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失言
讓你去和親,你在敵國登基了? 作者:牛戰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
不同於往日肅殺沉悶的氣氛,河間城裏罕見地出現了絲竹之聲。
皇帝張昊看著淑妃許氏在殿內一邊舞蹈一邊吟唱著詩句,高興得手舞足蹈。
“愛妃好文采啊!隻不過觀了一次黃河便能吟出此等詩句!”
張昊旁邊的太監也適時奉上馬屁道:“好詩更是好人,淑妃娘娘如此天資實在讓奴才等無比汗顏啊!”
緊接著受邀前來赴宴的大乾北軍將領們也交口稱讚。
“淑妃本來就是天上掉下來的仙女兒,有如此詩才當不奇怪!”
“真是愧煞老夫了!老夫日日都在這黃河邊,也能想出來這等詩句啊!”
“你個老丘八,鬥大的字都不認得一筐,還寫詩呢!”
“誰是丘八啊?我不過是長得粗獷了些,我可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
河間城內張昊的臨時行宮裏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要不是眾人頭上都係著白色布帶,根本想象不到這是前任皇帝新喪期間。
“快快給愛妃賜酒去,如此詩句當浮一大白!”
張昊指揮著身邊的侍女給許氏送去了酒水,許氏接過酒盞,用長袖遮住將之一飲而盡。
待將酒盞遞還回去後,許氏才淺淺笑道:“陛下和諸位將軍都高看奴家了,這詩不是我寫的!”
張昊聽後好奇道:“哦?不是愛妃所寫,那是誰人所寫?我大乾有如此才子佳句,之前怎麽沒聽說過?”
許氏又笑了笑道:“因為這詩的作者既是大乾人,又不是大乾人!奴家也是陪......自己出遊時湊巧聽來的!”
既是大乾人,又不是大乾人!
眾將領都聽暈了,心說這淑妃娘娘在打什麽謎語啊!
隻有高座在主位上的張昊微微變了顏色,許氏說的這種人,他還真知道一個!而且那人似乎也詩才絕佳。
“哦?那人是誰?愛妃可知道他的名號?”
興許是有些得意,又或者是酒意上湧,許氏竟然沒聽出張昊話語中的寒意。
許氏掩口一笑道:“奴家一說,陛下肯定知道!說起來這人還是陛下的兄弟呢!”
張昊捏著酒杯的手指開始發白,眼神也變得陰冷起來。
果然是他!
張昊一隻手握住酒杯,一隻手扶住腰間的佩劍,緩緩走下主座。
“愛妃說的莫非是朕的那個二皇兄?”
原本還在議論紛紛的將領們突然一下就安靜了下來,張昊身後的太監更是噤若寒蟬。
隻有許氏還沒發覺,“正是!陛下當時還說,早知道他有如此詩才便不送他去北涼了!”
張昊這會兒已經走到了許氏跟前,“陛下?哪個陛下?”
許氏這才驚覺自己失言,眼見張昊麵若寒冰,頓時被嚇得六魂無主,腳下一軟便跪在了地上。
“奴家失言,還望陛下恕罪!”
張昊飲下杯中殘酒,隨即將酒杯丟到一旁,緊接著便捏住許氏的下巴,令其強行抬起頭看向自己,許氏恐慌的眼眸中倒影著張昊陰冷的麵容。
隻見張昊緩緩搖了搖頭,緊接著便拔出腰間寶劍,徑直刺向了許氏腹部!
直到劍尖透體而出,劇痛傳來,許氏仍有些不可置信,自己明明已經討得了新皇帝的歡心,怎麽就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被殺了?
許氏臨死都沒想明白,張昊發怒並不是因為她說錯了“陛下”二字,也不是因為她在眾人麵前暴露了自己之前是先皇妃子的事情,而是提到了張玄!
張昊冷冷地看著許氏倒下,直到對方氣絕才淡淡說了句:“可惜!”
眾將領麵麵相覷,這說殺就殺的,也沒見你多可惜啊!
張昊將沾滿鮮血的寶劍丟給了一旁的太監,自己則走到一名帶刀侍衛麵前。
“把你的刀給我!”
侍衛哪裏敢待命,立馬解下自己的佩刀遞給了張昊。
這下大殿內的眾人都害怕了,特別是剛才讚歎聲最響亮的那幾個,恨不得抽自己幾嘴巴。
好在張昊拿刀並不是要殺誰,又是走到了許氏屍體旁邊。
緊接著便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刀割下了許氏的頭顱。
張昊伸出滿是鮮血的雙手,將許氏的頭顱捧到給自己視線齊平,仍是覺得對方這張臉真是天生的尤物!
“多好的一個美人兒啊!怎麽就偏偏長了張嘴呢?”
一時間大殿之上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在這一瞬間停滯了一般!
欣賞完許氏的頭顱後,張昊便將人頭拋給了自己的貼身太監。
太監嚇得魂不附體,但還是強忍著懼意接住了。
“照她的模樣給我找幾個來!”
張昊說完這句話,便自顧自地往殿後走去。
直到眾人都確定這新任皇帝離開了,這才大大了出了一口氣!
三天後,大乾軍便在黃河北岸搭建起了一座營地。
這是先鋒部隊用在保障主力部隊過河所用,以免北涼軍隊趁機擾襲浮橋搭建和糧食人員的運輸。
隨著渡過黃河的軍隊越來越多,黃河北岸的營地也越來越大。
等到所有主力部隊都渡過黃河,又過去了七八天。
首次踏入黃河北岸的土地,張昊臉上洋溢著難以形容的興奮。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張玄驚慌失措的表情了!
昔日的殿上之辱,如今他要十倍、百倍報之!
張昊甚至察覺到了自己想象力的缺乏,因為他竟然想不到一個解氣的報複方式!
張玄殺是肯定要殺的,但殺之前該如何折辱於他呢?
跟在張昊身後的大乾眾將恐怕也沒想到,自己皇帝還沒看見敵人模樣,就已經在想取得勝利後如何折辱仇敵了!
集齊部隊後,張昊迫不及待地宣布了進軍的命令。
三十萬大軍如同一隻蜿蜒的巨龍一般,緩緩從巨大的營寨裏遊出。
幾裏外一處小山包見到此景的河陽斥候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抽打著胯下的駿馬朝著北方飛奔而去!
河陽城內,被號令召集而來的征夫民勇們,正抬頭看著點將台上的曾驕陽。
這些人基本都是歸屬此地的農民和佃戶,一旦有戰事需要便會被召集起來,負責軍隊的後勤工作。
但是這些人一定想不到,這次他們要充當“主力”了!
不同於往日肅殺沉悶的氣氛,河間城裏罕見地出現了絲竹之聲。
皇帝張昊看著淑妃許氏在殿內一邊舞蹈一邊吟唱著詩句,高興得手舞足蹈。
“愛妃好文采啊!隻不過觀了一次黃河便能吟出此等詩句!”
張昊旁邊的太監也適時奉上馬屁道:“好詩更是好人,淑妃娘娘如此天資實在讓奴才等無比汗顏啊!”
緊接著受邀前來赴宴的大乾北軍將領們也交口稱讚。
“淑妃本來就是天上掉下來的仙女兒,有如此詩才當不奇怪!”
“真是愧煞老夫了!老夫日日都在這黃河邊,也能想出來這等詩句啊!”
“你個老丘八,鬥大的字都不認得一筐,還寫詩呢!”
“誰是丘八啊?我不過是長得粗獷了些,我可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
河間城內張昊的臨時行宮裏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要不是眾人頭上都係著白色布帶,根本想象不到這是前任皇帝新喪期間。
“快快給愛妃賜酒去,如此詩句當浮一大白!”
張昊指揮著身邊的侍女給許氏送去了酒水,許氏接過酒盞,用長袖遮住將之一飲而盡。
待將酒盞遞還回去後,許氏才淺淺笑道:“陛下和諸位將軍都高看奴家了,這詩不是我寫的!”
張昊聽後好奇道:“哦?不是愛妃所寫,那是誰人所寫?我大乾有如此才子佳句,之前怎麽沒聽說過?”
許氏又笑了笑道:“因為這詩的作者既是大乾人,又不是大乾人!奴家也是陪......自己出遊時湊巧聽來的!”
既是大乾人,又不是大乾人!
眾將領都聽暈了,心說這淑妃娘娘在打什麽謎語啊!
隻有高座在主位上的張昊微微變了顏色,許氏說的這種人,他還真知道一個!而且那人似乎也詩才絕佳。
“哦?那人是誰?愛妃可知道他的名號?”
興許是有些得意,又或者是酒意上湧,許氏竟然沒聽出張昊話語中的寒意。
許氏掩口一笑道:“奴家一說,陛下肯定知道!說起來這人還是陛下的兄弟呢!”
張昊捏著酒杯的手指開始發白,眼神也變得陰冷起來。
果然是他!
張昊一隻手握住酒杯,一隻手扶住腰間的佩劍,緩緩走下主座。
“愛妃說的莫非是朕的那個二皇兄?”
原本還在議論紛紛的將領們突然一下就安靜了下來,張昊身後的太監更是噤若寒蟬。
隻有許氏還沒發覺,“正是!陛下當時還說,早知道他有如此詩才便不送他去北涼了!”
張昊這會兒已經走到了許氏跟前,“陛下?哪個陛下?”
許氏這才驚覺自己失言,眼見張昊麵若寒冰,頓時被嚇得六魂無主,腳下一軟便跪在了地上。
“奴家失言,還望陛下恕罪!”
張昊飲下杯中殘酒,隨即將酒杯丟到一旁,緊接著便捏住許氏的下巴,令其強行抬起頭看向自己,許氏恐慌的眼眸中倒影著張昊陰冷的麵容。
隻見張昊緩緩搖了搖頭,緊接著便拔出腰間寶劍,徑直刺向了許氏腹部!
直到劍尖透體而出,劇痛傳來,許氏仍有些不可置信,自己明明已經討得了新皇帝的歡心,怎麽就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被殺了?
許氏臨死都沒想明白,張昊發怒並不是因為她說錯了“陛下”二字,也不是因為她在眾人麵前暴露了自己之前是先皇妃子的事情,而是提到了張玄!
張昊冷冷地看著許氏倒下,直到對方氣絕才淡淡說了句:“可惜!”
眾將領麵麵相覷,這說殺就殺的,也沒見你多可惜啊!
張昊將沾滿鮮血的寶劍丟給了一旁的太監,自己則走到一名帶刀侍衛麵前。
“把你的刀給我!”
侍衛哪裏敢待命,立馬解下自己的佩刀遞給了張昊。
這下大殿內的眾人都害怕了,特別是剛才讚歎聲最響亮的那幾個,恨不得抽自己幾嘴巴。
好在張昊拿刀並不是要殺誰,又是走到了許氏屍體旁邊。
緊接著便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刀割下了許氏的頭顱。
張昊伸出滿是鮮血的雙手,將許氏的頭顱捧到給自己視線齊平,仍是覺得對方這張臉真是天生的尤物!
“多好的一個美人兒啊!怎麽就偏偏長了張嘴呢?”
一時間大殿之上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在這一瞬間停滯了一般!
欣賞完許氏的頭顱後,張昊便將人頭拋給了自己的貼身太監。
太監嚇得魂不附體,但還是強忍著懼意接住了。
“照她的模樣給我找幾個來!”
張昊說完這句話,便自顧自地往殿後走去。
直到眾人都確定這新任皇帝離開了,這才大大了出了一口氣!
三天後,大乾軍便在黃河北岸搭建起了一座營地。
這是先鋒部隊用在保障主力部隊過河所用,以免北涼軍隊趁機擾襲浮橋搭建和糧食人員的運輸。
隨著渡過黃河的軍隊越來越多,黃河北岸的營地也越來越大。
等到所有主力部隊都渡過黃河,又過去了七八天。
首次踏入黃河北岸的土地,張昊臉上洋溢著難以形容的興奮。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張玄驚慌失措的表情了!
昔日的殿上之辱,如今他要十倍、百倍報之!
張昊甚至察覺到了自己想象力的缺乏,因為他竟然想不到一個解氣的報複方式!
張玄殺是肯定要殺的,但殺之前該如何折辱於他呢?
跟在張昊身後的大乾眾將恐怕也沒想到,自己皇帝還沒看見敵人模樣,就已經在想取得勝利後如何折辱仇敵了!
集齊部隊後,張昊迫不及待地宣布了進軍的命令。
三十萬大軍如同一隻蜿蜒的巨龍一般,緩緩從巨大的營寨裏遊出。
幾裏外一處小山包見到此景的河陽斥候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抽打著胯下的駿馬朝著北方飛奔而去!
河陽城內,被號令召集而來的征夫民勇們,正抬頭看著點將台上的曾驕陽。
這些人基本都是歸屬此地的農民和佃戶,一旦有戰事需要便會被召集起來,負責軍隊的後勤工作。
但是這些人一定想不到,這次他們要充當“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