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無事閑聊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 作者:成風成雨不是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千萬!
周建安懵了。
這現如今情況下就算把大明給賣了也沒這麽多銀子吧?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總共稅收也才兩三千萬兩銀子,而這裏說的銀子可不是真金白銀,而是包含很多與白銀可以進行兌換的物件。
例如糧食,例如鹽鐵銅布匹茶葉等等。
在古時候,本就交通不便,隨著銀子聚集到一些人身上過後,銀子的流通本來也就變少了。
所以要說直接拿出五千萬兩的銀子,光靠現在的大明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且堵胤錫也不是專業的,所以他最後還補充了一句。
“侯爺,這五千萬兩都是下官從各種書籍之中大概算出來的,若是要得到準確的數字,恐怕還要更加精準的計算,那也就是說可能超過五千萬,也有可能根本不需要這麽多。”
到底需不需要這麽多,現如今跟周建安都沒有任何關係了, 他擺了擺手不再說話。
不過這件事也確實可以列入到自己未來的計劃之中去。
畢竟這種大事一時之間急不得,放在後世那都不是小事。
又是兩日過去,在過了江淮以後,水域又變得寬廣通暢了起來,在進入揚州之後,這一路上的景色也變得綠油油了起來。
想必這個季節的北方,南邊確實綠意要旺盛許多。
進入揚州之後,船隊的速度也變得更快,而這個時候周建安的親兵們恐怕還在江淮地界,不過周建安這一次為了避免麻煩,所以換了裝扮,而他來南邊的事幾乎也是沒人知道的,所以一般來說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不多時他們的船隊便抵達了揚州府城江都城沒,不過這個時候寧雲誌並沒有選擇去上任,而是打算回家去看看父母。
寧雲誌能夠高中,本就是帶著一絲的傳奇色彩。
畢竟有史以來他也算是第一個以副榜貢生考取進士的存在了。
整個寧家也將會因為他而光宗耀祖,甚至是家道中興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
所以他回來的首要之事便是回去看看,同樣也是將喜訊報給自己的父母,
衣錦還鄉的道理周建安當然很懂了,所以也沒多說什麽,他原本還打算一同跟著寧雲誌回鄉去看看,不過這倒是讓寧雲誌有些惶恐了,在他的推辭之下,周建安也就隻能作罷,畢竟他這次來也是有要事的。
於是讓許虎帶著他的護衛班底跟著寧雲誌,而周建安則就在這江都城內住下,打算休息休息過後,好好的在江都城內逛一逛。
休息了一夜之後,第二日清晨周建安起了個大早,南邊的樹木較多,加上此時還未有那麽寒冷,所以周建安感覺還是十分舒適的。
周建安穿了一身錦緞,一副二代模樣打扮的走在江都城內,四處掃視著,而黃大個和幾名護衛則是一身勁服,給人的感覺便和那權貴家的打手一般無二。
他們這個打扮走在路上簡直是回頭率十足,不過倒是也給他們避免了不少的麻煩,這樣一來很多人都不敢去隨意的招惹他們。
江都作為揚州府的府城,規模可以說是非常大的,甚至比北方很多府城都要大上數倍,並且由於水域發達,在城中都有不少的河流緩緩流淌。
城內更是綠樹成蔭,一片繁榮之色。
而一眼看去,江都的百姓們也與北邊的百姓有很大的不同,其實最顯眼的便是他們的身材和臉色。
雖然南邊依舊有吃不起飯乞討之人,但是相對於北方,這邊的糧食確實也要便宜許多,所以這樣一來這邊的百姓臉上幾乎沒什麽菜色。
但在北邊,大多數的百姓都表現的有些營養不良,甚至不少人麵色饑黃跟沒吃飽一模一樣。
隻是相對來說,這邊的身高稍微要低上一些而已。
整個城中商業也是十分的繁榮,街道之上小商販也是非常多,沿街叫賣,熱鬧非凡。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諸如麵鋪,粥鋪,包子鋪等等,煙火氣也是十足的。
看到這一幕,周建安不由的想起了那一幅清明上河圖來,這情節倒是有些貼合。
“大人,這邊的包子饅頭真小,不過聞起來味道倒是不錯。”
黃大個跟在周建安身後,雖然早飯他吃了不少,可是一聞到這些味道他瞬間流起了口水來。
“你說你想吃就行了,走,咱去買一些。”
周建安也想嚐一嚐這邊的美食,於是直接朝著最近的包子鋪走去,黃大個等人見狀都嗬嗬的笑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還很早,屬於早市的階段,所以包子鋪前生意非常的好,人也非常的多。
“掌櫃的,這包子怎麽賣?”
“葷的三文,素的和饅頭一文這位少爺要多少?”
賣包子的掌櫃的一看周建安的打扮微微有些一愣,畢竟穿這身衣裳的可很少親自來買包子啊。
不過這也不是該他管的,於是他便樂嗬嗬的說了起來。
“還可以啊,這比咱們京師還要便宜,這樣吧,一二三四五.....”
周建安沒有看蒸籠裏的包子,而是看向了黃大個等人數了起來,他這一行護衛不多,隻有九個人,加上自己也才十個人。
而後周建安又看了看包子的份量,這種包子,一個人吃上十個不算多吧?
於是便直接買了一百個,隻是這包子鋪一時之間也沒那麽多的包子,而且還有那麽多人要買,所以周建安他們也就多等了兩刻的時間,掌櫃的也沒想到周建安這樣的富家公子居然這麽好說話,於是趁著這個空隙,周建安便和其閑聊了起來。
當然了,對於周建安來說也算不上閑聊。
他話裏話外都不斷的打探著江都城內的一些情況,畢竟這本地官員們到底如何,百姓們說的說的不一定準確,但是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也算是一個調查的方向。
那掌櫃的也隻當周建安這個二代對這些風聞趣事感興趣,正好蒸籠裏的也都賣完了, 都等著下一籠,所以便也就直接將自己知道的風聞都給說了出來。
隻是他沒有發現,在周建安身後,一身長衫的堵胤錫正拿著一個小本子不斷的將他說的話所記錄著.......
周建安懵了。
這現如今情況下就算把大明給賣了也沒這麽多銀子吧?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總共稅收也才兩三千萬兩銀子,而這裏說的銀子可不是真金白銀,而是包含很多與白銀可以進行兌換的物件。
例如糧食,例如鹽鐵銅布匹茶葉等等。
在古時候,本就交通不便,隨著銀子聚集到一些人身上過後,銀子的流通本來也就變少了。
所以要說直接拿出五千萬兩的銀子,光靠現在的大明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且堵胤錫也不是專業的,所以他最後還補充了一句。
“侯爺,這五千萬兩都是下官從各種書籍之中大概算出來的,若是要得到準確的數字,恐怕還要更加精準的計算,那也就是說可能超過五千萬,也有可能根本不需要這麽多。”
到底需不需要這麽多,現如今跟周建安都沒有任何關係了, 他擺了擺手不再說話。
不過這件事也確實可以列入到自己未來的計劃之中去。
畢竟這種大事一時之間急不得,放在後世那都不是小事。
又是兩日過去,在過了江淮以後,水域又變得寬廣通暢了起來,在進入揚州之後,這一路上的景色也變得綠油油了起來。
想必這個季節的北方,南邊確實綠意要旺盛許多。
進入揚州之後,船隊的速度也變得更快,而這個時候周建安的親兵們恐怕還在江淮地界,不過周建安這一次為了避免麻煩,所以換了裝扮,而他來南邊的事幾乎也是沒人知道的,所以一般來說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不多時他們的船隊便抵達了揚州府城江都城沒,不過這個時候寧雲誌並沒有選擇去上任,而是打算回家去看看父母。
寧雲誌能夠高中,本就是帶著一絲的傳奇色彩。
畢竟有史以來他也算是第一個以副榜貢生考取進士的存在了。
整個寧家也將會因為他而光宗耀祖,甚至是家道中興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
所以他回來的首要之事便是回去看看,同樣也是將喜訊報給自己的父母,
衣錦還鄉的道理周建安當然很懂了,所以也沒多說什麽,他原本還打算一同跟著寧雲誌回鄉去看看,不過這倒是讓寧雲誌有些惶恐了,在他的推辭之下,周建安也就隻能作罷,畢竟他這次來也是有要事的。
於是讓許虎帶著他的護衛班底跟著寧雲誌,而周建安則就在這江都城內住下,打算休息休息過後,好好的在江都城內逛一逛。
休息了一夜之後,第二日清晨周建安起了個大早,南邊的樹木較多,加上此時還未有那麽寒冷,所以周建安感覺還是十分舒適的。
周建安穿了一身錦緞,一副二代模樣打扮的走在江都城內,四處掃視著,而黃大個和幾名護衛則是一身勁服,給人的感覺便和那權貴家的打手一般無二。
他們這個打扮走在路上簡直是回頭率十足,不過倒是也給他們避免了不少的麻煩,這樣一來很多人都不敢去隨意的招惹他們。
江都作為揚州府的府城,規模可以說是非常大的,甚至比北方很多府城都要大上數倍,並且由於水域發達,在城中都有不少的河流緩緩流淌。
城內更是綠樹成蔭,一片繁榮之色。
而一眼看去,江都的百姓們也與北邊的百姓有很大的不同,其實最顯眼的便是他們的身材和臉色。
雖然南邊依舊有吃不起飯乞討之人,但是相對於北方,這邊的糧食確實也要便宜許多,所以這樣一來這邊的百姓臉上幾乎沒什麽菜色。
但在北邊,大多數的百姓都表現的有些營養不良,甚至不少人麵色饑黃跟沒吃飽一模一樣。
隻是相對來說,這邊的身高稍微要低上一些而已。
整個城中商業也是十分的繁榮,街道之上小商販也是非常多,沿街叫賣,熱鬧非凡。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諸如麵鋪,粥鋪,包子鋪等等,煙火氣也是十足的。
看到這一幕,周建安不由的想起了那一幅清明上河圖來,這情節倒是有些貼合。
“大人,這邊的包子饅頭真小,不過聞起來味道倒是不錯。”
黃大個跟在周建安身後,雖然早飯他吃了不少,可是一聞到這些味道他瞬間流起了口水來。
“你說你想吃就行了,走,咱去買一些。”
周建安也想嚐一嚐這邊的美食,於是直接朝著最近的包子鋪走去,黃大個等人見狀都嗬嗬的笑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還很早,屬於早市的階段,所以包子鋪前生意非常的好,人也非常的多。
“掌櫃的,這包子怎麽賣?”
“葷的三文,素的和饅頭一文這位少爺要多少?”
賣包子的掌櫃的一看周建安的打扮微微有些一愣,畢竟穿這身衣裳的可很少親自來買包子啊。
不過這也不是該他管的,於是他便樂嗬嗬的說了起來。
“還可以啊,這比咱們京師還要便宜,這樣吧,一二三四五.....”
周建安沒有看蒸籠裏的包子,而是看向了黃大個等人數了起來,他這一行護衛不多,隻有九個人,加上自己也才十個人。
而後周建安又看了看包子的份量,這種包子,一個人吃上十個不算多吧?
於是便直接買了一百個,隻是這包子鋪一時之間也沒那麽多的包子,而且還有那麽多人要買,所以周建安他們也就多等了兩刻的時間,掌櫃的也沒想到周建安這樣的富家公子居然這麽好說話,於是趁著這個空隙,周建安便和其閑聊了起來。
當然了,對於周建安來說也算不上閑聊。
他話裏話外都不斷的打探著江都城內的一些情況,畢竟這本地官員們到底如何,百姓們說的說的不一定準確,但是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也算是一個調查的方向。
那掌櫃的也隻當周建安這個二代對這些風聞趣事感興趣,正好蒸籠裏的也都賣完了, 都等著下一籠,所以便也就直接將自己知道的風聞都給說了出來。
隻是他沒有發現,在周建安身後,一身長衫的堵胤錫正拿著一個小本子不斷的將他說的話所記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