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官府算計徐安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郭應響從固原鎮回到鄜州之後已經是六月的下旬,這個時間段陝北乃至整個陝西都已經不太平了,陝西三邊的四大板塊都已經有官軍和賊寇進行大規模交戰的事情發生。
王子順被殺的消息也已經開始流傳出來,關於洪承疇殺降傳聞逐漸已經在蔓延開來,不過以上的傳聞也隻是傳聞並沒有得到實錘證實,畢竟這年頭又沒有互聯網全靠街頭巷尾的路邊社傳遞信息。
就在郭應響回來之後立刻就召集另外兩個家夥一塊開會商議對付徐安,還是在那個老地方州衙的二堂,也還是像上回一樣是閉門會議。
...
待二堂的門窗都關緊之後郭應響直接就對另外兩個家夥說道:“情況本官都已經了解清楚了,這個賊營裏的徐安就是鄜州衛那個千戶徐安!”
鄜州守備和鄜州知州聽到這話之後兩人對視一眼都長出了一口氣。
鄜州守備出了口氣說道:“萬幸啊!要是此賊不是千戶徐安的話那麻煩就大了!再這樣下去指不定鐵賊這群賊寇叫這個家夥給練成什麽樣子!”
“”‘’到時候這鐵賊真的成了氣候恐怕不僅是對鄜州甚至是對整個陝西都是大患!”
這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年頭要想招個兵實在是太簡單,豎起招兵旗隻有那吃糧人,但是要想招一個能夠帶好兵練好兵的將軍就難了。
這年頭的兵法都是將門家傳的不傳之秘,多少名將因為絕後哪怕寧願將一身所學帶到棺材裏麵去都不願意拿出來的。
像戚繼光戚大帥這樣將一身所學寫成書的畢竟是少數,但戚大帥寫出了那兩本兵都是高級軍事教材,如果沒有懂行的人逐字逐句的解釋的話一般人也是看不懂的。
這也是為什麽戚大帥的那兩本兵書沒有被朝廷禁掉依舊在市麵上流行的原因,因為朝廷知道就算將兵書給你們這群泥腿子看你們也看不懂!
所以在這個時代就體現出了軍事知識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麽郭應響和鄜州守備千方百計的要對付徐安的原因。
他們不怕賊寇擁眾數萬,就怕賊寇裏麵有會練兵的人,如果賊寇之中有會練兵的人那就可以將這些烏合之眾訓練成精銳,這樣一來官軍的優勢就蕩然無存。
...
問題的嚴重性這三人都知道,所以他們幾個也沒有那麽多廢話說,直接就進入正題怎麽將徐安從鐵賊營中給弄出來或者是弄死!
在郭應響去固原鎮的同時他們兩個也沒有閑著,鄜州守備在鄜州衛向徐安昔日的同僚上司打聽徐安的為人處世和性格問題,鄜州知州則是去徐家進行走訪了解一下徐家的情況。
這段時間這兩貨就時常在一起研究琢磨徐安這個人,他們研究來研究去還是研究出來了一個可行的方案將徐安給弄回來。
鄜州守備說完之後看了一眼鄜州知州,然後鄜州知州便對郭應響說道:“郭大人,在您去固原的這段時間我和周守備商量出一個主意來,還請郭大人指點一二。”
“哦?!說來聽聽!”
“這個徐安我們倆打聽過了,要說也不是什麽壞人,勉強算的上是一個好人,就前年他那件案子屬下翻了翻州衙的卷宗,這十有八九是一件冤...”
“咳咳咳!~”
正當鄜州知州說的起勁的時候鄜州守備在一旁咳嗽不止的提醒的鄜州知州,而此時郭應響的臉上也不好看。
鄜州知州見狀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畢竟當初辦徐安案子的就有郭應響郭大人在裏麵,如今當他的麵給徐安翻案豈不是打郭大人的臉?!
鄜州知州反應過來之後尬笑了幾聲後便接著說道:“這徐安沒有兄弟隻有一個姐姐,萬曆年間嫁給延安衛一個百戶,天啟年間的時候已經過世。”
“徐安的父親是鄜州的世襲千戶,他父親那一輩的兄弟姐妹也都已經過世了,他的祖父曾經的延綏鎮的參將,祖父那輩到是有個幺房的叔祖在,今年已經七十多快八十了。”
“這個老家夥就是徐家現在的族長,據說這個老家夥在徐家非常有威望,就連徐安也非常聽這個老家夥的話,我想派這個老家夥去遊說徐安說不定能把他弄回來。”
鄜州知州說完之後郭應響有些呆著的看著他說道:“沒了?!就這?!”
“你們兩不會就指望一個老家夥就將徐安給弄回來吧?!”
郭應響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郭應響就見過很多賊寇即使九族被官府抓住威脅都不帶回頭的,即使全家被殺光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該造反還是一樣造反,根本不管九族的死活。
鄜州守備聽到郭應響這話後冷笑一聲道:“當然不會這麽簡單!”
“屬下和李知州給那個老家夥說過,要是他不能將徐安給弄回來的話,衙門到時候是要給點厲害他們老徐家看看的!”
“這徐家現在不還是頂著鄜州衛千戶的那個缺嗎?!這如今徐家的人都在外麵做賊他們家憑什麽還頂著這個缺?!我看這老家夥要是把徐安弄不回來的話,就上奏兵部以賊寇親屬為名革了徐家世襲千戶的資格!”
徐安當初雖然被革了世襲千戶的職務但是這個職務還是徐安的人在幹,畢竟徐安犯的罪又不是謀反通敵叛國這種大罪,所以兵部並沒有革了徐家繼承世襲千戶的資格,隻是剝奪了徐安這一係後人繼承千戶的資格。
如果徐安做賊的事情暴露出去的話一旦鄜州這邊上奏,徐家肯定是會失去繼承千戶的資格的,畢竟朝廷不可能讓一個反賊的家屬來當官的。
這兩個家夥這麽威脅的話就是逼徐家的老家夥,徐家的老家夥到時候肯定會以死相逼徐安,這樣一來說不定還真能將徐安給逼回來。
鄜州守備說完之後鄜州知州又接著說道:“不僅如此,我還讓那老家夥給徐安帶了口信,如果他不回來的,他在延安衛的兩個外甥依朝廷律法也在連坐範圍之內最低是一個流放,他五服以內血親全部要斬首!整個徐氏家族將要流放極遠邊地充軍!”
“咱們拿他九族的性命威脅,我就不信他徐安不回來!”
郭應響聽後點了點頭道:“好!就依二位的主意辦!一定要將這個徐安給弄回來!不能讓他繼續在給鐵賊效力!”
郭應響說完之後鄜州守備問道:“那這徐安弄回來之後該怎麽處置?!是殺還是留?!”
郭應響冷笑道:“當然是殺了!這徐安將鐵賊營中一群烏合之眾居然練的與官軍不相上下,如此滔天大罪不殺怎麽能行?!”
說到這裏郭應響思考了一會後接著說道:“我看這樣,光靠嚇唬徐安肯定是不行的,這不定能把他給嚇回來,搞不好會適得其反,我看還是給下點香餌來誘惑一下他。”
“就讓這老家夥給徐安帶個口信,告訴徐安隻要他回來的話他煽動固原兵變的罪行可以赦免,誣陷上司的案子本官可以考慮幫他翻案,即使不能翻案本官會想辦法在延綏衛或者是綏德衛幫他謀個百戶的缺補償一下。”
“他們家被官府抄沒的田產、宅院、店鋪全部都可以歸還給他!”
鄜州知州聽後笑著對郭應響說道:“郭大人考慮的就是周全,這前有威逼後有利誘,下官就不信這徐安不上套!”
...
三人商量完之後決定做戲還是做全套,因為他們幾個也知道空口白牙的保證肯定是不會有人信的,於是三人聯名寫了封勸降信勸徐安回來,將開會的時候商議的“好處”全部都寫了進去。
並且這三人還拉著徐安在鄜州的親朋好友以及城內士紳做保,這些人都在三人的聯名信上簽字畫押擔保,保證鄜州官府說的話絕對算數!
就這樣郭應響將這封勸降信交給徐家的那個老家夥讓他去帶給徐安。郭應響他們三個不僅騙了這個老家夥,也騙了徐安的親朋好友,更是騙了鄜州城內的全體士紳,這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三人壓根就沒想讓徐安活著。
...
某天下午,廟梁山鐵營帥帳內。
由於已經是三五日一操了所以現在鐵營上上下下空餘時間還是比較多的,所以王鐵此時便在帥帳之內悠閑的看著不健康書籍,並且在不健康書籍外麵套了一層《春秋》的皮。
這也沒辦法不是王鐵不上進,實在是趙勝安排王鐵讀的書就是讀不進,這《春秋》叫誰讀讀的進?!還不如小黃書來的刺激一些!
但趙勝也說了,這為君者不可不讀春秋、為將者也不可不讀春秋!而王鐵應該有一點個人追求,不應該隻是安心做一個流寇頭子,所以多讀點經典不是壞事。
就在王鐵黃書看的正起勁手都已經放在褲襠下麵的時候,突然聽見門外傳來親兵的通報聲。
“啟稟掌盤子,山下的塘兵來報稱有一個老頭帶著兩個年輕人自稱是徐教頭的叔爺和侄子,請求上山和徐教頭相見。”
王子順被殺的消息也已經開始流傳出來,關於洪承疇殺降傳聞逐漸已經在蔓延開來,不過以上的傳聞也隻是傳聞並沒有得到實錘證實,畢竟這年頭又沒有互聯網全靠街頭巷尾的路邊社傳遞信息。
就在郭應響回來之後立刻就召集另外兩個家夥一塊開會商議對付徐安,還是在那個老地方州衙的二堂,也還是像上回一樣是閉門會議。
...
待二堂的門窗都關緊之後郭應響直接就對另外兩個家夥說道:“情況本官都已經了解清楚了,這個賊營裏的徐安就是鄜州衛那個千戶徐安!”
鄜州守備和鄜州知州聽到這話之後兩人對視一眼都長出了一口氣。
鄜州守備出了口氣說道:“萬幸啊!要是此賊不是千戶徐安的話那麻煩就大了!再這樣下去指不定鐵賊這群賊寇叫這個家夥給練成什麽樣子!”
“”‘’到時候這鐵賊真的成了氣候恐怕不僅是對鄜州甚至是對整個陝西都是大患!”
這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年頭要想招個兵實在是太簡單,豎起招兵旗隻有那吃糧人,但是要想招一個能夠帶好兵練好兵的將軍就難了。
這年頭的兵法都是將門家傳的不傳之秘,多少名將因為絕後哪怕寧願將一身所學帶到棺材裏麵去都不願意拿出來的。
像戚繼光戚大帥這樣將一身所學寫成書的畢竟是少數,但戚大帥寫出了那兩本兵都是高級軍事教材,如果沒有懂行的人逐字逐句的解釋的話一般人也是看不懂的。
這也是為什麽戚大帥的那兩本兵書沒有被朝廷禁掉依舊在市麵上流行的原因,因為朝廷知道就算將兵書給你們這群泥腿子看你們也看不懂!
所以在這個時代就體現出了軍事知識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麽郭應響和鄜州守備千方百計的要對付徐安的原因。
他們不怕賊寇擁眾數萬,就怕賊寇裏麵有會練兵的人,如果賊寇之中有會練兵的人那就可以將這些烏合之眾訓練成精銳,這樣一來官軍的優勢就蕩然無存。
...
問題的嚴重性這三人都知道,所以他們幾個也沒有那麽多廢話說,直接就進入正題怎麽將徐安從鐵賊營中給弄出來或者是弄死!
在郭應響去固原鎮的同時他們兩個也沒有閑著,鄜州守備在鄜州衛向徐安昔日的同僚上司打聽徐安的為人處世和性格問題,鄜州知州則是去徐家進行走訪了解一下徐家的情況。
這段時間這兩貨就時常在一起研究琢磨徐安這個人,他們研究來研究去還是研究出來了一個可行的方案將徐安給弄回來。
鄜州守備說完之後看了一眼鄜州知州,然後鄜州知州便對郭應響說道:“郭大人,在您去固原的這段時間我和周守備商量出一個主意來,還請郭大人指點一二。”
“哦?!說來聽聽!”
“這個徐安我們倆打聽過了,要說也不是什麽壞人,勉強算的上是一個好人,就前年他那件案子屬下翻了翻州衙的卷宗,這十有八九是一件冤...”
“咳咳咳!~”
正當鄜州知州說的起勁的時候鄜州守備在一旁咳嗽不止的提醒的鄜州知州,而此時郭應響的臉上也不好看。
鄜州知州見狀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畢竟當初辦徐安案子的就有郭應響郭大人在裏麵,如今當他的麵給徐安翻案豈不是打郭大人的臉?!
鄜州知州反應過來之後尬笑了幾聲後便接著說道:“這徐安沒有兄弟隻有一個姐姐,萬曆年間嫁給延安衛一個百戶,天啟年間的時候已經過世。”
“徐安的父親是鄜州的世襲千戶,他父親那一輩的兄弟姐妹也都已經過世了,他的祖父曾經的延綏鎮的參將,祖父那輩到是有個幺房的叔祖在,今年已經七十多快八十了。”
“這個老家夥就是徐家現在的族長,據說這個老家夥在徐家非常有威望,就連徐安也非常聽這個老家夥的話,我想派這個老家夥去遊說徐安說不定能把他弄回來。”
鄜州知州說完之後郭應響有些呆著的看著他說道:“沒了?!就這?!”
“你們兩不會就指望一個老家夥就將徐安給弄回來吧?!”
郭應響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郭應響就見過很多賊寇即使九族被官府抓住威脅都不帶回頭的,即使全家被殺光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該造反還是一樣造反,根本不管九族的死活。
鄜州守備聽到郭應響這話後冷笑一聲道:“當然不會這麽簡單!”
“屬下和李知州給那個老家夥說過,要是他不能將徐安給弄回來的話,衙門到時候是要給點厲害他們老徐家看看的!”
“這徐家現在不還是頂著鄜州衛千戶的那個缺嗎?!這如今徐家的人都在外麵做賊他們家憑什麽還頂著這個缺?!我看這老家夥要是把徐安弄不回來的話,就上奏兵部以賊寇親屬為名革了徐家世襲千戶的資格!”
徐安當初雖然被革了世襲千戶的職務但是這個職務還是徐安的人在幹,畢竟徐安犯的罪又不是謀反通敵叛國這種大罪,所以兵部並沒有革了徐家繼承世襲千戶的資格,隻是剝奪了徐安這一係後人繼承千戶的資格。
如果徐安做賊的事情暴露出去的話一旦鄜州這邊上奏,徐家肯定是會失去繼承千戶的資格的,畢竟朝廷不可能讓一個反賊的家屬來當官的。
這兩個家夥這麽威脅的話就是逼徐家的老家夥,徐家的老家夥到時候肯定會以死相逼徐安,這樣一來說不定還真能將徐安給逼回來。
鄜州守備說完之後鄜州知州又接著說道:“不僅如此,我還讓那老家夥給徐安帶了口信,如果他不回來的,他在延安衛的兩個外甥依朝廷律法也在連坐範圍之內最低是一個流放,他五服以內血親全部要斬首!整個徐氏家族將要流放極遠邊地充軍!”
“咱們拿他九族的性命威脅,我就不信他徐安不回來!”
郭應響聽後點了點頭道:“好!就依二位的主意辦!一定要將這個徐安給弄回來!不能讓他繼續在給鐵賊效力!”
郭應響說完之後鄜州守備問道:“那這徐安弄回來之後該怎麽處置?!是殺還是留?!”
郭應響冷笑道:“當然是殺了!這徐安將鐵賊營中一群烏合之眾居然練的與官軍不相上下,如此滔天大罪不殺怎麽能行?!”
說到這裏郭應響思考了一會後接著說道:“我看這樣,光靠嚇唬徐安肯定是不行的,這不定能把他給嚇回來,搞不好會適得其反,我看還是給下點香餌來誘惑一下他。”
“就讓這老家夥給徐安帶個口信,告訴徐安隻要他回來的話他煽動固原兵變的罪行可以赦免,誣陷上司的案子本官可以考慮幫他翻案,即使不能翻案本官會想辦法在延綏衛或者是綏德衛幫他謀個百戶的缺補償一下。”
“他們家被官府抄沒的田產、宅院、店鋪全部都可以歸還給他!”
鄜州知州聽後笑著對郭應響說道:“郭大人考慮的就是周全,這前有威逼後有利誘,下官就不信這徐安不上套!”
...
三人商量完之後決定做戲還是做全套,因為他們幾個也知道空口白牙的保證肯定是不會有人信的,於是三人聯名寫了封勸降信勸徐安回來,將開會的時候商議的“好處”全部都寫了進去。
並且這三人還拉著徐安在鄜州的親朋好友以及城內士紳做保,這些人都在三人的聯名信上簽字畫押擔保,保證鄜州官府說的話絕對算數!
就這樣郭應響將這封勸降信交給徐家的那個老家夥讓他去帶給徐安。郭應響他們三個不僅騙了這個老家夥,也騙了徐安的親朋好友,更是騙了鄜州城內的全體士紳,這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三人壓根就沒想讓徐安活著。
...
某天下午,廟梁山鐵營帥帳內。
由於已經是三五日一操了所以現在鐵營上上下下空餘時間還是比較多的,所以王鐵此時便在帥帳之內悠閑的看著不健康書籍,並且在不健康書籍外麵套了一層《春秋》的皮。
這也沒辦法不是王鐵不上進,實在是趙勝安排王鐵讀的書就是讀不進,這《春秋》叫誰讀讀的進?!還不如小黃書來的刺激一些!
但趙勝也說了,這為君者不可不讀春秋、為將者也不可不讀春秋!而王鐵應該有一點個人追求,不應該隻是安心做一個流寇頭子,所以多讀點經典不是壞事。
就在王鐵黃書看的正起勁手都已經放在褲襠下麵的時候,突然聽見門外傳來親兵的通報聲。
“啟稟掌盤子,山下的塘兵來報稱有一個老頭帶著兩個年輕人自稱是徐教頭的叔爺和侄子,請求上山和徐教頭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