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輕笑一聲,都沒站起來,坐在地上,慵懶的說道:“不是說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特長,有選擇的進行參與嗎?”
“怎麽還直接給我出題了呢?”
“倒不是我有意為閣下出題。”徐巍有些輕蔑的說道:“隻是閣下既然是武修之身,為何又混跡於我們這文修之中呢?倘若閣下不展示一下您的文修水平,恐怕會讓我們這些文修覺得,您不配坐在這裏。”
聽到徐巍的話,陳琦還沒有什麽反應;應試區的其他學子們已經開始嘰嘰喳喳的吵鬧起來了。
“沒錯!你既然是武修,為什麽要來我們文聖祭起哄,給我們這裏添亂?”
“就是,既然選擇了武修之路,乖乖的去舉石鎖,扛石柱就行了;來文聖祭幹嘛?”
“嘿!就是想給自己臉上貼金唄!畢竟‘俠以武犯禁’,鬧不好還會被官服拿了去;盡早給自己搞個文修的牌牌,免得被官服給拘了去。”
“滾到你的武聖祠去唄!嘿!”
為首的幾個人看到陳琦不說話,以為是抓住了陳琦的痛點,陳琦不敢反擊;說的話也是越來越低俗,表情也越來越猙獰。
陳琦輕笑的看著徐巍,對於這個傳說中的‘中元四大才子之首’有了個基本的判斷。這家夥腦子不錯,口才也不錯;看他剛才念的詩,詩也不錯;唯獨這人品和人性差了點,得好好打磨打磨。
不過,這小子很會挑撥離間,這倒是真的。他很巧妙的抓住了陳琦是武修的這個身份,借著中州大陸近些年興起的‘重文輕武’的熱潮,將陳琦架了起來;現在的陳琦,如果不能表現出遠超全場的文修水準,那就一定會被在場的這些人給罵個狗血淋頭。從而彰顯他們文修的與眾不同,順便打壓一下武修們原本就不高的氣焰。
不過!隻能說這些人都想多了,他們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和被陳琦打斷胳膊的孔宣同樣的錯誤。那就是太在意陳琦的年紀,被陳琦的年紀給騙了。陳琦的文修和武修水平,是絕對不能用陳琦的年紀來判斷的,更不能用陳琦的長相來判斷。
陳琦站起身,環視一周,眼神所到之處,像是安上了消聲器,那些原本還吵吵嚷嚷的學子們都閉上了嘴巴。
烏合之眾,隻敢在別人背後搖唇鼓舌,褒貶是非或惡語相向。這些蠢貨自以為自己在針砭時弊,挑戰強權,勇氣可嘉;其實,在正常人看來,這些人和那些隻會隔著柵欄,狺狺狂吠的土狗一般無二。你如果真的打開柵欄,讓他們直麵那些被他們詆毀、攻擊和侮辱的人,這些人馬上就會變成啞巴,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而陳琦,明顯不是在場的這幫烏合之眾們敢於直麵的存在。在一個陳琦眼裏,在場的這幾十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和殘疾人並沒有什麽區別。就算真的想把這些人都宰了,加上圍觀的那群人,對陳琦來說並不困難。在場的眾人中,除了關平和孔丘,其他人,真的,不夠他看的。
陳琦搖搖頭,看向徐巍:“你的文采不錯,胸中也算有點東西。但是,你的心胸和你的人品實在不怎麽樣,行事也著實的下作。”
“你很聰明!用所謂文武之別來,挑起在場眾人和我之間的矛盾;將有可能的危險,嫁禍給了在場的眾人。”
“但是,你這種敢做不敢當的行徑,著實給碧水書院,給徐誌院主丟人。枉費了你這的天賦。”
陳琦說完,沒有再理會徐巍;微笑著向關平和孔丘頷首,關平和孔丘無奈的搖了搖頭。
關平和孔丘在徐巍對陳琦惡語相向的時候,就想出麵嗬斥。結果被陳琦用傳音入秘的方法給阻止了。雖然他們親耳聽到了陳琦說自己有辦法解決這些事,但是他們還是很擔心。不過他們倒不是擔心陳琦有危險,而是擔心陳琦一怒之下,現場宰幾個人出出氣。
好家活,文聖祭文比大典直接現場殺人,活人祭奠。估計五大國皇室都得專程來谘詢一下,是不是祭祀改人殉了……要真那樣,五大國都尼瑪玩兒不起呀!
而在場的其他人,在聽完陳琦的話後,瞬間陷入了沉思,然後就有一道道陰鷙的目光看向了場內的徐巍。如果說他們一開始沒看懂徐巍的那些操作,那麽在陳琦的提醒下,眾人也就都明白徐巍下作的手段了。
鼓動他人去觸怒一個未知的危險源,自己則躲在一旁隔岸觀火,靜觀其變。不得不說,用下作說他都是好話了,這尼瑪就是不要臉。如果陳琦真的動手大開殺戒,他們這些人都會因為自己的嘴賤丟了性命;雖說本身也挺活該的,但是他們怎麽會覺得自己活該呢?
徐巍感受著四周傳來的怨毒的目光,感覺自己周身的空氣都變得冷冽了很多。徐巍知道,今天就算陳琦不找他的麻煩,恐怕晚上回到泰州,也得多加小心了,免得被人套了麻袋打一頓。
陳琦沒有理會一旁臉色不太好的徐巍,衝著孔仁抱拳道:“九原王奇,見過孔兄!”
孔仁回禮道:“賢弟,你不必把那些無聊人的話當回事兒。文比大典全憑自願,無論是誰,都沒有資格強迫他人應試。”
“任何有異議的人,大可和我草廬爭辯。莫做那呱噪的小人。”
孔仁說完,眼神掃了一遍應試區的眾人。眾人見狀,都識相的閉上了嘴巴。孔仁把草廬都搬出來了,說明是真生氣了。
本來就被眾人看的很不自在的徐巍,想著閉上嘴裝啞巴,最好能把眼前的麻煩給混過去。最好的結果就是陳琦不作詩或者作出的詩非常爛;那樣的話,所有人就都會將目光集中在陳琦身上,他也好趁機金蟬脫殼。
然而,孔仁可沒想過輕易的放過徐巍;徐巍的小人行徑,明顯觸怒了素來正直的孔仁。因此,孔仁的話幾乎像刀子一樣,直接戳進了徐巍的腦袋瓜裏。
徐巍在聽到孔仁的話,臉上像是被人給了兩個大嘴巴似的,羞的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麽,他始終認為是陳琦用那種眼神看他就是不對,是陳琦造成了他眼下這種尷尬的局麵。現在的他,恨透了陳琦;和陳琦打架他是沒那個膽量了,但是他還是巴不得讓陳琦好好出出醜;就算那種結果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實在是沒什麽用,但是那他也看著爽,隻要爽就夠了。
陳琦微笑著搖搖頭:“不礙的。正好想到一首詩,就讀來聽聽。請各位鑒賞一二。”
“我這詩的名字叫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唐朝杜甫’
陳琦讀完,全場雅雀無聲;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孔丘和關平兩個人都在仔細的琢磨這首詩。
《望嶽》這首詩是陳琦前世的詩聖杜甫所做,雖然隻有短短四十個字,卻充滿了那獨屬於青年人的浪漫與激情。全是沒有一個“望”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圍繞著“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視的望,最後的俯瞰的望。詩聖杜甫描寫了東嶽泰山雄偉壯麗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一往無前的氣勢;還有那傲視一切,睥睨天下的雄心壯誌,以及洋溢在紙麵上的蓬勃向上的朝氣。
陳琦在聽到孔仁念出題目的時候,想到的第一首詩就是這首詩聖杜甫的《望嶽》;沒別的意思,單純因為這首詩字數少,簡單,好背。而且詩聖杜甫在寫這首《望嶽》的時候也正是青春年少的年紀,那種蓬勃向上的朝氣,也符合他現在的狀況。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那就是岱嶽草廬後麵的這座山叫做岱嶽山;而詩聖杜甫寫《望嶽》時,爬的山是泰山,泰山的別號叫岱嶽;或許是冥冥中自由天意吧,陳琦前兩天早上還真爬上過岱嶽山,雖然不比前世泰山那般雄偉,也足夠壯麗了。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孔丘和關平,二位老者笑得臉上的褶子都堆起來了,口中大喊著:“好詩!好詩!”
然後,接二連三的的掌聲響起,跟著孔丘和關平,一起叫好。先是評判席,然後是周圍觀試的眾人,然後就是應試區內的學子們。
孔丘站起身,衝著陳琦說道:“好一首《望嶽》,好一個‘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文才無雙,氣勢磅礴,我自認寫不出如此好詩!”
陳琦聞言,趕緊向孔丘行禮:“孔伯父太抬舉小侄了,小侄安敢收此稱讚。慚愧,慚愧!”
孔丘沒有再多說,直接就坐回了原位。用手指沾著杯中的水,在麵前的桌案上寫著《望嶽》這首詩。
眾人聽到孔丘的話,眼神灼灼的看向陳琦,都快把陳琦給看化了。孔丘那是什麽人,岱嶽草廬廬主,文聖孔師的第十八世孫,眾覽天下英豪的人物評論家,文才武略見識無一不精的當世大儒。他竟然給予了陳琦如此高的評價,這簡直是要逆天呀!
然而,最驚訝的要數文聖祭大典之前,在孔府中堂站著的眾人;他們可是清晰的記著,這是眼前這位叫王奇的人,今天第二次受到如此高的評價了;上一個評價他的人叫關平,並州校亭關家家主,武聖公的第十四世孫,與孔丘齊名的當世英傑。
一個人,被這二位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意味著什麽,傻子都知道了。
然而,這個世界上,少了什麽都少不了杠精,這些人就是靠著抬杠活著的,比方說——徐巍。
“怎麽還直接給我出題了呢?”
“倒不是我有意為閣下出題。”徐巍有些輕蔑的說道:“隻是閣下既然是武修之身,為何又混跡於我們這文修之中呢?倘若閣下不展示一下您的文修水平,恐怕會讓我們這些文修覺得,您不配坐在這裏。”
聽到徐巍的話,陳琦還沒有什麽反應;應試區的其他學子們已經開始嘰嘰喳喳的吵鬧起來了。
“沒錯!你既然是武修,為什麽要來我們文聖祭起哄,給我們這裏添亂?”
“就是,既然選擇了武修之路,乖乖的去舉石鎖,扛石柱就行了;來文聖祭幹嘛?”
“嘿!就是想給自己臉上貼金唄!畢竟‘俠以武犯禁’,鬧不好還會被官服拿了去;盡早給自己搞個文修的牌牌,免得被官服給拘了去。”
“滾到你的武聖祠去唄!嘿!”
為首的幾個人看到陳琦不說話,以為是抓住了陳琦的痛點,陳琦不敢反擊;說的話也是越來越低俗,表情也越來越猙獰。
陳琦輕笑的看著徐巍,對於這個傳說中的‘中元四大才子之首’有了個基本的判斷。這家夥腦子不錯,口才也不錯;看他剛才念的詩,詩也不錯;唯獨這人品和人性差了點,得好好打磨打磨。
不過,這小子很會挑撥離間,這倒是真的。他很巧妙的抓住了陳琦是武修的這個身份,借著中州大陸近些年興起的‘重文輕武’的熱潮,將陳琦架了起來;現在的陳琦,如果不能表現出遠超全場的文修水準,那就一定會被在場的這些人給罵個狗血淋頭。從而彰顯他們文修的與眾不同,順便打壓一下武修們原本就不高的氣焰。
不過!隻能說這些人都想多了,他們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和被陳琦打斷胳膊的孔宣同樣的錯誤。那就是太在意陳琦的年紀,被陳琦的年紀給騙了。陳琦的文修和武修水平,是絕對不能用陳琦的年紀來判斷的,更不能用陳琦的長相來判斷。
陳琦站起身,環視一周,眼神所到之處,像是安上了消聲器,那些原本還吵吵嚷嚷的學子們都閉上了嘴巴。
烏合之眾,隻敢在別人背後搖唇鼓舌,褒貶是非或惡語相向。這些蠢貨自以為自己在針砭時弊,挑戰強權,勇氣可嘉;其實,在正常人看來,這些人和那些隻會隔著柵欄,狺狺狂吠的土狗一般無二。你如果真的打開柵欄,讓他們直麵那些被他們詆毀、攻擊和侮辱的人,這些人馬上就會變成啞巴,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而陳琦,明顯不是在場的這幫烏合之眾們敢於直麵的存在。在一個陳琦眼裏,在場的這幾十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和殘疾人並沒有什麽區別。就算真的想把這些人都宰了,加上圍觀的那群人,對陳琦來說並不困難。在場的眾人中,除了關平和孔丘,其他人,真的,不夠他看的。
陳琦搖搖頭,看向徐巍:“你的文采不錯,胸中也算有點東西。但是,你的心胸和你的人品實在不怎麽樣,行事也著實的下作。”
“你很聰明!用所謂文武之別來,挑起在場眾人和我之間的矛盾;將有可能的危險,嫁禍給了在場的眾人。”
“但是,你這種敢做不敢當的行徑,著實給碧水書院,給徐誌院主丟人。枉費了你這的天賦。”
陳琦說完,沒有再理會徐巍;微笑著向關平和孔丘頷首,關平和孔丘無奈的搖了搖頭。
關平和孔丘在徐巍對陳琦惡語相向的時候,就想出麵嗬斥。結果被陳琦用傳音入秘的方法給阻止了。雖然他們親耳聽到了陳琦說自己有辦法解決這些事,但是他們還是很擔心。不過他們倒不是擔心陳琦有危險,而是擔心陳琦一怒之下,現場宰幾個人出出氣。
好家活,文聖祭文比大典直接現場殺人,活人祭奠。估計五大國皇室都得專程來谘詢一下,是不是祭祀改人殉了……要真那樣,五大國都尼瑪玩兒不起呀!
而在場的其他人,在聽完陳琦的話後,瞬間陷入了沉思,然後就有一道道陰鷙的目光看向了場內的徐巍。如果說他們一開始沒看懂徐巍的那些操作,那麽在陳琦的提醒下,眾人也就都明白徐巍下作的手段了。
鼓動他人去觸怒一個未知的危險源,自己則躲在一旁隔岸觀火,靜觀其變。不得不說,用下作說他都是好話了,這尼瑪就是不要臉。如果陳琦真的動手大開殺戒,他們這些人都會因為自己的嘴賤丟了性命;雖說本身也挺活該的,但是他們怎麽會覺得自己活該呢?
徐巍感受著四周傳來的怨毒的目光,感覺自己周身的空氣都變得冷冽了很多。徐巍知道,今天就算陳琦不找他的麻煩,恐怕晚上回到泰州,也得多加小心了,免得被人套了麻袋打一頓。
陳琦沒有理會一旁臉色不太好的徐巍,衝著孔仁抱拳道:“九原王奇,見過孔兄!”
孔仁回禮道:“賢弟,你不必把那些無聊人的話當回事兒。文比大典全憑自願,無論是誰,都沒有資格強迫他人應試。”
“任何有異議的人,大可和我草廬爭辯。莫做那呱噪的小人。”
孔仁說完,眼神掃了一遍應試區的眾人。眾人見狀,都識相的閉上了嘴巴。孔仁把草廬都搬出來了,說明是真生氣了。
本來就被眾人看的很不自在的徐巍,想著閉上嘴裝啞巴,最好能把眼前的麻煩給混過去。最好的結果就是陳琦不作詩或者作出的詩非常爛;那樣的話,所有人就都會將目光集中在陳琦身上,他也好趁機金蟬脫殼。
然而,孔仁可沒想過輕易的放過徐巍;徐巍的小人行徑,明顯觸怒了素來正直的孔仁。因此,孔仁的話幾乎像刀子一樣,直接戳進了徐巍的腦袋瓜裏。
徐巍在聽到孔仁的話,臉上像是被人給了兩個大嘴巴似的,羞的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麽,他始終認為是陳琦用那種眼神看他就是不對,是陳琦造成了他眼下這種尷尬的局麵。現在的他,恨透了陳琦;和陳琦打架他是沒那個膽量了,但是他還是巴不得讓陳琦好好出出醜;就算那種結果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實在是沒什麽用,但是那他也看著爽,隻要爽就夠了。
陳琦微笑著搖搖頭:“不礙的。正好想到一首詩,就讀來聽聽。請各位鑒賞一二。”
“我這詩的名字叫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唐朝杜甫’
陳琦讀完,全場雅雀無聲;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孔丘和關平兩個人都在仔細的琢磨這首詩。
《望嶽》這首詩是陳琦前世的詩聖杜甫所做,雖然隻有短短四十個字,卻充滿了那獨屬於青年人的浪漫與激情。全是沒有一個“望”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圍繞著“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視的望,最後的俯瞰的望。詩聖杜甫描寫了東嶽泰山雄偉壯麗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一往無前的氣勢;還有那傲視一切,睥睨天下的雄心壯誌,以及洋溢在紙麵上的蓬勃向上的朝氣。
陳琦在聽到孔仁念出題目的時候,想到的第一首詩就是這首詩聖杜甫的《望嶽》;沒別的意思,單純因為這首詩字數少,簡單,好背。而且詩聖杜甫在寫這首《望嶽》的時候也正是青春年少的年紀,那種蓬勃向上的朝氣,也符合他現在的狀況。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那就是岱嶽草廬後麵的這座山叫做岱嶽山;而詩聖杜甫寫《望嶽》時,爬的山是泰山,泰山的別號叫岱嶽;或許是冥冥中自由天意吧,陳琦前兩天早上還真爬上過岱嶽山,雖然不比前世泰山那般雄偉,也足夠壯麗了。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孔丘和關平,二位老者笑得臉上的褶子都堆起來了,口中大喊著:“好詩!好詩!”
然後,接二連三的的掌聲響起,跟著孔丘和關平,一起叫好。先是評判席,然後是周圍觀試的眾人,然後就是應試區內的學子們。
孔丘站起身,衝著陳琦說道:“好一首《望嶽》,好一個‘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文才無雙,氣勢磅礴,我自認寫不出如此好詩!”
陳琦聞言,趕緊向孔丘行禮:“孔伯父太抬舉小侄了,小侄安敢收此稱讚。慚愧,慚愧!”
孔丘沒有再多說,直接就坐回了原位。用手指沾著杯中的水,在麵前的桌案上寫著《望嶽》這首詩。
眾人聽到孔丘的話,眼神灼灼的看向陳琦,都快把陳琦給看化了。孔丘那是什麽人,岱嶽草廬廬主,文聖孔師的第十八世孫,眾覽天下英豪的人物評論家,文才武略見識無一不精的當世大儒。他竟然給予了陳琦如此高的評價,這簡直是要逆天呀!
然而,最驚訝的要數文聖祭大典之前,在孔府中堂站著的眾人;他們可是清晰的記著,這是眼前這位叫王奇的人,今天第二次受到如此高的評價了;上一個評價他的人叫關平,並州校亭關家家主,武聖公的第十四世孫,與孔丘齊名的當世英傑。
一個人,被這二位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意味著什麽,傻子都知道了。
然而,這個世界上,少了什麽都少不了杠精,這些人就是靠著抬杠活著的,比方說——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