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帝國,中元城,西郊,梅園


    陳琦坐在暖房內,一邊喝茶,一邊翻看著手下人送來的公文。


    身著錦緞旗袍的容丫頭坐在陳琦身邊,為陳琦研墨斟茶。


    二人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就是那麽靜靜的坐在一起,就給人一種甜蜜溫馨的感覺。


    六皇子陳琮跟隨陳琦學習了三個多月,已經可以獨立處置禦史台的一部分工作了。


    於是陳琦就給陳琮討了一個禦史大夫的官職,讓陳琮去禦史台實踐鍛煉去了。


    “回事。”秦奕雖然有些不舍得打破陳琦和容丫頭溫馨的二人世界,但是看著手中宮人送來的令牌,和傳口諭之人那迫切的語氣,還是無奈的出聲,打破了眼前的寧靜。


    陳琦早就聽到了秦奕的腳步聲,隻是原以為秦奕隻是過來送公文的,就沒有太過於放在心上,就沒有去理會秦奕,依舊將注意力放在麵前的公文上。


    可在聽到秦奕這聲回事後,陳琦知道,這應該是又有什麽急事上門了,才會讓秦奕不得不打擾自己。


    “進來吧。”陳琦用扇子壓住公文,抬頭看向緩步走進來的秦奕:“秦伯是有什麽要事嗎?”


    秦奕走到陳琦麵前,雙手將令牌遞給了陳琦:“王爺,宮中傳來陛下口諭,宣您覲見。”


    陳琦接過令牌,仔細端詳了一番,眉頭微微皺起。


    這令牌是陳伽羅的貼身之物,隻有發生大事兒,需要緊急召集會議的時候,陳伽羅才會用這枚令牌傳口諭叫人。


    陳琦最近這段時間,並沒有看到哪裏傳來重要情報,需要陳伽羅緊急召集會議的,現在這一出,還真就是把陳琦打了個措手不及。


    陳琦將令牌放在桌案上,抬頭看向秦奕道:“傳信之人有沒有說,陛下因何事召集?”


    秦奕搖頭:“沒有。”


    “傳信之人隻是說,陛下叫的挺急的,要諸位大人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進宮麵聖。”


    陳琦撇撇嘴,無奈的點點頭道:“好吧。”


    “秦伯你去將我的大氅取來,我這就進宮。”


    秦奕領命退下。


    陳琦和容丫頭同時站起身,容丫頭走到陳琦麵前,幫陳琦整理衣服上的褶皺。


    等容丫頭將陳琦的衣服整理完畢,陳琦將容丫頭摟進懷裏,輕輕的在容丫頭額頭上親了一下。


    “如果你累了,就在暖房中休憩一會兒。”陳琦輕柔的在容丫頭耳邊囑咐道:“如果晚飯之前我沒有回來,你就自己吃飯,不用等我。”


    容丫頭乖巧的點點頭:“好。你要注意安全,按時吃東西。”


    “嗯!”陳琦嗯了一聲,又在容丫頭的額頭上吻了一下,這才轉身向著暖房外走去。


    暖房外,秦奕托著一條雪狐皮做成的大氅,在陳琦走出暖房後,第一時間披在了陳琦身上。


    陳琦接過小廝遞來的韁繩,翻身上了雪隱駒,雙腳跟在馬腹上一磕,雪隱駒得令,四蹄翻飛,朝著梅園外跑去。


    守門小廝早就將大門打開了,連大門口的門檻都取了下來;雪隱駒完全都不需要減速,飛也似的從大門口躍出,朝著中元城西門狂飆而去。


    …………………………………………………………………………………………


    中元帝國,中元城,皇宮,太極殿


    陳伽羅端坐在龍案後,看著麵前的一封奏疏,臉色黑的跟鍋底似的。


    右相柳毅今天正好在閣府值守,在收到陳伽羅傳召時,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太極殿。


    隻是在柳毅行禮後,陳伽羅並沒有和柳毅說此次傳召他前來所為何事,隻是讓他坐在一旁,等一下其他被傳召之人。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殿外傳來,伴隨著一聲嘹亮的馬嘶聲,馬蹄聲終結,殿外又一次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都不用去看,陳伽羅和柳毅就知道這騎馬前來太極殿的就是三皇子,昭陽王陳琦。


    沒辦法,陳琦的雪隱駒是釘有馬蹄鐵的,在太極殿外的石板路上奔跑,那種清脆如鳥鳴的馬蹄聲,是絕無僅有,普天之下獨一份的。


    柳毅站起身,麵朝太極殿門口,靜靜的等候陳琦的出現。


    果然,幾息之後,陳琦的身影就出現在了太極殿門口。


    陳琦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片刻後就來到了龍案前。


    陳琦抱拳躬身,恭敬的行禮道:“臣陳琦,參見陛下。”


    陳伽羅輕咳一聲:“起來吧。先坐到一旁,等人到齊了再議論吧。”


    陳琦起身,拱手道:“諾。”


    陳琦走到柳毅麵前,拱手道:“見過柳相。”


    柳毅趕緊抱拳還禮:“臣柳毅,參見昭陽王殿下,殿下千歲。”


    陳琦和柳毅都看出了陳伽羅麵色中的不悅,於是也就識趣的沒有過多閑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老僧入定般的閉眼假寐。


    畢竟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陳伽羅會和他們說什麽,要說多長時間。陳琦他們最好還是閉眼假寐,舒緩神經,恢複體力。


    又兩刻鍾後,陳伽羅命人傳召的七名文武大臣,終於到齊了。


    眾人客套見禮後,終於將目光匯交到了,傳召他們前來,又始終一言不發的陳伽羅身上。


    陳伽羅重重的咳嗽了一聲,將麵前的公文丟給了秦如意:“念。”


    秦如意接住公文,展開後緩緩開口道:“奉皇天之命,守五國之約。東洲大陸,地勢廣闊,物產豐富,百姓純孝,條件優異,實乃風水寶地也。”


    “昔日五國國主曾為避免戰禍,減少矛盾,訂立五國之約……”


    太極殿內眾人在聽到“五國之約”四個字時,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都多少年沒有再聽到過這四個字了,現在聽到耳中,都覺得陌生的緊。


    最近的一次‘五國之約’,那是可以追溯到距今一百多年前的事兒了。


    所謂‘五國之約’,是七百多年前,當時的東、南、西、北、中五大帝國為了避免戰亂,在東洲大陸的幾大古老世家見證下,在東嶽府九聖閣簽訂的一個類似於盟約的東西。


    ‘五國之約’中,五大帝國約定,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絕不輕啟戰端。


    五大帝國有了任何矛盾,優先談判解決,在確實談判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五大帝國的任意一方可以向東嶽府九聖閣申請,開啟‘五國擂台戰’,以擂台比試的方式決一勝負,解決糾紛,化解矛盾。


    ‘五國擂台戰’對陣方式沒有限製,可以兩方對陣,也可以是三方對陣,還可以是四方對陣或五方對陣。


    兩方對陣可以是一國對陣四國,也可以是兩國對陣三國;三方對陣可以是一國對陣一國對陣三國,也可以是一國對陣兩國,對陣兩國;四方對陣和五方對陣也是同理。


    ‘五國擂台戰’分為文比和武比兩項。


    文比包括了詩詞,策論和政析三部分;文比三項是由東嶽府九聖閣的幾位文閣閣主出題,五國才子現場作答,然後由九聖閣的九位閣主做出評判,孰優孰劣。


    武比包括了個人擂台戰,軍團對戰和兵棋推演三部分;武比三項就簡單多了,直接開幹就行了,最終結果由東嶽府九聖閣的幾位武閣閣主做出評判,誰贏誰輸。


    ‘五國之約’製定的最初兩三百年裏,五大帝國在東嶽府九聖閣的約束下,還算是聽話,老老實實的按照規矩行事,有了什麽矛盾,就在‘五國之約’的框架之下進行協商解決。


    實在解決不了了,就去‘五國擂台戰’上,一爭高低,拚個你死我活。


    這期間雖然五大帝國都經曆了改朝換代,改弦易轍;但是五大帝國的新國主,還是願意遵守‘五國之約’的,願意按照‘五國之約’的要求行事。


    直到三百年前,有人打破了這一局麵,在東洲大陸上重啟了戰端。


    經過了兩三百年的休養生息,五大帝國的底蘊得到了極大的恢複,底蘊恢複就意味著五大帝國的家底殷實了,打仗的本錢有了;然後,百姓們的厄運也就隨之而來了。


    那一場五國之戰,打了近百年,東洲大陸百姓死傷了近一半,五大帝國窮百年之力,恢複的國力全部消耗一空。最終是五大帝國實在是打不下去了,這才選擇了罷手。


    在戰爭進行期間,東嶽府九聖閣的幾位閣主在五大帝國間奔走呼號,想要盡他們所能的勸五大帝國罷兵,然而收效甚微。


    戰爭結束後,東嶽府九聖閣的幾位閣主在看到東洲大陸的滿目瘡痍後,最終心灰意懶,直接封禁了東嶽府,關閉了九聖閣,再也不問世事,徹底與外界斷絕了聯係。


    自此‘五國之約’失去了保人,也就失去了他原本的意義。


    直到兩百多年前,前劉漢帝國高宗皇帝劉禹在主持‘高宗新政’改革後,國力有了極大的提升,當時的劉漢帝國完全可以說是傲視其他四大帝國的存在。


    劉禹為了彰顯自己的不凡,於是邀請五國會盟,提出了新編‘五國之約’,重開‘五國擂台戰’的意見。


    新的‘五國之約’將劉漢帝國的傲慢和狂妄彰顯的淋漓盡致。


    劉禹竭盡所能的在‘五國之約’中,將其他四大帝國貶的一文不值,這明顯帶有侮辱性質的‘五國之約’,在劉禹口中,仿佛成為了劉漢帝國賜予四大帝國的恩賜。


    當時的其他四大帝國礙於國力羸弱,難以與劉漢帝國相抗,雖然他們也很不滿新的‘五國之約’中對他們的約束,但是礙於劉漢帝國的淫威,最終還是隻能選擇妥協了。


    劉禹原本還想要和東嶽府九聖閣的新閣主商量,看看能不能解禁東嶽府,重開九聖閣,請諸位閣主出山,作為保人來監督‘五國之約’的執行和裁判‘五國擂台戰’。


    結果,九聖閣的幾位新閣主,完全不賣劉禹這個第一帝國國主的麵子,直言拒絕了劉禹的邀請。


    劉禹擺出了三顧茅廬的架勢,想要用邀請九聖閣幾位閣主的機會,為自己樹立一個愛才,敬才得身份;結果,人家九聖閣的幾位閣主壓根都不理他,不管劉禹來幾次,都直接被回絕了,連商量的機會都沒有給劉禹。


    碰了一鼻子灰的劉禹,雖然也對九聖閣很是不滿,但是礙於九聖閣的影響力和戰鬥力,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不敢再輕舉妄動。


    無奈之下,劉禹隻得選擇花費大價錢,在東嶽府南百裏處,專門為履行‘五國之約’,開展‘五國擂台戰’,新建了一座名叫五國城的城池,。


    五國城的建造,花費了數千萬兩白銀,劉禹為了彰顯五大帝國的文化底蘊不同,完全是按照五大帝國的民俗文化,曆史傳承和建築特色等元素,精心打造的。


    五國城可以說是集合了東洲大陸絕大多數民俗文化特點的建築群,是東洲大陸民俗民風的百科全書。


    五國城共花費七年時間方才建成,建成後的第一年,劉禹就迫不及待的推進了兩百年後的第一次‘五國擂台戰’。


    這一次五國擂台戰,劉漢帝國可以說是大出風頭。


    文比三項,劉漢帝國包攬了所有頭名;武比三項中,原本不占優勢的個人擂台戰,新封的‘翼王’劉冀一人獨占群雄,勇奪個人擂台戰頭名,武比其他兩項中元帝國的代表也獲得了前三的好成績。


    ‘五國擂台戰’後,劉漢帝國算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四大帝國拿出來的抵押物,包括城池,兵馬,糧食,戰甲,兵器等東西,全都被劉漢帝國一家獨享,其他四大帝國一個銅錢都沒落在手裏。


    四大帝國雖然有怨言,但是在絕對實力麵前,還是選擇了隱忍。


    或許是因為劉禹在位時太過於招搖了吧,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劉禹死後沒多久,他的親信大臣陳術就選擇了反叛逼宮,迫使劉禹的孫子禪位。


    翼王劉冀雖然武道修為高深,戰力遠勝同為大乘境巔峰的陳術;但是在那種無法挽回的大趨勢下,劉冀最終也隻能選擇帶著小皇帝離開,將皇位讓給了陳術。


    而陳術正是中元帝國的開國皇帝,陳伽羅的親爺爺,陳環和陳琦他們的太爺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閑人一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閑人一枚並收藏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