她都快膨脹了好嗎。婆媳倆聊的挺愉快,白芍捧著一團毛茸茸的東西進來,對兩人行了個禮道:“太太,您吩咐我做的東西已經好了,您看看是不是這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