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伽羅在禦座上瘋狂胡思亂想的時候,朝臣們的內心也無法平靜。


    這首《憫農》並不像其他詩篇那樣,引經據典的,需要讀者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才能明白詩句中的含義。


    滿朝文武但凡讀過幾年書的,都能聽得懂陳琦吟誦的《憫農》是什麽意思,在聽明白的第一時間,眾人仿佛被一記重錘砸在了胸口,讓他們覺得呼吸都有些不順暢了。


    陳琦的這首詩,就像是一記又一記的巴掌,抽在他們這些官員的臉上。讓他們感覺雙頰火辣辣的,全身忍不住冒出一陣陣的冷汗。


    柳毅出列,走到陳琦麵前,抱拳躬身道:“三殿下心懷天下,體恤萬民,乃吾輩表率也。老臣柳毅,敬佩之至。”


    在柳毅身後,以溫彥博為首的內閣五老也走了出來,衝著陳琦行禮。然後,按照品階大小,文班隊列中所有人都走了出來,衝著陳琦行禮。


    在最後,連太子陳環也從繡龍墩站了起來,衝著陳琦行了個拜師禮。


    武將隊列中,之前這些武將看陳琦的時候,多少是有點不屑的。


    武將不同於文官,他們的每一份功勳都是靠真刀真槍殺出來的。


    在他們看來,那些靠著筆杆子寫寫畫畫的文官,隻是一群會口花花廢物罷了。真的等到戰爭來了,敵人來了,那些文官還比不上百姓家裏的一條狗有用呢。


    文武相輕,古來有之。所以在那些武將眼中,是發自內心的看不上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並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


    而在他們眼中,站在文官隊列首位的陳琦,被他們自動歸納到了文官那一夥中。他們平等的看不起每一個文官,就算陳琦是皇子也不能例外。


    可是,自從上朝開始,陳琦的表現讓在場的所有武將,對他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首先就是氣度,陳琦身後的那些文官,不管是右相柳毅,還是內閣五老,又或是那些禦史言官,六部尚書;他們身上的氣度是充滿書卷氣的,綿軟包容,慢條斯理。


    這種文官氣度,文人氣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很有親和力,很容易被人接納的。可是,同樣的,這種氣度是武將最為厭惡的,因為缺乏銳氣和殺氣。


    而陳琦在朝堂上的表現,讓在場的武將都眼前一亮。陳琦身上有那股文人特有的書卷氣,也有文官常有的親和力;同時,在麵對責難的時候,他也會展現出他鋒銳的一麵,讓那些自命不凡的蠢貨們閉嘴。


    然後就是語言,陳琦身後的那些文官,說話辦事兒,總喜歡引經據典的,之乎者也扯一大堆,真正說到正題上的話少得可憐,他們這幫大老粗聽不懂,一次朝會下來,東西沒聽懂多少,腦袋瓜子恨不得爆炸了。


    可是陳琦不一樣,陳琦也會引經據典,但是卻並不會說那些他們聽不懂的文言駢文,陳琦用最通俗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意見,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僅文官們能聽得懂,就連他們這幫大老粗也受益匪淺。


    最後就是處理事情的果決程度,前麵沈嵐不管再怎麽蹦躂,陳琦都沒有理會他,閉著眼假寐,完全沒有將沈嵐放在心上。


    直到沈嵐圖窮匕見,將主意打在了陳琦身上,打在了陳琦背後的豐都驛身上,陳琦這才選擇出手,而且出手即殺招,直接將沈嵐送進了大牢。


    這等雷霆手段,他們是很佩服的。


    所以,在陳琦解決沈嵐之後,武將們對陳琦的看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了。他們發現,他們好像真的不太了解這位三殿下,他們最初對陳琦的偏見,真的就隻是偏見而已。


    特別是在聽到陳琦吟誦的《憫農》後,這幫武將第一次發現,原來‘詩’這個玩意兒,不是隻有文人能聽得懂啊,他們這幫大老粗也能聽得懂啊。


    而且,尤其是陳琦詩中,那悲天憫人的胸懷,讓他們這些一根筋的大老粗們,都覺得胸中宛若擂鼓。


    一刻鍾後,陳琦從那種奇妙的感知中脫離出來,看著滿朝文武恭敬的表情,無奈的撇撇嘴。


    陳琦:“有感而發而已,諸位無需如此。”


    “諸位久在朝堂,少曆民間,對於民間疾苦的了解,僅僅局限於奏章和公文之上。”


    “這是不行的。”


    “奏章是會騙人的,公文也是會騙人的。隻要是人寫的東西,都難免會受到人的意誌的影響。”


    “真正想要解決老百姓們息息相關的問題,就必須要深入到老百姓當中去。”


    “否則,就算是你們的政策設計的再好,引經據典的寫的再妙,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柳毅衝著陳琦抱拳道:“多謝三殿下,柳毅受教了。”


    其他文武官員也紛紛衝著陳琦行禮,口中齊聲道:“多謝三殿下,柳毅受教了。”


    陳琦抱拳衝著眾人還禮,接著說道:“豐都驛主司府在去年年末的時候,就察覺到了糧價有下行的風險”


    “正好主司府有閑錢;所以經過商議,主司府收集了四府一驛,過去十年的糧價。取中位數後,將糧食收購價格定在了每石一百文。”


    “這個價格是公開的,並沒有任何貓膩。”


    “而且,四府一驛並沒有強製百姓必須將糧食賣給我們豐都驛主司府的購糧隊,其他有意收購糧食的官家和商賈,如果有本事,六十文一石收購糧食,隻要老百姓們願意賣,我們也並沒有攔著。”


    “同樣的,我們豐都驛主司府收購糧食,本質上就不是為了賺錢,所以我們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是一樣的,我們並沒有從中謀利。”


    “我想請問諸位,我這算不算與民爭利呢?”


    柳毅出列道:“陛下,臣以為,三殿下之所為,不算是與民爭利,應該是為民爭利。”


    “如果沒有豐都驛主司府派出的購糧隊以中位價購買糧食,那麽老百姓們就算是豐收,恐怕也賺不到錢。”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如果老百姓們豐收都賺不到錢,必然會傷害到老百姓們種田的積極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閑人一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閑人一枚並收藏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