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皇子皇女恍然大悟,此刻他們才算是明白了陳琦剛才話中的全部意思。
陳環微笑看著意氣風發的陳琦,心中很是開心。
陳琦此時的狀態和當初住在東宮時,已經有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現在的陳琦,不再自卑,不再怯懦,不再小心謹慎,不再收斂鋒芒,不再隱藏自己。
現在的陳琦,自信果敢,從容不迫,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現在的陳琦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才像是一個才華橫溢,傲視同輩的少年英才。
陳環伸手,在陳琦的肩膀上拍了拍,眼中滿是欣慰之色:“三弟的見識,比我們深遠太多,太多了。”
“今天聽你這麽一說,使我對商賈和商家學派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我回去後會仔細斟酌今日收獲的,不論收獲如何,大哥都在這裏先行對你的指點表達感謝了。”
陳琦擺手:“大哥言重了。”
“我所說,不過是我的一點粗淺之見罷了,上不了大場麵的東西而已。如果能夠讓大哥,讓諸位兄弟姐妹們有所收獲,實乃是你們自己的才思不凡,各有所悟罷了。和我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
陳環等人當然明白陳琦為什麽要這麽說,他們自己也清楚陳琦今天的話,如果傳播出去,將會給陳琦帶來多大的麻煩。
所以麵對陳琦的辭功之舉,他們也就默契的沒有再應和,直接略過了。
陳琦又陪著皇子皇女們聊了一會兒天,眾人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無比的午膳,這才陸陸續續的散去了。
陳環是最後一個走的,臨走前,陳環伸手拍了拍陳琦的肩膀,微笑著說道:“西夏使團在仲秋祭大朝會之後,已經連續五天上表,請求麵聖詳談了。全都被我與父皇給擋了回去。”
“父皇的意思是,西夏使團那邊已經晾的差不多了,你這邊是時候安排和西夏使團談判的時間了。”
“我已經提前安排了鴻臚寺卿孫正,讓他負責你與西夏使團之間的聯係。你如果安排好時間了,就讓人去通知孫正,孫正自會去聯係西夏使團的。”
陳琦點頭:“好的。我記下了。”
“明天我就有空,我一會兒就安排人去鴻臚寺通知孫大人。”
陳環頷首:“好,你心裏有數就行。”
“那大哥就先回去了。你得空了就來東宮坐坐,陪一陪你大嫂和你小侄兒。”
陳琦拱手行禮:“是。”
陳琦親自將陳環送出乾元商城,目送著陳環上車後,向著東宮所在的皇城走去。
等到陳環所乘坐的馬車消失在眼前,陳琦這才轉身回到了乾元商城內。
等到陳琦走上三樓時,一眼就看到了正候在樓梯旁的秦奕。
“秦伯,有勞你去一趟鴻臚寺,找一位名叫孫正的鴻臚寺卿。”
“就說我明天有空,讓他安排一下我與西夏使團的會麵。”
“具體的會麵時間和會麵地點由他來定,定好了告知我即可。”
陳琦給秦奕安排完任務,就回到房間小憩去了。
秦奕知道陳琦的作息時間,知道現在是陳琦午休的時候了,他也就沒有再打擾,直接轉身離去,完成陳琦的任務去了。
…………………………………………………………………………………………
中元帝國,中元城,北市英輝坊,鴻臚寺
鴻臚寺正殿大堂上,一張長條型的長桌擺放在大堂中央,昭陽王陳琦端坐在主位之上,下垂手坐著的兩位分別是鴻臚寺卿孫正和鴻臚寺副卿李密。
陳琦對麵坐著的正是西夏皇子李浩,李浩兩側分別坐著這次西夏求親使團的正副使團長。
李浩雖然竭盡全力的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情緒了,但陳琦還是從他眼中看出了滿滿的怨毒之意。
陳琦可以理解李浩內心的怨懟,畢竟誰被人大庭廣眾之下氣吐血了,還得反過頭來求人家,誰心裏也不會好受的。
不過,能理解歸能理解,這並不代表陳琦會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做出一丁點的讓步……
“首先恭喜三殿下喜封王爵,榮寵日盛。”李浩壓下內心的怨懟,強忍著羞惱之意,違心的恭喜了一下陳琦,接著從桌上拿出一封國書,鄭重的遞給了陳琦。
“此乃我父皇命我代為轉交的國書,請昭陽王殿下過目。”
陳琦並沒有去接李浩手裏的國書,而是陳琦身旁的鴻臚寺卿孫正代為接收的國書。
孫正將國書恭敬的呈給了陳琦,陳琦接過國書,若無其事的翻看起來。
這封國書是西夏皇帝李元昊親筆所寫,國書上坦言了西夏帝國現在的尷尬處境,並詳細的闡述了光頭軍的來曆和他們與光頭軍交戰時的利弊得失。
李元昊在國書的最後,以所謂同宗同源,同一片大陸的理由,請求中元帝國出兵援助西夏帝國,兩國聯合起來,共同趕走那些不可一世的光頭軍。
陳琦看著國書,臉上露出了一抹詭異的笑容。
“看來諸位果然是有備而來啊。”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份國書是諸位準備在定親結束之後,呈報給陛下的吧。”
“而你們之所以現在將這國書拿出來,是因為定親已經沒有可能了,你們準備轉變方式尋求中元帝國的幫助,我說的對不對呢?”
見陳琦三言兩語之間,就將他們的圖謀刨了個底掉,李浩和西夏使團正副團長臉上都掛上了尷尬之色。
陳琦毫不在意的將國書丟在了麵前的桌子上,玩味的看著李浩幾人,用略帶調侃的語氣說道:“先是以百萬烏合之眾威逼,再借助威逼之勢為兩國建立姻親關係,最後在圖窮匕見把你們求援的真實目的擺出來,從而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不得不說,你們的算計是蠻有章法的。”
“如果中元帝國君臣都是龐清,曹淵那樣貪財好色的蠢貨,你們的圖謀說不準還真的有機會成功。”
“隻可惜,不管是陛下,還是絕大多數朝臣們,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麽蠢;所以,你們的圖謀失敗了。”
“如今,你們擺出這副姿態來與我談判,我想知道,你們有什麽東西可以打動我,打動朝廷,打動陛下,讓我們心甘情願的幫助你們,抵禦光頭軍的進攻。”
“最起碼,在我看來,相比於元夏兩地百姓的百年交惡,那些和中元帝國素無往來的光頭軍,似乎更適合與我們合作。”
“你們說呢?”
李浩聽到陳琦的話,頓時就急了:“殿下此言差矣。”
“中元帝國和西夏帝國同屬東洲大陸裔民,同宗同源,彼此交融。二者雖然摩擦不斷,但是說到底,那也不過是我們東洲大陸自己內部的事情,與外寇無關。”
“光頭軍越境而來,在西域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還以宗教之名教化西域百姓,想要將西域百姓變成他們隨時可以調配的信徒,成為他們日後入侵東洲大陸的先頭軍。”
“目前,光頭軍雖然風頭正盛,但終究還是勢單力薄,根基不穩。隻要我們攜手共進,兵合一處,完全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將入侵而來的光頭軍全部殲滅。”
“倘若等到光頭軍力量積蓄完成,根基日漸紮實,憑借著其強大的蠱惑人心的能力,一旦其野心暴露,目標直指四大帝國,那麽憑借我們任意一國的力量想要將其消滅,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中元帝國倘若與光頭軍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與狼為伴,日後定會禍及自身,悔之晚矣。”
陳琦微笑著搖頭,淡淡的說道:“你所言,不過一麵之詞耳。”
“古人雲,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我不可能因為你的幾句話,就貿然與一股新興力量為敵,這絕非是我們想要的。”
“我需要調查清楚光頭軍的底細,及其背後所依仗的勢力後,才會考慮是否會與你們西夏帝國合作。”
“畢竟,與虎謀皮確實危險,但是養虎為患,也絕非是我想要看到的。”
李浩懵了,他發現,他竟然接不下去陳琦的話了。
李浩剛才用了與虎謀皮,與狼為伴八個字,將光頭軍的威脅抬到了一個很高的層度,寄希望於借助未知的信息差,讓中元帝國產生出恐懼心理,然後借機與中元帝國達成同盟,並獲得中元帝國的援助。
然而,讓李浩沒有想到的是,陳琦僅僅用了養虎為患四個字,就將李浩精心編織的話語粉碎了。
陳琦若無其事的繼續說道:“光頭軍即便再強,想要覆滅西夏帝國,進犯中元帝國,也需要個十年八年的時間。有了這些時間,我非常自信可以為中元帝國積蓄足夠的力量,以雷霆手段剿滅壯大了的光頭軍。”
“而光頭軍遺留的那些垃圾,我也有辦法將之徹底清理,不留半點禍患。”
“至於那個時候,東洲大陸上還有沒有西夏帝國,西夏帝國還有多少力量,西夏皇室是否存活,與我們中元帝國又有什麽關係呢?”
李浩和西夏使團的兩位正副團長臉都黑成鍋底了,陳琦這種純粹打直球的談判方式,他們從來沒有經曆過,甚至是連想都沒有敢想過。這完全不符合國與國之間的談判禮儀和談判原則啊。
既沒有寒暄客套,也沒有虛張聲勢;既沒有唇槍舌劍,也沒有辱罵爭執。他們就像是受氣小媳婦似得,從進門開始,就一直在被眼前這個少年按著頭侮辱,沒有給他們一星半點的反擊機會。
似乎,好像,可能,也就隻有‘憋屈’,‘窩囊’這兩個詞能夠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了。
李浩也不知道是氣糊塗了,還是準備破罐子破摔,徹底擺爛了,竟然破天荒的冒出來一句話:“那殿下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西夏帝國撐不了那麽長時間,自願歸降了光頭軍。”
“你們中元帝國就將沒有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沒有足夠的時間恢複國力。”
“等到那個時候,中元帝國又有多大把握,可以徹底剿滅融合了西夏帝國的光頭軍呢?”
陳琦聽到李浩的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李浩啊李浩,這就是你們西夏帝國用來威脅中元帝國的底牌嗎?”
“如果是的話。我隻能說,你們西夏帝國還真的是有夠天真的。”
看著李浩那羞成豬肝色的臉,陳琦冷笑一聲:“你們其實現在就可以投降光頭軍,以你們現在全盛狀態下投降光頭軍,你們可以看看,我中元帝國何懼之有。”
“我剛才所說的十年八年時間,不是光頭軍覆滅西夏帝國需要花費的時間,而是光頭軍想要同化西夏帝國境內百姓,將之培養成足夠忠誠的信徒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就算是西夏帝國今天投降了光頭軍,讓光頭軍做了你們西夏帝國的帝王領袖,他們想要通過宗教,徹底同化西夏帝國的百姓,仍然需要十年八年的時間。”
“這個時間,不會因為西夏帝國覆滅的早晚而發生任何改變。”
“如果隻是簡單的將現在的西夏帝國和現在的光頭軍拚湊在一起,在我看來也不過一幫烏合之眾罷了。你們所謂的聯軍,連攻破安西軍防線的可能都不會有。”
陳琦端起麵前的茶杯,喝了一大口水,手中把玩這茶杯,繼續說道:“所以呀。不要拿這個來威脅我,威脅中元帝國。你剛才的理由除了能夠逗我開心外,沒有任何意義。”
西夏使團正副團長瞥了一眼李浩,二人無語至極,心中不禁腹誹,明明這兩位都是三皇子,為什麽差距就那麽大呢?
一個狡猾如妖,一個蠢笨如豬。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啊。
李浩沉默了,他發現此刻的他,竟然找不出一點話語來反駁陳琦剛才的嘲諷,他就像一個小醜一樣,成為了在場眾人嘲笑,鄙夷的焦點。
李浩看著陳琦,眼中原本的怨毒之色早已消失不見了,此刻的他,終於有了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清澈的愚蠢。
“不知,不知殿下要如何才願意幫助西夏帝國渡過眼前的難關。西夏帝國願意盡可能滿足中元帝國的要求。”
陳環微笑看著意氣風發的陳琦,心中很是開心。
陳琦此時的狀態和當初住在東宮時,已經有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現在的陳琦,不再自卑,不再怯懦,不再小心謹慎,不再收斂鋒芒,不再隱藏自己。
現在的陳琦,自信果敢,從容不迫,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現在的陳琦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才像是一個才華橫溢,傲視同輩的少年英才。
陳環伸手,在陳琦的肩膀上拍了拍,眼中滿是欣慰之色:“三弟的見識,比我們深遠太多,太多了。”
“今天聽你這麽一說,使我對商賈和商家學派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我回去後會仔細斟酌今日收獲的,不論收獲如何,大哥都在這裏先行對你的指點表達感謝了。”
陳琦擺手:“大哥言重了。”
“我所說,不過是我的一點粗淺之見罷了,上不了大場麵的東西而已。如果能夠讓大哥,讓諸位兄弟姐妹們有所收獲,實乃是你們自己的才思不凡,各有所悟罷了。和我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
陳環等人當然明白陳琦為什麽要這麽說,他們自己也清楚陳琦今天的話,如果傳播出去,將會給陳琦帶來多大的麻煩。
所以麵對陳琦的辭功之舉,他們也就默契的沒有再應和,直接略過了。
陳琦又陪著皇子皇女們聊了一會兒天,眾人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無比的午膳,這才陸陸續續的散去了。
陳環是最後一個走的,臨走前,陳環伸手拍了拍陳琦的肩膀,微笑著說道:“西夏使團在仲秋祭大朝會之後,已經連續五天上表,請求麵聖詳談了。全都被我與父皇給擋了回去。”
“父皇的意思是,西夏使團那邊已經晾的差不多了,你這邊是時候安排和西夏使團談判的時間了。”
“我已經提前安排了鴻臚寺卿孫正,讓他負責你與西夏使團之間的聯係。你如果安排好時間了,就讓人去通知孫正,孫正自會去聯係西夏使團的。”
陳琦點頭:“好的。我記下了。”
“明天我就有空,我一會兒就安排人去鴻臚寺通知孫大人。”
陳環頷首:“好,你心裏有數就行。”
“那大哥就先回去了。你得空了就來東宮坐坐,陪一陪你大嫂和你小侄兒。”
陳琦拱手行禮:“是。”
陳琦親自將陳環送出乾元商城,目送著陳環上車後,向著東宮所在的皇城走去。
等到陳環所乘坐的馬車消失在眼前,陳琦這才轉身回到了乾元商城內。
等到陳琦走上三樓時,一眼就看到了正候在樓梯旁的秦奕。
“秦伯,有勞你去一趟鴻臚寺,找一位名叫孫正的鴻臚寺卿。”
“就說我明天有空,讓他安排一下我與西夏使團的會麵。”
“具體的會麵時間和會麵地點由他來定,定好了告知我即可。”
陳琦給秦奕安排完任務,就回到房間小憩去了。
秦奕知道陳琦的作息時間,知道現在是陳琦午休的時候了,他也就沒有再打擾,直接轉身離去,完成陳琦的任務去了。
…………………………………………………………………………………………
中元帝國,中元城,北市英輝坊,鴻臚寺
鴻臚寺正殿大堂上,一張長條型的長桌擺放在大堂中央,昭陽王陳琦端坐在主位之上,下垂手坐著的兩位分別是鴻臚寺卿孫正和鴻臚寺副卿李密。
陳琦對麵坐著的正是西夏皇子李浩,李浩兩側分別坐著這次西夏求親使團的正副使團長。
李浩雖然竭盡全力的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情緒了,但陳琦還是從他眼中看出了滿滿的怨毒之意。
陳琦可以理解李浩內心的怨懟,畢竟誰被人大庭廣眾之下氣吐血了,還得反過頭來求人家,誰心裏也不會好受的。
不過,能理解歸能理解,這並不代表陳琦會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做出一丁點的讓步……
“首先恭喜三殿下喜封王爵,榮寵日盛。”李浩壓下內心的怨懟,強忍著羞惱之意,違心的恭喜了一下陳琦,接著從桌上拿出一封國書,鄭重的遞給了陳琦。
“此乃我父皇命我代為轉交的國書,請昭陽王殿下過目。”
陳琦並沒有去接李浩手裏的國書,而是陳琦身旁的鴻臚寺卿孫正代為接收的國書。
孫正將國書恭敬的呈給了陳琦,陳琦接過國書,若無其事的翻看起來。
這封國書是西夏皇帝李元昊親筆所寫,國書上坦言了西夏帝國現在的尷尬處境,並詳細的闡述了光頭軍的來曆和他們與光頭軍交戰時的利弊得失。
李元昊在國書的最後,以所謂同宗同源,同一片大陸的理由,請求中元帝國出兵援助西夏帝國,兩國聯合起來,共同趕走那些不可一世的光頭軍。
陳琦看著國書,臉上露出了一抹詭異的笑容。
“看來諸位果然是有備而來啊。”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份國書是諸位準備在定親結束之後,呈報給陛下的吧。”
“而你們之所以現在將這國書拿出來,是因為定親已經沒有可能了,你們準備轉變方式尋求中元帝國的幫助,我說的對不對呢?”
見陳琦三言兩語之間,就將他們的圖謀刨了個底掉,李浩和西夏使團正副團長臉上都掛上了尷尬之色。
陳琦毫不在意的將國書丟在了麵前的桌子上,玩味的看著李浩幾人,用略帶調侃的語氣說道:“先是以百萬烏合之眾威逼,再借助威逼之勢為兩國建立姻親關係,最後在圖窮匕見把你們求援的真實目的擺出來,從而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不得不說,你們的算計是蠻有章法的。”
“如果中元帝國君臣都是龐清,曹淵那樣貪財好色的蠢貨,你們的圖謀說不準還真的有機會成功。”
“隻可惜,不管是陛下,還是絕大多數朝臣們,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麽蠢;所以,你們的圖謀失敗了。”
“如今,你們擺出這副姿態來與我談判,我想知道,你們有什麽東西可以打動我,打動朝廷,打動陛下,讓我們心甘情願的幫助你們,抵禦光頭軍的進攻。”
“最起碼,在我看來,相比於元夏兩地百姓的百年交惡,那些和中元帝國素無往來的光頭軍,似乎更適合與我們合作。”
“你們說呢?”
李浩聽到陳琦的話,頓時就急了:“殿下此言差矣。”
“中元帝國和西夏帝國同屬東洲大陸裔民,同宗同源,彼此交融。二者雖然摩擦不斷,但是說到底,那也不過是我們東洲大陸自己內部的事情,與外寇無關。”
“光頭軍越境而來,在西域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還以宗教之名教化西域百姓,想要將西域百姓變成他們隨時可以調配的信徒,成為他們日後入侵東洲大陸的先頭軍。”
“目前,光頭軍雖然風頭正盛,但終究還是勢單力薄,根基不穩。隻要我們攜手共進,兵合一處,完全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將入侵而來的光頭軍全部殲滅。”
“倘若等到光頭軍力量積蓄完成,根基日漸紮實,憑借著其強大的蠱惑人心的能力,一旦其野心暴露,目標直指四大帝國,那麽憑借我們任意一國的力量想要將其消滅,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中元帝國倘若與光頭軍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與狼為伴,日後定會禍及自身,悔之晚矣。”
陳琦微笑著搖頭,淡淡的說道:“你所言,不過一麵之詞耳。”
“古人雲,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我不可能因為你的幾句話,就貿然與一股新興力量為敵,這絕非是我們想要的。”
“我需要調查清楚光頭軍的底細,及其背後所依仗的勢力後,才會考慮是否會與你們西夏帝國合作。”
“畢竟,與虎謀皮確實危險,但是養虎為患,也絕非是我想要看到的。”
李浩懵了,他發現,他竟然接不下去陳琦的話了。
李浩剛才用了與虎謀皮,與狼為伴八個字,將光頭軍的威脅抬到了一個很高的層度,寄希望於借助未知的信息差,讓中元帝國產生出恐懼心理,然後借機與中元帝國達成同盟,並獲得中元帝國的援助。
然而,讓李浩沒有想到的是,陳琦僅僅用了養虎為患四個字,就將李浩精心編織的話語粉碎了。
陳琦若無其事的繼續說道:“光頭軍即便再強,想要覆滅西夏帝國,進犯中元帝國,也需要個十年八年的時間。有了這些時間,我非常自信可以為中元帝國積蓄足夠的力量,以雷霆手段剿滅壯大了的光頭軍。”
“而光頭軍遺留的那些垃圾,我也有辦法將之徹底清理,不留半點禍患。”
“至於那個時候,東洲大陸上還有沒有西夏帝國,西夏帝國還有多少力量,西夏皇室是否存活,與我們中元帝國又有什麽關係呢?”
李浩和西夏使團的兩位正副團長臉都黑成鍋底了,陳琦這種純粹打直球的談判方式,他們從來沒有經曆過,甚至是連想都沒有敢想過。這完全不符合國與國之間的談判禮儀和談判原則啊。
既沒有寒暄客套,也沒有虛張聲勢;既沒有唇槍舌劍,也沒有辱罵爭執。他們就像是受氣小媳婦似得,從進門開始,就一直在被眼前這個少年按著頭侮辱,沒有給他們一星半點的反擊機會。
似乎,好像,可能,也就隻有‘憋屈’,‘窩囊’這兩個詞能夠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了。
李浩也不知道是氣糊塗了,還是準備破罐子破摔,徹底擺爛了,竟然破天荒的冒出來一句話:“那殿下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西夏帝國撐不了那麽長時間,自願歸降了光頭軍。”
“你們中元帝國就將沒有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沒有足夠的時間恢複國力。”
“等到那個時候,中元帝國又有多大把握,可以徹底剿滅融合了西夏帝國的光頭軍呢?”
陳琦聽到李浩的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李浩啊李浩,這就是你們西夏帝國用來威脅中元帝國的底牌嗎?”
“如果是的話。我隻能說,你們西夏帝國還真的是有夠天真的。”
看著李浩那羞成豬肝色的臉,陳琦冷笑一聲:“你們其實現在就可以投降光頭軍,以你們現在全盛狀態下投降光頭軍,你們可以看看,我中元帝國何懼之有。”
“我剛才所說的十年八年時間,不是光頭軍覆滅西夏帝國需要花費的時間,而是光頭軍想要同化西夏帝國境內百姓,將之培養成足夠忠誠的信徒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就算是西夏帝國今天投降了光頭軍,讓光頭軍做了你們西夏帝國的帝王領袖,他們想要通過宗教,徹底同化西夏帝國的百姓,仍然需要十年八年的時間。”
“這個時間,不會因為西夏帝國覆滅的早晚而發生任何改變。”
“如果隻是簡單的將現在的西夏帝國和現在的光頭軍拚湊在一起,在我看來也不過一幫烏合之眾罷了。你們所謂的聯軍,連攻破安西軍防線的可能都不會有。”
陳琦端起麵前的茶杯,喝了一大口水,手中把玩這茶杯,繼續說道:“所以呀。不要拿這個來威脅我,威脅中元帝國。你剛才的理由除了能夠逗我開心外,沒有任何意義。”
西夏使團正副團長瞥了一眼李浩,二人無語至極,心中不禁腹誹,明明這兩位都是三皇子,為什麽差距就那麽大呢?
一個狡猾如妖,一個蠢笨如豬。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啊。
李浩沉默了,他發現此刻的他,竟然找不出一點話語來反駁陳琦剛才的嘲諷,他就像一個小醜一樣,成為了在場眾人嘲笑,鄙夷的焦點。
李浩看著陳琦,眼中原本的怨毒之色早已消失不見了,此刻的他,終於有了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清澈的愚蠢。
“不知,不知殿下要如何才願意幫助西夏帝國渡過眼前的難關。西夏帝國願意盡可能滿足中元帝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