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橙再次開口:“第二個原因,情報來源於南楚宰相府。據說是南楚想要從大元采買更多的優質良種,從而可以擴大南楚的糧食種植。”
陳琦眉頭緊皺,扭頭看向朱橙:“朱堂主,我有些沒搞懂,南楚為什麽每年都要從中元購買種子呢?南楚人難道不會留種第二年種嗎?”
朱橙輕笑著捋了捋胡子:“這少主就有所不知了。”
“南楚帝國良田眾多,尤其是近些年,在四皇子熊焱燚的帶領下,南楚革新農耕技術,改進農耕用具,開辟了數百萬畝的優質良田。糧食產量更是增長了近三成,可謂是驚世駭俗。”
“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南楚的土地當中種出來的糧食,根本不具備二次栽培能力,不管用什麽方法,就是發不了芽,出不了苗,做不成種子。”
“所以南楚才不得不每年都從中元帝國高價收購良種,然後再他們的土地上種植。”
陳琦點點頭,明白了這其中的彎彎繞。他之前雖然知道南楚每年都會從中元帝國買良種,也知道這基本上就是中元帝國在這方麵將南楚帝國卡的非常死,但是還真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
陳琦微笑著看向朱橙:“朱堂主,不知你對那南楚四皇子的了解有多少呢?可否講給我聽聽?”
朱橙哈哈大笑:“少主您太客氣了。少主既然想知道,屬下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位南楚四皇子,名叫熊焱燚,今年一十六歲,他的父親是南楚皇帝,母親是穎貴妃。”
“那位穎貴妃是苗人,是苗族之王送給南楚皇帝的美人。”
“不過這位穎貴妃是如何跟南楚皇帝搞一起的,這個並沒有人知道。不過,估計不是什麽正途。因為穎貴妃在生下四皇子之前,整個南楚帝宮都沒人聽說過這個人。而且她也是在生下四皇子和九公主後,才獲封了良人封號的。”
“少主有所不知,在南楚,一個女人如果能生下龍鳳胎,會被看做是天賜之人,會受到所有楚人的祝福的。”
“那穎良人也由此,入了南楚皇帝的眼。三年後,又生下一個女兒。”
“其實從穎良人生下第二個女兒開始,南楚皇帝基本上就很少再臨幸這位美人了。”
“按照正常發展,穎良人和她的兒女們,以後也不會有什麽大富貴可言了。”
“但是這一切就在六年前發生了改變。”
“當時南楚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南楚境內所有的河流全都決堤泛濫,南楚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易子而食,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南楚皇帝先後任命了四位治水大臣,均無功而返,勞民傷財。”
“就在南楚皇帝一籌莫展之際,那位年僅十歲的四皇子上書奏報,貢獻治水之法。”
“少主有所不知,南楚治水,向來都是見水就堵,遇洪就擋,想要將水徹底的控製起來,圈成一個又一個的湖泊。這種治水之法,治小水患尚有不足,更何況那種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了。”
“那位四皇子提出的治水十策,幾乎是顛覆了南楚千百年來的治水傳統。他提出了‘以疏代堵,順勢而為’的八字方針,將清淤河道,引洪水入河道,放水東去,作為治水第一要務。”
“當時的南楚皇帝也是有病亂投醫,任命年僅十歲的四皇子熊焱燚攜皇命,治洪水。”
“那位四皇子還真的是奇人,僅僅三個月就將南楚境內的洪水治理完畢。順勢還通過清理河道,以淤填凹,開辟出來數十萬畝的水田。”
“這下子,那位四皇子一戰成名,被南楚百姓稱為‘半聖’,意思是僅此於文聖孔師和武聖關師的小聖人。”
“南楚皇帝更是對自己這個兒子疼愛有加,破格允許四皇子可以伴君上朝,入閣議事。”
“要知道,當時的四皇子年僅十一歲,斷奶也沒多久,就入閣議事了。就算是看遍五大帝國,十一王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此後,這位四皇子也曾數次在處理重大事件上,出謀劃策,為南楚皇帝分了不少的憂,解了不少的難。”
“也正是因為他出色的表現,受到了南楚群臣的愛戴,擁躉者眾多,已經隱隱有僭越東宮的勢頭了。”
“同樣也是因為這位四皇子的表現,已經被皇帝逐漸遺忘的穎良人重新被南楚皇帝寵幸,從良人一躍成為了位同皇後的一品貴妃。”
“他的孿生妹子,九公主獲封清河公主,位同一等公爵。”
“他的小妹子,十二公主,在四歲的時候就與南楚重臣,蠻族首領阿克尚的嫡子定了娃娃親。”
“榮寵至盛,一時無兩。”
“而且,近兩年來,南楚太子,二皇子熊燦的癆病越來越重;據說可能不久於人世了。現在南楚國內已無嫡子,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是一介武夫,難堪大用,望之不似人君。”
“所以,不管是論資排輩,還是重臣擁護,又或是民間威望,無人能與四皇子熊焱燚一爭高下。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的就是,四皇子入主東宮,恐怕隻是時間問題了。”
陳琦點頭,終於知道了這四皇子是個什麽人物了。
“這些情報恐怕中元皇室同樣也知道。你覺得中元帝國會答應南楚多采購良種的請求嗎?”
朱橙聞言,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絕無可能。”
“少主要知道,南楚乃是化外之地,蠻人多狂野,屬於那種吃飽了就一定會找點事兒發泄一下的類型。”
“中元帝國並非不知道南楚糧食的問題,也不是沒有想過以德報怨,幫助南楚穩定糧倉。但是,中元帝國的幾次好心,得到的是什麽呢?那些南楚人吃飽了飯,立刻就翻臉不認人,在南境瘋狂的作亂,越境搶奪糧草財務更是成為了日常娛樂。”
“鑒於南楚人吃飽就罵廚子,砸廚房的習慣,中元帝國為了南境安全,每年出售給南楚的種子,都是經過詳細的計算的,剛剛好夠南楚帝國不鬧饑荒,又存不下什麽糧食。”
“如此一來,才有了南境幾十年來的安寧祥和。”
“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中元皇帝多半是不會答應南楚多采購良種的請求的。”
“不過,也說不準。自古聖心難測,更何況中元帝國這位呢。”
陳琦手指輕輕敲擊桌麵,在心中盤算,分析著從朱橙那裏獲得的情報。
“朱堂主,你說,南楚帝國從其他王國和帝國采買種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橙眼睛微眯,緩緩的閉上眼,在心中分析陳琦所說的可能性。
一刻鍾後,朱橙緩緩睜開眼睛,緩緩的搖頭。
“可能性不大。”
“首先,南楚要的是優質良種。據我所知,除了中元帝國,其他帝國根本沒有優質良種,那些凡品種子和劣質種子,南楚帝國恐怕未必看的上。”
“再則,南楚相鄰的五國,夷州島和棉蘭自己每年都需要向中元帝國購買良種,而且數量也是有限的,根本沒有多餘的賣給南楚。至於安南和苗國,他們的種子都是劣種和凡種,產量太小了,南楚看不上。夜郎國就算了,說他是國都是抬舉他了,那幫家夥能養活自己,不向南楚乞討就萬事大吉了。”
“其他帝國和王國,要麽自己也不產種子,要麽就是種子不適合南楚境內種植。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南楚不可能從其他方向獲得優質良種。”
陳琦點點頭,扭頭看向秦奕。
“給家裏傳話,讓他們盯好,今年除南楚外,其他帝國和王國,有沒有買優質良種。特別是那些之前沒有買過,今年突然就要買了,和之前有買過,但是今年的購買量,遠超前些年購買量的。”
陳琦認真的看著秦奕的雙眼:“記住,這個事情讓大哥親自去查,就說是我請他去查的。”
秦奕跟隨陳琦多年,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陳琦的脾氣和秉性。每當他這麽鄭重其事的時候,就代表他真的認真了,而且是那種絕對不允許別人違逆他的意思。
秦奕點頭,抱拳道:“遵命!”
秦奕說完,轉身向殿外走去。
朱橙聽到陳琦的話,眼睛猛地一亮:“少主是擔心,南楚帝國會假借別國之手,從中元帝國騙買良種?”
陳琦點點頭,看向朱橙:“你覺得有這個可能嗎?”
朱橙認真的點了點頭,真誠的感慨:“少主心思玲瓏,屬下佩服。”
陳琦擺擺手,平靜的搖搖頭:“我隻是將自己換位到那位四皇子的位置上,以他的身份地位和行事習慣,來思考;如果我是南楚帝國四皇子,我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就像朱堂主剛才說的,中元帝國超額賣給南楚帝國優質良種的可能性不到五成;那麽南楚如果不想坐以待斃的話,就必須要找其他路徑來獲取優質良種。”
“剛才朱堂主你也說了,南楚帝國沒有其他渠道可以獲取優質良種。那麽他們會不會另辟蹊徑,以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其他國家出麵,向中元帝國購買更多的優質良種,然後他們再加價從其他國家購買呢?”
“而且,如果是我的話,恐怕早幾年就會這麽幹了。根本不會等到現在。”
“所以……”
陳琦沒有說完,麵色嚴肅的看向南境方向。
不知道為什麽,陳琦感覺到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思。
陳琦眉頭緊皺,扭頭看向朱橙:“朱堂主,我有些沒搞懂,南楚為什麽每年都要從中元購買種子呢?南楚人難道不會留種第二年種嗎?”
朱橙輕笑著捋了捋胡子:“這少主就有所不知了。”
“南楚帝國良田眾多,尤其是近些年,在四皇子熊焱燚的帶領下,南楚革新農耕技術,改進農耕用具,開辟了數百萬畝的優質良田。糧食產量更是增長了近三成,可謂是驚世駭俗。”
“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南楚的土地當中種出來的糧食,根本不具備二次栽培能力,不管用什麽方法,就是發不了芽,出不了苗,做不成種子。”
“所以南楚才不得不每年都從中元帝國高價收購良種,然後再他們的土地上種植。”
陳琦點點頭,明白了這其中的彎彎繞。他之前雖然知道南楚每年都會從中元帝國買良種,也知道這基本上就是中元帝國在這方麵將南楚帝國卡的非常死,但是還真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
陳琦微笑著看向朱橙:“朱堂主,不知你對那南楚四皇子的了解有多少呢?可否講給我聽聽?”
朱橙哈哈大笑:“少主您太客氣了。少主既然想知道,屬下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位南楚四皇子,名叫熊焱燚,今年一十六歲,他的父親是南楚皇帝,母親是穎貴妃。”
“那位穎貴妃是苗人,是苗族之王送給南楚皇帝的美人。”
“不過這位穎貴妃是如何跟南楚皇帝搞一起的,這個並沒有人知道。不過,估計不是什麽正途。因為穎貴妃在生下四皇子之前,整個南楚帝宮都沒人聽說過這個人。而且她也是在生下四皇子和九公主後,才獲封了良人封號的。”
“少主有所不知,在南楚,一個女人如果能生下龍鳳胎,會被看做是天賜之人,會受到所有楚人的祝福的。”
“那穎良人也由此,入了南楚皇帝的眼。三年後,又生下一個女兒。”
“其實從穎良人生下第二個女兒開始,南楚皇帝基本上就很少再臨幸這位美人了。”
“按照正常發展,穎良人和她的兒女們,以後也不會有什麽大富貴可言了。”
“但是這一切就在六年前發生了改變。”
“當時南楚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南楚境內所有的河流全都決堤泛濫,南楚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易子而食,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南楚皇帝先後任命了四位治水大臣,均無功而返,勞民傷財。”
“就在南楚皇帝一籌莫展之際,那位年僅十歲的四皇子上書奏報,貢獻治水之法。”
“少主有所不知,南楚治水,向來都是見水就堵,遇洪就擋,想要將水徹底的控製起來,圈成一個又一個的湖泊。這種治水之法,治小水患尚有不足,更何況那種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了。”
“那位四皇子提出的治水十策,幾乎是顛覆了南楚千百年來的治水傳統。他提出了‘以疏代堵,順勢而為’的八字方針,將清淤河道,引洪水入河道,放水東去,作為治水第一要務。”
“當時的南楚皇帝也是有病亂投醫,任命年僅十歲的四皇子熊焱燚攜皇命,治洪水。”
“那位四皇子還真的是奇人,僅僅三個月就將南楚境內的洪水治理完畢。順勢還通過清理河道,以淤填凹,開辟出來數十萬畝的水田。”
“這下子,那位四皇子一戰成名,被南楚百姓稱為‘半聖’,意思是僅此於文聖孔師和武聖關師的小聖人。”
“南楚皇帝更是對自己這個兒子疼愛有加,破格允許四皇子可以伴君上朝,入閣議事。”
“要知道,當時的四皇子年僅十一歲,斷奶也沒多久,就入閣議事了。就算是看遍五大帝國,十一王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此後,這位四皇子也曾數次在處理重大事件上,出謀劃策,為南楚皇帝分了不少的憂,解了不少的難。”
“也正是因為他出色的表現,受到了南楚群臣的愛戴,擁躉者眾多,已經隱隱有僭越東宮的勢頭了。”
“同樣也是因為這位四皇子的表現,已經被皇帝逐漸遺忘的穎良人重新被南楚皇帝寵幸,從良人一躍成為了位同皇後的一品貴妃。”
“他的孿生妹子,九公主獲封清河公主,位同一等公爵。”
“他的小妹子,十二公主,在四歲的時候就與南楚重臣,蠻族首領阿克尚的嫡子定了娃娃親。”
“榮寵至盛,一時無兩。”
“而且,近兩年來,南楚太子,二皇子熊燦的癆病越來越重;據說可能不久於人世了。現在南楚國內已無嫡子,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是一介武夫,難堪大用,望之不似人君。”
“所以,不管是論資排輩,還是重臣擁護,又或是民間威望,無人能與四皇子熊焱燚一爭高下。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的就是,四皇子入主東宮,恐怕隻是時間問題了。”
陳琦點頭,終於知道了這四皇子是個什麽人物了。
“這些情報恐怕中元皇室同樣也知道。你覺得中元帝國會答應南楚多采購良種的請求嗎?”
朱橙聞言,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絕無可能。”
“少主要知道,南楚乃是化外之地,蠻人多狂野,屬於那種吃飽了就一定會找點事兒發泄一下的類型。”
“中元帝國並非不知道南楚糧食的問題,也不是沒有想過以德報怨,幫助南楚穩定糧倉。但是,中元帝國的幾次好心,得到的是什麽呢?那些南楚人吃飽了飯,立刻就翻臉不認人,在南境瘋狂的作亂,越境搶奪糧草財務更是成為了日常娛樂。”
“鑒於南楚人吃飽就罵廚子,砸廚房的習慣,中元帝國為了南境安全,每年出售給南楚的種子,都是經過詳細的計算的,剛剛好夠南楚帝國不鬧饑荒,又存不下什麽糧食。”
“如此一來,才有了南境幾十年來的安寧祥和。”
“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中元皇帝多半是不會答應南楚多采購良種的請求的。”
“不過,也說不準。自古聖心難測,更何況中元帝國這位呢。”
陳琦手指輕輕敲擊桌麵,在心中盤算,分析著從朱橙那裏獲得的情報。
“朱堂主,你說,南楚帝國從其他王國和帝國采買種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橙眼睛微眯,緩緩的閉上眼,在心中分析陳琦所說的可能性。
一刻鍾後,朱橙緩緩睜開眼睛,緩緩的搖頭。
“可能性不大。”
“首先,南楚要的是優質良種。據我所知,除了中元帝國,其他帝國根本沒有優質良種,那些凡品種子和劣質種子,南楚帝國恐怕未必看的上。”
“再則,南楚相鄰的五國,夷州島和棉蘭自己每年都需要向中元帝國購買良種,而且數量也是有限的,根本沒有多餘的賣給南楚。至於安南和苗國,他們的種子都是劣種和凡種,產量太小了,南楚看不上。夜郎國就算了,說他是國都是抬舉他了,那幫家夥能養活自己,不向南楚乞討就萬事大吉了。”
“其他帝國和王國,要麽自己也不產種子,要麽就是種子不適合南楚境內種植。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南楚不可能從其他方向獲得優質良種。”
陳琦點點頭,扭頭看向秦奕。
“給家裏傳話,讓他們盯好,今年除南楚外,其他帝國和王國,有沒有買優質良種。特別是那些之前沒有買過,今年突然就要買了,和之前有買過,但是今年的購買量,遠超前些年購買量的。”
陳琦認真的看著秦奕的雙眼:“記住,這個事情讓大哥親自去查,就說是我請他去查的。”
秦奕跟隨陳琦多年,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陳琦的脾氣和秉性。每當他這麽鄭重其事的時候,就代表他真的認真了,而且是那種絕對不允許別人違逆他的意思。
秦奕點頭,抱拳道:“遵命!”
秦奕說完,轉身向殿外走去。
朱橙聽到陳琦的話,眼睛猛地一亮:“少主是擔心,南楚帝國會假借別國之手,從中元帝國騙買良種?”
陳琦點點頭,看向朱橙:“你覺得有這個可能嗎?”
朱橙認真的點了點頭,真誠的感慨:“少主心思玲瓏,屬下佩服。”
陳琦擺擺手,平靜的搖搖頭:“我隻是將自己換位到那位四皇子的位置上,以他的身份地位和行事習慣,來思考;如果我是南楚帝國四皇子,我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就像朱堂主剛才說的,中元帝國超額賣給南楚帝國優質良種的可能性不到五成;那麽南楚如果不想坐以待斃的話,就必須要找其他路徑來獲取優質良種。”
“剛才朱堂主你也說了,南楚帝國沒有其他渠道可以獲取優質良種。那麽他們會不會另辟蹊徑,以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其他國家出麵,向中元帝國購買更多的優質良種,然後他們再加價從其他國家購買呢?”
“而且,如果是我的話,恐怕早幾年就會這麽幹了。根本不會等到現在。”
“所以……”
陳琦沒有說完,麵色嚴肅的看向南境方向。
不知道為什麽,陳琦感覺到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