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帝國,中元城,皇宮,太極殿
今天是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也是每年一次的仲秋祭;所以,每年的這一次朝會也被稱作仲秋祭大朝會。
辰時初刻,在一陣莊嚴的鼓樂聲中,年齡在八歲以上的皇子皇女,身穿華服,在太子陳環和二皇子陳瓊的帶領下,向著太極殿走去。
皇子和皇女身後,所有在京的勳貴和五品以上官員們,按照文武分列四隊,按照品階前後排列,邁著四方步緊緊跟隨。
在文武官員身後,跟隨著的是居住在鴻臚寺各國使節;使節們穿著各自國家的禮服,表情各異,有的拘謹,有的平和,有的嚴肅,有的高傲。
一刻鍾後,太極殿中已經站滿了人,那些品級不夠高的官員和那些弱國使節們,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太極殿,隻能灰溜溜的站在太極殿門外,用耳朵聽朝會。
陳伽羅轉屏風落坐,端坐在龍椅之上。
群臣口呼萬歲,紛紛雙膝跪地,朝著陳伽羅納頭便拜。
陳伽羅:“眾愛卿平身。”
群臣起身,安靜的站在一旁。
秦如意邁步出班,高聲喝到:“群臣有本啟奏。”
接下來就是一通尬的讓人腳趾跺地的吹捧和恭維,而這些吹捧和恭維的主角也就隻有一位,那就是陳伽羅。
這幾乎已經是幾大節日的固定表演項目了,那些官員們說的膩沒膩,不知道,反正陳伽羅聽都聽膩歪了。
這一刻,陳伽羅突然有點想陳琦了。
陳琦雖然沒有上過幾次朝,但是每一次的出現,都會將這個無聊至極的朝堂攪和個雞飛狗跳,天翻地覆。雖然也會有讓陳伽羅抓瞎的時候吧,但是,怎麽說呢,總比現在這些看了幾十年的重複內容強吧。
等到朝臣們吹捧完畢,朝會已經過去一個時辰了。
接下來是六部官員對今年前半年的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匯報,以及部分州府夏收糧食和稅銀的數量。
聽著那動輒數百萬石,數千萬石的新糧收成,西夏帝國,南楚帝國,北魏帝國和東倭國四國的使者眼珠子都紅了,仿佛是餓極了的野狼看到了落單的小羊似的,恨不得現在就衝上去咬上一口。
要知道,他們四大帝國,之所以一直受製於中元帝國,究其根本原因,問題就出在這糧食之上。
北魏苦寒地貧,西夏幹旱多沙,南楚一年三澇,東倭國小地少,反正就是沒一個適合種田種糧食的。
四大帝國垂涎中原大地久矣,奈何他們手中的存糧隻能勉強維係他們的百姓不至於被餓死,根本湊不出多少糧食來,供應戰爭的需求。
最後,垂涎也就隻能停留在垂涎的這一個程度上了,其他的,還是算了吧……
所以,四國使節在聽到中元帝國各州府大豐收的時候,他們怎麽可能不生出貪婪之心呢?
等到六部匯報完工作,內閣首輔柳毅拿出了一卷錦帛,認真且嚴肅的朗讀起了錦帛上的內容。
柳毅所念的那個玩意兒叫做《仲秋奉表》,是臣子們向老天爺述說他‘兒子’(皇帝),有沒有盡心竭力的做好每一項工作,有沒有盡好皇帝應盡的職責……有點類似於給皇帝告狀那個意思。
柳毅當然不會在表中寫什麽不利於陳伽羅的內容,凡事都是盡可能的往好的方向去寫,往功績方麵靠。這玩意兒嘛,懂的都懂。
等到柳毅念完,仲秋祭大朝會的前半程才算結束,時間也過去近兩個時辰了,時間也已經到了午時初刻了。
柳毅退回文班隊列,接下來的就是各國使節代表各國國主,向陳伽羅上呈賀表,恭賀中元帝國又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先是北魏帝國的使者敬獻,然後是南楚帝國的使者敬獻,再是西夏帝國的使者敬獻,最後是東倭國的使者敬獻。
這個競獻順序是很有講究的,哪個國家排在前麵,哪個國家排在後麵,是在多種條件複合評價之下,才做出的排序,這裏麵涉及到了國家的綜合實力,與中元帝國的外交關係等等。
東倭國之後,十大王國和外域小國的使者也一一上場,向陳伽羅敬獻了各國的國書和賀表。隻不過,他們就沒有四大帝國那樣的牌麵了,完全就是走馬觀花的過一下場而已。
等到敬獻賀表結束,仲秋祭大朝會也接近了尾聲,就在秦如意準備宣布散朝的時候,一位不速之客的出現,打亂了之前的所有部署。
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在秦如意剛要準備開口的瞬間,就從一旁走了出來;身穿華服的李浩,皮相還是不錯的,溫文爾雅,公子如玉般的氣質,還是挺能唬的住人的。
李浩抱拳躬身行禮道:“啟稟中元帝國皇帝陛下,臣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奉父皇之命,前來貴國,求娶貴國三公主。求親表上呈已半月有餘,始終未能得到答複。”
“臣李浩不忍拳拳愛慕之意空廢,特於今天這個黃道吉日,再次向中元帝國陛下上呈心意,望陛下恩準。”
李浩的話說的很漂亮,隻是那倨傲的神色卻讓人看著很是厭惡。至於什麽拳拳愛慕之意,騙騙小姑娘還行,聽在這滿朝堂的老狐狸耳中,那意思就不同了。
而且,從進入太極殿後,李浩的眼神就沒有從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三人的身上移開過,那滿是欲望的眼神,看的三位公主感覺渾身都不自在,恨不得拿到把李浩的眼珠子給挖出來,踩碎了。
陳伽羅並沒有回答李浩的請求,而是看向了朝堂中站著的文武群臣,那意思似乎是在詢問他們的意見。
掃北侯龐清邁步出班,抱拳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元夏兩國,若能結為姻親,世代交好,於國於民,皆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殿下,天資聰慧,才智無雙,文武雙全,實乃良配。三公主能與其結為伴侶,真乃天作之合,羨煞旁人。”
“還望陛下恩準!”
有了龐清開頭,文武兩班中,又陸陸續續的走出了數十名官員,抱拳躬身的向陳伽羅道賀,口口聲聲說什麽天作之合,實乃良配。
一幫人,三言兩語之間,將李浩誇成了天上有,地下無的神仙一般的人物了;李浩心裏怎麽想不知道,反正其他人聽著都快要吐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四皇子陳璋從皇子隊列中走了出來,衝著陳伽羅抱拳躬身:“父皇,兒臣以為,三姐出生皇家,受皇家隱蔽,受萬民供養;理應為國,為家傾付所有。”
“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人品厚重,若三姐能與其結為伴侶,必能結兩國之好,罷兩國刀兵。”
“此乃功在千秋的大計,兒臣覺得,三姐身為皇女,是一定不會拒絕的。”
“放你娘的屁!”陳璋話音剛落,還沒等回到皇子隊列中,陳瓊就罵罵咧咧的從皇子隊列中走了出來,一腳踹在了陳璋的屁股上,將陳璋踹的趴在了地上。
“西夏帝國算是個什麽東西,他李浩算是個什麽雜碎,也敢覬覦我妹子。”
“普天之下,你們誰他媽的見過上門求親的時候,帶著一百萬軍隊的。這尼瑪是求親?說是搶親還差不多吧。”
“如果這一次我們低頭了,那以後呢?是不是不管什麽混賬王八蛋調集百萬大軍,陳兵邊境,我們就要把公主送出去了?”
陳瓊扭頭,看向趴在地上,疼的咬牙切齒的陳璋,怒喝道:“你身為皇子,不思如何報答父皇養育之恩,不思如何為萬民尋求生存之道,隻知道犧牲自己的姐妹,保你自己的那點榮華富貴。”
“似你這般狼心狗肺,利欲熏心之徒,和你做兄弟,簡直就是對我莫大的侮辱。”
“陳璋,你給我記住了,你是中元陳氏血脈,當知陳氏家族的榮耀,別盡跟你那些不三不四的舅舅們,學那些個下三濫的手段。否則,我不介意親手為陳氏皇族清理門戶。”
陳瓊的話,不僅罵了陳璋,還罵了剛才帶頭逼宮陳伽羅,要求下嫁公主的掃北侯龐清。
龐清是鎮北王龐玉龍的兒子,是陳璋的親娘舅,陳璋母親龐妃的親哥哥。
皇室中人誰不知道,陳璋就是一個不學無術,文武不通的廢物,吃喝玩樂都鬧不明白的一個主。他今天能破天荒的出來,為李浩說話,你要說這裏麵沒有龐家的指使,鬼都不信。
龐清被陳瓊當著眾人的麵陰陽怪氣,氣的臉都快黑了。而陳瓊最後的一句話中,那個清理門戶,更是戳中了龐清的肺管子。
陳璋是沒出息,沒腦子,可那也是他們龐家插在皇室中的一顆釘子呀。他們雖然沒有想過要讓陳璋繼承大統,福蔭龐氏一族;但是,陳璋的存在與否,可是關係到他們龐氏一族存亡的,怎麽能讓陳瓊如此折辱。
“二皇子殿下慎言,您羞辱臣下,羞辱龐氏一族,臣無話可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龐氏一族身為中元帝國之臣,不會因為這點折辱就與皇室,與陛下離心離德。唾麵自幹的勇氣,臣下還是有的。”
“不過,四皇子好歹也是陛下的子嗣,是您的兄弟,皇家的血脈,地位尊貴。二皇子身為兄長,教訓弟弟尚可理解。可是輕言殺伐,是不是就過分了。”
“畢竟,陛下還在呢。如何處置四皇子,還輪不到二皇子您來決定。您說呢?”
陳瓊本就看龐清不順眼,龐清現在還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陰陽怪氣的嘲諷他,訓斥他。這怎麽可能不讓陳瓊炸毛呢。
陳瓊指著龐清的鼻子,正欲開口怒罵,結果被身後陳環的聲音給打斷了。
“二弟,慎言。”陳環走到陳瓊身邊,伸手拍了拍陳瓊的肩膀,示意陳瓊站到一旁。
陳瓊對於這個大哥還是非常信任,非常敬畏的;怒瞪了一眼龐清後,陳瓊走到了一旁。
陳環微笑著衝龐清拱手:“我二弟性格魯莽,脾氣率真,衝撞了掃北侯,還請掃北侯見諒。”
龐清不冷不淡的回了一句:“不敢。”
陳環沒有理會龐清的態度,轉身走到陳瓊身邊,伸手幫陳瓊整理了一下官服,微笑著說道:“好了,你剛才的話確實有問題。父皇尚在,你豈有逾據處置皇子的權利?”
“除非有一天,你領了宗正府的差事後,再說那個話吧。”
陳環說完,也不理會一旁麵色鐵青的龐清和已經被嚇得瑟瑟發抖的陳璋,拉著陳瓊的胳膊,走回了皇子隊列中。
陳環的話是什麽意思,在場的所有人都聽懂了。
陳環看似在勸慰陳瓊,其實言語中已經將自己的偏向表達的清清楚楚了。
陳瓊剛才氣急之下,說出的話確實有不妥之處,但是隻要陳伽羅不追究,其他人也沒什麽可說的。
不過龐清剛才的一通陰陽怪氣,變相指責陳瓊不懂禮教,這就已經有違為臣的本分了。在這個時候,皇室中人就要立場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將龐清給懟回去,才能維護皇室的權威。
隻不過,陳環的身份擺在那裏,他身為太子,儲君,未來的皇帝,他不可能像陳琦那樣,直接和龐清他們硬懟,那不符合他的身份。
陳環隻能選擇相對委婉的方式,來警告,震懾一下龐清和陳璋。
而這個方式,就是陳環的最後一句話。
宗正府,皇室專門用來處理皇室宗族子弟的機構。宗正府正卿,雖然隻是正二品下的官職,但是曆朝曆代,能夠坐上這個位置的人,無一不是身負王爵的皇室宗族子弟。
陳瓊如果在未來,真的坐上了宗正府正卿的位置,那他剛才說的,為皇室清理門戶,處置陳璋的事兒還真就不算逾矩了,那叫做分內之事。
陳環最後的那句話就是在警告龐清和陳璋,如果他們再瞎幾把蹦躂,等到日後他繼位了,不管是處理龐氏一族,還是處理陳璋,都不是什麽難事兒。
也正是因為聽出來陳環話中的意思,龐清和陳璋的臉色才會那麽的難看。
畢竟,陳環的話,已經事關生死了。
今天是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也是每年一次的仲秋祭;所以,每年的這一次朝會也被稱作仲秋祭大朝會。
辰時初刻,在一陣莊嚴的鼓樂聲中,年齡在八歲以上的皇子皇女,身穿華服,在太子陳環和二皇子陳瓊的帶領下,向著太極殿走去。
皇子和皇女身後,所有在京的勳貴和五品以上官員們,按照文武分列四隊,按照品階前後排列,邁著四方步緊緊跟隨。
在文武官員身後,跟隨著的是居住在鴻臚寺各國使節;使節們穿著各自國家的禮服,表情各異,有的拘謹,有的平和,有的嚴肅,有的高傲。
一刻鍾後,太極殿中已經站滿了人,那些品級不夠高的官員和那些弱國使節們,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太極殿,隻能灰溜溜的站在太極殿門外,用耳朵聽朝會。
陳伽羅轉屏風落坐,端坐在龍椅之上。
群臣口呼萬歲,紛紛雙膝跪地,朝著陳伽羅納頭便拜。
陳伽羅:“眾愛卿平身。”
群臣起身,安靜的站在一旁。
秦如意邁步出班,高聲喝到:“群臣有本啟奏。”
接下來就是一通尬的讓人腳趾跺地的吹捧和恭維,而這些吹捧和恭維的主角也就隻有一位,那就是陳伽羅。
這幾乎已經是幾大節日的固定表演項目了,那些官員們說的膩沒膩,不知道,反正陳伽羅聽都聽膩歪了。
這一刻,陳伽羅突然有點想陳琦了。
陳琦雖然沒有上過幾次朝,但是每一次的出現,都會將這個無聊至極的朝堂攪和個雞飛狗跳,天翻地覆。雖然也會有讓陳伽羅抓瞎的時候吧,但是,怎麽說呢,總比現在這些看了幾十年的重複內容強吧。
等到朝臣們吹捧完畢,朝會已經過去一個時辰了。
接下來是六部官員對今年前半年的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匯報,以及部分州府夏收糧食和稅銀的數量。
聽著那動輒數百萬石,數千萬石的新糧收成,西夏帝國,南楚帝國,北魏帝國和東倭國四國的使者眼珠子都紅了,仿佛是餓極了的野狼看到了落單的小羊似的,恨不得現在就衝上去咬上一口。
要知道,他們四大帝國,之所以一直受製於中元帝國,究其根本原因,問題就出在這糧食之上。
北魏苦寒地貧,西夏幹旱多沙,南楚一年三澇,東倭國小地少,反正就是沒一個適合種田種糧食的。
四大帝國垂涎中原大地久矣,奈何他們手中的存糧隻能勉強維係他們的百姓不至於被餓死,根本湊不出多少糧食來,供應戰爭的需求。
最後,垂涎也就隻能停留在垂涎的這一個程度上了,其他的,還是算了吧……
所以,四國使節在聽到中元帝國各州府大豐收的時候,他們怎麽可能不生出貪婪之心呢?
等到六部匯報完工作,內閣首輔柳毅拿出了一卷錦帛,認真且嚴肅的朗讀起了錦帛上的內容。
柳毅所念的那個玩意兒叫做《仲秋奉表》,是臣子們向老天爺述說他‘兒子’(皇帝),有沒有盡心竭力的做好每一項工作,有沒有盡好皇帝應盡的職責……有點類似於給皇帝告狀那個意思。
柳毅當然不會在表中寫什麽不利於陳伽羅的內容,凡事都是盡可能的往好的方向去寫,往功績方麵靠。這玩意兒嘛,懂的都懂。
等到柳毅念完,仲秋祭大朝會的前半程才算結束,時間也過去近兩個時辰了,時間也已經到了午時初刻了。
柳毅退回文班隊列,接下來的就是各國使節代表各國國主,向陳伽羅上呈賀表,恭賀中元帝國又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先是北魏帝國的使者敬獻,然後是南楚帝國的使者敬獻,再是西夏帝國的使者敬獻,最後是東倭國的使者敬獻。
這個競獻順序是很有講究的,哪個國家排在前麵,哪個國家排在後麵,是在多種條件複合評價之下,才做出的排序,這裏麵涉及到了國家的綜合實力,與中元帝國的外交關係等等。
東倭國之後,十大王國和外域小國的使者也一一上場,向陳伽羅敬獻了各國的國書和賀表。隻不過,他們就沒有四大帝國那樣的牌麵了,完全就是走馬觀花的過一下場而已。
等到敬獻賀表結束,仲秋祭大朝會也接近了尾聲,就在秦如意準備宣布散朝的時候,一位不速之客的出現,打亂了之前的所有部署。
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在秦如意剛要準備開口的瞬間,就從一旁走了出來;身穿華服的李浩,皮相還是不錯的,溫文爾雅,公子如玉般的氣質,還是挺能唬的住人的。
李浩抱拳躬身行禮道:“啟稟中元帝國皇帝陛下,臣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奉父皇之命,前來貴國,求娶貴國三公主。求親表上呈已半月有餘,始終未能得到答複。”
“臣李浩不忍拳拳愛慕之意空廢,特於今天這個黃道吉日,再次向中元帝國陛下上呈心意,望陛下恩準。”
李浩的話說的很漂亮,隻是那倨傲的神色卻讓人看著很是厭惡。至於什麽拳拳愛慕之意,騙騙小姑娘還行,聽在這滿朝堂的老狐狸耳中,那意思就不同了。
而且,從進入太極殿後,李浩的眼神就沒有從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三人的身上移開過,那滿是欲望的眼神,看的三位公主感覺渾身都不自在,恨不得拿到把李浩的眼珠子給挖出來,踩碎了。
陳伽羅並沒有回答李浩的請求,而是看向了朝堂中站著的文武群臣,那意思似乎是在詢問他們的意見。
掃北侯龐清邁步出班,抱拳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元夏兩國,若能結為姻親,世代交好,於國於民,皆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殿下,天資聰慧,才智無雙,文武雙全,實乃良配。三公主能與其結為伴侶,真乃天作之合,羨煞旁人。”
“還望陛下恩準!”
有了龐清開頭,文武兩班中,又陸陸續續的走出了數十名官員,抱拳躬身的向陳伽羅道賀,口口聲聲說什麽天作之合,實乃良配。
一幫人,三言兩語之間,將李浩誇成了天上有,地下無的神仙一般的人物了;李浩心裏怎麽想不知道,反正其他人聽著都快要吐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四皇子陳璋從皇子隊列中走了出來,衝著陳伽羅抱拳躬身:“父皇,兒臣以為,三姐出生皇家,受皇家隱蔽,受萬民供養;理應為國,為家傾付所有。”
“西夏帝國三皇子李浩人品厚重,若三姐能與其結為伴侶,必能結兩國之好,罷兩國刀兵。”
“此乃功在千秋的大計,兒臣覺得,三姐身為皇女,是一定不會拒絕的。”
“放你娘的屁!”陳璋話音剛落,還沒等回到皇子隊列中,陳瓊就罵罵咧咧的從皇子隊列中走了出來,一腳踹在了陳璋的屁股上,將陳璋踹的趴在了地上。
“西夏帝國算是個什麽東西,他李浩算是個什麽雜碎,也敢覬覦我妹子。”
“普天之下,你們誰他媽的見過上門求親的時候,帶著一百萬軍隊的。這尼瑪是求親?說是搶親還差不多吧。”
“如果這一次我們低頭了,那以後呢?是不是不管什麽混賬王八蛋調集百萬大軍,陳兵邊境,我們就要把公主送出去了?”
陳瓊扭頭,看向趴在地上,疼的咬牙切齒的陳璋,怒喝道:“你身為皇子,不思如何報答父皇養育之恩,不思如何為萬民尋求生存之道,隻知道犧牲自己的姐妹,保你自己的那點榮華富貴。”
“似你這般狼心狗肺,利欲熏心之徒,和你做兄弟,簡直就是對我莫大的侮辱。”
“陳璋,你給我記住了,你是中元陳氏血脈,當知陳氏家族的榮耀,別盡跟你那些不三不四的舅舅們,學那些個下三濫的手段。否則,我不介意親手為陳氏皇族清理門戶。”
陳瓊的話,不僅罵了陳璋,還罵了剛才帶頭逼宮陳伽羅,要求下嫁公主的掃北侯龐清。
龐清是鎮北王龐玉龍的兒子,是陳璋的親娘舅,陳璋母親龐妃的親哥哥。
皇室中人誰不知道,陳璋就是一個不學無術,文武不通的廢物,吃喝玩樂都鬧不明白的一個主。他今天能破天荒的出來,為李浩說話,你要說這裏麵沒有龐家的指使,鬼都不信。
龐清被陳瓊當著眾人的麵陰陽怪氣,氣的臉都快黑了。而陳瓊最後的一句話中,那個清理門戶,更是戳中了龐清的肺管子。
陳璋是沒出息,沒腦子,可那也是他們龐家插在皇室中的一顆釘子呀。他們雖然沒有想過要讓陳璋繼承大統,福蔭龐氏一族;但是,陳璋的存在與否,可是關係到他們龐氏一族存亡的,怎麽能讓陳瓊如此折辱。
“二皇子殿下慎言,您羞辱臣下,羞辱龐氏一族,臣無話可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龐氏一族身為中元帝國之臣,不會因為這點折辱就與皇室,與陛下離心離德。唾麵自幹的勇氣,臣下還是有的。”
“不過,四皇子好歹也是陛下的子嗣,是您的兄弟,皇家的血脈,地位尊貴。二皇子身為兄長,教訓弟弟尚可理解。可是輕言殺伐,是不是就過分了。”
“畢竟,陛下還在呢。如何處置四皇子,還輪不到二皇子您來決定。您說呢?”
陳瓊本就看龐清不順眼,龐清現在還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陰陽怪氣的嘲諷他,訓斥他。這怎麽可能不讓陳瓊炸毛呢。
陳瓊指著龐清的鼻子,正欲開口怒罵,結果被身後陳環的聲音給打斷了。
“二弟,慎言。”陳環走到陳瓊身邊,伸手拍了拍陳瓊的肩膀,示意陳瓊站到一旁。
陳瓊對於這個大哥還是非常信任,非常敬畏的;怒瞪了一眼龐清後,陳瓊走到了一旁。
陳環微笑著衝龐清拱手:“我二弟性格魯莽,脾氣率真,衝撞了掃北侯,還請掃北侯見諒。”
龐清不冷不淡的回了一句:“不敢。”
陳環沒有理會龐清的態度,轉身走到陳瓊身邊,伸手幫陳瓊整理了一下官服,微笑著說道:“好了,你剛才的話確實有問題。父皇尚在,你豈有逾據處置皇子的權利?”
“除非有一天,你領了宗正府的差事後,再說那個話吧。”
陳環說完,也不理會一旁麵色鐵青的龐清和已經被嚇得瑟瑟發抖的陳璋,拉著陳瓊的胳膊,走回了皇子隊列中。
陳環的話是什麽意思,在場的所有人都聽懂了。
陳環看似在勸慰陳瓊,其實言語中已經將自己的偏向表達的清清楚楚了。
陳瓊剛才氣急之下,說出的話確實有不妥之處,但是隻要陳伽羅不追究,其他人也沒什麽可說的。
不過龐清剛才的一通陰陽怪氣,變相指責陳瓊不懂禮教,這就已經有違為臣的本分了。在這個時候,皇室中人就要立場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將龐清給懟回去,才能維護皇室的權威。
隻不過,陳環的身份擺在那裏,他身為太子,儲君,未來的皇帝,他不可能像陳琦那樣,直接和龐清他們硬懟,那不符合他的身份。
陳環隻能選擇相對委婉的方式,來警告,震懾一下龐清和陳璋。
而這個方式,就是陳環的最後一句話。
宗正府,皇室專門用來處理皇室宗族子弟的機構。宗正府正卿,雖然隻是正二品下的官職,但是曆朝曆代,能夠坐上這個位置的人,無一不是身負王爵的皇室宗族子弟。
陳瓊如果在未來,真的坐上了宗正府正卿的位置,那他剛才說的,為皇室清理門戶,處置陳璋的事兒還真就不算逾矩了,那叫做分內之事。
陳環最後的那句話就是在警告龐清和陳璋,如果他們再瞎幾把蹦躂,等到日後他繼位了,不管是處理龐氏一族,還是處理陳璋,都不是什麽難事兒。
也正是因為聽出來陳環話中的意思,龐清和陳璋的臉色才會那麽的難看。
畢竟,陳環的話,已經事關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