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楚帝國皇帝的一道旨意下達,三十一戶南楚貴族領到了他們要負責治理蟲災的外郡,紛紛派出族中之人,前往所負責的外郡治理蟲災。


    而這個消息,也很快的就傳到了陳琦的耳中;包括南楚朝堂之上,發生的所有情況。


    陳琦端坐在涼亭之內,翻看著情報司送來的消息,司馬笙和盧紘二人坐在陳琦身邊,同樣翻看著其他有關南楚帝國的情報。


    陳琦將手中的情報匯總扔在了石桌之上,輕歎一口氣道。


    “e=(′o`*)))唉!”


    “南楚百姓,要受苦了。”


    聽到陳琦的歎息,司馬笙和盧紘紛紛抬眼,看向了陳琦。


    盧紘有些不解的問道:“王爺此言何意?”


    “南楚朝廷這不是已經派人前去救災了嗎?”


    “為什麽王爺還會覺得南楚百姓會受苦呢?”


    陳琦苦笑著搖搖頭道:“你們還沒看明白嗎?”


    “熊焱燚這哪裏是讓南楚貴族官員們去救災啊,這分明是將南楚貴族們推了出去,幫朝廷和皇室頂缸去了。”


    陳琦手中輕叩桌麵,接著說道:“南楚帝國的那些貴族,他們哪裏知道蟲災的可怕和難解。”


    “他們又哪裏知道,就以南楚帝國現在的國力和治理能力,根本不可能解決當下的蝗災。”


    “熊焱燚這是給那些南楚貴族們挖了一個大坑,讓南楚貴族們主動往裏麵跳呢。”


    “那些南楚貴族們也是被利欲蒙蔽了心智,加上他們並不了解蟲災的可怕,才會跳進熊焱燚挖的這個大坑。”


    “這一次,南楚貴族們就算是不被熊焱燚全都證實,多半也得傷筋動骨;鬧不好,經此一事,南楚貴族們以後再想要掣肘南楚皇室和南楚朝廷,基本上是沒有那個可能了。”


    “熊焱燚這一石二鳥的計策,真夠狠的。”


    盧紘還是不太明白陳琦話中的含義,說到底,盧紘也是貴族出身,他其實對於蟲災,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盧紘現在對於蟲災的看法,其實和南楚帝國的那些貴族們沒有多大區別。


    這並不是盧紘的問題,這是這個時代,貴族階層脫離百姓,脫離實際的現實狀況。


    有句話叫‘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其實,在這個時代,有多少貴族,吃了一輩子肉,吃了一輩子五穀雜糧,吃了一輩子蔬菜水果。


    但是他們就是沒有見過動物長什麽模樣,五穀雜糧是什麽樣子,蔬菜水果又是怎麽來的。


    他們隻知道,隻要他們想吃,隻要他們能吃,那這些食物就會做好了,端上餐桌來。


    這也是當下這個時代,取仕途徑單一造成的必然結果。


    相比於科舉製,會有不少寒門子弟和平民子弟通過科舉入仕,參與國家治理和地方治理。


    舉孝廉和九品中正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單純的貴族遊戲。


    而那些脫離了百姓,脫離了實際的貴族階層,他們本身就是不識五穀,不解民情的廢物。


    他們對於天災的了解,僅限於書本之上的那寥寥數語。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也就不知道天災來臨時,到底是得有多麽的可怕了。


    而這些情況,那些通過科舉入仕的寒門子弟和平民子弟,是見識過的,是經曆過的,也是了解其中的利害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陳琦前世科舉製出現之前,基本上每三五百年皇朝就會在取仕方式上進行一次較為大的變革。


    而在科舉製出現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和朝廷,隻是會在科舉製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改進;不會對科舉製進行徹底的變革的原因了。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科舉製可能有無數個弊端,導致朝廷無法盡善盡美的將天下英才取盡。


    但是,科舉製相比於其他取仕製度,是最公平,最合理,能夠收攏人才最多的取仕方式。


    所以,綜上所述,盧紘不了解蟲災的危害和治理蟲災的困難,其實是情有可原的;這不是盧紘的問題,這是這個時代的問題。


    不過,盧紘沒有聽明白陳琦話中的意思,司馬笙卻從陳琦的話中,聽出了一些門道。


    他看著陳琦,若有所思的說道:“王爺,您是說,熊焱燚這是明知道那些貴族不可能處理得了蟲災,擺出誘餌釣那些貴族們上鉤呢?”


    陳琦點點頭,繼續說道:“沒錯。”


    “熊焱燚此舉,目標有二。”


    “其一,就是轉嫁矛盾。”


    “熊焱燚這個時候從鎮北關返回郢都城,應該是知道了我們全麵封鎖元楚邊境,切斷元楚互市,斷絕元楚通道的事情了。”


    “甚至是我們遣返那些南楚糧商的事兒,熊焱燚也知道。”


    “熊焱燚擔心,我們如果一直不搭理他們南楚帝國,他們南楚帝國很有可能將麵臨內部動蕩的風險。”


    “而且,如果我們不主動進犯南楚帝國的話,熊焱燚他們想要將南楚帝國的內部矛盾轉嫁到元楚之間的外部矛盾之上來的想法,也是無法實施的。”


    “在這種情況下,熊焱燚需要找到另外一個可以轉嫁矛盾的點,將南楚百姓對朝廷的怨懟和官民之間的矛盾,轉嫁到其他人頭上。”


    “很不幸……”陳琦輕歎一聲,緩緩開口道:“很不幸,南楚帝國的那些貴族們,被熊焱燚選中,成為了被轉嫁矛盾的那一方。”


    陳琦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你們可以想一下,朝廷許下了那麽厚重的獎勵,隻是為了讓那些貴族們全心全意的去治理蟲災。”


    “而貴族們呢,也被那獎勵給吸引到了,信誓旦旦的表示,要幫助朝廷,解決蟲患問題。”


    “可是結果呢?”


    “蟲患不僅沒有能夠得到解決,南楚帝國的那些貴族們在應對蟲災時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又深深的刺痛了南楚帝國的百姓們。”


    “你們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們是南楚帝國的百姓,你們會怨恨誰?”


    “是怨恨那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人治理蟲災的皇帝和朝廷呢?”


    “還是怨恨那些對蟲災一無所知,隻是為了那麽一點點利益,不顧百姓死活的庸官呢?”


    司馬笙點點頭,他的表情並沒有太多的驚訝,已經猜出來的結果,並沒有什麽值得他驚訝的。


    反倒是盧紘,此刻卻是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很顯然,盧紘沒有想到熊焱燚會用這麽缺德帶冒煙的招數,這種計策,也太下作了些。


    陳琦又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如果結果,確實如本王所說,到了那種需要那人出去頂缸的時候,那些南楚貴族們,就會成為熊焱燚隨手可以丟棄的棋子。”


    “而他們身後的家族,是否還能存在,是否還能發展,會不會遭到牽連,那就全看熊焱燚的心情了”


    “轉嫁矛盾,掌握主動,不得不說,熊焱燚這個算計,確實很是不錯。”


    盧紘沿著陳琦的思路,想了一番之後,也終於明白其中的關鍵在哪了,也理解了陳琦為什麽一直都在和盧紘說,讓他走出去看看,不要閉門造車的原因了。


    果然,他自己和陳琦他們,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如果不是陳琦對盧紘的賞識,盧紘恐怕還當不上現在這個王府長史呢。


    不過,盧紘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沾沾自喜的人,他的求知欲,其實一直都是很高的。


    “那第二個目標呢?”盧紘看著陳琦問道。


    陳琦剛剛喝了幾口茶,放下茶盞後,便聽到了盧紘的提問,索性也就不再有所隱瞞,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了。


    “第二個目標,自然就是解決南楚帝國接下來賑災缺糧的問題了。”


    “咱們都不是傻子,南楚帝國每年能產出多少糧食,咱們都心知肚明。”


    “南楚帝國朝廷現在有多少存糧,咱們也能猜個大概。”


    “就以南楚帝國國庫現在的存糧,別說賑災救民了,就算是保證郢都城內的近百萬百姓不餓死,都有些困難。”


    “南楚彩衣大相秦觀在南楚帝國朝堂上說的那段話,本王還是很認可的。”


    “南楚朝廷和南楚皇室,在當下這種情況下,解決糧食問題,其實遠比解決蟲災問題,更加緊急和迫切。”


    “而能夠幫助南楚朝廷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有兩條,一是買,二是借。”


    陳琦頓了頓,接著說道:“買糧!”


    “南楚帝國能夠買到糧食的途徑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中元帝國。”


    “南楚帝國周邊的那些小國,或許也會有一些餘糧,但是多半他們也免不了會被這次蟲災波及;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手裏的那點餘糧,能夠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根本不可能賣給南楚帝國。”


    “而中元帝國,近三年來,沒有遭遇任何麻煩;尤其是四府一驛,這三年來,通過農業技術改進,糧食的產量有了質的飛躍。”


    “僅僅四府一驛,如今每年的糧食產量就接近了三萬萬石,比南楚帝國全國一年的產量都要多。”


    “所以,中元帝國現在的存糧,是足夠滿足南楚帝國的需求的;其他帝國或者是王國,就算是想要幫南楚帝國,恐怕都是有心無力的。”


    “可是,偏偏,他南楚帝國和熊焱燚,遇上了本王。”


    陳琦臉上露出了一抹邪笑,那笑容中滿是幸災樂禍。


    “本王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一粒米越境,送去南楚帝國的。”


    “所以,南楚帝國賣糧的這一條路,基本上是等於斷了。”


    “那,南楚朝廷和南楚皇室想要搞到更多的糧食,就隻剩下‘借’這一條路了。”


    “可是偏偏,南楚帝國的那些貴族們,都他娘是屬母狗的——好進難出。”


    “想跟他們借點糧食,應付國難,他們多半也是會拒絕的,甚至,他們還會因為借糧這個事兒,和南楚皇室心生芥蒂,心懷怨懟。”


    “所以呀,熊焱燚就想了這麽一個辦法,那就是要用賭約的方式,從那些貴族手中,贏下來足夠多的糧食。”


    “有了三十一個貴族,賭輸給熊焱燚的那九千三百萬的糧食,加上南楚帝國國庫的存糧;在不被官員貪汙、挪用的情況下,保證南楚帝國四五個月無憂,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南楚帝國的缺糧問題,雖然沒有徹底解決,但是終究也是看見希望了,不是嗎?”


    盧紘和司馬笙恍然大悟的點點頭,驚歎於陳琦的思維敏捷,更加佩服陳琦的判斷精準。


    陳琦拿起剛才被他丟在石桌上的情報匯總,緩緩開口道:“飲鴆止渴,又能多活幾時呢?”


    陳琦再一次將情報匯總丟在了石桌上,看向盧紘和司馬笙道:“傳令下去,繼續死守豐都河沿岸,不要讓南楚帝國人有機會越境而來。”


    “另外,傳令下去,讓影衛的人,加大對南楚帝國周邊國家的動向監視。”


    “本王要他們按照最高等級,定時上交情報。”


    盧紘和司馬笙起身,鄭重的朝著陳琦抱拳道:“諾!”


    陳琦擺手,示意二人退下。


    等到盧紘和司馬笙離開後,陳琦這才將目光,看向了南方,那裏,是南楚帝國都城——郢都城所在的方向……


    ps:各位讀者大佬,我對第015章-018章進行了一次二次編輯;將裏麵的內容順了一下。


    所以你們可能會覺得昨天看的怎麽和今天看的一樣。


    其實不是的。


    作者建議各位大佬,拉回去,重新看一遍這四章。


    謝謝。


    求加書架,求催更,求評論,求免費的為愛發電,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閑人一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閑人一枚並收藏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