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驛,主司府,陳琦昨天將四大才子收拾了一頓後,便回到了後宅,查閱起這段時間以來,豐都驛所有的卷宗和記錄。一直看到深夜,終於將所有的卷宗都看完了。陳琦在安頓完司馬笙幫忙查證一些事情後,直接就在書房中的小床上和衣而睡,進入了夢鄉。
沒辦法,陳琦太困了,懶得再回自己在主司府的小院中睡覺了。
清晨,陳琦早早的醒來,回到自己在主司府的小院中,將自己洗漱了一番,回到屋中,換了一身舒適的中衣,外麵套上一身精幹的短褲短褂;來到院中,開始了日常的武道修煉和武技演練。
辰時三刻,秦奕拎著一個食盒來到小院中,看了一眼盤腿坐在蒲團上打坐修煉的陳琦,腳步輕盈的走到小院中的涼棚中,將食盒放在涼棚中的矮桌上,走到一旁的花圃中,修剪那些個花花草草。
約摸兩刻鍾後,陳琦從修煉中轉醒,呼出胸中的濁氣,扭頭看向涼棚,就看到秦奕正在從食盒中,端出一盤盤精細的糕點。
陳琦來到涼棚前,語氣輕柔的喊道:“秦伯!”
秦奕微笑著點頭:“坐下吃早點吧。吃完歇息一下,就該換官服去大堂問案去了。”
陳琦點頭,用一旁的涼水洗幹淨手,甩掉手上的水。坐到矮桌邊的小凳子上,開始優雅的吃起早餐來。
雖然陳琦吃飯的動作很是優雅,但是那吃飯的速度可不見緩,一刻鍾不到,三盤點心都下肚了,還外加三碗鹹口奶茶。
辰時末刻,陳琦吃完早餐,回到屋中,在秦奕的幫助下,換上大元帝國的官服。戴上雙翅冠,和秦奕一起向著大堂走去。
…………………………………………
主司府府門外,數百名衣著各異的男女老幼等待著主司府提堂問案。這數百名百姓中,除了少部分是申冤告狀的,其餘的都是過來看主司大人審案來的。
沒錯,就是看審案。
要知道,在陳琦出現之前,準確的說是去年陳琦就任豐都驛主司之前;曆朝曆代,審理案件都是閉門審理,老百姓隻能在府衙外貼的公告上,獲知事情的基本經過。
老百姓如果不是原告被告,根本不會在意案件審理的結果,也不會去管罪犯到底是犯了什麽罪,為什麽犯罪。
所以,也就起不到警示和教育老百姓的作用。
陳琦另辟蹊徑,每次主司府問案的時候,都會將主司府的六扇門全部敞開;老百姓可以進到院中,在不幹擾陳琦審案的前提下,觀看陳琦問案,審案,斷案。老百姓們很新鮮,從來沒有見過陳琦這樣審案問案的。都想親眼看一下陳琦的手段。
一次次的審案問案,不僅讓老百姓們親眼看到了違法者受到處罰,還在陳琦的引導下,在老百姓的心中,樹下了‘依法治國’的種子;老百姓們開始注意到《大元曆》,開始學習《大元曆》,並且按照《大元曆》的要求,管理自己的生活。
陳琦推動法治代替人治,最終目的還是要削弱門閥世家。未來,在處置門閥世家的時候,《大元曆》就是那把最鋒利的行刑刀。
巳時初刻,主司府六扇門同時打開,差役們站在門口,引導著老百姓們入內落座。沒錯,在豐都驛主司府看審案是有座位的,雖然隻是一些小馬紮和圓墩,那也比站著,蹲著或是席地而坐的強呀。
而且,陳琦還命人煮了糖水放涼,那些聽審的老百姓們如果渴了,可以用竹杯接糖水喝;當然,喝完是要將竹杯洗幹淨,放回原位的。
一刻鍾後,主司府內的兩百個位置都已經坐滿了,其餘人隻能站在主司府門外,遠遠的看問案了。不過老百姓們也不惱,不爭不吵的站在主司府門外,靜靜的等待陳琦升堂問案。
“咚!咚!咚!咚……”
十八聲鼓響,聲音傳遍了主司府周遭一裏內。陳琦身著湛青色官服,頭戴燕尾冠,邁步走進主司府大堂。
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們,用棍頭在地麵的青磚上有節奏的敲擊著,發出悅耳的金屬聲,像是再敲擊銅製的樂器似的。那急促的節奏搭配上登聞鼓的聲音,有一種莫名的協調,像是給陳琦的出場,附加了一個威武霸氣的bgm似的。
陳琦在主位上落座,秦奕在陳琦身後垂手而立,師爺在下垂手的一張小條案上執筆記錄。
陳琦拿起驚堂木,重重的砸在桌案上。
“升堂!”
衙役們齊聲高喝:“威武~~~”
陳琦看向堂下,稍待片刻後,看向師爺:“宣!”
師爺抱拳,從陳琦行禮;轉身向著門外喊道:“帶人犯,豐都驛遲家家主遲甲。”
堂下,一名身穿囚服,皮膚黝黑,渾身喪氣的男人,帶著手銬和腳鐐,被兩個衙役壓著走進大堂。
那男人來到大堂中,雙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一個頭,然後就那麽窩在那裏,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陳琦並沒有多說,看向師爺;師爺從桌案上拿起一張白綢子,認真的讀了起來。
“人犯遲甲,豐都驛沐陽郡人事,當代遲家家主;生於乙未年卯月十八,今年四十八歲。遲甲在兩個月前,騎馬路過豐都驛梅林縣林西村,看到在村口溪邊浣紗的村姊李金梅;遲甲在色欲熏心之下,命令手下惡奴,強行綁了李金梅,丟下一百兩銀子揚長而去。”
“李金梅長兄李瑞為救親妹,連夜親自前去遲家要人,結果被遲府惡奴活活打死。李金梅和李瑞的父親不忿,來主司府報案;卻在豐都驛東城門外,被遲府惡奴當街亂棍打死。”
“事後,遲甲為了斬草除根,命人將李家茅屋點火燒了,李金梅的母親因為腿腳不便,被活生生燒死在茅屋之內。”
“五日後,李金梅的屍體在豐都驛城外亂葬崗中發現,除了頭顱外,屍身受到了野狗的啃食,極為淒慘。”
“李金梅家的族叔李茂在獲知李金梅家的遭遇後,氣憤不已;親寫狀紙,來主司府投告。”
“如今,狀告之事均已查明為真。而且,經調查,遲甲為禍鄉裏,殘害一方,其罪罄竹難書,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特請主司大人重罰遲甲,以儆效尤。”
師爺念完,雙手捧著訴狀,呈給了陳琦。
陳琦拿過訴狀,看著訴狀上的每一個字,字裏行間,慢慢的血腥氣。
陳琦將訴狀放在一旁,雙眼如炬的直視著爬匐在地上的男人,眉頭微微蹙起。陳琦又一次拿起訴狀,仔細的兩眼,眼睛微眯的看向趴在地上的男人。
“來人,取水來,給犯人潔麵。”
衙役們內心滿是疑惑,不知道自家這位大人這是玩兒的哪一出;他們知道殺人之前會有一頓斷頭飯,但是從來沒有聽過,殺人之前還得給罪犯洗臉的。
衙役們心中不明,腦海中也在胡思亂想,但是手上的活卻一點也沒落下;約摸一刻鍾後,差役們將男人的臉清洗幹淨,將發髻豎起,盡量讓男人的臉完全露出來,沒有半點隱藏。
陳琦看著男人的樣子,將手中的訴狀丟給師爺。
“師爺,堂下之人可曾驗明正身?”
師爺有些疑惑的看向陳琦,俯身撿起地麵上的訴狀,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堂下跪著的男人;然後就看到師爺眼眸微蹙,有些疑惑的看向陳琦。師爺心裏在想,不會吧,不會吧,那些不都是畫本裏才有的事兒嗎?
陳琦嘴角露出一個邪魅的笑容,看向堂下的捕頭:“傳法曹參軍到堂。”
捕頭領命,向著堂外走去。陳琦扭回頭,看向秦奕;秦奕快步附耳上前,陳琦在秦奕耳邊嘀咕了兩句,秦奕便悄悄的退出了大堂。
陳琦看向師爺:“這個案子先擱著,念下一個。”
師爺抱拳,將有關遲甲的訴狀放到一旁,衝著堂外喊道:“帶人犯,豐都驛祁陽茶山掌事劉謀。”
陳琦聽到劉謀的名字,眉頭一下子就蹙起來了。不為別的,這個劉謀本身就是他的人,而劉謀管理的祁陽茶山也是他陳琦的私產。隻不過這件事情隻有陳琦、秦奕和劉謀三個人知道,其他人並不知情。
劉謀被兩名衙役帶了上來,劉謀看到陳琦,眼眸微亮,但是卻並沒有開口打招呼,而是垂眸站在了原地。今天的劉謀穿著一身粗布短衫,一副莊稼漢打扮;這讓陳琦很是意外。劉謀這家夥愛美之心,一點都不遜色於女子。平日裏的打扮也是非常的靚麗,很有招蜂引蝶的潛質。在此之前,劉謀身上的這身粗布短衫,你就算給他錢他也不會穿的。
劉謀原本有些發福的身材,現在竟然瘦了好幾圈,一副瘦骨嶙峋的病態模樣。如果不是陳琦和劉謀相識已久,交往頗深,恐怕連陳琦都快認出劉謀了。
劉謀單膝跪地,右手撫心,衝著陳琦行禮:“參見大人。”
陳琦擺手:“免了,起來回話。”
劉謀起身,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看的陳琦忍不住想笑;要不是陳琦知道劉謀這貨是個什麽德性,恐怕還真有可能被劉謀這幅慷慨赴死的模樣給騙了。
師爺又從桌案上拿起一張訴狀讀了起來。
沒辦法,陳琦太困了,懶得再回自己在主司府的小院中睡覺了。
清晨,陳琦早早的醒來,回到自己在主司府的小院中,將自己洗漱了一番,回到屋中,換了一身舒適的中衣,外麵套上一身精幹的短褲短褂;來到院中,開始了日常的武道修煉和武技演練。
辰時三刻,秦奕拎著一個食盒來到小院中,看了一眼盤腿坐在蒲團上打坐修煉的陳琦,腳步輕盈的走到小院中的涼棚中,將食盒放在涼棚中的矮桌上,走到一旁的花圃中,修剪那些個花花草草。
約摸兩刻鍾後,陳琦從修煉中轉醒,呼出胸中的濁氣,扭頭看向涼棚,就看到秦奕正在從食盒中,端出一盤盤精細的糕點。
陳琦來到涼棚前,語氣輕柔的喊道:“秦伯!”
秦奕微笑著點頭:“坐下吃早點吧。吃完歇息一下,就該換官服去大堂問案去了。”
陳琦點頭,用一旁的涼水洗幹淨手,甩掉手上的水。坐到矮桌邊的小凳子上,開始優雅的吃起早餐來。
雖然陳琦吃飯的動作很是優雅,但是那吃飯的速度可不見緩,一刻鍾不到,三盤點心都下肚了,還外加三碗鹹口奶茶。
辰時末刻,陳琦吃完早餐,回到屋中,在秦奕的幫助下,換上大元帝國的官服。戴上雙翅冠,和秦奕一起向著大堂走去。
…………………………………………
主司府府門外,數百名衣著各異的男女老幼等待著主司府提堂問案。這數百名百姓中,除了少部分是申冤告狀的,其餘的都是過來看主司大人審案來的。
沒錯,就是看審案。
要知道,在陳琦出現之前,準確的說是去年陳琦就任豐都驛主司之前;曆朝曆代,審理案件都是閉門審理,老百姓隻能在府衙外貼的公告上,獲知事情的基本經過。
老百姓如果不是原告被告,根本不會在意案件審理的結果,也不會去管罪犯到底是犯了什麽罪,為什麽犯罪。
所以,也就起不到警示和教育老百姓的作用。
陳琦另辟蹊徑,每次主司府問案的時候,都會將主司府的六扇門全部敞開;老百姓可以進到院中,在不幹擾陳琦審案的前提下,觀看陳琦問案,審案,斷案。老百姓們很新鮮,從來沒有見過陳琦這樣審案問案的。都想親眼看一下陳琦的手段。
一次次的審案問案,不僅讓老百姓們親眼看到了違法者受到處罰,還在陳琦的引導下,在老百姓的心中,樹下了‘依法治國’的種子;老百姓們開始注意到《大元曆》,開始學習《大元曆》,並且按照《大元曆》的要求,管理自己的生活。
陳琦推動法治代替人治,最終目的還是要削弱門閥世家。未來,在處置門閥世家的時候,《大元曆》就是那把最鋒利的行刑刀。
巳時初刻,主司府六扇門同時打開,差役們站在門口,引導著老百姓們入內落座。沒錯,在豐都驛主司府看審案是有座位的,雖然隻是一些小馬紮和圓墩,那也比站著,蹲著或是席地而坐的強呀。
而且,陳琦還命人煮了糖水放涼,那些聽審的老百姓們如果渴了,可以用竹杯接糖水喝;當然,喝完是要將竹杯洗幹淨,放回原位的。
一刻鍾後,主司府內的兩百個位置都已經坐滿了,其餘人隻能站在主司府門外,遠遠的看問案了。不過老百姓們也不惱,不爭不吵的站在主司府門外,靜靜的等待陳琦升堂問案。
“咚!咚!咚!咚……”
十八聲鼓響,聲音傳遍了主司府周遭一裏內。陳琦身著湛青色官服,頭戴燕尾冠,邁步走進主司府大堂。
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們,用棍頭在地麵的青磚上有節奏的敲擊著,發出悅耳的金屬聲,像是再敲擊銅製的樂器似的。那急促的節奏搭配上登聞鼓的聲音,有一種莫名的協調,像是給陳琦的出場,附加了一個威武霸氣的bgm似的。
陳琦在主位上落座,秦奕在陳琦身後垂手而立,師爺在下垂手的一張小條案上執筆記錄。
陳琦拿起驚堂木,重重的砸在桌案上。
“升堂!”
衙役們齊聲高喝:“威武~~~”
陳琦看向堂下,稍待片刻後,看向師爺:“宣!”
師爺抱拳,從陳琦行禮;轉身向著門外喊道:“帶人犯,豐都驛遲家家主遲甲。”
堂下,一名身穿囚服,皮膚黝黑,渾身喪氣的男人,帶著手銬和腳鐐,被兩個衙役壓著走進大堂。
那男人來到大堂中,雙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一個頭,然後就那麽窩在那裏,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陳琦並沒有多說,看向師爺;師爺從桌案上拿起一張白綢子,認真的讀了起來。
“人犯遲甲,豐都驛沐陽郡人事,當代遲家家主;生於乙未年卯月十八,今年四十八歲。遲甲在兩個月前,騎馬路過豐都驛梅林縣林西村,看到在村口溪邊浣紗的村姊李金梅;遲甲在色欲熏心之下,命令手下惡奴,強行綁了李金梅,丟下一百兩銀子揚長而去。”
“李金梅長兄李瑞為救親妹,連夜親自前去遲家要人,結果被遲府惡奴活活打死。李金梅和李瑞的父親不忿,來主司府報案;卻在豐都驛東城門外,被遲府惡奴當街亂棍打死。”
“事後,遲甲為了斬草除根,命人將李家茅屋點火燒了,李金梅的母親因為腿腳不便,被活生生燒死在茅屋之內。”
“五日後,李金梅的屍體在豐都驛城外亂葬崗中發現,除了頭顱外,屍身受到了野狗的啃食,極為淒慘。”
“李金梅家的族叔李茂在獲知李金梅家的遭遇後,氣憤不已;親寫狀紙,來主司府投告。”
“如今,狀告之事均已查明為真。而且,經調查,遲甲為禍鄉裏,殘害一方,其罪罄竹難書,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特請主司大人重罰遲甲,以儆效尤。”
師爺念完,雙手捧著訴狀,呈給了陳琦。
陳琦拿過訴狀,看著訴狀上的每一個字,字裏行間,慢慢的血腥氣。
陳琦將訴狀放在一旁,雙眼如炬的直視著爬匐在地上的男人,眉頭微微蹙起。陳琦又一次拿起訴狀,仔細的兩眼,眼睛微眯的看向趴在地上的男人。
“來人,取水來,給犯人潔麵。”
衙役們內心滿是疑惑,不知道自家這位大人這是玩兒的哪一出;他們知道殺人之前會有一頓斷頭飯,但是從來沒有聽過,殺人之前還得給罪犯洗臉的。
衙役們心中不明,腦海中也在胡思亂想,但是手上的活卻一點也沒落下;約摸一刻鍾後,差役們將男人的臉清洗幹淨,將發髻豎起,盡量讓男人的臉完全露出來,沒有半點隱藏。
陳琦看著男人的樣子,將手中的訴狀丟給師爺。
“師爺,堂下之人可曾驗明正身?”
師爺有些疑惑的看向陳琦,俯身撿起地麵上的訴狀,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堂下跪著的男人;然後就看到師爺眼眸微蹙,有些疑惑的看向陳琦。師爺心裏在想,不會吧,不會吧,那些不都是畫本裏才有的事兒嗎?
陳琦嘴角露出一個邪魅的笑容,看向堂下的捕頭:“傳法曹參軍到堂。”
捕頭領命,向著堂外走去。陳琦扭回頭,看向秦奕;秦奕快步附耳上前,陳琦在秦奕耳邊嘀咕了兩句,秦奕便悄悄的退出了大堂。
陳琦看向師爺:“這個案子先擱著,念下一個。”
師爺抱拳,將有關遲甲的訴狀放到一旁,衝著堂外喊道:“帶人犯,豐都驛祁陽茶山掌事劉謀。”
陳琦聽到劉謀的名字,眉頭一下子就蹙起來了。不為別的,這個劉謀本身就是他的人,而劉謀管理的祁陽茶山也是他陳琦的私產。隻不過這件事情隻有陳琦、秦奕和劉謀三個人知道,其他人並不知情。
劉謀被兩名衙役帶了上來,劉謀看到陳琦,眼眸微亮,但是卻並沒有開口打招呼,而是垂眸站在了原地。今天的劉謀穿著一身粗布短衫,一副莊稼漢打扮;這讓陳琦很是意外。劉謀這家夥愛美之心,一點都不遜色於女子。平日裏的打扮也是非常的靚麗,很有招蜂引蝶的潛質。在此之前,劉謀身上的這身粗布短衫,你就算給他錢他也不會穿的。
劉謀原本有些發福的身材,現在竟然瘦了好幾圈,一副瘦骨嶙峋的病態模樣。如果不是陳琦和劉謀相識已久,交往頗深,恐怕連陳琦都快認出劉謀了。
劉謀單膝跪地,右手撫心,衝著陳琦行禮:“參見大人。”
陳琦擺手:“免了,起來回話。”
劉謀起身,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看的陳琦忍不住想笑;要不是陳琦知道劉謀這貨是個什麽德性,恐怕還真有可能被劉謀這幅慷慨赴死的模樣給騙了。
師爺又從桌案上拿起一張訴狀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