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乙巳胡亂之東虜入寇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毛大帥是崇禎二年六月初被袁督師砍的,東虜是十月底入寇的,兩件事相隔了四個月,所以很多人就會把這兩起事件連在一起來證明毛大帥對東虜的牽製作用。
好像是袁督師砍了毛大帥也才導致乙巳胡亂的爆發似的,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沒有任何的根據,因為毛大帥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牽製東虜,導致乙巳胡亂的另有原因。
什麽原因呢?!這主要有三點。
第一。
在崇禎元年的時候東虜將盤踞在東蒙古地區的林丹汗給攆到了河套去,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燕山北部地區成為東虜的勢力範圍。
以往躲在遼東鎮後麵的薊鎮也將直接麵對東虜的軍事威脅,而對於這一點明朝方麵卻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
東虜將勢力範圍拓展到山北地區後,也就可以直接繞開關寧錦防線從薊鎮破關入寇,不一定非得從遼西走廊那裏進來搶劫。
如果說是因為老袁做了毛大帥導致乙巳胡亂的話,那麽之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進攻關、寧、錦防線的時候怎麽沒見毛大帥的東江鎮起到什麽牽製作用?!
東虜在崇禎二年消化完東蒙古勢力之後,於年底冬季繞開遼西走廊從薊鎮入寇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隻不過恰好毛大帥死在那個節點上而已。
第二。
這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努爾哈赤死前和死後這段時期,東虜在遼東的統治已經事實意義上的崩潰。
東虜邪惡統治下的遼東,漢人百姓不是被屠殺就是逃亡,東虜連種地的人都快沒了,就連東虜內部都已經開始缺糧食。
在這種情況下東虜必須得入寇劫掠漢人的物資才能使得統治延續下去,關寧錦防線被老袁經營得跟鐵桶一般,所以從薊鎮入寇是唯一的選擇。
再不搶劫漢人的物資那東虜自己就要因為物資分配的問題幹起來。
第三。
東虜內部在努爾哈赤死後有著嚴重的內部政治危機,此時的東虜雖然掛著一個“後金”的招牌,但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國家,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土匪窩子。
在努爾哈赤這個大杆子翹辮子之後,他手下的一群小杆子就因為爭權奪利一度是鬧的不可開交,就差拿刀起來開片。
努爾哈赤在生前搞了個所謂的“八旗議政”,這聽著好像是有點那啥“皿煮”味,實際上分析一下這個“八旗議政”的參與人員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不是什麽“皿煮”,就他娘的一個家庭會議。
八旗議政的人員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孫子那就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根本就沒有一個外人參加,準確來說叫“愛新覺羅家族會議”才最為合適。
況且努爾哈赤搞這個八旗議政主要是當時這個老杆子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為了防止被手下的小杆子給做掉,就搞了這麽一個八旗議政出來讓他們窩裏鬥,以此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不過這個老土匪算是壞心辦了件好事,當然,這是對東虜集團來說。
也正是因為這個八旗議政製度的原因,東虜每回在權力交接的時候雖然都快打起來了,但每回都沒有打起來。
在努爾哈赤死後並沒有指定繼承人,原先有一個繼承人長子褚英不過被老土匪給弄死了,這看來每個開國君主的第一個太子都沒有好下場。
此時的東虜集團內部有所謂的“四大貝勒”,也就是四個旗主。
大貝勒代善,努爾哈赤的次子,掌握著正紅、鑲紅兩旗。按理說這家夥在褚英死後是努爾哈赤的繼承人,不過東虜那邊不搞什麽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代善並沒有成為努爾哈赤的繼承人。
當然,主要還是這家夥在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就和他的小媽阿巴亥私通,這位私通的對象就是多爾袞三兄弟的媽,這讓努爾哈赤知道了還能忍?!
這也充分說明東虜集團在早期的時候內部倫理關係的混亂。
再加上代善經常虐待兒子,甚至有一次兒子被他打的受不了逃跑給努爾哈赤抓回來了,代善居然說把他兒子給殺了!
所以努爾哈赤對這個次子不是很待見,代善自然就和酋長之位失之交臂。
二貝勒阿敏,掌鑲藍旗,這家夥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所以自然就不可能是大汗的繼承人,東虜大汗隻能是努爾哈赤這一係的。
這家夥也是個極端反漢分子,多次組織參與對漢人百姓的大屠殺。
三貝勒莽古爾泰,掌正藍旗,這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個兒子,這東西也是一個擬人生物,具體擬人到什麽程度呢?!
努爾哈赤因為看他媽不爽,這個禽獸不如的玩意為了討好他爹去把他媽殺了!
這種逆天行為別說是在漢人這邊,就算是塞外的野蠻民族裏麵也算是少有的禽獸事情,就連禽獸估計都幹不出來這種事情。
以上就是東虜四大貝勒中三個貝勒的情況,大貝勒代善通母虐子無人倫之道,三貝勒莽古爾泰弑母禽獸不如,二貝勒阿敏非努爾哈赤一係所出。
所以這樣一來能夠為整個東虜集團所接受的也隻有當時的四貝勒正白旗旗主皇太極了,畢竟當時的皇太極沒有什麽汙點所以能被認可。
當然,也有可能皇太極的汙點不比上麵少,隻是皇太極作為最終贏家將自己的汙點全部抹去了。
總之當時這個實力並不是最強的皇太極最終被推舉為東虜的大汗,不過雖然皇太極成為了大汗,但此時的東虜集團是四大貝勒共治的政治格局。
也就是說皇太極這個大汗根本就名不副實,東虜集體內部開會的時候,皇太極這個大汗居然和其他三個貝勒並排坐在一塊接受群臣朝拜!
這種情況皇太極能忍?!
不能忍那也得忍,此時的東虜集團就是一個土匪窩,誰手下掌握匪徒多誰的話語權地位就高,所以皇太極對這個情況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這也難不倒皇太極,往往內部矛盾是可以往外麵轉移的,吞並東蒙古勢力之後皇太極的威望與日俱增,於是皇太極下一步的目標自然就是想辦法入寇劫掠漢人。
隻有從漢人這裏搶到足夠的糧食、牲畜、財物、人口,使得東虜集團能夠繼續維持下去,這樣皇太極的權力才會更加的穩固。
所以在崇禎二年冬十月乙巳胡亂便不可避免會爆發。
這一仗皇太極在賭,賭贏子皇太極回去之後那就是真正的大汗,賭輸了說不定貝勒都沒得當。這一仗皇太極輸不起,同時作為薊遼總督的袁崇煥也更輸不起。
在崇禎二年十月初的時候皇太極帶著幾萬八旗韃子兵已經到了薊鎮長城外圍,這個時候老袁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了,判斷出東虜有可能從薊鎮方向入寇,並上書崇禎請求加強薊鎮的防禦力量。
不過對於袁崇煥的這個判斷崇禎並不以為意,對這個事不是很重視,所以就沒有搭理袁崇煥。
畢竟在朱由檢看來薊鎮方麵有燕山阻隔,又有邊牆為依托,再加上幾萬明軍駐守,這樣的優勢之下即使韃子進攻也能防的住,並沒有去加強薊鎮的防禦。
況且韃子還沒有繞開關寧錦防線入寇的記錄存在,所以大明朝上上下下不認為韃子能從薊鎮入寇。
況且薊鎮北麵的燕山也不是那麽好過來的,這山路行軍的難度不是在遼西走廊可以比,尤其是對韃子這種馬軍部隊來說行軍更加的困難。
不過明朝方麵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東虜在征服東蒙古勢力之後必然會有蒙古人充當向導帶著東虜寇邊。
東虜不了解燕山的地形難道蒙古人不了解嗎?!
作為和漢人廝殺了幾百年的蒙古人,對於燕山一帶的地形極為熟悉,蒙古人在燕山行軍和回家沒什麽區別。
在蒙古人的帶領下,東虜於崇禎二年十月底從薊鎮喜峰口入寇,這個薊城邊牆防線上的重要關口瞬間被韃子攻占,韃子從喜峰口破關之後便攻占了薊鎮的司令部三屯營。
接著又在十一月初六日韃子攻占遵化,遵化巡撫王元雅殉國。
攻占遵化之後韃子接著往西打,攻克了薊州、順義、通州之後於崇禎二年的十一月中旬兵臨北京城下。
明廷震動急詔天下兵馬勤王入衛。
韃子能夠打到北京城下除了明庭上下對袁崇煥的示警不當回事之外,那就是薊鎮的兵和稻草人沒什麽區別,薊鎮的防線那跟紙糊的一樣,韃子半個多月就從喜峰口打到北京城下。
要說這乙巳胡亂老袁確實要負有很大的責任,但是把鍋全甩給老袁也說不過去,老袁雖然是薊遼督師,但隻是名義上掌管薊、遼、登、津四鎮的軍務,實際老袁也就隻能掌握關寧部隊。
就拿這個殉國的遵化巡撫王元雅來說,九月份的時候老袁派一支遼兵去遵化協防,王元雅直接把這支遼兵趕走了。
堂堂一個督師薊遼地區最高軍事長官,派部隊去幫助下屬協防,下屬居然將上司派來的部隊趕走!
這老袁所謂的薊遼督師能有多大含權量也就可想而知。
更騷的操作還不在這裏,十月底的時候長城烽火信號傳到了老袁那裏,老袁派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前去支援,趙率教領著部隊急行軍三天三夜趕到薊鎮司令部三屯營,結果三屯營拒絕趙率教入城協防!
最後就是三屯營淪陷,最後趙率教領著部隊退往遵化,到了遵化之後趙率教遇到韃子主力,最終趙率教在遵化城外與韃子血戰殉國。
好像是袁督師砍了毛大帥也才導致乙巳胡亂的爆發似的,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沒有任何的根據,因為毛大帥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牽製東虜,導致乙巳胡亂的另有原因。
什麽原因呢?!這主要有三點。
第一。
在崇禎元年的時候東虜將盤踞在東蒙古地區的林丹汗給攆到了河套去,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燕山北部地區成為東虜的勢力範圍。
以往躲在遼東鎮後麵的薊鎮也將直接麵對東虜的軍事威脅,而對於這一點明朝方麵卻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
東虜將勢力範圍拓展到山北地區後,也就可以直接繞開關寧錦防線從薊鎮破關入寇,不一定非得從遼西走廊那裏進來搶劫。
如果說是因為老袁做了毛大帥導致乙巳胡亂的話,那麽之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進攻關、寧、錦防線的時候怎麽沒見毛大帥的東江鎮起到什麽牽製作用?!
東虜在崇禎二年消化完東蒙古勢力之後,於年底冬季繞開遼西走廊從薊鎮入寇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隻不過恰好毛大帥死在那個節點上而已。
第二。
這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努爾哈赤死前和死後這段時期,東虜在遼東的統治已經事實意義上的崩潰。
東虜邪惡統治下的遼東,漢人百姓不是被屠殺就是逃亡,東虜連種地的人都快沒了,就連東虜內部都已經開始缺糧食。
在這種情況下東虜必須得入寇劫掠漢人的物資才能使得統治延續下去,關寧錦防線被老袁經營得跟鐵桶一般,所以從薊鎮入寇是唯一的選擇。
再不搶劫漢人的物資那東虜自己就要因為物資分配的問題幹起來。
第三。
東虜內部在努爾哈赤死後有著嚴重的內部政治危機,此時的東虜雖然掛著一個“後金”的招牌,但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國家,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土匪窩子。
在努爾哈赤這個大杆子翹辮子之後,他手下的一群小杆子就因為爭權奪利一度是鬧的不可開交,就差拿刀起來開片。
努爾哈赤在生前搞了個所謂的“八旗議政”,這聽著好像是有點那啥“皿煮”味,實際上分析一下這個“八旗議政”的參與人員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不是什麽“皿煮”,就他娘的一個家庭會議。
八旗議政的人員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孫子那就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根本就沒有一個外人參加,準確來說叫“愛新覺羅家族會議”才最為合適。
況且努爾哈赤搞這個八旗議政主要是當時這個老杆子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為了防止被手下的小杆子給做掉,就搞了這麽一個八旗議政出來讓他們窩裏鬥,以此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不過這個老土匪算是壞心辦了件好事,當然,這是對東虜集團來說。
也正是因為這個八旗議政製度的原因,東虜每回在權力交接的時候雖然都快打起來了,但每回都沒有打起來。
在努爾哈赤死後並沒有指定繼承人,原先有一個繼承人長子褚英不過被老土匪給弄死了,這看來每個開國君主的第一個太子都沒有好下場。
此時的東虜集團內部有所謂的“四大貝勒”,也就是四個旗主。
大貝勒代善,努爾哈赤的次子,掌握著正紅、鑲紅兩旗。按理說這家夥在褚英死後是努爾哈赤的繼承人,不過東虜那邊不搞什麽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代善並沒有成為努爾哈赤的繼承人。
當然,主要還是這家夥在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就和他的小媽阿巴亥私通,這位私通的對象就是多爾袞三兄弟的媽,這讓努爾哈赤知道了還能忍?!
這也充分說明東虜集團在早期的時候內部倫理關係的混亂。
再加上代善經常虐待兒子,甚至有一次兒子被他打的受不了逃跑給努爾哈赤抓回來了,代善居然說把他兒子給殺了!
所以努爾哈赤對這個次子不是很待見,代善自然就和酋長之位失之交臂。
二貝勒阿敏,掌鑲藍旗,這家夥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所以自然就不可能是大汗的繼承人,東虜大汗隻能是努爾哈赤這一係的。
這家夥也是個極端反漢分子,多次組織參與對漢人百姓的大屠殺。
三貝勒莽古爾泰,掌正藍旗,這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個兒子,這東西也是一個擬人生物,具體擬人到什麽程度呢?!
努爾哈赤因為看他媽不爽,這個禽獸不如的玩意為了討好他爹去把他媽殺了!
這種逆天行為別說是在漢人這邊,就算是塞外的野蠻民族裏麵也算是少有的禽獸事情,就連禽獸估計都幹不出來這種事情。
以上就是東虜四大貝勒中三個貝勒的情況,大貝勒代善通母虐子無人倫之道,三貝勒莽古爾泰弑母禽獸不如,二貝勒阿敏非努爾哈赤一係所出。
所以這樣一來能夠為整個東虜集團所接受的也隻有當時的四貝勒正白旗旗主皇太極了,畢竟當時的皇太極沒有什麽汙點所以能被認可。
當然,也有可能皇太極的汙點不比上麵少,隻是皇太極作為最終贏家將自己的汙點全部抹去了。
總之當時這個實力並不是最強的皇太極最終被推舉為東虜的大汗,不過雖然皇太極成為了大汗,但此時的東虜集團是四大貝勒共治的政治格局。
也就是說皇太極這個大汗根本就名不副實,東虜集體內部開會的時候,皇太極這個大汗居然和其他三個貝勒並排坐在一塊接受群臣朝拜!
這種情況皇太極能忍?!
不能忍那也得忍,此時的東虜集團就是一個土匪窩,誰手下掌握匪徒多誰的話語權地位就高,所以皇太極對這個情況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這也難不倒皇太極,往往內部矛盾是可以往外麵轉移的,吞並東蒙古勢力之後皇太極的威望與日俱增,於是皇太極下一步的目標自然就是想辦法入寇劫掠漢人。
隻有從漢人這裏搶到足夠的糧食、牲畜、財物、人口,使得東虜集團能夠繼續維持下去,這樣皇太極的權力才會更加的穩固。
所以在崇禎二年冬十月乙巳胡亂便不可避免會爆發。
這一仗皇太極在賭,賭贏子皇太極回去之後那就是真正的大汗,賭輸了說不定貝勒都沒得當。這一仗皇太極輸不起,同時作為薊遼總督的袁崇煥也更輸不起。
在崇禎二年十月初的時候皇太極帶著幾萬八旗韃子兵已經到了薊鎮長城外圍,這個時候老袁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了,判斷出東虜有可能從薊鎮方向入寇,並上書崇禎請求加強薊鎮的防禦力量。
不過對於袁崇煥的這個判斷崇禎並不以為意,對這個事不是很重視,所以就沒有搭理袁崇煥。
畢竟在朱由檢看來薊鎮方麵有燕山阻隔,又有邊牆為依托,再加上幾萬明軍駐守,這樣的優勢之下即使韃子進攻也能防的住,並沒有去加強薊鎮的防禦。
況且韃子還沒有繞開關寧錦防線入寇的記錄存在,所以大明朝上上下下不認為韃子能從薊鎮入寇。
況且薊鎮北麵的燕山也不是那麽好過來的,這山路行軍的難度不是在遼西走廊可以比,尤其是對韃子這種馬軍部隊來說行軍更加的困難。
不過明朝方麵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東虜在征服東蒙古勢力之後必然會有蒙古人充當向導帶著東虜寇邊。
東虜不了解燕山的地形難道蒙古人不了解嗎?!
作為和漢人廝殺了幾百年的蒙古人,對於燕山一帶的地形極為熟悉,蒙古人在燕山行軍和回家沒什麽區別。
在蒙古人的帶領下,東虜於崇禎二年十月底從薊鎮喜峰口入寇,這個薊城邊牆防線上的重要關口瞬間被韃子攻占,韃子從喜峰口破關之後便攻占了薊鎮的司令部三屯營。
接著又在十一月初六日韃子攻占遵化,遵化巡撫王元雅殉國。
攻占遵化之後韃子接著往西打,攻克了薊州、順義、通州之後於崇禎二年的十一月中旬兵臨北京城下。
明廷震動急詔天下兵馬勤王入衛。
韃子能夠打到北京城下除了明庭上下對袁崇煥的示警不當回事之外,那就是薊鎮的兵和稻草人沒什麽區別,薊鎮的防線那跟紙糊的一樣,韃子半個多月就從喜峰口打到北京城下。
要說這乙巳胡亂老袁確實要負有很大的責任,但是把鍋全甩給老袁也說不過去,老袁雖然是薊遼督師,但隻是名義上掌管薊、遼、登、津四鎮的軍務,實際老袁也就隻能掌握關寧部隊。
就拿這個殉國的遵化巡撫王元雅來說,九月份的時候老袁派一支遼兵去遵化協防,王元雅直接把這支遼兵趕走了。
堂堂一個督師薊遼地區最高軍事長官,派部隊去幫助下屬協防,下屬居然將上司派來的部隊趕走!
這老袁所謂的薊遼督師能有多大含權量也就可想而知。
更騷的操作還不在這裏,十月底的時候長城烽火信號傳到了老袁那裏,老袁派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前去支援,趙率教領著部隊急行軍三天三夜趕到薊鎮司令部三屯營,結果三屯營拒絕趙率教入城協防!
最後就是三屯營淪陷,最後趙率教領著部隊退往遵化,到了遵化之後趙率教遇到韃子主力,最終趙率教在遵化城外與韃子血戰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