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後的數天時間裏,原本冷清寂靜、鮮有人知的梅園,突然就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裏,梅園門口車馬盈門,好不熱鬧;那人頭攢動的熱鬧場景與昔日門可羅雀形成了鮮明對比。


    梅園的訪客,從朝中地位尊崇的三公九卿,到身負重任的六部官員,以及各個府衙的管事之人,應有盡有。


    這些人皆絞盡腦汁的尋找各式各樣的借口登門造訪;而且每一個訪客帶來的禮品更是琳琅滿目、價值不菲;其中有不少禮物的珍稀程度和精美程度,讓陳琦這個‘財名在外’的王爺,都驚奇不已。


    陳琦命秦奕將訪客做了詳細的登記,包括他們的官階,家族,送來的禮品清單,禮品估值等。


    經過秦奕的初步核算,僅僅是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九這八天時間裏,這些官員們送來的禮物價值,就超過了白銀三十萬兩。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


    在去年秋末,陳伽羅聽說北境有難民南下,想要籌錢買糧,幫助難民過冬。


    當時陳伽羅需要的錢不過才二十多萬兩銀子罷了,結果這些官員們一個個的哭窮,說自己家裏多麽多麽的困難,就是一兩銀子都不願意往外掏。


    如果不是陳琦以修建娛樂城的名義,用中元城東郊的廢棄土地,換給了陳伽羅糧食的話,陳伽羅搞不好就又得去求那些世家望族們幫忙了。


    而求那些世家望族們幫忙,也就是意味著陳伽羅又要讓渡出一部分權利給世家望族了。


    其實對於這些朝中官員們此番接踵而至的拜訪,陳琦事先已有所預感。


    因為就在年前舉行的兩次大朝會上,陳伽羅就曾有意無意地流露出想要將陳琦留在京城,不再外放的意思。


    而對於那些精於揣摩聖意、擅長察言觀色的朝臣們而言,陳伽羅的這一想法,就有很多意思可以琢磨了。


    首先就是,陳琦如果留在京中,不再南下履職,那麽豐都驛這個大肥缺,是否能夠落在他們的頭上。


    那怕就算是不落在他們的頭上吧,那他們可不可以從中分一杯羹呢?


    畢竟,就以豐都驛現在的情況,就算是指頭縫裏流出來一點,就夠他們這些不大不小的家族,過上紙醉金迷的日子了。


    而且,很明顯,能夠決定豐都驛歸屬的,並不是陳伽羅這個皇帝和那些三公九卿們;而是這個年僅十六歲的王爺。


    所以,他們以拜訪的名義,想要交好陳琦,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陳伽羅將陳琦留在京城,此舉究竟蘊含著何種深意?


    這無疑是一件極需深思熟慮之事。


    陳琦留在京城不外放和陳瓊留在京城不外放,其實是兩個概念。


    在所有文臣看來,陳瓊就是一個莽夫,是和四皇子陳璋、四皇子陳珺一樣,最不可能當上皇帝的幾個皇子之一。


    所以,像這樣的皇子,留不留在京中,其實並沒有多麽大的區別。


    但是,陳琦留在京城中,那意思就不一樣了。


    陳琦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是一個文武雙全、智計無雙的皇子;而且他還有著極強的治理能力和卓絕的見識。


    這樣一位皇子,留在京城中,很難不讓人將他和爭儲奪權聯係在一起。


    畢竟眾所周知,身為皇子,一旦遠離京城這個權力中樞要地,那麽就意味著他繼承皇位的概率就已經很低了;如果是外放超過十年以上的皇子,那就基本上可以宣布他和皇權無緣了。


    所以,從古至今,才會有那麽多皇子,不願意外出就藩,離開京城;死乞白賴的也要賴在京城。


    都說他們是不願意放棄京城的繁華和熱鬧,其實,說白了,他們真正放不下的,那還是那萬分之一的,繼承皇位、大統的機會。


    而如果一個外放的皇子,因為差事辦的好,被皇帝留在京中,不再外放;也是有兩種可能的。


    第一就是,可能皇帝覺得這個皇子是可造之材,有意願想要培養這個皇子,看看能不能將這個皇子往未來繼承人的位置上培養;甚至有可能的話,等到皇帝在臨死之前,會將皇位傳給這個皇子。


    第二就是,可能皇帝對這個皇子不放心,擔心這個皇子會成為未來影響儲君繼承皇位的不確定因素;所以,皇帝以不願意這個皇子外出受苦為由,將其留在京中,名為照顧,實為軟禁。


    等到新皇繼位後,新皇的位置坐的穩當了,沒有內憂外患牽絆了,再將這個皇子放出去,以彰顯新皇的仁德之意。


    因此,不管出於哪種原因,朝臣們都是會來拜訪陳琦,想方設法的和陳琦交好的。


    這種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傻子才不做呢。


    對於這些官員們的算計,陳琦早已心知肚明,他已經決定好了,會將送禮人的名單交給陳環;讓陳環留著備用。


    至於說陳琦為什麽不將名單交給陳伽羅,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陳琦不認為陳伽羅會收拾這些官員。


    所以,給不給他,其實意義並沒有多麽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閑人一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閑人一枚並收藏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