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在軍事改革意見中,特別強調了軍事科技的重要性。


    在軍械研發方麵,陳琦講到了豐都驛對於鐵質兵器和鎧甲的研發進程,用一個個實例,說明了鐵製兵器相比於青銅兵器的巨大優勢。


    尤其是陳琦在講到有人用鋼刀連續劈砍斷十九件青銅兵器後,就連蒙奇大將軍,都目瞪口呆了。眼中對鐵製兵器的渴望,完全不加掩飾。


    在動物士兵培訓方麵,陳琦講到了‘犬兵’的特殊用途,從偵查探索,緝凶捕盜,到克製步兵,擾亂騎兵等,事無巨細。


    之後的時間裏,陳琦還用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案例,說明了戰陣研發,戰術研發,多兵種聯合作戰等內容,對於戰爭勝負的客觀影響。


    陳琦口才不錯,講的繪聲繪色的,頗有說單口相聲或者評書的潛力。一番精彩描述後,讓在場的眾人大開眼界,對於軍事科技有了全新的認知。


    陳琦在軍事改革意見的最後,提出了建立軍事學院的必要性。


    在此之前,軍事相關的內容學習,分為理論派和實踐派兩種。


    理論派就是有兵家典籍傳承的世家望族,通過家學傳承培養出來的兵家學子。即前麵所講的‘名門’之後。


    因為長久以來,‘名門’都將典籍傳承看做是不為外人道的家事,除了家族子弟,鮮少會對外分享。


    所以就導致了如同世家望族壟斷地方文官、文士一樣,‘名門’在很長一段時間,幾乎壟斷了中原王朝近半數以上的武將職位。


    可是,在後來的幾次大戰中,出身‘名門’的將領,那令人窒息的操作,葬送了很多無辜士兵的性命。


    那些隻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的‘名門’之後,完全不懂得變通,隻知道一味的按照兵法所說,一意孤行。


    簡直就是親手炸了‘名門’的招牌。


    此後,曆代王朝都對‘名門’之後,敬而遠之了。


    ‘名門’出身的將領,在軍隊中的占比從最高時期的近六成,直線下降到了不足兩成。


    伴隨著‘名門’出身的將領占比減少的,是平民出身,靠著戰功累積一步步晉升上來的將領的增多。


    這些靠著戰功累積成長起來的將領,就是所謂的實踐派。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加入軍隊時就是一個大頭兵,靠著真刀真槍的拚殺,一步步的晉升,最後成為了統帥千軍萬馬的將帥。


    他們對於戰爭的理解,完全是從戰場上,一點一滴的總結出來的。沒有具體的章法可言,沒有係統的理論基礎,全憑個人天賦。


    因為實踐派將領的戰爭理論太有個人特色了,其他人很難在沒有設身處地的情況下,理解其中的奧義。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的戰爭理論,完全不具備傳承能力和傳承價值。


    同時,因為實踐派和理論派武將的出身差異,他們彼此之間的成見極深,互相鄙視,互相瞧不上更是家常便飯。這也就導致了軍隊中的派係分裂。


    在陳琦看來,軍事、兵學雖然是以實踐為主的學科;但是,知識儲備也是必須要有的。


    曆朝曆代,文盲成為武將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文盲成為統帥的人,就屈指可數了。


    說到底,武將不過就是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大頭兵罷了,聽從統帥的號令,指哪打哪,勝敗皆取決於統帥的意願和自己的戰鬥意誌。


    統帥就不同了,統帥必須要有大局觀,要有戰略眼光,要能夠理性的看待戰爭的進程和戰鬥的意義。


    不能輕易的熱血上頭,致全軍入險地。


    所以,凡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統帥,都是軍事家;在兵法修習方麵,絕對是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是可以開宗立派,建立自己的一套兵學理論的。


    而陳琦建議成立軍事學院的目的,就是想要將理論派和實踐派的分歧,融化在學院當中,融化在學堂當中。


    理論派可以通過參軍和軍校學習,慢慢積累實踐經驗,擺脫書本的桎梏,成為一個真正的軍人,真正的將領。


    實踐派也可以通過加入軍校學習,係統性的學習兵書,兵法,軍陣等內容,將他們原本雜亂,不成體係軍事理論,進行係統性的疏理,幫助他們建立一套獨屬於他們的軍事理論體係。


    這個獨屬於他們的軍事理論體係,或許還是無法傳承給他人。但是對於實踐派統帥軍隊,配合作戰的提升卻是實實在在的。最起碼,他們不至於看不懂統帥部的作戰指令,理解不了統帥部的作戰意圖了。


    當然,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過來的華夏人,對於軍隊的政治培訓記憶,那是刻在骨子裏的。


    軍事學院在教授兵法戰略的同時,要著重加強對軍隊將領,忠君愛國,守土保疆,保家為民等方麵的政治培訓。


    不管那些將領進軍事學院之前是什麽顏色,他們走出軍事學院的時候,一定要是紅色的。


    其實,陳琦並沒有和眾人說的是,陳琦想要的可並沒有他說的那麽簡單。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句話如同一個烙印般,深深的嵌入到了他的血脈裏。


    什麽政治,什麽經濟,什麽民生,那都是政通人和後的事情。在政通人和之前,隻有槍杆子,才是決定權利所屬的根本。


    從來沒有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政權,是在沒有軍事依仗的前提下,獲得最終領導權,獲得最終勝利的。


    陳琦想要的,是皇室徹底掌握軍隊,徹底掌握軍隊中的將領。他想要有一天,中元帝國所有軍隊中的將領,從低級到高級全都是從百姓中培養起來的,全都是由朝廷出資建設的軍校中培養教育出來的。


    他們從小就接受的就是忠君愛國的思想,他們沒有家族牽絆,沒有氏族傳承的壓力,他們的每一份功績,都是為了家國大義而創造的,他們隻忠誠於皇室,忠誠於‘大義’。


    慢慢的,在皇室有足夠的能力掌控軍隊後,皇室就可以將軍方和朝廷進行完全切割,將軍政徹底拆分。


    拆分之後,皇室用軍權保障皇權的穩固,保障皇權的利益永存。


    將政權讓渡給內閣,中樞和首相,讓他們去千古留名。


    皇室成員中,有野心想要千古流芳的,可以自請革除皇室身份,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沒有野心的可以安安心心的當鹹魚,找一個自己的愛好,讓自己逍遙一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閑人一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閑人一枚並收藏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