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很懵。
不都不一樣嗎?難道有哪家公司和因特爾完全一樣?那就不是因特爾牛逼了,該是他牛逼了呀。
孫教授說:“你到底要問什麽?哪裏跟因特爾不一樣?”
陳子邇講:“就是晶片設計的源頭、思路都不一樣,您剛剛不講了一個什麽複雜指令集嘛?”
梁勝均搞硬體,他試探的說:“你是想說指令集上和因特爾有區別的公司?”
“對,耗能低點的。”
“明白了,精簡指令集是吧?”
陳子邇一拍大腿,“就是這玩意兒。”
孫亞冠這才明了,“看來陳總並不是完全外行,cisc和risc也全都知道的。”
娘咧,你這是啥意思?
“這個我回頭再和你慢慢解釋,其實誰都知道精簡指令集是晶片設計技術的總方向,因為複雜指令集實在是有些天生的弱點,因特爾也想過走精簡指令集的路,事實上他們選了兩條都走,但在推向市場之後,基於精簡指令集的80860處理器失敗,基於複雜指令集的80486處理器獲得成功,而至今為止,精簡指令集依然沒看到出頭之日。”
陳子邇不了解這些公司的決策,他隻知道,因特爾後來的市場地位的確受到了動搖,被來自英國的一家公司晃動了龐大的身軀。
“我之前有聽人說過,英國是不是有個公司在走精簡指令集這條路?”
梁勝均點頭,“是有一家叫arm的小公司在做,隻不過與因特爾相比,那就是螞蟻和大象。”
陳子邇的大腦一下子被‘arm’這個名字打開了天地,對了,就是這家公司!
就是它,占據移動智能設備晶片絕大部分的市場!幾乎所有的移動智能設備都是採用這家公司設計的晶片的!
“教授,勝均,我覺得盛世電子要朝著稍微不一樣的方向走,我想把pc端的作業係統的大部分功能都在手機上得到實現,我知道有很多問題,很難,耗能的問題可能隻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但是這總比與微軟競爭pc端的作業係統要更容易生存吧?”
孫教授懂他的意思,“耗能的問題,你是想通過精簡指令集晶片來尋找方法。”
“還有電池本身的技術也在進步,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曾聽人講過……最成功的商人總是有種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樂觀。明明很難,但仍然不改堅持。”孫教授感嘆道:“而且聽你的這個設想,都讓我想起了菲爾德投資建設大西洋海底電報線的那種瘋狂……”
陳子邇微笑道:“的確很瘋狂,盡管困難重重,但菲爾德最後成功了不是嗎?”
其實看收費就知道當初這項投資多瘋狂,跨越大西洋的電報線鋪成之後……一個單詞,十美金,搞了半輩子才終於弄成,然後3年就回本了。十美金啊……在那個年頭,這相當於一名普通工人一星期的收入,簡單來說,你回封信,上麵寫‘ok’,好了,接下來一個星期,對不起,請你吃土。
“本來以為陳總的想法是天方夜譚,但聽您提到菲爾德,我就真的理解了。”梁勝均也被陳子邇這隻在理論上行得通的想法給驚到了,“年紀輕輕就掙大錢的人,根本不稀罕掙那些容易錢……沒想到150年後的今天,我能親身經歷這種類似的瘋狂!”
就是要瘋狂一把,陳子邇根本不缺錢,就算失敗,手裏巨頭公司的股票也夠他逍遙的了。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到底收購哪家公司?
第427章 同許多暗戀的故事一樣
1844年的時候,美國人摩爾斯發明了電報。
自此之後,商人對電報建設投資的瘋狂,一點都不比今時今日的網際網路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1850年,電報發明僅僅6年之後,從英國到法國,跨越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電纜鋪成,這處海峽淺的地方60米,最深不過172米。就在那幾年前後,菲爾德開始了一個瘋狂的計劃,他要投資建設從倫敦到紐約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電報線,並在中途經過加拿大的紐芬蘭島。
這比陳子邇和孫亞冠、梁勝均討論的東西瘋狂多了。
首先要鋪設的這根電纜不能一節一節的接上,必須是一整根,所需長度大約在4000公裏,問題來了,如此長的電纜,怎麽生產?菲爾德不知道。
其次,有電學基礎的人都知道那麽大的長度,即使是用電阻比較小的銅,可經過4000公裏,這電阻會大到什麽程度?菲爾德也不知道。因為電學的不發達,即使水平最高的科學家都無法回答他‘即使建成功了,這頭給個電流,到那頭還剩多少?’
無語吧?但他依然決定要幹。而且倒黴催的是,最後還真的因為這個問題失敗了,就是鋪好了,慶祝典禮搞完了,美國總統,英國女王都恭賀了,可接下來發現不行。電阻太大,電流太小,最早的那些電報上的單詞……根本就是靠微弱的電流信號猜的。
更誇張的是,那個年代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大西洋海底是什麽情況,現代技術測量出了大西洋大約在3000米,到4000米那麽深,可當時沒人知道,英吉利海峽才幾十米,一百多米,多大差距?
最最最噁心的是……4000公裏的電纜,又必須是一整根,有沒有船能裝得下?菲德爾還是不知道。
不都不一樣嗎?難道有哪家公司和因特爾完全一樣?那就不是因特爾牛逼了,該是他牛逼了呀。
孫教授說:“你到底要問什麽?哪裏跟因特爾不一樣?”
陳子邇講:“就是晶片設計的源頭、思路都不一樣,您剛剛不講了一個什麽複雜指令集嘛?”
梁勝均搞硬體,他試探的說:“你是想說指令集上和因特爾有區別的公司?”
“對,耗能低點的。”
“明白了,精簡指令集是吧?”
陳子邇一拍大腿,“就是這玩意兒。”
孫亞冠這才明了,“看來陳總並不是完全外行,cisc和risc也全都知道的。”
娘咧,你這是啥意思?
“這個我回頭再和你慢慢解釋,其實誰都知道精簡指令集是晶片設計技術的總方向,因為複雜指令集實在是有些天生的弱點,因特爾也想過走精簡指令集的路,事實上他們選了兩條都走,但在推向市場之後,基於精簡指令集的80860處理器失敗,基於複雜指令集的80486處理器獲得成功,而至今為止,精簡指令集依然沒看到出頭之日。”
陳子邇不了解這些公司的決策,他隻知道,因特爾後來的市場地位的確受到了動搖,被來自英國的一家公司晃動了龐大的身軀。
“我之前有聽人說過,英國是不是有個公司在走精簡指令集這條路?”
梁勝均點頭,“是有一家叫arm的小公司在做,隻不過與因特爾相比,那就是螞蟻和大象。”
陳子邇的大腦一下子被‘arm’這個名字打開了天地,對了,就是這家公司!
就是它,占據移動智能設備晶片絕大部分的市場!幾乎所有的移動智能設備都是採用這家公司設計的晶片的!
“教授,勝均,我覺得盛世電子要朝著稍微不一樣的方向走,我想把pc端的作業係統的大部分功能都在手機上得到實現,我知道有很多問題,很難,耗能的問題可能隻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但是這總比與微軟競爭pc端的作業係統要更容易生存吧?”
孫教授懂他的意思,“耗能的問題,你是想通過精簡指令集晶片來尋找方法。”
“還有電池本身的技術也在進步,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曾聽人講過……最成功的商人總是有種不知道從何而來的樂觀。明明很難,但仍然不改堅持。”孫教授感嘆道:“而且聽你的這個設想,都讓我想起了菲爾德投資建設大西洋海底電報線的那種瘋狂……”
陳子邇微笑道:“的確很瘋狂,盡管困難重重,但菲爾德最後成功了不是嗎?”
其實看收費就知道當初這項投資多瘋狂,跨越大西洋的電報線鋪成之後……一個單詞,十美金,搞了半輩子才終於弄成,然後3年就回本了。十美金啊……在那個年頭,這相當於一名普通工人一星期的收入,簡單來說,你回封信,上麵寫‘ok’,好了,接下來一個星期,對不起,請你吃土。
“本來以為陳總的想法是天方夜譚,但聽您提到菲爾德,我就真的理解了。”梁勝均也被陳子邇這隻在理論上行得通的想法給驚到了,“年紀輕輕就掙大錢的人,根本不稀罕掙那些容易錢……沒想到150年後的今天,我能親身經歷這種類似的瘋狂!”
就是要瘋狂一把,陳子邇根本不缺錢,就算失敗,手裏巨頭公司的股票也夠他逍遙的了。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到底收購哪家公司?
第427章 同許多暗戀的故事一樣
1844年的時候,美國人摩爾斯發明了電報。
自此之後,商人對電報建設投資的瘋狂,一點都不比今時今日的網際網路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1850年,電報發明僅僅6年之後,從英國到法國,跨越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電纜鋪成,這處海峽淺的地方60米,最深不過172米。就在那幾年前後,菲爾德開始了一個瘋狂的計劃,他要投資建設從倫敦到紐約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電報線,並在中途經過加拿大的紐芬蘭島。
這比陳子邇和孫亞冠、梁勝均討論的東西瘋狂多了。
首先要鋪設的這根電纜不能一節一節的接上,必須是一整根,所需長度大約在4000公裏,問題來了,如此長的電纜,怎麽生產?菲爾德不知道。
其次,有電學基礎的人都知道那麽大的長度,即使是用電阻比較小的銅,可經過4000公裏,這電阻會大到什麽程度?菲爾德也不知道。因為電學的不發達,即使水平最高的科學家都無法回答他‘即使建成功了,這頭給個電流,到那頭還剩多少?’
無語吧?但他依然決定要幹。而且倒黴催的是,最後還真的因為這個問題失敗了,就是鋪好了,慶祝典禮搞完了,美國總統,英國女王都恭賀了,可接下來發現不行。電阻太大,電流太小,最早的那些電報上的單詞……根本就是靠微弱的電流信號猜的。
更誇張的是,那個年代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大西洋海底是什麽情況,現代技術測量出了大西洋大約在3000米,到4000米那麽深,可當時沒人知道,英吉利海峽才幾十米,一百多米,多大差距?
最最最噁心的是……4000公裏的電纜,又必須是一整根,有沒有船能裝得下?菲德爾還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