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遼東漢人的苦難那就必須得說一下東虜的八旗製度,正是因為這個邪惡的製度才導致遼東漢人的苦難,在後來也導致了全體漢人的苦難。


    東虜八旗分為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鑲黃、鑲白、鑲藍、鑲紅這八個旗,在占據中原之前並無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八個旗的地位理論上是平等的。


    努爾哈赤創建這項製度的時候還沒有八個旗,隻有四正旗,後來隨著部眾的壯大便逐漸增設了四鑲旗,這八個旗一直延續到滿清覆滅便再也沒有增加或者減少。


    努爾哈赤搞出的這個八旗製度並非是憑空出現,而是極大程度的參考了明朝的衛所,或者說本身就是在明朝衛所製度上改進而來,稱為明朝衛所製的2.0版本也不為過。


    下麵就來說一下八旗編製順便和明朝衛所做一個對比。


    首先來說一下八旗的旗丁和明朝衛所兵的區別,明朝的衛所兵屬於軍籍也就是軍戶,在法律上是“民”。


    而八旗旗丁則不一樣,東虜是奴隸製國家,所有的八旗旗丁都是旗主的奴隸,旗主在理論上可以隨意驅使甚至打殺旗丁,包括睡旗丁的老婆也是可以隨意的。


    比如說著名大漢奸、被抬了旗的八旗漢軍範文程的老婆就被他的主子多鐸給搶去玩過。


    雖然事後多鐸被多爾袞懲罰過,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旗下的旗奴與主子之間是個什麽樣的關係。


    衛所裏的軍官雖然是世襲的,但是可沒有旗主那樣大的權力。


    八旗編製最基層的管理單位是“牛錄”,長官為基本上為世襲也有部分不世襲的,滿語稱之為“牛錄額真”,後改為“牛錄章京”,意譯為“佐領”。


    早期的時候東虜八旗一個牛錄約有300戶旗丁,到了東虜侵占遼東之後由於漢奸和蒙古人的大量加入,再加上東虜族群占據遼東之後繁殖太多編製自然也就跟著膨脹起來。


    到了東虜全麵入侵中原之時,東虜八旗的一個牛錄下隻有一百多戶旗丁。但八旗牛錄的數量從一百多個膨脹到了幾百個!


    東虜八旗牛錄上麵一級是“甲喇”,長官為“甲喇額真”,後改為“牛錄章京”,意譯為“參領”,一甲喇下轄五個牛錄。


    甲喇上麵一級則是“固山”,這個固山意譯就是“旗”的意思,旗主也被稱之為“貝勒”。在滿清早期“貝勒”是一個職務,在後麵貝勒逐漸演變成王爵之下的一個爵位。


    旗主貝勒之下是“固山額真”,後改為“固山章京”,意譯為“都統”。八旗都統還有若幹副都統協助,即“梅勒章京”。


    八旗編製裏麵一個甲喇一個參領,一個牛錄一個佐領,這些中下級的職位的固定的。


    副都統、都統這兩級的職位並不固定,有的時候可能同時存在好幾個,就連旗主也有的時候同時存在兩個。


    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八旗編製就會發現這和明朝的衛所製有很大的相似的之處。


    牛錄額真相當於是衛所裏麵的百戶,甲喇額真相當於是衛所裏麵的千戶。


    梅勒章京相當於是衛所裏的指揮僉事,固山章京則是衛所裏的指揮同知。


    至於旗主貝勒則是衛所裏的指揮使了,而東虜的大汗則可以與明朝的都指揮使對應。


    早期的八旗編製一個旗總共是七千五百戶旗丁,而明朝一個衛所五千六百戶軍戶,兩者之間差別不大,說八旗一個旗等於明朝一個衛倒也對應的上。


    在八旗製度下隻要是牛錄管轄之下的旗戶都是旗主和大汗的奴隸,如果大汗需要,所有成年的壯丁是都可以征召上戰場打仗的。


    所以有的時候別看東虜人口少,但是東虜全民皆兵,雖然隻有六萬戶,但是極限動員的話拉個十幾萬兵出來不是問題。


    古代沒有計劃生育每戶不可能隻有一個男丁,八旗的旗戶一家最少也得是兩個以上的男丁,所以這個隻有幾十萬人口的族群可以拉十幾萬兵出來。所謂“全民皆兵”便是如此。


    明朝這邊真要進行極限軍事動員,也是可以在一省之地拉個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兵出來的。


    可明朝這邊有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後勤補給製約了明朝的動員能力,壯丁好拉出來,可這些拉出來當兵的壯丁吃什麽呢?!


    東虜一旦遇到要命的時候立馬進行軍事總動員,這是因為東虜可以騎著馬跑到漢人的地盤進行搶劫,它們可以不用擔心後勤的問題。


    而明朝這邊總不能拉個幾十萬兵出來去關外搶吧?!打不打得過的先不說,即使打的過,難道去搶韃子的皮貨、人參吃?!


    所以在漢人與東虜的戰爭中,別看明朝的體量大,但實際上明朝方麵出動的總兵力有的時候未必能有韃子的多,這也是一路從薩爾滸輸到鬆錦的一個原因。


    這也正是因為東虜在後勤方麵靠搶劫而不事生產,這給遼東的漢人以及關內的漢人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傷痛。


    八旗製度和明朝衛所製度雖然兩者之間的這套外殼差不多,但裏麵的內核卻是大相徑庭。


    明朝的一個衛所裏五千六百戶軍戶,裏麵大部分並不是職業當兵,主要業務是種田,農閑的時候集合起來操練一段時間而已。


    明朝在內地的衛所實行八分屯田三分守備,邊境的衛所實行七分屯田三分守備。換算過來就是五戶出一兵或者是四戶出一兵,一個衛所裏最多也就一百多號常備軍。


    而韃子就不一樣了,韃子的八旗兵就沒有種田的,侵占遼東之後連打獵、放牧的都沒有了,全部都脫產訓練。


    不僅那些在八旗編製下的旗兵要脫產訓練,就連那些在家的餘丁一樣要進行軍事訓練,甚至是八旗權貴名下的阿哈(漢人奴隸)也有部分要進行軍事訓練。


    這樣一來整個東虜族群上上下下從內到外全部都進行脫產訓練,不僅東虜的人型牲口需要吃飯,就連跟著東虜進來的十幾萬軍馬一樣要吃糧食,那麽這糧食哪來呢?!


    在遼東邊牆外的時候,東虜還可以放牧、打獵、捕魚外加破邊牆搶劫漢人的糧食財物,而占據遼東之後繼續放牧漁獵肯定是不可能的,遼東地區也沒地方給它們這麽搞。


    所以供應東虜族群的糧食自然是得遼東的漢人來出了,這樣一來努爾哈赤在侵占遼東之前對漢人的承諾完全就是狗屁!根本就是騙人的!


    要是給漢人分田分地給牛種的話,那八旗韃子兵們吃什麽喝什麽?!總不能韃子兵繼續像過去一樣去東北林子裏放牧漁獵吧?!


    那這樣一來韃子兵們費那麽大的勁打進遼東來是為的什麽?!難道是來給漢人當牛做馬的嗎?!


    八旗韃子們是進遼東當大爺吃鐵杆莊稼的!不是來給遼東的漢人做仆人的!


    所以東虜侵占遼東之後便開始撕下偽裝,立刻便開始了到處圈地,將遼東的土地盡數圈占給八旗韃子兵做旗莊,將那些肥沃的土地圈給東虜的權貴做王莊。


    韃子不僅在遼東進行圈地,還將圈占土地範圍內的遼東漢人強行掠為奴仆!並且八旗韃子可以隨意淩辱處置旗地之內的漢人奴仆,生殺予奪盡由韃子說了算。


    看到以上兩條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


    這就是韃虜入侵中原之後搞出來的“圈地令”和“投充法”,實際上這兩項惡政在遼東就已經開始幹了,隻不過是在侵占中原之後推廣到全國才廣為人知罷了。


    東虜不僅在遼東搞圈地和投充,“剃發易服”也一樣在搞。


    不過剃發易服準確來說東虜在遼東邊牆之外的時候便已經在搞,那個時候東虜並未進行強製性剃發易服,隻要是來投靠韃子的都要剃發,不願意的也不強求。


    但是在侵占遼東之後便強行進行剃發,隻要是不剃頭的就砍頭!


    東虜的高層很清楚,他們雖然侵占了遼東這隻是在肉體上征服了漢人,在精神上漢人是極度瞧不起東虜的。


    東虜為了在精神上也征服漢人,於是便強行漢人剃發易服,將漢人給韃化。


    東虜非常了解漢人注重孝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把漢人的頭給剃了那就是在漢人臉上踩!隻有將漢人的尊嚴踩在腳底下也就能徹底的征服漢人。


    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剃發令也是一個“服從性測試”,如果願意剃發的自然是臣服於韃虜的漢人,但是如果不願意剃發那肯定是懷有二心!


    這樣一來,願意跪下來當奴隸的和不願意當奴隸的一眼就能看出來,把這些漢人之中有反抗之心直接就給挑出來全部殺掉,剩下的也就是一群慫包而已,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圈地和投充這兩項惡政在行為上還有一定表麵邏輯,畢竟韃子不事生產需要農奴和免費勞動力供養他們。


    但是這個“剃發令”如果不進行仔細分析根本很難理解東虜為什麽要這麽幹,東虜這麽幹也是在豪賭,賭的就是韃虜的武力可以鎮壓那些漢人之中反抗者。


    賭輸了那就是退出邊牆回到東北林子裏繼續放牧漁獵,賭贏了那就是穩坐幾百年的江山享受漢人的供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環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環河並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