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醉酒撒潑之後,陳琦幾人下來的三天裏,連屋門都沒有出過。梅園終於又恢複了難得的平靜。
今天,又是上朝的日子。陳琦早早的起床,在小廝的服侍下更衣,穿上了自己的蟒袍。
這幾天,陳琦一直呆在屋裏,查看陳伽羅命人送來的,朝廷近五年來的所有邸報。邸報上的內容,真的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了。
誰能想到,在這樣一個沒有計劃生育的年代裏,中元帝國在沒有經曆大規模戰亂的情況下,新增人口比竟然連續三年保持了負增長。
很多州府竟然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雖然這個情況並不嚴重。但是經曆過前世五千年文明洗禮的陳琦知道,這一切,絕對沒有表麵上的那麽簡單。
在一個以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裏,人口是最大的資源。
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是非常害怕戰亂的。
因為隻要戰亂一起,人口就會被迫損耗,勞動力就會短缺,田地就會荒蕪,糧食就會緊張,社會就會動亂。
所以,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陳琦眼裏看到的,所有以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對於戰爭都是有著天然恐懼的。
當然,恐懼戰爭會產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
第一種心態就是抗爭到底,寧死不退,寧死不降。
恐懼不代表戰鬥力弱,當農民們的根本利益——土地,受到威脅的時候,農民們為了守護住自己的根兒,是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的。
那個力量,是足以翻江倒海,顛覆一切的。
第二種心態就是徹底躺平,任人宰割。
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種族,無數次被外族征服和奴役之後,就會失去對抗的心思。
而當心死之後,這個民族的氣節也就會隨之消散。他們對於被誰統治,不會發表任何意見,將抗爭看做是一場可笑的鬧劇。
慢慢的,這個民族會逐漸消失在曆史的洪流中,被人們所遺忘。
在陳琦前世,第一種心態的代表國家就是兔子,兔子憑借著其頑強的戰鬥意誌和強大的作戰能力,將五常揍了個遍,順利通關噩夢級副本,成功代替禿子,成為了主宰世界發展的五常之一。
而第二種形態的代表國家就是白象,白象占據的恒河流域,算是最得天獨厚的糧食產地了,也因此誕生出了璀璨的印度文明。
然而,曆史上白象數次被外族侵略,占領,奴役,五千多年的時間裏,白象自己統治自己的時間,加在一起都不到五百年。不足十分之一。
好好的原住民,淪落成為了最低賤,不可接觸的達利特(賤民)。而那些外族人則是堂而皇之的將自己標榜成所謂的神之後裔,理所當然的享受著整個社會生產出來的財富。
言歸正傳!
陳琦太熟悉前世的曆史了,知道人口負增長問題和勞動力短缺問題,對於中元帝國的安危有著多麽嚴重的衝擊。
陳琦是想當鹹魚,不是想當死魚。他清楚的知道,一個皇室成員,在麵臨改朝換代的時候,會死的多麽的慘,明末的福王死的有多慘,曆史書裏可是寫的清清楚楚的。
陳琦穿戴整齊,來到前廳喝了一碗參湯,飛身上了雪隱駒,梅園大門打開,陳琦騎馬走出了梅園……
………………………………………………………………
中元帝國,中元城,皇宮,太極殿
今天是十日一次的大朝會。所有在京從五品及以上的官員都來到了太極殿,足足有三百來號人,將諾大一個太極殿都站滿了。
就連一直告病在家休養的幾位一二品大員,都在旁人的攙扶下,走進了朝堂。
秦霍見在場的人基本上都到齊了,上前一步,聲音洪亮的開口道:“吉時已到,恭迎陛下上朝。”
在場的文武官員,在聽到秦霍的話後,全都站直了身子,抱拳躬身,齊聲道:“恭迎陛下。”
陳伽羅在眾人的恭迎聲中,走上了龍台,來到禦座邊坐下。
陳伽羅:“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眾官員謝恩後,站直了身子,低眉、順目、垂眸,眼觀鼻,鼻觀心,靜靜的等待朝會的開始。
秦霍朗聲喝道:“眾大臣又是啟奏,無事散朝。”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當這個出頭鳥。
柳毅見狀,在心中苦笑一聲,這玩意兒第一槍又在自己這裏呀?
柳毅出列,衝著陳伽羅抱拳躬身道:“啟奏陛下,臣柳毅有本上奏。”
陳伽羅點頭:“柳愛卿免禮平身,起來說話。”
“謝陛下。”柳毅道謝後,直起了身子,從袖筒中掏出一卷錦帛,雙手捧著舉過頭頂。
柳毅:“陛下,內閣收到線報,西夏調集十萬大軍增援元夏邊境,意圖不明。安西王府上呈抵報,詢問陛下,是否要派出使節,與西夏帝國交涉,探明西夏人的真正用意。”
陳伽羅眉頭微蹙,臉色冷肅:“西夏原東境守軍有多少?增援的這十萬大軍,對安西軍的威脅有多大?”
柳毅對這個就不太清楚了,他雖然身為右相,但在非戰時,還是沒有資格接觸軍報的。
陳瓊出列,衝著陳伽羅抱拳道:“啟奏父皇,兒臣可以解答父皇的疑惑。”
陳伽羅微笑著點頭:“好,說來聽聽。”
陳瓊:“遵命。”
“西夏原東境守軍有三十三萬,陳兵於西夏邊境的六所關隘內。其中,與安西王府麵對麵的東陽關,陳兵十萬。”
“東陽關的東南方有一座關隘名叫東明關,關內陳兵六萬。東明關守軍以騎兵為主,有四萬人左右;步戰兵為輔,有一萬八千人左右。其他兵種若幹。”
“東陽關的東北方也有一座關隘,名叫東孚關,關內陳兵五萬。東孚關守軍以步戰兵為主,有三萬五千餘人;騎兵為輔,有一萬人左右。其他兵種若幹。”
“東陽關、東明關,東孚關,呈‘品’字行排列,互為犄角之勢。其中一個關隘受到攻擊,另外兩個關隘可以快速出擊支援。或將敵人趕走,或者三關力量合璧,將敵人圍剿於城下。”
今天,又是上朝的日子。陳琦早早的起床,在小廝的服侍下更衣,穿上了自己的蟒袍。
這幾天,陳琦一直呆在屋裏,查看陳伽羅命人送來的,朝廷近五年來的所有邸報。邸報上的內容,真的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了。
誰能想到,在這樣一個沒有計劃生育的年代裏,中元帝國在沒有經曆大規模戰亂的情況下,新增人口比竟然連續三年保持了負增長。
很多州府竟然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雖然這個情況並不嚴重。但是經曆過前世五千年文明洗禮的陳琦知道,這一切,絕對沒有表麵上的那麽簡單。
在一個以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裏,人口是最大的資源。
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是非常害怕戰亂的。
因為隻要戰亂一起,人口就會被迫損耗,勞動力就會短缺,田地就會荒蕪,糧食就會緊張,社會就會動亂。
所以,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陳琦眼裏看到的,所有以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對於戰爭都是有著天然恐懼的。
當然,恐懼戰爭會產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
第一種心態就是抗爭到底,寧死不退,寧死不降。
恐懼不代表戰鬥力弱,當農民們的根本利益——土地,受到威脅的時候,農民們為了守護住自己的根兒,是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的。
那個力量,是足以翻江倒海,顛覆一切的。
第二種心態就是徹底躺平,任人宰割。
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種族,無數次被外族征服和奴役之後,就會失去對抗的心思。
而當心死之後,這個民族的氣節也就會隨之消散。他們對於被誰統治,不會發表任何意見,將抗爭看做是一場可笑的鬧劇。
慢慢的,這個民族會逐漸消失在曆史的洪流中,被人們所遺忘。
在陳琦前世,第一種心態的代表國家就是兔子,兔子憑借著其頑強的戰鬥意誌和強大的作戰能力,將五常揍了個遍,順利通關噩夢級副本,成功代替禿子,成為了主宰世界發展的五常之一。
而第二種形態的代表國家就是白象,白象占據的恒河流域,算是最得天獨厚的糧食產地了,也因此誕生出了璀璨的印度文明。
然而,曆史上白象數次被外族侵略,占領,奴役,五千多年的時間裏,白象自己統治自己的時間,加在一起都不到五百年。不足十分之一。
好好的原住民,淪落成為了最低賤,不可接觸的達利特(賤民)。而那些外族人則是堂而皇之的將自己標榜成所謂的神之後裔,理所當然的享受著整個社會生產出來的財富。
言歸正傳!
陳琦太熟悉前世的曆史了,知道人口負增長問題和勞動力短缺問題,對於中元帝國的安危有著多麽嚴重的衝擊。
陳琦是想當鹹魚,不是想當死魚。他清楚的知道,一個皇室成員,在麵臨改朝換代的時候,會死的多麽的慘,明末的福王死的有多慘,曆史書裏可是寫的清清楚楚的。
陳琦穿戴整齊,來到前廳喝了一碗參湯,飛身上了雪隱駒,梅園大門打開,陳琦騎馬走出了梅園……
………………………………………………………………
中元帝國,中元城,皇宮,太極殿
今天是十日一次的大朝會。所有在京從五品及以上的官員都來到了太極殿,足足有三百來號人,將諾大一個太極殿都站滿了。
就連一直告病在家休養的幾位一二品大員,都在旁人的攙扶下,走進了朝堂。
秦霍見在場的人基本上都到齊了,上前一步,聲音洪亮的開口道:“吉時已到,恭迎陛下上朝。”
在場的文武官員,在聽到秦霍的話後,全都站直了身子,抱拳躬身,齊聲道:“恭迎陛下。”
陳伽羅在眾人的恭迎聲中,走上了龍台,來到禦座邊坐下。
陳伽羅:“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眾官員謝恩後,站直了身子,低眉、順目、垂眸,眼觀鼻,鼻觀心,靜靜的等待朝會的開始。
秦霍朗聲喝道:“眾大臣又是啟奏,無事散朝。”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當這個出頭鳥。
柳毅見狀,在心中苦笑一聲,這玩意兒第一槍又在自己這裏呀?
柳毅出列,衝著陳伽羅抱拳躬身道:“啟奏陛下,臣柳毅有本上奏。”
陳伽羅點頭:“柳愛卿免禮平身,起來說話。”
“謝陛下。”柳毅道謝後,直起了身子,從袖筒中掏出一卷錦帛,雙手捧著舉過頭頂。
柳毅:“陛下,內閣收到線報,西夏調集十萬大軍增援元夏邊境,意圖不明。安西王府上呈抵報,詢問陛下,是否要派出使節,與西夏帝國交涉,探明西夏人的真正用意。”
陳伽羅眉頭微蹙,臉色冷肅:“西夏原東境守軍有多少?增援的這十萬大軍,對安西軍的威脅有多大?”
柳毅對這個就不太清楚了,他雖然身為右相,但在非戰時,還是沒有資格接觸軍報的。
陳瓊出列,衝著陳伽羅抱拳道:“啟奏父皇,兒臣可以解答父皇的疑惑。”
陳伽羅微笑著點頭:“好,說來聽聽。”
陳瓊:“遵命。”
“西夏原東境守軍有三十三萬,陳兵於西夏邊境的六所關隘內。其中,與安西王府麵對麵的東陽關,陳兵十萬。”
“東陽關的東南方有一座關隘名叫東明關,關內陳兵六萬。東明關守軍以騎兵為主,有四萬人左右;步戰兵為輔,有一萬八千人左右。其他兵種若幹。”
“東陽關的東北方也有一座關隘,名叫東孚關,關內陳兵五萬。東孚關守軍以步戰兵為主,有三萬五千餘人;騎兵為輔,有一萬人左右。其他兵種若幹。”
“東陽關、東明關,東孚關,呈‘品’字行排列,互為犄角之勢。其中一個關隘受到攻擊,另外兩個關隘可以快速出擊支援。或將敵人趕走,或者三關力量合璧,將敵人圍剿於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