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飛燕忽然間想起來了,師尊給她回了信,她還沒回信,她連忙拿出傳音靈符,而後她稍微想了想,她就將她遇到張誌文的事情傳音了過去。


    白飛燕不知道老道已經中了招,現在還昏迷不醒,而此時此刻,皇宮之中正上演一幕篡權大戲,太子李元洪開始把持朝政,諸多臣工紛紛擁護,而其他皇子雖然全都過來了,可得到的消息卻是陛下下旨讓太子繼位登基。


    這事情搞的這些皇子瞬間都人心惶惶,什麽武舉的事情早也就不再提及,而大內侍衛開始輪換,全部都換了太子的人,國師和皇後在後麵也是暗中支持,如此一來,大燕朝似乎換人當皇帝了。


    不過張誌文和白飛燕都不知道皇宮之中發生的事情,二人依舊還在飛仙舫聽小曲兒,可外麵的天下就已經出現巨大的變化了。


    此時此刻,李元洪正式登上龍座,開始他第一次朝會,而底下百臣齊聚,紛紛高呼萬歲,看樣子,朝政已然徹底換班,而昏迷的皇帝老兒和皇太後依舊昏迷不醒,而且看樣子隻怕臨死不遠。


    還有中劍道的老道也是如此,中了蠱術,無法解除,那太醫院的太醫早就溜之大吉,誰還敢這時候過來送死,那太子李元洪的登基雖然稍顯著急,可實際上也大差不差。


    隻不過這假傳聖意的罪名可也是不小的,皇帝老兒這還沒正式下詔讓太子李元洪登基,可國師就謀篡皇權,太子李元洪也是參與其中,還有皇後也沒有例外,一旦被人發現,那就是砍頭的大罪。


    但現如今皇帝老兒已經快要不行了,朝政一天不能沒有君主坐鎮,否則群龍無首,那豈非更加糟糕,還有,此事必然涉及背後有什麽人謀害皇帝,如果謀害之人趁此機會殺進皇宮,那這大燕朝頃刻間就坍塌了。


    如此說來,李元洪和國師篡謀奪權倒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否則大可以等到皇帝駕崩之後再行此事也不遲,可現在看來,這背後涉及有人謀害皇帝老兒,那必然就必須盡快進行皇權交替,穩住朝廷一眾大臣之心。


    果然,李元洪的登基瞬間就穩住朝廷所有人的不安之心,似乎大家都有了主心骨了,因此,李元洪登基後第一件事情就大赦天下,這事情必然就是昭告天下,這大燕的江山現在是他李元洪的了。


    太子太傅擢升監國大學士,跟國師一起輔佐朝政,此事自然就由原本的太子太傅也就是現如今的監國大學士來頒布昭告天下,除此外,皇帝老兒畢竟還沒死,但也要追加先皇諡號,但這事情就顯得有些詭異,人沒死就追封諡號,頗為不妥。


    那監國大學士和國師就一番討論,認定先帝為先皇明宗,暫安排先皇牌位,回頭再追封諡號,這事情就草草過去,反正皇帝老兒如果真的駕崩,那回頭再追悼也不遲了。


    這都是場麵上的活兒,全部由監國大學士和國師聯手就能夠完成的,至於其他臣工那自然是紛紛上報現如今的各種要務,看起來朝政議事頗為順利,而其他皇子也都來了,對於太子做的這些事情他們敢怒不敢言,尤其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心內必然是極為不滿,可奈何現在太子已經把持朝政,這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那還能如何?


    因此,這些皇子也就隻能認命,在一邊老實待著,等待李元洪最後的安排,尤其是朝廷政務結束之後,那必然是要安排這些皇子的去留,這些皇子現在全部是王爺了,而既然是王爺,那肯定是要有封地的。


    而朝廷諸如此類的政務要事還是極多的,什麽江南水災,北原旱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看著樣子,沒有幾天幾夜都沒辦法將朝廷政務安排妥當,這畢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事務必然是要由李元洪接手代替處理,那麽這事情還得有一陣子要忙,皇子們也不能離去,都要在這裏見證這一切。


    除此外,最後李元洪必然還要舉行登基大典,這事情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這皇帝老兒一旦倒下去,後麵這一大堆的事情都需要有人來處理,那皇帝老兒被人謀害,那謀害之人必然是原本想著趁大內混亂而來偷襲,可現在看來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了。


    李元洪登基,昭告天下,這事情讓大燕朝上下嘩然,因為大家沒看到皇帝駕崩的消息,那既然如此,李元洪豈非是謀篡上位的?


    這天下悠悠眾口,如何平息?


    這一點,監國大學士和國師難道就沒有想過?


    很顯然,他們都是想過的,他們就隻能說事出突然,皇帝被人謀害,那不得已太子隻能暫行登基,這也是皇帝的意思,可這天下的民眾卻不這麽認為的。


    這太子李元洪大可以臨時代替皇帝來維持朝政,也不必急著登基,這麽急著登基豈非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可這悠悠眾口似乎也沒有什麽用處,堵不住又如何,比起太子心急登基那都不算什麽了,而且太子不登基上位的話,這些皇子哪一個是好說話的?


    果然,二皇子雖然一直沒吭聲,就看著太子李元洪篡權上位,但暗地裏他可也不是閑著的,他的人很快就來了,要知道這二皇子掌握的是軍權,軍中各大將領都是聽命於他,現如今皇帝老兒倒下,那這些將領更是以二皇子馬首是瞻。


    尤其是昭告天下的文書公布出來之後,這些將領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那自然就紛紛湊在一起商議對策,這幫將領商議之後,那就全體出動,浩浩蕩蕩來覲見李元洪了。


    監國大學士和國師似乎早就知道這事情會發生,似乎也不是很急,他們就下令讓這些將領等候在外,等著李元洪宣召,可這幫人豈能等得住的?


    隻不過暫時他們倒也不敢僭越,不過看樣子,遲早都會闖進來的,而二皇子還是沒吭聲,就等著事情到了那個時候,他再出來說話也不遲,否則這大內侍衛都是李元洪的人馬,他也不能吃眼前虧,否則李元洪給他安置一個謀逆的罪名,那他可就吃不完兜著走。


    除此外,三皇子必然也不會閑著,他的手底下可都是掌控大燕經濟龍脈的各路商賈,他要搞事情那就更不急了,等回頭他會好好讓李元洪認識一下,什麽叫沒有錢難辦事。


    兩個皇子都各有心思,其他皇子自然也不免有想法,但他們更多的是要自保,隻要李元洪不來針對他們就可以了,其中尤其是八皇子,他幾乎很鎮定,他感覺此事跟他關聯不大,他反正是看四哥怎麽做他就怎麽做,四哥是其餘皇子的帶頭人,四哥如果沒什麽意見,或者沒什麽反應,那他更不必急著有什麽看法了。


    如此,大燕朝內部開始波濤洶湧了起來,這暗潮攢動之中,天下風雲開始變色,而白飛燕和張誌文還不知道這些事情,直到有人傳來說是皇帝老兒不久於人世的消息,白飛燕才大驚失色。


    她霍然站起,而後急匆匆的就離開了包廂,張誌文見她如此,他倒也不急,他反而慢悠悠的站起身,而後瞬間消失在了原地。


    這本來是出來散散心的,張誌文卻沒想到散心散心著居然發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而這個事情其實張誌文也不在意,什麽大燕朝也好,大趙王朝也好,跟他似乎沒什麽關係,凡人世界的事情,他基本上能少參與就少參與。


    可現在白飛燕急著要趕去宮裏了,那他自然就要跟著去看看情況了,因為白飛燕可就跟他是有很大的關係了,他還需要從白飛燕身上找到更多回去的線索。


    如此,白飛燕就在前麵疾馳而去,張誌文就不緊不慢跟著,張誌文覺得有些意思,白飛燕可是金丹修為,隻不過白飛燕不懂禦空飛行,還隻能在地麵疾馳。


    但這疾馳的速度倒也是很快的,四周路人幾乎都無法察覺白飛燕從他們身邊一閃而過,而張誌文更是不可能讓人知道他的行蹤了,他幾乎是飄在空氣之中一樣,這些路人更是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如此,二人很快的就出現在皇宮門口,白飛燕沒有擅自闖入皇宮,似乎知道擅自闖入皇宮的罪名很大,她可以不是很在意,大不了一走了之,可中劍道就慘了,那皇家到時候就是找中劍道問罪的。


    因此,白飛燕隻能是按照規矩來辦事,她出現在皇宮門口,侍衛們當然第一時間就看到了她,侍衛們自然知道白飛燕是什麽人,因此,他們很快就去通報。


    但不多久,通報的侍衛就回來了,然後告知白飛燕在外麵候著,等待皇上傳召,白飛燕有些無奈,她心急皇宮之中發生的事情,這怎麽忽然間李元洪就登基了呢?


    這事情涉及的東西就比較多了,第一個,白飛燕不知道老道現在的情況,老道一直沒有回消息,這讓她很有些擔憂。


    第二個,她此次下山是為了問道出劍,這問道出劍還沒完成,為何李元洪就可以登基?這事情就算是皇族內部的決定,但怎麽也要跟她這個下山人通知一下吧?


    但皇族並無對她有什麽的通知,就這麽直接讓李元洪上位了,當然,李元洪上位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他本就是太子,照理說遲早也是皇帝,可事情不是這麽做的,這不符合規矩。


    還有,其他皇子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李元洪篡位登基?這事情隻怕不是如此簡單吧?


    因此,白飛燕站在外麵,腦子裏思索著這些事情,一時間竟然也忘記了不知不覺的,張誌文已經出現在她身邊了。


    張誌文也知道了這個事情了,但什麽太子不太子的,皇帝不皇帝的,他一點都不在意,他就跟來看看白飛燕到底要怎麽處理這些事情,隨後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對他有用的線索,他現在也是不敢亂來的,這萬一他擅自幹涉什麽事情的話,到時候時空逆亂,他就永遠回不去了,他可不想在這個地方永遠待下去,在這裏他就永遠不可能達到元嬰修為,更無法長生不死。


    一旦在這裏壽元耗盡死去,那就必須去陰曹地府,到時候他就被剝奪了修仙者的身份,成了凡人,這是張誌文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的,而且還有一事張誌文也記得很清楚,這裏是有了一些靈氣複蘇的跡象的,這似乎跟當時大燕城坍塌,黑龍獻祭有很大的關係的。


    那時候,黑龍和老妖獻祭了無數生靈,其中不乏修士,那麽這事情就有些意思了,那時候的大燕城怎麽就有那麽多的修士呢?再一個,這大燕朝隱隱約約有些類似飛仙城,似乎靈氣複蘇是漸漸開始的了。


    而那時候死去那麽多的修士,似乎靈氣一散出來就會被重返這個世界的吧?既然如此的話,那這個世界也許會在某一個時刻達到一定程度的靈氣恢複。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這個世界就有些詭異了,似乎跟他當初抵達的飛仙城有些相似的,那麽當時飛仙城是靈氣漸漸枯竭的情況,原本可也是有過輝煌的過去的。


    張誌文心裏麵想的事情顯然跟白飛燕想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張誌文更多的是從更大的位麵去思考問題,現如今,他接觸到更多的修仙世界,那自然是會考慮到更多關於這個世界本源的問題。


    當初林靖遠告訴他,萬仙島實際上原本是蠻族昌盛的地方,後麵又出現聖帝,那是四方聖帝,真正的仙帝,而不是現在所謂的那些聖帝,那時候為了封禁詭異妖氣,封禁詭譎之物,這才讓萬仙島出現動蕩,最後就是直接封鎖了整個萬仙島,除非是達到大乘期修為了,那才有機會離開。


    如此說來,萬仙島必然也是有一段極為複雜的由來,這就是一個小世界的本源問題了,張誌文現在時不時都會想到這些東西,他感覺修仙世界並非想象那麽簡單。


    比如這裏,一個地獄境所在的世界,很真實,位麵也算穩定,但最後開始崩塌,原因何在?那還不是天下蒼生不軌,正氣蕩然無存,導致邪氣入侵,妖怪橫行,這才導致空間崩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人修仙從煉藥學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蚊子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蚊子哦並收藏凡人修仙從煉藥學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