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鐵營抵達環縣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嘉胤在二月的二十三日王嘉胤帶著高迎祥等七營義軍從鹽池堡出發,王嘉胤帶著他們並沒有直接往慶陽府,衝而是先在寧夏後衛溜了兩天之後才帶領各路義軍出其不意的殺向環縣。
寧夏後衛這邊駐守的是寧夏副將賀虎臣,其部營兵有額兵3000人實際兵力要打個折再減一點,這點兵力用於防守是綽綽有餘,但是要向進攻王嘉胤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如果賀虎臣傾巢而出不管寧夏後衛(花馬池)衛城的安危,萬一套虜進犯或者是其他賊寇趁機襲城可怎麽辦?!王嘉胤在寧夏後衛轉悠他不管最多也就是被上級罵兩句,要是衛城給丟了的話那最輕也是革職,說不定還要問罪呢!
這孰輕孰重賀虎臣心裏有數所以就沒有管就當沒看見,不僅如此賀虎臣還給鎮守靖邊營的延綏西路副將張全昌(不是那個張應昌)去函,要他帶兵入寧夏將這群賊寇驅逐回延綏。
賀虎臣說這賊寇是從你延綏鎮防區入的關,賊寇的頭子也是你延綏鎮的逃兵,所以這竄到寧夏鎮的賊寇應該由你延綏鎮出兵來剿滅,即使不能剿滅你們也要把這群賊寇趕到延綏鎮。
張全昌麵對賀虎臣自然是置之不理,張全昌說了這賊寇跑到你寧夏鎮那就是寧夏鎮的事。要是照你賀副總兵的這個邏輯,那個鎮出的賊就有那個鎮管,那咱們這些年援什麽遼?!東虜還是梁子給養出來的呢!
所以兩大副總兵一直都在掐架都想讓對方出兵剿賊,就這樣王嘉胤在寧夏後衛的兩天到處吃大戶,吃飽了一波之後出其不意的過青崗峽進攻慶陽府境內的環河河穀上的關隘清平關。
這清平關設置在距離環縣一百裏地處,鎮守清平關的並不是延綏鎮的營兵而是慶陽衛下屬的環縣千戶所。慶陽府這邊已經算是陝西靠裏麵的地方了,所以朝廷為了省點錢也就沒有在這個關隘設置營兵,就隻是搞個衛所在這裏防守。
這些衛所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王嘉胤趁著天黑帶著幾十個哨馬半個時辰不到就奪下了清平關,打通了通往環縣的道路。
環縣縣城和清平關一樣都是設置在環河河穀裏麵,環河的源頭在寧夏後衛境內,從北向南流經慶陽府城、寧州、最後進入西安府注入到渭河之中。
這條河在環縣路段北稱之為環河,到了慶陽府那邊又被稱之為西河,到了寧州則被稱為馬蓮河,流入西安府諸州縣之後名稱又會起變化。
這條河流在環縣路段最大寬度有超過一百米的,最小的寬度則是不到二十米。環河河穀的寬度最寬處能有4裏地寬,最窄處僅1裏地左右。
明代的陝西慶陽府環縣遠比今天的甘肅慶陽市環縣要大的多,明代的慶陽府環縣包含了今天慶陽市華池縣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寧夏鹽池縣的部分的地區,在整個明代的陝西省屬於是轄區麵積比較大的。
雖然轄區比較大但是這環縣還是挺窮的,整個縣內的耕地基本上都是山區的旱地梯田,最多就是種點子雜糧一類耐旱的農作物,至於米麥是不用想的,沒有充足的水分根本種不了。環縣的水田主要集中在環河河穀之內以及環河以東的東河河穀之內。
...
攻破清平關後環縣北大門洞開,就在第二天王嘉胤帶領七路義軍浩浩蕩蕩的殺向環縣,七營義軍合兵約一萬餘人將環縣圍的水泄不通。
整個環縣縣城的麵積不是很大,環縣的縣城形狀不是正方形而是長方形的。東西走向約一裏地,南邊走向約三裏地,縣城整體靠著環縣河穀東邊的山脈修建。
就這麽點建築麵積王嘉胤的這七路義軍一萬多號人基本上將所有的戰線都填滿,義軍扛著梯子從四麵城牆向環縣發起猛烈進攻,在圍攻了三天之後王嘉胤負責的北麵城牆被其攻下最終拿下了環縣。
王嘉胤他們能這麽快攻破環縣主要是因為環縣並沒有駐防官兵,環縣唯一的國家武裝力量還駐防在清平關。當王嘉胤他們攻打環縣時,環縣縣令隻能召集衙役和城內士紳家丁以及發動百姓上城協防,就這些烏合之眾怎麽可能擋得住王嘉胤他們這群悍匪呢?!所以三天時間城池就被王嘉胤他們攻破。
還有一點就是王嘉胤帶著義軍在寧夏後衛晃悠吃大戶的行為迷惑了延綏西路副將張全昌以及慶陽府遊擊吳弘器。
這讓他們倆認為王嘉胤是要去寧夏鎮混了,所以就沒有加強在慶陽府的守備力量,以至於慶陽府的北大門清平關輕易被王嘉胤奪取最後將環縣攻破。
這環縣一破慶陽府城就暴露在賊寇們的刀口下了,這把吳弘器和張全昌給嚇的不輕,生怕這群賊寇一鼓作氣把慶陽也給拿下!
於是他們兩立馬就向延綏巡撫楊鶴報信請求增援,當這兩人的軍情文書還在路上走的時候,楊鶴已經在南下西安府迎接欽差大臣吳牲的路上。哪有空去管他這個事?!
而延綏總兵杜文煥又做不了主,畢竟延綏鎮管事的是巡撫不是他這個總兵,大明朝文官節製武將可不是說著玩玩的,他沒有那個權力私自出兵。
況且他真正能調動的就隻有他下轄的鎮標營,對於延綏鎮其他部隊沒有巡撫的調令他一個兵都指揮不動,現在楊鶴不在所以杜文煥也沒辦法調動延綏鎮的營兵前去收複環縣和加強慶陽府守備力量。
於是乎就這樣杜文煥、張全昌、吳弘器他們三個延綏鎮的將帥看著王嘉胤在環縣吃大戶幹瞪眼。寧夏鎮那邊守備本身就不足,連賊寇入境吃大戶都隻能看著更不可能派兵到慶陽協剿。
固原鎮那邊倒是有機動兵力可以來協剿並且固原州隔壁就是環縣,但固原鎮剛剛經曆一場兵變,現在正是人心浮動的時候貿然出兵恐怕又會出事,況且總督武之望也不在固原都去了西安。所以固原總兵錢中選也隻能看著隔壁的王嘉胤在環縣吃大戶。
王嘉胤也是算準了這一點固原鎮因為兵變的原因不會急於出兵,寧夏鎮兵力不足更不會出兵,雖然慶陽府是延綏鎮防區,但西線守備力量薄弱從東線調兵短時間內過不來。
所以王嘉胤在製定入陝作戰計劃的時候選擇從延綏西線突破進攻慶陽府。王嘉胤唯一沒有算到的是有欽差大臣來陝幾個督撫全都去迎駕導致各鎮無人管事的情況。
不過這種沒有算到的突發情況相反是對王嘉胤有利的!這樣一來王嘉胤等各路義軍不管是在環縣打糧,還是進攻慶陽府城都有充足時間去幹。
...
再把視角切到鐵營這邊來,王鐵在守了兩天鹽池堡之後便趕緊和一鬥穀、九條龍聯營往寧夏後衛竄,生怕跑慢了延綏鎮的兵追上來幹他們。
他們三路人馬跑到寧夏後衛之後便分散開出打糧,鐵營劫了一兩家小地主補充了差不多一百石糧食,除此之外便也沒有搞到多少糧食。畢竟寧夏後衛是實土衛所,能設置實土衛所的地方都是些窮地方,這些窮地方根本就沒有幾家有錢人,再說前麵已經被王嘉胤他們掃蕩過一波,現在也隻能撿一點他們剩下的吃吃。
鐵營入寧夏後衛的時候王嘉胤他們正要南下突襲環縣所以就沒有趕上一起走,當王鐵得知王嘉胤他們在圍攻環縣的時候王鐵便帶著弟兄們留在寧夏後衛。
第一是不想去當攻城填線的炮灰,第二是王鐵發現寧夏鎮的兵好像不管他們,任由他們在轄區內吃大戶,所以既然是這樣,王鐵便留在寧夏後衛等王嘉胤那邊攻城的消息。
與鐵營一樣想的還有一鬥穀和九條龍他們兩個,於是這三路賊寇就留在寧夏後衛。對他們這三個家夥王嘉胤也沒有催促他們來環縣助陣,因為王嘉胤相信自己的實力要不了幾天就可以攻破環縣,就這樣四天之後傳來了王嘉胤攻破環縣的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鐵營聯合一鬥穀、九條龍三部人馬雄赳赳氣昂昂的經過青崗峽一路氣勢洶洶的殺向環縣,這不知道還以為這三路賊寇是去進攻環縣的呢!
其他他們三個家夥是聽說環縣攻下來之後想去分點戰利品,王鐵他們也知道想要平分是不可能的,他們又沒有出力自然是沒那個資格,不過能弄一點是一點,最起碼蚊子腿也是肉啊!
帶著這種想法鐵營一路狂奔殺向環縣,由於鐵營已經完成了騾馬化所以就把騾馬化程度比較低的一鬥穀和九條龍遠遠的甩在了後麵,從寧夏後衛境內到環縣縣城差不多兩百裏地,鐵營隻用了兩天時間就趕到!當然這主要是河穀之內都是平地跑的快一些。
就這樣鐵營在二月初成功了抵達了環縣,這幾個月以來可把王鐵他們給憋壞了,終於可以找個縣城好好休養一下,洗個腳按個摩什麽的。
寧夏後衛這邊駐守的是寧夏副將賀虎臣,其部營兵有額兵3000人實際兵力要打個折再減一點,這點兵力用於防守是綽綽有餘,但是要向進攻王嘉胤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如果賀虎臣傾巢而出不管寧夏後衛(花馬池)衛城的安危,萬一套虜進犯或者是其他賊寇趁機襲城可怎麽辦?!王嘉胤在寧夏後衛轉悠他不管最多也就是被上級罵兩句,要是衛城給丟了的話那最輕也是革職,說不定還要問罪呢!
這孰輕孰重賀虎臣心裏有數所以就沒有管就當沒看見,不僅如此賀虎臣還給鎮守靖邊營的延綏西路副將張全昌(不是那個張應昌)去函,要他帶兵入寧夏將這群賊寇驅逐回延綏。
賀虎臣說這賊寇是從你延綏鎮防區入的關,賊寇的頭子也是你延綏鎮的逃兵,所以這竄到寧夏鎮的賊寇應該由你延綏鎮出兵來剿滅,即使不能剿滅你們也要把這群賊寇趕到延綏鎮。
張全昌麵對賀虎臣自然是置之不理,張全昌說了這賊寇跑到你寧夏鎮那就是寧夏鎮的事。要是照你賀副總兵的這個邏輯,那個鎮出的賊就有那個鎮管,那咱們這些年援什麽遼?!東虜還是梁子給養出來的呢!
所以兩大副總兵一直都在掐架都想讓對方出兵剿賊,就這樣王嘉胤在寧夏後衛的兩天到處吃大戶,吃飽了一波之後出其不意的過青崗峽進攻慶陽府境內的環河河穀上的關隘清平關。
這清平關設置在距離環縣一百裏地處,鎮守清平關的並不是延綏鎮的營兵而是慶陽衛下屬的環縣千戶所。慶陽府這邊已經算是陝西靠裏麵的地方了,所以朝廷為了省點錢也就沒有在這個關隘設置營兵,就隻是搞個衛所在這裏防守。
這些衛所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王嘉胤趁著天黑帶著幾十個哨馬半個時辰不到就奪下了清平關,打通了通往環縣的道路。
環縣縣城和清平關一樣都是設置在環河河穀裏麵,環河的源頭在寧夏後衛境內,從北向南流經慶陽府城、寧州、最後進入西安府注入到渭河之中。
這條河在環縣路段北稱之為環河,到了慶陽府那邊又被稱之為西河,到了寧州則被稱為馬蓮河,流入西安府諸州縣之後名稱又會起變化。
這條河流在環縣路段最大寬度有超過一百米的,最小的寬度則是不到二十米。環河河穀的寬度最寬處能有4裏地寬,最窄處僅1裏地左右。
明代的陝西慶陽府環縣遠比今天的甘肅慶陽市環縣要大的多,明代的慶陽府環縣包含了今天慶陽市華池縣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寧夏鹽池縣的部分的地區,在整個明代的陝西省屬於是轄區麵積比較大的。
雖然轄區比較大但是這環縣還是挺窮的,整個縣內的耕地基本上都是山區的旱地梯田,最多就是種點子雜糧一類耐旱的農作物,至於米麥是不用想的,沒有充足的水分根本種不了。環縣的水田主要集中在環河河穀之內以及環河以東的東河河穀之內。
...
攻破清平關後環縣北大門洞開,就在第二天王嘉胤帶領七路義軍浩浩蕩蕩的殺向環縣,七營義軍合兵約一萬餘人將環縣圍的水泄不通。
整個環縣縣城的麵積不是很大,環縣的縣城形狀不是正方形而是長方形的。東西走向約一裏地,南邊走向約三裏地,縣城整體靠著環縣河穀東邊的山脈修建。
就這麽點建築麵積王嘉胤的這七路義軍一萬多號人基本上將所有的戰線都填滿,義軍扛著梯子從四麵城牆向環縣發起猛烈進攻,在圍攻了三天之後王嘉胤負責的北麵城牆被其攻下最終拿下了環縣。
王嘉胤他們能這麽快攻破環縣主要是因為環縣並沒有駐防官兵,環縣唯一的國家武裝力量還駐防在清平關。當王嘉胤他們攻打環縣時,環縣縣令隻能召集衙役和城內士紳家丁以及發動百姓上城協防,就這些烏合之眾怎麽可能擋得住王嘉胤他們這群悍匪呢?!所以三天時間城池就被王嘉胤他們攻破。
還有一點就是王嘉胤帶著義軍在寧夏後衛晃悠吃大戶的行為迷惑了延綏西路副將張全昌以及慶陽府遊擊吳弘器。
這讓他們倆認為王嘉胤是要去寧夏鎮混了,所以就沒有加強在慶陽府的守備力量,以至於慶陽府的北大門清平關輕易被王嘉胤奪取最後將環縣攻破。
這環縣一破慶陽府城就暴露在賊寇們的刀口下了,這把吳弘器和張全昌給嚇的不輕,生怕這群賊寇一鼓作氣把慶陽也給拿下!
於是他們兩立馬就向延綏巡撫楊鶴報信請求增援,當這兩人的軍情文書還在路上走的時候,楊鶴已經在南下西安府迎接欽差大臣吳牲的路上。哪有空去管他這個事?!
而延綏總兵杜文煥又做不了主,畢竟延綏鎮管事的是巡撫不是他這個總兵,大明朝文官節製武將可不是說著玩玩的,他沒有那個權力私自出兵。
況且他真正能調動的就隻有他下轄的鎮標營,對於延綏鎮其他部隊沒有巡撫的調令他一個兵都指揮不動,現在楊鶴不在所以杜文煥也沒辦法調動延綏鎮的營兵前去收複環縣和加強慶陽府守備力量。
於是乎就這樣杜文煥、張全昌、吳弘器他們三個延綏鎮的將帥看著王嘉胤在環縣吃大戶幹瞪眼。寧夏鎮那邊守備本身就不足,連賊寇入境吃大戶都隻能看著更不可能派兵到慶陽協剿。
固原鎮那邊倒是有機動兵力可以來協剿並且固原州隔壁就是環縣,但固原鎮剛剛經曆一場兵變,現在正是人心浮動的時候貿然出兵恐怕又會出事,況且總督武之望也不在固原都去了西安。所以固原總兵錢中選也隻能看著隔壁的王嘉胤在環縣吃大戶。
王嘉胤也是算準了這一點固原鎮因為兵變的原因不會急於出兵,寧夏鎮兵力不足更不會出兵,雖然慶陽府是延綏鎮防區,但西線守備力量薄弱從東線調兵短時間內過不來。
所以王嘉胤在製定入陝作戰計劃的時候選擇從延綏西線突破進攻慶陽府。王嘉胤唯一沒有算到的是有欽差大臣來陝幾個督撫全都去迎駕導致各鎮無人管事的情況。
不過這種沒有算到的突發情況相反是對王嘉胤有利的!這樣一來王嘉胤等各路義軍不管是在環縣打糧,還是進攻慶陽府城都有充足時間去幹。
...
再把視角切到鐵營這邊來,王鐵在守了兩天鹽池堡之後便趕緊和一鬥穀、九條龍聯營往寧夏後衛竄,生怕跑慢了延綏鎮的兵追上來幹他們。
他們三路人馬跑到寧夏後衛之後便分散開出打糧,鐵營劫了一兩家小地主補充了差不多一百石糧食,除此之外便也沒有搞到多少糧食。畢竟寧夏後衛是實土衛所,能設置實土衛所的地方都是些窮地方,這些窮地方根本就沒有幾家有錢人,再說前麵已經被王嘉胤他們掃蕩過一波,現在也隻能撿一點他們剩下的吃吃。
鐵營入寧夏後衛的時候王嘉胤他們正要南下突襲環縣所以就沒有趕上一起走,當王鐵得知王嘉胤他們在圍攻環縣的時候王鐵便帶著弟兄們留在寧夏後衛。
第一是不想去當攻城填線的炮灰,第二是王鐵發現寧夏鎮的兵好像不管他們,任由他們在轄區內吃大戶,所以既然是這樣,王鐵便留在寧夏後衛等王嘉胤那邊攻城的消息。
與鐵營一樣想的還有一鬥穀和九條龍他們兩個,於是這三路賊寇就留在寧夏後衛。對他們這三個家夥王嘉胤也沒有催促他們來環縣助陣,因為王嘉胤相信自己的實力要不了幾天就可以攻破環縣,就這樣四天之後傳來了王嘉胤攻破環縣的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鐵營聯合一鬥穀、九條龍三部人馬雄赳赳氣昂昂的經過青崗峽一路氣勢洶洶的殺向環縣,這不知道還以為這三路賊寇是去進攻環縣的呢!
其他他們三個家夥是聽說環縣攻下來之後想去分點戰利品,王鐵他們也知道想要平分是不可能的,他們又沒有出力自然是沒那個資格,不過能弄一點是一點,最起碼蚊子腿也是肉啊!
帶著這種想法鐵營一路狂奔殺向環縣,由於鐵營已經完成了騾馬化所以就把騾馬化程度比較低的一鬥穀和九條龍遠遠的甩在了後麵,從寧夏後衛境內到環縣縣城差不多兩百裏地,鐵營隻用了兩天時間就趕到!當然這主要是河穀之內都是平地跑的快一些。
就這樣鐵營在二月初成功了抵達了環縣,這幾個月以來可把王鐵他們給憋壞了,終於可以找個縣城好好休養一下,洗個腳按個摩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