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周建安的分析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 作者:成風成雨不是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黑風高,卻不是什麽殺人夜。
而是崇禎和周建安還有孫傳庭秉燭夜談的時候。
隻不過崇禎和孫傳庭說的非常有勁,而周建安則在一旁不停的打著瞌睡。
崇禎 時不時的看上周建安兩眼,滿眼都是無奈。
而孫傳庭也會看上周建安幾眼,不過他不是無奈,是有些震驚。
在皇帝麵前能表現的如此隨意的,天底下恐怕也就隻有這位周千戶了。
不過孫傳庭不知道的是,在一開始見到崇禎的時候,周建安也是非常拘謹慎重的,畢竟那一句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在這之後,崇禎就讓周建安放鬆一些,畢竟是出去微服,這麽緊張反而放人看出破綻。
久而久之,加上周建安的本就是後世之人,沒有那麽多的約束規矩,漸漸的也就放鬆開來了。
其實倒不是周建安對他們說的不感興趣,這國家大事放在後世茶館裏,誰聽了不想插上兩句。
可一想到自己一個五品的軍堡千戶,升官到現在了,連一次俸祿都沒有領到過的人,是沒有資格在這個最低都是總督的房間裏說話的。
所以他才一直裝睡。
而且壓一邊裝著,心裏還要將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甚是麻煩。
不過接下來崇禎與孫傳庭的話,讓周建安瞬間打起了精神來。
“博雅,你可知這兩月北邊邊地傳了不少的軍報回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關於建奴的,他們在邊境不停的試探,巡回,朕覺得,建奴恐怕又要有所動作了。”
崇禎的語氣裏充滿了無奈,諾達的大明帝國如今千瘡百孔,連一個小小的遊牧民族都已經對付不了。
自己的京畿之地,天下最為嚴密的地界,建奴卻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簡直是沒有把大明帝國放在眼裏過。
可事實也是如此,你大明帝國拿人家還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
“陛下,這情報可是真的?”
孫傳庭眉頭緊皺,麵色有些溫怒,在他心裏,若是那建奴和亂民相比的話,他更恨的隻有建奴。
亂民是內政,而建奴可是外患!
“應該是了,不過具體的時間並不知曉。”
崇禎再次搖了搖頭,而一旁的周建安則有些驚訝不已。
看來這建奴叩關,大明朝廷並不是一無所知啊,可明明知道,為什麽就沒有一絲的準備呢?
周建安這樣想著,表情也有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也被崇禎給看在了眼裏。
“建安,對於建奴,你也比較熟悉,你可有什麽建議?”
崇禎瞥了周建安一眼,突然說道。
“啊....”
周建安正想著,突然被崇禎一喊,他瞬間驚醒過來,一臉茫然的看向了崇禎。
而崇禎兩人也都看向了他。
孫傳庭不知道這種大事崇禎為什麽都要去問一下周建安這個小子,這小子看起來,也沒什麽特別的啊。
不過既然老板都如此了,他也隻能聽著。
“這......敢問陛下一句話,既然您都知道這建奴可能要叩關了,您為什麽還沒有什麽動作呢?”
周建安實在有些忍不住了,他很想將建奴叩關的大概時間和大概地點告訴崇禎。
可是他有覺得,人家都不重視,你告訴他又有什麽用?
再說了,人家會信你?
就算崇禎信了你,可你又如何去解釋你是如何知曉的呢?
所以周建安還是忍住了沒說。
而關於這個問題,崇禎突然臉紅了起來,有些不好說,他時不時的看向了孫傳庭,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沒辦法,孫傳庭隻能站出來說道。
“建安啊,有些事情你肯定不是很清楚,雖然知道建奴要南下,可並不知道建奴何時南下,又從何地進,有兵多少,領兵者是誰。
這些統統不知道,而九邊那麽大,別說是如今,就算是太祖時恐怕也不能麵麵俱到。”
孫傳庭這句話已經說的很委婉了,其實一句話就能概括出來,那就是大明沒兵,沒銀子。
要防備,可以,那就要有兵,有兵就必須有銀子。
隻不過那樣說的話,崇禎多少沒有麵子了不是。
周建安點了點頭,好像也確實如此。
別看建奴有兵力好幾萬十數萬,可邊關那麽大,在不知道建奴何時何地叩關的情況下, 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十足的防備。
而且在大明幾乎所有的精兵現如今都在剿滅亂民之中,在沒有任何實質情況下,這些兵力也根本不可能調走。
周建安開始有點明白崇禎的難處了。
他想了想,最後認真的說道。
“陛下,其實有一件事,臣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見周建安居然嚴肅了起來,崇禎也有些詫異的看了孫傳庭一眼,而後點了點頭。
“建安隻管大膽的說。”
“陛下可有考慮過,這建奴為什麽對我大明的邊關情況,以及我大明對亂民圍剿的情況這麽的熟悉?”
周建安一眼,崇禎皺眉不語,孫傳庭臉色巨變。
你這小子,說話還真是沒有遮攔啊。
你的意思不就是大明有建奴的內應嗎!
“建安,你繼續說。”
崇禎沉聲說道。
“陛下,結合之前的經曆,臣倒是能夠大概推測出建奴叩關的時間,至於地點嘛,這個臣就不太清楚了。”
“你能推算出時間?”
崇禎和孫傳庭的臉上寫滿了不信。
而周建安則四處望了望,沒有看見想要的東西,於是對著外麵喊道。
“老方,老王,幫忙取點紙筆來。”
外麵的方正化和王承恩兩人一對視,方正化趕緊去找紙筆去了,而後便送了進來。
看著周建安與崇禎,孫傳庭兩人席地而坐的樣子,方正化已經有些波瀾不驚了。
而周建安拿到紙筆後,便開始寫了起來,其中便是前幾次清軍叩關和農民軍發展態勢的說明圖。
崇禎和孫傳庭開始還看不太明白,可隨著周建安不斷的寫著, 畫著,他倆漸漸的看明白了。
而後崇禎更是直接驚呼。
“建安你的意思是,李自成等人將要滅亡之時,便是建奴叩關之日?”
而是崇禎和周建安還有孫傳庭秉燭夜談的時候。
隻不過崇禎和孫傳庭說的非常有勁,而周建安則在一旁不停的打著瞌睡。
崇禎 時不時的看上周建安兩眼,滿眼都是無奈。
而孫傳庭也會看上周建安幾眼,不過他不是無奈,是有些震驚。
在皇帝麵前能表現的如此隨意的,天底下恐怕也就隻有這位周千戶了。
不過孫傳庭不知道的是,在一開始見到崇禎的時候,周建安也是非常拘謹慎重的,畢竟那一句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在這之後,崇禎就讓周建安放鬆一些,畢竟是出去微服,這麽緊張反而放人看出破綻。
久而久之,加上周建安的本就是後世之人,沒有那麽多的約束規矩,漸漸的也就放鬆開來了。
其實倒不是周建安對他們說的不感興趣,這國家大事放在後世茶館裏,誰聽了不想插上兩句。
可一想到自己一個五品的軍堡千戶,升官到現在了,連一次俸祿都沒有領到過的人,是沒有資格在這個最低都是總督的房間裏說話的。
所以他才一直裝睡。
而且壓一邊裝著,心裏還要將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甚是麻煩。
不過接下來崇禎與孫傳庭的話,讓周建安瞬間打起了精神來。
“博雅,你可知這兩月北邊邊地傳了不少的軍報回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關於建奴的,他們在邊境不停的試探,巡回,朕覺得,建奴恐怕又要有所動作了。”
崇禎的語氣裏充滿了無奈,諾達的大明帝國如今千瘡百孔,連一個小小的遊牧民族都已經對付不了。
自己的京畿之地,天下最為嚴密的地界,建奴卻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簡直是沒有把大明帝國放在眼裏過。
可事實也是如此,你大明帝國拿人家還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
“陛下,這情報可是真的?”
孫傳庭眉頭緊皺,麵色有些溫怒,在他心裏,若是那建奴和亂民相比的話,他更恨的隻有建奴。
亂民是內政,而建奴可是外患!
“應該是了,不過具體的時間並不知曉。”
崇禎再次搖了搖頭,而一旁的周建安則有些驚訝不已。
看來這建奴叩關,大明朝廷並不是一無所知啊,可明明知道,為什麽就沒有一絲的準備呢?
周建安這樣想著,表情也有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也被崇禎給看在了眼裏。
“建安,對於建奴,你也比較熟悉,你可有什麽建議?”
崇禎瞥了周建安一眼,突然說道。
“啊....”
周建安正想著,突然被崇禎一喊,他瞬間驚醒過來,一臉茫然的看向了崇禎。
而崇禎兩人也都看向了他。
孫傳庭不知道這種大事崇禎為什麽都要去問一下周建安這個小子,這小子看起來,也沒什麽特別的啊。
不過既然老板都如此了,他也隻能聽著。
“這......敢問陛下一句話,既然您都知道這建奴可能要叩關了,您為什麽還沒有什麽動作呢?”
周建安實在有些忍不住了,他很想將建奴叩關的大概時間和大概地點告訴崇禎。
可是他有覺得,人家都不重視,你告訴他又有什麽用?
再說了,人家會信你?
就算崇禎信了你,可你又如何去解釋你是如何知曉的呢?
所以周建安還是忍住了沒說。
而關於這個問題,崇禎突然臉紅了起來,有些不好說,他時不時的看向了孫傳庭,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沒辦法,孫傳庭隻能站出來說道。
“建安啊,有些事情你肯定不是很清楚,雖然知道建奴要南下,可並不知道建奴何時南下,又從何地進,有兵多少,領兵者是誰。
這些統統不知道,而九邊那麽大,別說是如今,就算是太祖時恐怕也不能麵麵俱到。”
孫傳庭這句話已經說的很委婉了,其實一句話就能概括出來,那就是大明沒兵,沒銀子。
要防備,可以,那就要有兵,有兵就必須有銀子。
隻不過那樣說的話,崇禎多少沒有麵子了不是。
周建安點了點頭,好像也確實如此。
別看建奴有兵力好幾萬十數萬,可邊關那麽大,在不知道建奴何時何地叩關的情況下, 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十足的防備。
而且在大明幾乎所有的精兵現如今都在剿滅亂民之中,在沒有任何實質情況下,這些兵力也根本不可能調走。
周建安開始有點明白崇禎的難處了。
他想了想,最後認真的說道。
“陛下,其實有一件事,臣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見周建安居然嚴肅了起來,崇禎也有些詫異的看了孫傳庭一眼,而後點了點頭。
“建安隻管大膽的說。”
“陛下可有考慮過,這建奴為什麽對我大明的邊關情況,以及我大明對亂民圍剿的情況這麽的熟悉?”
周建安一眼,崇禎皺眉不語,孫傳庭臉色巨變。
你這小子,說話還真是沒有遮攔啊。
你的意思不就是大明有建奴的內應嗎!
“建安,你繼續說。”
崇禎沉聲說道。
“陛下,結合之前的經曆,臣倒是能夠大概推測出建奴叩關的時間,至於地點嘛,這個臣就不太清楚了。”
“你能推算出時間?”
崇禎和孫傳庭的臉上寫滿了不信。
而周建安則四處望了望,沒有看見想要的東西,於是對著外麵喊道。
“老方,老王,幫忙取點紙筆來。”
外麵的方正化和王承恩兩人一對視,方正化趕緊去找紙筆去了,而後便送了進來。
看著周建安與崇禎,孫傳庭兩人席地而坐的樣子,方正化已經有些波瀾不驚了。
而周建安拿到紙筆後,便開始寫了起來,其中便是前幾次清軍叩關和農民軍發展態勢的說明圖。
崇禎和孫傳庭開始還看不太明白,可隨著周建安不斷的寫著, 畫著,他倆漸漸的看明白了。
而後崇禎更是直接驚呼。
“建安你的意思是,李自成等人將要滅亡之時,便是建奴叩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