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府穀義軍四散而逃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目前整個大明朝也就王嘉胤和王二手下的義軍能和官軍過兩招, 所以自然是由王嘉胤來斷後。再加上他又是盟主這活必須就由他來幹,他要是第一個帶頭跑的話以後就沒人跟他混了。
延綏巡撫楊鶴此次集結了五路官軍其中騎兵就有差不多兩千、步兵七千還有各種類型的火炮。所有正兵全部披布麵甲,輔兵也不是從地方州縣的裏麵招募的而是從陝北衛所裏麵抽調出來的,大部分自帶有棉甲和刀劍。
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匠戶製度,這就讓官府有相當大一批免費的勞動力。再加上冶煉技術和製造技術在明朝的進步,明朝正規軍擁有了比之過去更加恐怖披甲率,在營兵係統中正兵的披甲率都超過了百分之百!以至於到了輔兵都能披甲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麽明末的農民起義比之曆代都較為艱難的原因之一。
...
府穀縣西門王嘉胤穿著一身魚鱗甲站在城門樓子上,城牆上不斷爬上來的官兵一次次的被義軍擊退但又一次次的爬上來。看下麵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來的官軍王嘉胤心裏直發涼。
“大帥!官軍攻勢太猛了!咱們還是撤吧!”
王嘉胤手下一名軍官滿身血汙的跑過來說道。
王嘉胤聽後問了問左右軍官道:“各路人馬都撤了嗎?!”
左右軍官答道:“還有王自用、高迎祥兩部人馬沒有撤,他們倆說要跟著大帥走!”
王嘉胤聽後心裏很是欣慰,心想這他娘的還是有人願意跟著我走的!於是王嘉胤說道:“那好咱們也可以撤了!去通知他們倆準備跟著我走!”
“是!”
...
在王嘉胤抵抗一陣子為各路義軍爭取到一點撤退時間後,自己也帶著王自用和高迎祥跑路。他們這三路人馬的跑路方向是往北目的地是去蒙古大草原上。
府穀往北就是陝西段內長城由於靠近黃河這裏水網密布,長城自然是不能連在一起其中間有不少的缺口。於是王嘉胤帶著王自用部和高迎祥部通過長城缺口跑路。
王二則是和“不沾泥”張存孟聯營往南跑路去往葭州,他們兩部人馬到了葭州並沒有攻擊州城也沒有到村裏吃大戶,而是一頭紮進了山裏躲著。
“老回回”馬守應和“左掛子”王子順則是出了府穀北門之後往西沿著長城去往寧夏衛,他們倆打的主意就是離開延綏巡撫的管區。這當官的一些秉性大夥們還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隻要不在他們的地盤上惹事這些當官的也不會去管。
這樣一來的話義軍四處逃竄讓延綏巡撫楊鶴很是頭疼,賊寇集中到一起的話他可以聚而殲之,這到處跑的是一個個的剿指不定剿到什麽時候!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官兵們發現他們根本追不上賊寇的本部人馬,其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自從來到府穀之後義軍的馬匹多了起來。
義軍的這些馬匹全部都是來源於蒙古草原上,府穀挨著大草原義軍們直接翻過長城去和蒙古人做生意。以往和蒙古人交易馬匹隻能靠走私,如今義軍們光明正大的和蒙古人做生意!
蒙古人也不傻和明朝私底下走私的時候都是把一些老馬和瘦馬賣給明朝商人,而和這些明朝反賊做生意的時候那都是把好馬拿出來賣!甚至連戰馬都賣出去不少!
蒙古人缺的茶葉、鹽巴、鐵器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義軍是要多少有多少,在和蒙古人交易的時候一口鐵鍋就可以和蒙古人換一匹馬!
這樣一來各路義軍平均每部都有個幾千匹的騾馬,而義軍的輜重部隊全部完成了騾馬化,以往靠驢子和牛甚至是羊拉車現在全部換成了馬。
至於正兵部隊不說一人一匹馬平均下來也差不多三四個人一匹馬,義軍頭領的親兵部隊基本上都是一人一匹馬,有的還組建了騎兵部隊。
這樣一來大大的增加了義軍的跑路速度,官軍在後麵用腳跑步追義軍在前麵騎著馬跑,距離越拉越大逐漸見不著義軍的人影。
雖然義軍的兵跑掉了但是那些隨軍的婦女兒童和老弱病殘就沒那麽幸運了,義軍各部總共十幾萬的家眷超過一半以上被俘。
...
黃河府穀段河邊。
隻見幾萬名的婦女兒童用繩子綁著一個串一個拉到河邊,哭喊聲震天動地求饒聲連連不絕。延綏總兵杜文煥見著這些婦女兒童直搖頭道:“唉!真他娘的不走運!這狗日的隨軍禦史到了!”
站在邊上的靖邊堡守備賀人龍說道:“杜帥,要不咱們找人將人頭弄一下?我手下有這方麵的人才!”
杜文煥看著賀人龍說道:“賀瘋子!我看你是賀傻子吧!這禦史是那麽好糊弄的嗎?!前幾天老子送到榆林衛去的幾百顆人頭就叫那幫給狗日的看出來了!”
“你現在在這狗日的眼皮子底下做假,你真當他們都是些傻子?!”
聽到杜文煥的斥責賀人龍也沒有生氣,畢竟現在他隻是一個小小的守備還沒有底氣在一鎮總兵麵前齜牙咧嘴。於是賀人龍笑著說道:“是是是!還是杜帥說的對!”
接著賀人龍看向這些被俘的義軍家眷說道:“這人頭現在又做不得假,總不能抓住這些賊婆賊娃全給放了吧?!”
杜文煥聽後冷笑一聲道:“依大明律法造反是要誅滅九族的!這些人都是反賊的家眷全部該殺!動手吧!”
“末將遵命!”
賀人龍聞令之後立刻帶著手下的官兵前往執刑,這些婦女兒童手無縛雞之力又都被綁著自然隻能等死。官兵上前一拿著刀一個個的砍著腦袋,執刑的官兵隻有一千多號人而這些家眷有幾萬人砍了一上午都還隻是砍了一半。
人體的頸部骨頭較硬刀砍下去是蠻廢刀的再加上血液裏麵有鹽份會腐蝕刀,這一上午的功夫不僅把官兵們累到了還把刀都砍壞了。
底下的官兵氣喘籲籲的對賀人龍說道:“將爺!這樣下去不行啊!咱們手裏的刀打仗的時候沒壞現在倒是全整廢了!您得想個主意啊!”
賀人龍想了一想一拍大腿說道:“這樣!你把那些反賊家眷身上掛上石塊全部給推進黃河裏麵淹死!這樣一來即省時又省力!”
“屬下遵命!”
到了下午官兵們在婦女兒童們身上綁上石頭一排排的推到河裏,上午的時候這些婦孺還跪在地上求饒,當看到求饒也沒用的時候也就開始破口大罵!
“你們這些狗官兵!你們會招報應的!”
“我們就是死了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
...
聽到婦孺的叫罵聲官兵獰笑道:“嘿嘿!報應?!等你們先做了鬼再說吧!弟兄們動手!”
沒等官兵們動手有些婦孺自己就往河裏麵跳,臨死之前怨毒的眼神死死的盯著官兵。官兵們也不為所懼他們幹這事幹的太多了,殺的無辜百姓更是數不勝數區區幾個賊婆賊娃有什麽好怕的?!
一下午的功夫所有的義軍家眷全部被屠戮殆盡,黃河岸邊的黃土地全部被染成了紅土地鮮血滲進底下一尺多深。黃河河麵上飄滿了屍體河水表麵一層覆蓋著紅色的血水,在黃河水流的衝擊下時不時有沉屍被暗流衝到河麵。
血水被黃河水流逐漸衝刷幹淨,屍體順著河流的方向往下遊漂去。
...
府穀縣衙內隨軍禦史坐在椅子上喝著茶邊上的延綏總兵杜文煥站立侍奉著,一個小小的七品禦史竟然能讓堂堂一個正二品總兵如此恭敬?!
原因也很簡單拋開大明朝文貴武賤的傳統不談,就光禦史風聞奏事這一項權力就讓這些丘八戰戰兢兢的。隨軍禦史喝了口茶緩緩的說道:“杜總兵,這些逆犯家眷都處置完了嗎?!”
杜文煥陪笑的答道:“您放心,這些逆犯家眷一個都沒跑!全都已經處決完了!”
隨軍禦史點了點頭說道:“嗯!杜總兵破賊有功!本官定會上奏朝廷為杜總兵報功的!”
“杜某多謝禦史大人!”
...
緊接著杜文煥將收複府穀縣的過程進行一番添油加醋之後寫成報告上報給延綏巡撫楊鶴,在報告中還特意提了一筆處決義軍家眷的事。
楊鶴看完報告後火冒三丈一把將公文撕成碎片怒罵道:“杜文煥這匹夫!誤我大事!”
左右幕僚見楊鶴發火問道:“這杜帥破賊有功,楊公為何生氣?!”
楊鶴說道:“以前楊某認為這些賊寇都是些無事生非之徒,可今年以來楊某見到的卻是官逼民反啊!大多數賊寇其實都是些良民就是被這下麵一幫之貪官汙吏給逼反的!”
“如今抓了這幫賊寇的家眷正好借此要挾讓他們回鄉繼續種田不要再做賊了!可沒想到杜文煥這匹夫直接將他們的家眷全給殺了!”
“如此一來這幫賊寇豈能從良?!”
幕僚想了一想說道:“可這國有國法,從古到今造反是要誅九族的,杜帥做的也是合理合法的。”
楊鶴聽後歎了口氣說道:“話雖如此可今時不比往日啊!如今大明朝外有韃子年年犯邊,內有刁民不斷生事!”
“加之朝廷連連國庫虧空官府貪墨橫行,像這樣子殺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這殺完一批用不了多久還有一批到那個時候整個陝西全是反民!”
“所以如今還是要以安撫為主,除了個別賊渠之外其他的協從應該全部赦免,讓他們回鄉種田繼續為朝廷繳納賦稅!”
“這樣一來良民就會越來越多反民就會越來越少,此長彼消之下陝西賊寇自然也就平定了!”
聽完楊鶴這番話幕僚恭維的道:“楊公此言真乃老成謀國啊!”
延綏巡撫楊鶴此次集結了五路官軍其中騎兵就有差不多兩千、步兵七千還有各種類型的火炮。所有正兵全部披布麵甲,輔兵也不是從地方州縣的裏麵招募的而是從陝北衛所裏麵抽調出來的,大部分自帶有棉甲和刀劍。
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匠戶製度,這就讓官府有相當大一批免費的勞動力。再加上冶煉技術和製造技術在明朝的進步,明朝正規軍擁有了比之過去更加恐怖披甲率,在營兵係統中正兵的披甲率都超過了百分之百!以至於到了輔兵都能披甲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麽明末的農民起義比之曆代都較為艱難的原因之一。
...
府穀縣西門王嘉胤穿著一身魚鱗甲站在城門樓子上,城牆上不斷爬上來的官兵一次次的被義軍擊退但又一次次的爬上來。看下麵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來的官軍王嘉胤心裏直發涼。
“大帥!官軍攻勢太猛了!咱們還是撤吧!”
王嘉胤手下一名軍官滿身血汙的跑過來說道。
王嘉胤聽後問了問左右軍官道:“各路人馬都撤了嗎?!”
左右軍官答道:“還有王自用、高迎祥兩部人馬沒有撤,他們倆說要跟著大帥走!”
王嘉胤聽後心裏很是欣慰,心想這他娘的還是有人願意跟著我走的!於是王嘉胤說道:“那好咱們也可以撤了!去通知他們倆準備跟著我走!”
“是!”
...
在王嘉胤抵抗一陣子為各路義軍爭取到一點撤退時間後,自己也帶著王自用和高迎祥跑路。他們這三路人馬的跑路方向是往北目的地是去蒙古大草原上。
府穀往北就是陝西段內長城由於靠近黃河這裏水網密布,長城自然是不能連在一起其中間有不少的缺口。於是王嘉胤帶著王自用部和高迎祥部通過長城缺口跑路。
王二則是和“不沾泥”張存孟聯營往南跑路去往葭州,他們兩部人馬到了葭州並沒有攻擊州城也沒有到村裏吃大戶,而是一頭紮進了山裏躲著。
“老回回”馬守應和“左掛子”王子順則是出了府穀北門之後往西沿著長城去往寧夏衛,他們倆打的主意就是離開延綏巡撫的管區。這當官的一些秉性大夥們還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隻要不在他們的地盤上惹事這些當官的也不會去管。
這樣一來的話義軍四處逃竄讓延綏巡撫楊鶴很是頭疼,賊寇集中到一起的話他可以聚而殲之,這到處跑的是一個個的剿指不定剿到什麽時候!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官兵們發現他們根本追不上賊寇的本部人馬,其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自從來到府穀之後義軍的馬匹多了起來。
義軍的這些馬匹全部都是來源於蒙古草原上,府穀挨著大草原義軍們直接翻過長城去和蒙古人做生意。以往和蒙古人交易馬匹隻能靠走私,如今義軍們光明正大的和蒙古人做生意!
蒙古人也不傻和明朝私底下走私的時候都是把一些老馬和瘦馬賣給明朝商人,而和這些明朝反賊做生意的時候那都是把好馬拿出來賣!甚至連戰馬都賣出去不少!
蒙古人缺的茶葉、鹽巴、鐵器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義軍是要多少有多少,在和蒙古人交易的時候一口鐵鍋就可以和蒙古人換一匹馬!
這樣一來各路義軍平均每部都有個幾千匹的騾馬,而義軍的輜重部隊全部完成了騾馬化,以往靠驢子和牛甚至是羊拉車現在全部換成了馬。
至於正兵部隊不說一人一匹馬平均下來也差不多三四個人一匹馬,義軍頭領的親兵部隊基本上都是一人一匹馬,有的還組建了騎兵部隊。
這樣一來大大的增加了義軍的跑路速度,官軍在後麵用腳跑步追義軍在前麵騎著馬跑,距離越拉越大逐漸見不著義軍的人影。
雖然義軍的兵跑掉了但是那些隨軍的婦女兒童和老弱病殘就沒那麽幸運了,義軍各部總共十幾萬的家眷超過一半以上被俘。
...
黃河府穀段河邊。
隻見幾萬名的婦女兒童用繩子綁著一個串一個拉到河邊,哭喊聲震天動地求饒聲連連不絕。延綏總兵杜文煥見著這些婦女兒童直搖頭道:“唉!真他娘的不走運!這狗日的隨軍禦史到了!”
站在邊上的靖邊堡守備賀人龍說道:“杜帥,要不咱們找人將人頭弄一下?我手下有這方麵的人才!”
杜文煥看著賀人龍說道:“賀瘋子!我看你是賀傻子吧!這禦史是那麽好糊弄的嗎?!前幾天老子送到榆林衛去的幾百顆人頭就叫那幫給狗日的看出來了!”
“你現在在這狗日的眼皮子底下做假,你真當他們都是些傻子?!”
聽到杜文煥的斥責賀人龍也沒有生氣,畢竟現在他隻是一個小小的守備還沒有底氣在一鎮總兵麵前齜牙咧嘴。於是賀人龍笑著說道:“是是是!還是杜帥說的對!”
接著賀人龍看向這些被俘的義軍家眷說道:“這人頭現在又做不得假,總不能抓住這些賊婆賊娃全給放了吧?!”
杜文煥聽後冷笑一聲道:“依大明律法造反是要誅滅九族的!這些人都是反賊的家眷全部該殺!動手吧!”
“末將遵命!”
賀人龍聞令之後立刻帶著手下的官兵前往執刑,這些婦女兒童手無縛雞之力又都被綁著自然隻能等死。官兵上前一拿著刀一個個的砍著腦袋,執刑的官兵隻有一千多號人而這些家眷有幾萬人砍了一上午都還隻是砍了一半。
人體的頸部骨頭較硬刀砍下去是蠻廢刀的再加上血液裏麵有鹽份會腐蝕刀,這一上午的功夫不僅把官兵們累到了還把刀都砍壞了。
底下的官兵氣喘籲籲的對賀人龍說道:“將爺!這樣下去不行啊!咱們手裏的刀打仗的時候沒壞現在倒是全整廢了!您得想個主意啊!”
賀人龍想了一想一拍大腿說道:“這樣!你把那些反賊家眷身上掛上石塊全部給推進黃河裏麵淹死!這樣一來即省時又省力!”
“屬下遵命!”
到了下午官兵們在婦女兒童們身上綁上石頭一排排的推到河裏,上午的時候這些婦孺還跪在地上求饒,當看到求饒也沒用的時候也就開始破口大罵!
“你們這些狗官兵!你們會招報應的!”
“我們就是死了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
...
聽到婦孺的叫罵聲官兵獰笑道:“嘿嘿!報應?!等你們先做了鬼再說吧!弟兄們動手!”
沒等官兵們動手有些婦孺自己就往河裏麵跳,臨死之前怨毒的眼神死死的盯著官兵。官兵們也不為所懼他們幹這事幹的太多了,殺的無辜百姓更是數不勝數區區幾個賊婆賊娃有什麽好怕的?!
一下午的功夫所有的義軍家眷全部被屠戮殆盡,黃河岸邊的黃土地全部被染成了紅土地鮮血滲進底下一尺多深。黃河河麵上飄滿了屍體河水表麵一層覆蓋著紅色的血水,在黃河水流的衝擊下時不時有沉屍被暗流衝到河麵。
血水被黃河水流逐漸衝刷幹淨,屍體順著河流的方向往下遊漂去。
...
府穀縣衙內隨軍禦史坐在椅子上喝著茶邊上的延綏總兵杜文煥站立侍奉著,一個小小的七品禦史竟然能讓堂堂一個正二品總兵如此恭敬?!
原因也很簡單拋開大明朝文貴武賤的傳統不談,就光禦史風聞奏事這一項權力就讓這些丘八戰戰兢兢的。隨軍禦史喝了口茶緩緩的說道:“杜總兵,這些逆犯家眷都處置完了嗎?!”
杜文煥陪笑的答道:“您放心,這些逆犯家眷一個都沒跑!全都已經處決完了!”
隨軍禦史點了點頭說道:“嗯!杜總兵破賊有功!本官定會上奏朝廷為杜總兵報功的!”
“杜某多謝禦史大人!”
...
緊接著杜文煥將收複府穀縣的過程進行一番添油加醋之後寫成報告上報給延綏巡撫楊鶴,在報告中還特意提了一筆處決義軍家眷的事。
楊鶴看完報告後火冒三丈一把將公文撕成碎片怒罵道:“杜文煥這匹夫!誤我大事!”
左右幕僚見楊鶴發火問道:“這杜帥破賊有功,楊公為何生氣?!”
楊鶴說道:“以前楊某認為這些賊寇都是些無事生非之徒,可今年以來楊某見到的卻是官逼民反啊!大多數賊寇其實都是些良民就是被這下麵一幫之貪官汙吏給逼反的!”
“如今抓了這幫賊寇的家眷正好借此要挾讓他們回鄉繼續種田不要再做賊了!可沒想到杜文煥這匹夫直接將他們的家眷全給殺了!”
“如此一來這幫賊寇豈能從良?!”
幕僚想了一想說道:“可這國有國法,從古到今造反是要誅九族的,杜帥做的也是合理合法的。”
楊鶴聽後歎了口氣說道:“話雖如此可今時不比往日啊!如今大明朝外有韃子年年犯邊,內有刁民不斷生事!”
“加之朝廷連連國庫虧空官府貪墨橫行,像這樣子殺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這殺完一批用不了多久還有一批到那個時候整個陝西全是反民!”
“所以如今還是要以安撫為主,除了個別賊渠之外其他的協從應該全部赦免,讓他們回鄉種田繼續為朝廷繳納賦稅!”
“這樣一來良民就會越來越多反民就會越來越少,此長彼消之下陝西賊寇自然也就平定了!”
聽完楊鶴這番話幕僚恭維的道:“楊公此言真乃老成謀國啊!”